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作聲明:本文為虛構創作,請勿與現實關聯
"養兒防老"是很多中國父母的傳統觀念,但現實中,子女是否愿意贍養父母往往與家庭關系和財產分配息息相關。有些父母偏心偏得明目張膽,到頭來卻要求所有子女平等盡孝。今天我想分享一個關于家庭財產與贍養責任的真實故事。
"兩套房子都是小兒子的,你想都別想!"婆婆張蘭站在客廳中央,手指直直地指向我,聲音尖銳得像一把刀。
我愣在原地,手中的水杯差點掉到地上。這場家庭聚會本應是為了商討照顧老人的安排,卻突然變成了一場財產爭奪戰。而我,不過是問了一句"兩老今后打算怎么安排兩套房子"。
"媽,您先別激動。"我丈夫劉浩——婆婆的大兒子,皺著眉頭上前一步,站在我和婆婆之間,"媳婦只是問問今后的安排,沒別的意思。"
"什么沒別的意思?我又不是傻子!"婆婆冷笑一聲,眼睛瞪得像銅鈴,"你們夫妻倆打的什么主意,我心里清楚得很!這些年小宇孝順我們,每周都來看我們,給我們買東西。你們呢?一年到頭見不了幾次,現在看我們老了,房子有價值了,就惦記上了!"
我丈夫的臉色瞬間變得煞白,他深吸一口氣,似乎在努力控制自己的情緒。
"媽說得對!"小叔子劉宇坐在沙發上,嘴角勾起一絲得意的笑容,"我才是真正孝順的兒子,房子當然應該給我。大哥,你和大嫂平時對爸媽怎么樣,大家心里都有數。"
公公劉建國坐在一旁,一言不發,只是不停地用手指敲打著扶手,眼睛盯著地板。我注意到他的眉頭緊鎖,似乎對這場爭執很是不安。
我感到一陣心酸和憤怒。十五年來,我和丈夫每個月都給兩老固定的生活費,大部分節假日都會回來看望。而小叔子雖然住得近,經常來,卻從不掏一分錢。這樣的人憑什么能理直氣壯地宣稱自己更孝順?
"媽,您先別著急。"丈夫試圖緩和氣氛,"我們只是想知道您和爸的養老計劃,好配合安排。財產是您和爸的,您們想怎么分配是您們的權利。"
婆婆冷哼一聲:"現在說得好聽!等我們入土了,你們不就翻臉了?當初結婚時,我們給了你一套房子,現在又想要什么?貪得無厭!"
"媽!"丈夫的聲音突然提高了,"當初那套房子已經賣了重新買的大一點的,是我和媳婦一起還的貸款。而且這些年我們每個月都給您和爸固定的錢,從沒少過!"
小叔子插嘴道:"給錢算什么孝順?冷冰冰的錢能比得上我的陪伴嗎?大哥,你們住在城北,一個月都不來一次,有什么資格談孝順?"
我再也忍不住了:"劉宇,你住在爸媽隔壁,天天來蹭飯,從沒給過一分錢,還好意思說?每次爸媽生病,都是我們出錢,你出過一次嗎?"
"你!"小叔子猛地站起來,臉漲得通紅。
公公終于開口了:"都別吵了!這是我和你媽的財產,我們想給誰就給誰,不用你們操心!"
房間里瞬間安靜下來,空氣仿佛凝固了。我看到丈夫的手在微微顫抖,知道他在強忍怒火。
"爸,"丈夫的聲音異常平靜,卻帶著一種我從未聽過的決絕,"您和媽的財產確實是您們的,您們有權做任何決定。但是我也想說清楚一點——家產給誰,誰就負責養老。"
這句話像一顆炸彈,在客廳里爆炸開來。
"你這是什么意思?"婆婆的臉色瞬間變得鐵青,"你是在威脅我們嗎?"
丈夫搖搖頭:"不是威脅,是事實。如果您和爸認為小宇更孝順,那么理應由他來負責您二老的晚年生活。我和媳婦會定期來看您,但主要責任應該由小宇承擔。"
小叔子的臉色變了:"大哥,你什么意思?爸媽養大我們不容易,贍養他們是我們共同的責任!"
"是嗎?"丈夫冷笑一聲,"剛才你不是說我們不孝順,只有你是好兒子嗎?既然你這么孝順,那贍養父母的責任你來承擔,不是很合理嗎?"
我看著小叔子驚慌的表情,心中涌起一絲快意。多年來,他一直在兩老面前表現得無比孝順,背地里卻從不掏錢,甚至時常向父母伸手要錢。而現在,他終于要面對自己虛偽的后果了。
公公沉默良久,終于開口:"浩子說得有道理。財產給誰,誰就應該承擔主要的贍養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