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不揮棒子、二不罰款子、三不擺架子,控制下屬就用這4招!
做管理,不要只知道靠制度。
制度只是你管理的依據,不是最終手段。
真正的高手,掌控下屬,靠的就是以下這4大絕招。
一:束之以行
若想對下屬的言行舉止進行適當約束,從而更好地進行引導與管理,那么以下兩點是必須落實到位的:
1、 設立準則
“沒有規矩,難成方圓”。
規矩,既是企業內部運行的“法律”,也是每一位員工必須遵循的行為指南。
在處理各項事務時,將規則置于首位至關重要。
特別是在工作環境中,倘若每個人都隨心所欲,各行其是,局面必然陷入混亂。
這不僅會嚴重拖累工作效率,更可能損害最終的成果質量。
反之,若大家能夠遵循既定流程,各司其職,各盡其責,有條不紊地推進工作,那么最終取得的效果自然會截然不同。
2、 明示方向
作為團隊的領導者,還需要為下屬明確工作的方向,設定清晰的目標。
只有這樣,他們才能明確自己的任務所在,知曉應當如何著手,避免陷入茫然的境地。
當下屬缺乏明確的目標指引時,他們很容易感到迷失,進而導致工作態度懈怠。
一旦這種狀態形成習慣并常態化,團隊的執行力、工作效率以及最終的工作成果,都將不可避免地受到負面影響。
因此,領導者為下屬指明前進的道路,實際上也是一種行為上的引導與約束,促使他們沿著既定的軌道前行,這有助于減少潛在的偏差,最大程度地確保團隊目標的順利達成。
二:控之以柄
這是許多精于管理之道的人慣用的一種策略,也可以理解為一種“欲擒故縱”的技巧。
表面上,是高度認可其能力,給予充分的贊譽,并交付重要的任務。
美其名曰是給予鍛煉機會,是在悉心栽培。
實則可能是故意安排棘手的難題,或是超出其應對能力范圍的工作,以此尋找時機進行壓制。
當面對力所不及的挑戰時,人難免會露出紕漏,甚至可能在壓力下不擇手段。這時,領導者便有了可乘之機,可以暗中捕捉其把柄。
這一策略,亦可視作“明修棧道,暗度陳倉”,主要具備以下三大好處:
① 欲擒故縱的手法,往往更容易讓對方落入預設的圈套。
② 在暗中施加影響,可以避免直接沖突。反應稍慢的人,到最后可能還未能察覺自己已被領導所設計。
③ 一旦掌握了對方的把柄,便擁有了談判的籌碼,可以隨時加以控制,使其為我所用。
擁有了這些,即便此人平日桀驁不馴,也不得不最終對領導言聽計從。
三:收之以心
常言道,得人心者方能成事。
若想真正掌控一個團隊,使其凝聚一心,關鍵在于有效籠絡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