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老院的走廊里彌漫著消毒水的味道,我的腳步在瓷磚上發出輕微的回響。
護工小心翼翼地推開房門,里面坐著一個瘦削的身影,正對著窗戶發呆。陽光透過百葉窗在她臉上投下斑駁的光影,那張曾經嚴厲卻溫和的面容如今布滿了歲月的痕跡。
"宋老師,有人來看您了。"
她緩緩轉過頭,那雙曾經明亮的眼睛如今黯淡無光,但嘴角依然習慣性地上揚著。
"是誰啊?"
我站在門口,喉嚨像被什么東西堵住了。二十年了,我以為自己早就忘記了那些往事,可當我看到她的瞬間,所有的記憶如潮水般涌來。
那個秘密,我守了整整二十年。
01
1989年的秋天,梧桐葉正黃。
我背著破舊的書包走進高三(2)班的教室,身上的校服洗得發白,袖口還有幾個小洞。同學們三三兩兩地聚在一起討論著什么,我找了個角落的位置坐下,默默地拿出課本。
"同學們安靜一下。"
門口傳來清脆的女聲,一個三十多歲的女人走了進來。她穿著一件淡藍色的襯衫,頭發梳得一絲不茍,眼神溫和而堅定。
"我是你們的新班主任,宋雅琴。"她在黑板上工整地寫下自己的名字,"從今天開始,我們就是一家人了。"
教室里響起稀稀拉拉的掌聲。我偷偷打量著這位新老師,心里有些忐忑。換班主任意味著什么,我比誰都清楚——又要重新適應,重新小心翼翼地隱藏自己的窘迫。
"現在大家自我介紹一下,從第一排開始。"
輪到我的時候,我站起來,聲音小得像蚊子哼哼:"我叫方俊凱,來自農村,請大家多多關照。"
宋老師點點頭,目光在我身上停留了幾秒,然后溫和地說:"好的,請坐。"
那一刻,我以為她和其他老師一樣,只是例行公事地記住我的名字。我不知道,她已經在心里默默記下了我身上那件洗得發白的校服,記下了我眼中小心翼翼的怯懦。
下課后,同桌郝宇豪湊過來:"兄弟,你家真的很困難嗎?"
我點點頭,沒有多說什么。家里的情況我不愿意提起——父親常年臥病在床,母親靠種地和打零工維持生計,供我上學已經是傾盡全力。
"那你怎么交學費啊?聽說咱們學校一學期要好幾百呢。"
我的臉瞬間紅了,支支吾吾地說:"慢慢想辦法吧。"
其實我心里清楚,如果這學期再交不上學費,我可能就要輟學了。母親已經為了我的學費愁得整夜睡不著覺,我不能再給家里增加負擔。
第二天早上,我剛走進教室,就看到宋老師站在講臺前整理教案。她抬頭看到我,招招手:"方俊凱,你過來一下。"
我心里一緊,難道是昨天的作業有問題?我小心翼翼地走到講臺前。
"你的家庭情況我了解了一些。"她的聲音很輕,"學習上有什么困難,隨時可以來找我。"
我愣了一下,不知道該說什么。
"另外,"她從抽屜里拿出一個信封,"這是學校的助學金申請表,你填一下,我幫你申請。"
我接過信封,手有些顫抖。這是我第一次感受到來自老師的關懷,那種溫暖讓我的眼眶有些濕潤。
"謝謝老師。"我的聲音有些哽咽。
"不用謝,這是我應該做的。"她拍拍我的肩膀,"記住,困難是暫時的,只要你肯努力,一切都會好起來的。"
那天晚上,我在昏黃的燈光下填寫申請表,心里第一次有了希望。我不知道,這只是宋老師幫助我的開始。
02
十月的風帶著絲絲涼意,我穿著那件單薄的外套走在上學的路上。
助學金的申請還在審批中,而學費的催繳通知已經貼在了教室門口。我看著那張白紙黑字的通知,心里像壓了一塊石頭。
"方俊凱,你怎么了?臉色這么難看。"郝宇豪關心地問道。
我搖搖頭,沒有說話。有些事情,說出來只會讓人同情,而我不需要同情。
上午第三節課是宋老師的語文課。她講的是《背影》,朱自清筆下那個在月臺上蹣跚的父親讓整個教室都安靜下來。
"父親是一座山,為我們遮風擋雨。"宋老師的聲音在教室里回蕩,"但有時候,這座山也會累,也需要我們的理解和支撐。"
我聽著聽著,眼眶就紅了。想起家里那個因為我的學費而愁眉不展的母親,想起那個躺在病床上卻還在為我擔心的父親,我的心像被什么東西緊緊攥住了。
下課鈴響了,同學們陸續走出教室。我收拾書包的動作很慢,想等人都走完再離開。
"方俊凱,你留一下。"宋老師的聲音在我身后響起。
我轉過身,看到她正站在講臺前,手里拿著一個牛皮紙袋。
"過來坐。"她指了指第一排的椅子。
我走過去坐下,心里忐忑不安。
"學費的事情,我知道你很著急。"她坐在我對面,聲音很輕,"助學金可能還要等一段時間,但是學習不能耽誤。"
我點點頭,不知道她要說什么。
她把牛皮紙袋推到我面前:"這里面是一些資料,你拿回去看看。"
我疑惑地接過紙袋,感覺里面不像是資料,更像是——
"老師,這是什么?"
