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作聲明:本文為虛構創作,請勿與現實關聯
創作聲明:本文為虛構創作,請勿與現實關聯 本文所用素材源于互聯網,部分圖片非真實圖像,僅用于敘事呈現,請知悉。
“這7萬塊是給你的學費。”繼母王姨站在我房門口,手里拿著一個厚厚的信封,神色復雜得讓我看不懂。
我愣在那里,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9年了,從7歲到16歲,她對我從來沒有這樣慷慨過。
“還有這個,等你考完試再看。”她遞給我一張折疊的小紙條,轉身就走了。
我拿著這張紙條,手在發抖,不知道上面寫著什么能讓一個對我冷淡了9年的女人,突然給我這么一大筆錢。
01
我還記得7歲那年春天,父親牽著我的手,站在家門口等一個女人。
“小明,等會兒要叫阿姨,知道嗎?”父親蹲下來,整理著我的衣服。
我點點頭,心里有些興奮。
父親說要給我找個新媽媽,我想象中的新媽媽應該像電視里那樣溫柔漂亮,會給我做好吃的,會陪我玩游戲。
不一會兒,一輛出租車停在門口。
車上下來一個三十多歲的女人,還有一個比我小兩歲的小女孩。
女人穿著一件藍色的連衣裙,長相還算清秀,但表情有些嚴肅。
小女孩躲在女人身后,怯生生地看著我們。
“王姨,這就是小明。”父親介紹道。
“阿姨好。”我乖乖地叫了一聲。
王姨看了我一眼,點點頭,算是回應。
接著她推了推身后的小女孩:“小雅,快叫叔叔和哥哥。”
“叔叔好,哥哥好。”小雅的聲音很小,像蚊子一樣。
父親高興地笑了:“以后咱們就是一家人了。小明,你要照顧好妹妹,知道嗎?”
我用力點頭。
那時候的我覺得,終于有媽媽和妹妹了,我們會像其他完整的家庭一樣幸福。
剛開始的幾個月,一切都很好。
王姨會給我們做飯,會洗衣服,會檢查我們的作業。
我叫她“阿姨”,她也會回應我。
小雅很乖,我們一起看動畫片,一起玩玩具。
但慢慢地,我開始感覺到有些不對勁。
有一次,我和小雅都生病了,發燒咳嗽。
王姨抱著小雅去醫院,讓我自己在家喝開水。
我問能不能一起去,她說:“你是男孩子,要堅強一點,喝點熱水就好了。”
還有一次,學校組織春游,需要交30塊錢。
我興奮地告訴王姨,她皺著眉頭說:“30塊錢太貴了,不去了。”
可是過了兩天,小雅的幼兒園也要春游,只要20塊錢,王姨馬上就同意了,還給小雅買了新書包。
我開始注意到,小雅的衣服總是新的,而我的衣服大部分是小雅穿小了給我的,或者是王姨從市場上買的便宜貨。
小雅有很多玩具,我的玩具只有父親偷偷給我買的幾樣。
“爸爸,為什么阿姨對小雅比對我好?”有一天晚上,我忍不住問父親。
父親嘆了口氣,摸了摸我的頭:“小明,小雅是女孩子,需要多照顧一些。你是男孩子,要學會理解和包容。”
“可是我也想要新衣服,也想去春游。”
“爸爸知道,爸爸會想辦法的。”父親的聲音有些無奈,“現在家里剛組合起來,大家都需要適應。你要做個懂事的孩子,好嗎?”
我似懂非懂地點了點頭。
從那時候開始,我明白了一個道理:在這個家里,我要學會忍讓,要學會懂事,要學會不給家里添麻煩。
02
上小學二年級的時候,學校旁邊開了一家肯德基。
同學們都去吃過,只有我沒去過。
“媽媽,我想吃肯德基。”一天放學后,我鼓起勇氣對王姨說。
王姨正在給小雅扎辮子,頭也沒抬:“那么貴的洋快餐有什么好吃的,家里的飯不香嗎?”
