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就5大核心:盯人、盯事、盯局、盯方向、盯成效
做管理,如果你不知道該怎么管,說明你水平不行。
真正的管理高手,往往就抓以下這5條。
一:盯人
許多管理者在“盯人”這件事上存在誤區,他們往往將“盯人”等同于事無巨細的監督、檢查與考核,試圖用一套套嚴密的制度和流程將員工的行為框定在預設的軌道內。
然而,真正深諳管理之道的高手明白,他們需要關注的并非僅僅是員工的具體行為,而是驅動這些行為背后的人性規律。
人性中蘊含著一些普遍的法則:
1、趨利避害
人們本能地會朝著對自己最有利的方向行動。
2、尋求認同
每個人都渴望被看見、被認可、被尊重,獲得歸屬感。
3、害怕損失
相較于獲得,人們對可能失去的東西往往更加敏感和恐懼。
4、群體歸屬
個體需要在群體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和價值。
基于對這些規律的洞察,高明的管理者會采取截然不同的策略。
他們不會執著于構建更復雜的監控網絡,而是致力于設計更科學、更能激發內在動力的激勵機制。
他們不會不斷增加考核的指標,而是著力于創造一種讓員工從內心愿意投入的環境。
他們不會簡單粗暴地用權力去壓制人性的某些方面,而是巧妙地運用人性的力量,讓組織目標自然而然地成為員工的選擇。
打個比方,與其日復一日地催促員工“加油干”,不如精心設計一個工作環境,讓“努力工作”本身成為員工為了實現自身利益或滿足內在需求而“自然選擇”的結果。
與其頻繁地檢查進度,不如建立一個讓員工主動分享進展、尋求反饋成為習慣的溝通機制。
歸根結底,真正的管理藝術并非與人性對抗,而是要讓人性成為推動組織前進的助力,而非阻力。
很多時候,你以為自己在嚴格管理員工,實際上,你是在順應人性、借用人性的力量,并最終激發出他們內在的潛能。
二:盯方向
帶領一個團隊前行,首要且至關重要的一環便是明確方向。
這就像航行,如果你的目標是北京,卻把船舵指向了廣州,那么無論船員們如何奮力劃槳,都只會離目的地越來越遠,徒勞無功。
從人性的基本需求來看,每個人都渴望自己的付出是有意義、有方向的。
團隊作為一個整體同樣如此。下屬選擇追隨你,內心深處期待的是能夠看到希望,明確自己的努力能夠換來什么具體的成果。
如果團隊今天被指向東,明天又被派向西,頻繁變換方向,讓大家對未來感到迷茫和不確定,那么工作的熱情和動力自然會大打折扣,效率也難以保證。
那么,如何才能為團隊找準正確的航向呢?
1、領導者必須具備前瞻性的視野
這意味著你需要深入洞察市場的脈搏、行業的發展脈絡,并緊密結合團隊自身的核心競爭力與可用資源,從而精準地確定一個清晰、可行的發展方向。
2、有效的溝通是關鍵
你需要與團隊成員進行坦誠、深入的交流,耐心解釋選擇這個方向背后的邏輯和原因,讓每個人都理解“我們為什么要去那里”。
只有當團隊成員從內心深處真正認同這個方向,感受到這是值得共同奮斗的目標時,他們才會心甘情愿地貢獻自己的力量,步調一致地向前邁進。
三:盯成效
許多管理者常常陷入一種“虛假的繁榮”狀態:會議室的燈光亮到深夜,討論似乎永無止境;方案被反復修改,版本堆積如山,但最終的業績增長卻遲遲不見蹤影,核心問題依然頑固地存在著。
真正的高效能管理者深刻理解:執行過程中的小瑕疵或許可以容忍,但最終的結果卻必須嚴格把關,毫不妥協。那么,如何才能牢牢把握住成效呢?
以下三點建議或許能提供一些思路。
1、聚焦細節,確保航向不偏
細節往往是決定整體成敗的關鍵所在。
作為管理者,需要深入到團隊工作的各個環節,如同一個精密儀器的校準者,防止執行過程中出現方向性的偏差。
在項目啟動之初,就應進行詳盡的規劃,明確目標、分解任務、設定關鍵節點,清晰界定每個成員的職責與工作標準,并建立有效的監督機制,進行定期的檢查與評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