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作聲明:本文為虛構創作,請勿與現實關聯
餐桌上的空氣凝固了。林婆婆猛地拍桌而起,筷子掉落發出清脆的聲響。"又給你爸夾魚肚子?我兒子呢?"她怒視著兒媳小雨。
小雨手中的筷子停在半空,臉色蒼白。就在這時,女婿王明從口袋掏出一張皺巴巴的紙,默默遞給林婆婆。那是一份體檢報告,上面的紅色標記刺痛了所有人的眼睛。
01:
王明和小雨結婚已有三年。兩人是大學校友,畢業后在同一家公司工作,日久生情走到了一起。王明性格溫和,做事踏實,小雨則活潑開朗,善解人意。婚后兩人生活和睦,唯一的不和諧因素來自王明的母親——林婆婆。
林婆婆是個傳統的中國式母親,丈夫早逝,一手把王明拉扯大。在她的觀念里,兒子永遠是第一位的,兒媳婦就應該以丈夫家庭為重。自從王明和小雨結婚后,林婆婆便搬來與他們同住,美其名曰是為了照顧小兩口的生活,實則是放不下對兒子的掌控。
最初的日子,小雨忍讓著婆婆的各種挑剔和干涉。從做飯不夠咸到打掃不夠徹底,林婆婆總能找出不滿意的地方。小雨咬牙堅持,希望用時間和耐心贏得婆婆的認可。王明夾在中間左右為難,既不想傷母親的心,又不忍心看妻子受委屈,常常只能私下安慰小雨。
矛盾在小雨父親生病后逐漸激化。小雨的父親陳大山是退休教師,獨居在離小雨家不遠的小區。自從被診斷出胃病后,醫生特別叮囑他要注意飲食,多吃易消化的食物。小雨心疼父親,便常常邀請他來家里吃飯。
第一次陳大山來吃飯時,林婆婆還算客氣,但當小雨特意將魚腹部最嫩的肉夾給父親時,林婆婆的臉色立刻沉了下來。雖然當時沒說什么,但飯后卻對王明抱怨:"你媳婦只顧著她爸,連看都不看你一眼。"
王明知道母親小題大做,便沒放在心上。每次陳大山來吃飯,類似的場景就會上演。小雨會把魚腹部最嫩的肉夾給父親,林婆婆的臉色就會越來越難看。
"你爸有什么特別的?憑什么每次好東西都給他?"一次飯后,林婆婆終于忍不住質問小雨。
"爸爸胃不好,醫生說要吃軟一點的食物。"小雨解釋道。
"我兒子工作那么辛苦,難道不應該吃好的嗎?"林婆婆提高了嗓門。
小雨委屈地看向王明,希望丈夫能說句公道話。然而王明只是嘆了口氣:"媽,別這樣。魚肉而已,沒必要爭這個。"
林婆婆更加憤怒:"你這孩子,被媳婦迷了心竅,連親媽都不向著了!"
這樣的爭吵變得越來越頻繁。小雨心里苦,但為了不讓父親難堪,只能默默忍受婆婆的挑剔。王明也越發感到疲憊,夾在母親和妻子之間左右為難。
更大的風暴還在醞釀中。一次偶然的體檢,徹底改變了這個家庭的命運軌跡。
02:
那是個平常的周末,陳大山照例來王明家吃飯。小雨做了一桌豐盛的菜,其中有一條清蒸鱸魚。
"爸,您嘗嘗這條魚,我特意買的新鮮的。"小雨笑著將魚腹部最嫩的肉夾到父親碗里。
林婆婆冷眼旁觀,臉色越來越難看。當小雨第三次給父親夾魚腹肉時,林婆婆終于忍不住了,猛地拍桌而起。
"又給你爸夾魚肚子?我兒子呢?你眼里還有沒有我兒子?"林婆婆的筷子重重地摔在桌上,聲音尖銳刺耳。
餐桌上的空氣瞬間凝固。陳大山尷尬地放下筷子,王明皺起眉頭,小雨的手停在半空中,臉色蒼白。
"媽,您別這樣..."王明試圖勸阻,卻被林婆婆打斷。
"我怎樣了?我說錯了嗎?自從你岳父來我們家吃飯,你媳婦眼里只有她爸,根本沒把你放在眼里!"林婆婆越說越激動,"我養你這么大,不就是希望你娶個疼你的媳婦嗎?可看看她,什么好東西都給她爸留著!"
小雨終于忍不住了,眼淚在眼眶中打轉:"媽,我爸胃不好,醫生說他需要吃軟一點的食物..."
"胃不好?我怎么沒見他去醫院?"林婆婆冷笑,"就算胃不好,你也不能只顧著你爸,不管你老公!王明工作那么辛苦,回到家連口魚肚子都吃不上!"
陳大山臉色難看,站起身來:"我看我還是先回去吧,別影響你們一家人吃飯。"
"爸,您別走。"小雨拉住父親,淚水終于奪眶而出。
就在這劍拔弩張的時刻,王明突然從口袋里掏出一張皺巴巴的紙,默默地遞給了母親。
林婆婆狐疑地接過那張紙,隨著她的閱讀,臉色逐漸由憤怒轉為震驚,最后變成了蒼白。那是一份醫院的體檢報告,上面紅色標記的診斷結果刺痛了她的眼睛:胃癌早期。
"這...這是..."林婆婆顫抖著聲音問道。
"是岳父上周的檢查結果。"王明平靜地說,"醫生說現在是早期,只要注意飲食,配合治療,問題不大。"
林婆婆手中的體檢報告滑落在桌上,她望向陳大山,后者眼中滿是無奈和苦澀。
"為什么不早說?"林婆婆聲音嘶啞地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