可是過了一個星期,小雅說想吃肯德基,王姨二話不說就帶著她去了,還給她買了玩具套餐。
“為什么小雅可以吃,我不可以?”我站在門口問。
王姨瞪了我一眼:“小雅是女孩子,身體弱,需要補充營養。你一個男孩子,吃什么肯德基,浪費錢。”
這樣的事情太多了,多到我都習慣了。
三年級的時候,我想學畫畫。
美術老師說我有天賦,建議我去少年宮報個繪畫班。
我興奮地回家告訴王姨,她直接拒絕了:“男孩子學什么畫畫,將來又不能當飯吃。有那個錢,還不如買點練習冊。”
可是小雅想學鋼琴的時候,王姨立刻就給她報了班,還買了一臺二手鋼琴放在家里。
“女孩子要有氣質,學鋼琴可以培養藝術修養。”王姨對父親解釋。
我看著小雅每天練琴,心里說不出是什么滋味。
四年級的時候,班里流行滑板車,我也想要一輛。
“媽媽,我想要個滑板車,很多同學都有。”
“滑板車有什么用?又危險又浪費錢。”王姨正在廚房做飯,“男孩子要把心思放在學習上。”
可是小雅想要芭比娃娃的時候,王姨毫不猶豫就買了,而且是最貴的那套。
“女孩子就應該有女孩子的玩具。”王姨說。
生活費也是不平等的。
上了初中后,我和小雅都需要零花錢。
我每個月只有200塊,小雅卻有500塊。
“為什么她比我多?”我問。
“女孩子要買的東西多,化妝品、衛生用品,都需要錢。”王姨理所當然地說,“你一個男孩子,除了吃飯還要什么?”
我想說我也需要買文具,也想偶爾和同學出去玩,也想買自己喜歡的書,但是我知道說了也沒用。
最讓我難受的是生病的時候。
初二那年冬天,我得了重感冒,發燒到39度。
王姨給我量了體溫,扔給我兩片感冒藥:“吃點藥,多喝水,明天就好了。男孩子要堅強,這點小病算什么。”
沒過幾天,小雅也感冒了,只是有點咳嗽,王姨立刻放下手里的活,抱著她去醫院。
回來的時候,買了一大堆藥,還買了小雅最喜歡的草莓蛋糕。
“女孩子身體嬌弱,得細心照顧。”王姨一邊給小雅喂藥,一邊說。
我躺在床上,看著這一幕,心里冰涼冰涼的。
父親看在眼里,也很無奈。
他會趁王姨不注意的時候,偷偷給我一些錢,買一些我想要的東西。
但是他不敢說什么,因為他說過,為了家庭和睦,大家都要相互理解。
“小明,爸爸知道你委屈。”有一次,父親悄悄對我說,“但是王姨一個女人,帶著孩子也不容易。你是男孩子,要有擔當,要包容一些。”
我點點頭,但心里越來越累。
隨著年齡的增長,這種差別待遇變得更加明顯。
小雅要學舞蹈,立刻報班;我想學吉他,被說是不務正業。
小雅想要名牌運動鞋,二話不說就買;我的鞋子穿破了,王姨說:“隨便買雙能穿就行了,男孩子不用那么講究。”
小雅和同學出去玩,王姨會給她100塊零花錢;我想和同學看電影,王姨說:“有那個錢還不如買本書看。”
到了初三,差別更大了。
小雅說想出國留學,王姨開始打聽各種留學機構,查閱各種資料。
我說想參加數學競賽,需要買一些參考書,王姨說:“學校發的書還不夠嗎?”
我開始明白,在王姨心里,我永遠不如小雅重要。
我只是這個家庭的一個附屬品,一個需要忍讓、需要懂事、需要堅強的男孩子。
但我也開始變得獨立。
我學會了自己洗衣服,學會了自己做簡單的飯菜,學會了用很少的錢買到自己需要的東西。
我的成績一直很好,因為我知道只有學習好,才能改變自己的處境。
老師們都說我懂事,同學們都覺得我獨立,但只有我自己知道,這種懂事和獨立是被逼出來的。
有時候我也會想,如果我是女孩子,是不是就能得到王姨的疼愛了?
但這個想法很快就被我自己否定了。
我是男孩子,我要做的就是好好學習,將來考上好大學,離開這個讓我感到壓抑的家。
03
高三下學期,我的成績穩定在年級前十名。
“小明,你這次模擬考試數學又是滿分啊!”班主任李老師笑得合不攏嘴,“照這個成績,清華北大都有希望。”
我點點頭,心里卻有些沉重。
好大學意味著高學費,意味著更多的生活費,而我們家的經濟狀況并不樂觀。
父親這幾年的生意越來越不好。
他開了一家小商店,但是隨著網購的興起,生意變得很清淡。
家里的開支卻在不斷增加,小雅的各種興趣班、出國留學的準備費用,都是一筆不小的開銷。
“爸,大學的學費大概要多少錢?”一天晚上,我忍不住問父親。
父親正在算賬,聽到我的問題,手中的筆停了下來:“一年大概要一萬多,四年下來要五六萬吧。”
“那生活費呢?”
