創作聲明:本文為虛構創作,請勿與現實關聯
手中的志愿表被篡改痕跡刺痛了我的雙眼,弟弟卻靠在沙發上漫不經心地玩手機。我顫抖著把證據甩在茶幾上,他只是抬眼一笑:"姐,我這都是為你好。"母親在一旁欲言又止,父親的目光閃爍躲避。那一刻,十八年來所有的委屈如海嘯般襲來,我終于明白,在這個家里,我從來就只是一臺提款機。
01:
我叫林雨晴,今年十八歲,剛剛結束高考。在我們小城市,能考上省外的重點大學是很多人的夢想,也是我努力了十二年的目標。
從小我就知道,在這個家里,我和弟弟林浩有著天壤之別的待遇。弟弟比我小三歲,從出生那天起就成了家里的小太陽。爸媽把最好的東西都給他,而我則被教導要懂事、要讓著弟弟。
"姐姐要照顧弟弟",這句話我聽了無數遍。小時候的我不理解,為什么同樣是孩子,我就必須比弟弟更懂事?為什么我的零花錢永遠是弟弟的一半?為什么我考了第一名只得到一句"應該的",而弟弟及格就能獲得新玩具?
十二歲那年的生日,我期待了很久的芭比娃娃最終被送給了因為感冒而哭鬧的弟弟。媽媽拍著我的肩膀說:"雨晴,你已經是大姑娘了,不要這么幼稚。"我強忍著淚水點頭,看著弟弟得意的笑容,心里的委屈無處發泄。
上了初中后,我把全部精力都投入到學習中。我想,如果我足夠優秀,也許爸媽會像關注弟弟一樣關注我。我開始拼命學習,每次考試都名列前茅。我的成績單總是被輕描淡寫地放在一邊,而弟弟的任何一點進步都會被大肆慶祝。
高中三年,我幾乎把自己關在了書山題海中。我知道,只有考上一所好大學,才能離開這個讓我窒息的家。我想去北京或上海的頂尖學府,那里有更廣闊的天地,有可以讓我施展才華的舞臺。
高考前夕,我把自己的志愿填報計劃告訴了家人。我的第一志愿是北京的一所名校,計算機科學專業。我查過了,以我的模擬考成績,只要發揮正常,錄取幾率很大。
"北京太遠了,你一個女孩子家,去那么遠干什么?"爸爸皺著眉頭說。
"是啊,本地大學多好,離家近,我們還能照顧你。"媽媽附和道。
只有弟弟一言不發,眼神中卻閃過一絲我當時沒能察覺的算計。
高考結束后,我松了一口氣。雖然數學有一道大題沒做完,但整體發揮還算穩定。根據估分,我應該能如愿以償地進入理想大學。
命運卻在這時給我開了一個巨大的玩笑。
02:
志愿填報那天,我特意請了爸爸陪我去網吧操作,因為家里的電腦被弟弟霸占著打游戲。填完志愿后,我打印了一份表格作為憑證,小心翼翼地夾在了筆記本里。
一個月后,錄取通知書陸續發放。我忐忑不安地等待著,卻遲遲沒有收到消息。同學們一個個收到了錄取通知,有人甚至已經開始準備行李,而我依然兩手空空。
"可能是郵遞延誤了吧。"媽媽這樣安慰我。
我不死心,決定上教育局網站查詢自己的錄取狀況。輸入準考證號和密碼后,屏幕上顯示的信息讓我如墜冰窟:
"恭喜你被省內XX師范大學初等教育專業錄取!"
這不可能!這根本不是我填的志愿!我明明填的是北京的計算機科學專業!
我急忙翻出當初打印的志愿表,和網站上的信息核對。讓我震驚的是,兩者完全不符。我清楚地記得自己填的每一個選項,而網站上顯示的志愿完全陌生。
我立刻打電話給招生辦公室,詢問是否可以更改。對方語氣冰冷地告訴我:"錄取結果已經確定,無法更改。如果你不想去,只能等明年重新高考。"
重新高考?我無法接受。我苦讀十二年,就是為了能夠離開這個小城市,去更大的世界闖蕩。而現在,我的夢想就這樣被掐滅了。
回到家,我幾乎是崩潰的。我質問爸媽是否知情,他們支支吾吾,目光閃躲。弟弟則一直躲在房間里不出來。
直到那天晚上,我偶然發現了弟弟手機里的截圖。那是我的志愿填報頁面,上面顯示的正是現在錄取我的那所學校和專業。截圖的時間正好是我填報志愿后的第三天,那天我去補習班,爸媽和弟弟都在家。
一切都明白了。我的志愿被人篡改了,而這個人,就是我最親的弟弟!
手握證據,我沖到弟弟房間,質問他為什么要這樣做。出乎我意料的是,他非但沒有否認,反而滿臉輕松地承認了:
"姐,省內大學多好啊,離家近,畢業了也好找工作。你去北京那么遠干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