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作聲明:本文為虛構創作,請勿與現實關聯
"過日子要精打細算"是很多老一輩人的生活信條,但節儉與享受之間的平衡往往成為家庭矛盾的導火索。有人說省錢是美德,有人說生活需要品質,這種價值觀的碰撞在三代同堂的家庭里尤為激烈。今天我想分享一個關于"空調之爭"的真實經歷。
"啪"的一聲,我剛睡下不到半小時的空調又被關掉了。七月的悶熱夜晚,溫度依然保持在35度,空氣像一團棉花,厚重地壓在身上。房間里瞬間變成了蒸籠,我被熱醒了,渾身上下濕漉漉的,像是剛從水里撈出來一樣。
睜開眼,借著月光,我看到婆婆黃阿姨正站在空調開關前,一臉嚴肅。她穿著褪色的老式睡衣,頭發整齊地挽在腦后,神情堅決得像是在執行什么重要任務。
"媽,您又關空調?"我強忍著火氣,盡量平靜地問道。
"開什么空調,多浪費電!來,都起來,去客廳打地鋪,開風扇就行了。"婆婆的聲音不容置疑,"你們年輕人就是講究,老祖宗沒空調不也活得好好的?"
我看了眼熟睡中的丈夫李明,他似乎沒被吵醒,依舊呼呼大睡。而我的額頭已經開始冒汗,后背的睡衣都濕透了。
"媽,現在是三十五度的高溫,醫生說老人小孩都應該待在有空調的環境里。"我努力控制著情緒,不想半夜吵起來。
"胡說八道!我六十多年沒吹過空調,不也活得好好的?"婆婆瞪著眼睛,"一個月的電費都夠買多少菜了!都去客廳,打地鋪,開風扇!"
我感到一陣窒息,不僅是因為悶熱,更是因為這種被強制安排生活方式的憋屈。整棟房子是我和丈夫買的,電費水費全由我們承擔,婆婆只負責帶帶孩子。但在生活習慣上,她總是要強行推行她那套"節儉至上"的理念。
"我不去。"我直接拒絕了,聲音比我想象的要大,"我工作一天已經很累了,需要好好休息。"
婆婆愣了一下,似乎沒料到我會這么直接反抗,但很快又恢復了強硬態度:"你這孩子,怎么這么不懂事?省一點電費怎么了?那錢省下來可以給小寶買奶粉、買玩具啊!"
小寶是我兩歲的兒子,婆婆總是喜歡拿他做擋箭牌。
"媽,我們家不缺那點電費錢。"我的聲音開始發抖,"我每個月賺的錢足夠支付所有開銷,還能有結余。我不明白為什么連基本的舒適都不能享受?"
我丈夫被我們的爭執吵醒了,迷迷糊糊地坐起來:"怎么了?這么吵?"
婆婆立刻轉向他:"明明,你媳婦太浪費了!大熱天非要開空調,一個月多少電費啊!我說咱們打地鋪吹風扇就行,她還跟我急!"
我期待丈夫能站出來說句公道話,但他只是揉了揉眼睛,無奈地看了我一眼:"小雯,要不今晚就將就一下?媽也是為咱們省錢..."
那一刻,我感到一股前所未有的憤怒和失望。明明知道我每個月的工資是他的兩倍,家里大部分開銷都是我在負擔,他卻還在這種事情上向著婆婆。
"將就?我每天工作十個小時,回到家連空調都不能開,這叫將就?"我的聲音開始顫抖,"我掙的錢,憑什么不能讓自己過得舒服一點?"
客廳的燈突然亮了,公公的聲音從門外傳來:"大半夜的,吵什么吵?明天還上不上班了?"
空氣仿佛凝固了。公公李老伯站在門口,神情嚴肅。雖然他平時不怎么管家務事,但在關鍵時刻,他的話總是有分量的。
"爸,媽又關空調讓我們打地鋪。"我直接說道,決定不再忍氣吞聲。
婆婆插嘴道:"老李,你說說,大熱天開空調多浪費電啊!咱們那會兒不也是睡席子,一把蒲扇就過來了?"
我以為公公會站在婆婆那邊,沒想到他皺了皺眉:"現在不比那時候了,有條件為什么不舒服點?小雯工作那么辛苦,回家還要受這罪?"
婆婆沒想到公公會這么說,一時語塞,臉色變得很難看。
丈夫似乎意識到事情的嚴重性,趕緊打圓場:"好了好了,今晚就開著空調吧,媽您先去睡,明天我們再好好商量這事。"
婆婆哼了一聲,轉身走了,但臨走前那個憤怒的眼神讓我知道,這事還沒完。
公公嘆了口氣,對我們點點頭也回房了。房間里又剩下我和丈夫兩個人。
"你干嘛非要跟我媽對著干?"丈夫壓低聲音責備我,"她年紀大了,有些老觀念,你就忍忍不行嗎?"
我被這句話徹底點燃了:"忍?我忍了三年了!從結婚那天起,我就在忍受你媽各種'節約'的規定!洗澡水要循環使用,空調不能開,晚上十點必須熄燈,連衛生紙都要一張一張地數著用!"
我越說越激動,眼淚不受控制地流下來:"李明,這是我們的家,我和你一起買的房子,我出的首付,我每個月還的貸款。為什么在這個家里,我連最基本的生活品質都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