“一個月至少要一千,一年就是一萬多。”父親嘆了口氣,“加起來要十來萬。”
十來萬,對我們家來說是個天文數字。
“爸,要不我考個便宜點的學校吧,或者在本地上。”我小心翼翼地說。
“那怎么行!”父親立刻反對,“你成績這么好,怎么能隨便選個學校?爸爸想辦法,你就安心學習。”
可是父親的“想辦法”并不容易。
我經常聽到他和王姨在房間里小聲爭吵。
“小明的學費怎么辦?銀行卡里就剩三萬塊了。”父親的聲音透過墻壁傳過來。
“反正他成績好,可以申請助學貸款啊。”王姨的聲音有些不耐煩,“大學生貸款很容易的。”
“可是那要還利息的。”
“那有什么辦法?小雅明年也要出國了,留學費用要二十多萬。我們總不能讓女兒的前途受影響吧?”
“可是小明也是我們的孩子...”
“他是男孩子,能吃苦。再說了,助學貸款又不是還不起,他大學畢業就能工作賺錢了。”
聽到這里,我的心涼了半截。
原來在王姨心里,我的前途根本不重要,重要的是小雅的留學計劃不能受影響。
這樣的爭吵持續了很多天。
有時候我能聽到父親在房間里嘆氣,有時候能聽到王姨在抱怨家里沒錢。
而小雅對這一切似乎毫無察覺,還在計劃著自己的留學生活。
“哥哥,我查到了一個很好的留學項目,在英國,一年要十萬塊錢。”小雅興奮地對我說,“媽媽說會支持我的。”
我看著她天真的笑容,心里五味雜陳。
一個月后,情況變得更糟。
父親的商店因為房租上漲被迫關門,家里的經濟壓力驟然增大。
“小明,要不你報個師范類的學校吧,學費便宜一些,畢業了也好找工作。”一天晚上,父親對我說。
我知道父親是為了我好,但心里還是很難受。
師范學校當然也不錯,但和我的理想大學相比,差距太大了。
“爸,要不我直接去工作吧,不上大學了。”我說。
“胡說什么!”父親立刻反對,“你成績這么好,不上大學太可惜了。”
“可是家里確實困難...”
“再困難也要供你上學。”父親堅決地說,“大不了我去借錢。”
看著父親疲憊的臉,我心里很不是滋味。
為了小雅的留學,為了我的學費,他已經承受了太多壓力。
我開始認真考慮放棄好大學的可能性。
也許王姨說得對,我可以申請助學貸款,選擇一個便宜的學校,減輕家里的負擔。
但是內心深處,我還是不甘心。
我努力了這么多年,就是為了能夠通過高考改變自己的命運。
如果因為錢的問題放棄理想,我會后悔一輩子的。
就在我糾結的時候,高考越來越近了。
04
距離高考還有一個星期的時候,我正在房間里復習,突然聽到輕輕的敲門聲。
我以為是父親,但打開門一看,居然是王姨。
她站在門口,神色復雜,手里拿著一個厚厚的信封。
這么多年來,王姨很少主動來我的房間,更別說在這么晚的時候。
“小明,我有些話想跟你說。”王姨的聲音有些異樣。
我讓開身子,讓她進來。
王姨在我的書桌旁邊站著,看了看桌上攤開的復習資料。
“你學習很刻苦啊。”她突然說。
我點點頭,不知道她想說什么。
王姨沉默了一會兒,接著把手中的信封遞給我:“這是給你的學費,7萬塊,夠你上四年大學了。”
我愣住了,以為自己聽錯了。
“什么?”我結巴地問。
“學費,7萬塊錢。”王姨重復了一遍,“你拿著,安心準備高考。”
我接過信封,手在發抖。
信封很厚,里面確實裝著厚厚一疊鈔票。
我隨便數了幾張,都是百元大鈔。
“這...這是哪來的錢?”我不敢相信,“是不是拿錯了,這錢是給小雅準備的吧?”
“沒拿錯,就是給你的。”王姨堅定地說,“小雅的留學費用我另外想辦法。”
我徹底懵了。
這9年來,王姨從來沒有這樣慷慨過,更別說一下子拿出7萬塊錢給我。
這對我們家來說是一筆巨款,幾乎是父親一年的收入。
“為什么?”我問出了心里最大的疑問。
王姨沒有直接回答,而是從口袋里掏出一張折疊的小紙條:“等你考完試再看這個紙條。里面有我想對你說的話。”
我接過紙條,很想立刻打開看看里面寫的什么,但王姨阻止了我。
“一定要等考完試再看,答應我。”她的語氣很嚴肅。
我點點頭,把紙條小心地放進書桌的抽屜里。
“那我先走了,你早點休息,明天好好考試。”王姨轉身要走。
“等等!”我叫住了她,“這錢...我真的可以要嗎?”
王姨停下腳步,回頭看了我一眼:“你是這個家的孩子,當然可以。”
說完,她就離開了我的房間。
我拿著那個信封,坐在床上發呆。
7萬塊錢,這是我做夢都不敢想的數字。
更讓我不解的是,為什么王姨會突然給我這么多錢?
這些年來,她對我的態度一直很冷淡,從來沒有主動關心過我,怎么突然就變了?
我打開信封,仔細數了一遍,確實是7萬塊整。
這些錢看起來都比較舊,而且面額不一,有一百的、五十的、二十的,不像是從銀行一次性取出來的。
這錢到底是哪來的?
我想到了那張紙條。
王姨說等考完試再看,里面有她想對我說的話。
也許答案就在那張紙條里。
可是距離高考還有一個星期,我怎么能等得了那么久?
我從抽屜里拿出那張紙條,在手里翻來覆去地看。
紙條折得很整齊,從外面看不出里面寫了什么。
我好幾次想要打開,但最終還是忍住了。
既然答應了王姨,就應該守信用。
接下來的幾天,我一直在想這件事。
第二天吃早飯的時候,我偷偷觀察王姨的表情,想從中看出一些端倪。
但王姨的表現和平時沒有任何不同,該做飯做飯,該洗衣服洗衣服,對我也沒有特別的關注。
“媽媽,你昨天是不是去小明哥哥房間了?”小雅無意中問了一句。
王姨淡淡地說:“去看看他復習得怎么樣。”
“哦。”小雅繼續吃她的早飯,沒有多問。
父親也沒有提起錢的事情,看來王姨沒有告訴他。
這讓我更加困惑,這錢到底是王姨從哪里弄來的?
晚上,我聽到父親還在為學費的事情發愁。
“要不我去找老李借點錢吧。”父親對王姨說。
“借什么借,人家憑什么借給你?”王姨的語氣有些不耐煩。
聽到這話,我更加不理解了。
如果王姨有7萬塊錢給我,為什么不直接告訴父親,讓他不要再為學費擔心?
我想了很多種可能性,但都覺得不太合理。
也許這7萬塊是王姨背著父親攢的私房錢?
但以我們家的經濟狀況,她哪來的錢攢私房?
也許這錢是她向別人借的?
但她為什么要為了我去借這么多錢?
也許...算了,我想不出任何合理的解釋。
高考的日子一天天臨近,我努力讓自己專心復習,不去想那些困擾我的問題。
但每次看到書桌抽屜里的那張紙條,我的心就會跳得很快。
那張紙條就像一個謎,吸引著我,讓我無法完全集中注意力。
有好幾次,我差點忍不住要打開來看,但最終還是控制住了自己。
05
高考結束了。
三天的考試,我發揮得還不錯,大部分題目都能順利解答。
走出考場的那一刻,我感到前所未有的輕松。
回到家里,父親和王姨都在等我。
“考得怎么樣?”父親關切地問。
“還可以,應該問題不大。”我如實回答。
“那就好,那就好。”父親笑得很開心,“今天晚上咱們包餃子慶祝一下。”
小雅也很興奮:“哥哥,你覺得能考上清華嗎?”
“不知道,要等分數出來才知道。”
吃過晚飯,我回到自己的房間。
看著書桌上收拾整齊的復習資料,突然有種恍如隔世的感覺。
這么多年的努力,終于在這三天里得到了檢驗。
我拉開抽屜,拿出了那張折疊的紙條。
現在,我終于可以看看王姨到底想對我說什么了。
我坐在床邊,手里拿著紙條,心跳得很快。
房間里只有臺燈的微光,周圍很安靜,只能聽到自己的呼吸聲。
我慢慢展開紙條,看到這9個字后我愣住了,這9個字像雷擊一樣打在我心上,瞬間明白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