"一些學習材料。"她的眼神有些閃躲,"你拿回去好好看看,對你的學習會有幫助的。"
我點點頭,把紙袋放進書包里。
回到家,我在昏暗的油燈下打開了那個牛皮紙袋。里面確實有一些學習資料,但在資料的最下面,我摸到了幾張嶄新的鈔票。
我的手顫抖了,趕緊把錢拿出來數了數——整整三百塊,正好是一學期的學費。
紙條上寫著幾個字:"好好學習,不要有負擔。"
我拿著那張紙條,眼淚止不住地往下流。這是我第一次感受到這樣的溫暖,不是施舍,不是同情,而是一種默默的關懷和支持。
第二天早上,我想去找宋老師,想要當面感謝她,但她卻好像什么都沒發生過一樣,只是在我經過講臺時,輕輕地點了點頭。
我明白了,她不想讓我有心理負擔,不想讓其他同學知道這件事。這份體貼讓我更加感動,也更加堅定了好好學習的決心。
從那天開始,我每天都是第一個到教室,最后一個離開。我要用成績來回報宋老師的恩情,這是我唯一能做的事情。
03
十一月的雨下得特別多,教室里總是濕漉漉的。
期中考試的成績出來了,我從班級第二十三名躍升到了第八名。當宋老師在班會上宣布成績時,我看到她眼中閃過一絲欣慰的笑意。
"方俊凱同學進步很大,大家要向他學習。"她的話讓我臉紅了,但心里卻暖暖的。
下課后,郝宇豪拍拍我的肩膀:"兄弟,你最近像變了個人似的,天天埋頭苦讀,連跟我們聊天的時間都沒有了。"
我笑了笑:"快高考了,不努力不行啊。"
其實只有我自己知道,我為什么這么拼命。那三百塊錢我一直沒有用,而是小心翼翼地藏在書包的夾層里。我想等到合適的時候還給宋老師,但我更想用優異的成績來證明她的付出是值得的。
這天下午,我正在教室里做題,突然聽到外面傳來爭吵聲。透過窗戶,我看到宋老師正和一個中年男人在走廊里說著什么,那個男人的聲音很大,顯得很激動。
"你憑什么給那些窮學生錢?我們家的日子也不好過!"
"聲音小點,這里是學校。"宋老師的聲音很平靜,但我能聽出其中的疲憊。
"學校怎么了?我就要說!你一個月就那點工資,還要貼補學生,我們家的孩子怎么辦?"
我的心一下子沉了下去。原來,宋老師給我的錢是她自己的工資。我想起她平時穿的衣服總是那幾件,想起她中午經常只吃一個饅頭配咸菜,心里涌起一陣愧疚和感動。
"這是我的事,你不要管。"宋老師的聲音有些顫抖。
"你的事?我們是夫妻,你花的是我們家的錢!"
爭吵聲漸漸遠去,我坐在位置上,心情久久不能平靜。我沒想到,宋老師為了幫助我,竟然和家人產生了矛盾。
那天晚上,我躺在床上翻來覆去睡不著。我想起母親為了我的學費而愁眉苦臉的樣子,想起宋老師和丈夫爭吵時疲憊的神情,心里五味雜陳。
第二天早上,我鼓起勇氣走到宋老師的辦公室門口。透過玻璃窗,我看到她正在批改作業,桌上放著一個簡單的飯盒,里面只有白米飯和一點咸菜。
我輕輕敲了敲門。
"進來。"
我走進辦公室,從書包里拿出那個一直沒有動過的信封:"老師,這個還給您。"
她抬起頭,看到信封后愣了一下:"這是什么?"
"您給我的錢,我不能要。"我的聲音有些顫抖,"我知道您和家里人因為這個事情吵架了,我不能讓您為難。"
她的臉色變了變,然后輕嘆了一口氣:"你都聽到了?"
我點點頭。
她沉默了一會兒,然后說:"錢你拿著,這是老師對你的期望。至于其他的事情,你不用擔心。"
"可是——"
"沒有可是。"她的語氣變得嚴厲起來,"你現在最重要的任務就是好好學習,其他的事情不要多想。"
我看著她堅定的眼神,最終還是把信封收了回去。但從那一刻起,我心里就暗暗發誓,一定要考上好大學,將來有能力了,一定要好好報答宋老師。
04
十二月的雪花紛紛揚揚地飄著,整個校園都被染成了白色。
距離高考還有半年時間,學習的壓力越來越大。我每天早上五點就起床背書,晚上十一點才睡覺。宋老師看在眼里,經常在我經過辦公室時叫住我,給我一些學習上的指導。
"方俊凱,你最近瘦了不少。"她關切地看著我,"學習要勞逸結合,身體垮了什么都沒有了。"
我點點頭,但心里清楚,我沒有時間休息。家里的情況越來越糟糕,父親的病情加重了,醫藥費像無底洞一樣吞噬著家里僅有的積蓄。母親在電話里哭著告訴我,如果我考不上大學,可能就要回家幫忙了。
這天下午,我正在教室里做數學題,突然感到一陣眩暈。我扶著桌子想要站起來,卻一下子摔倒在地上。
"方俊凱!"
模糊中,我聽到宋老師的聲音。等我醒來時,已經躺在校醫務室的床上,宋老師坐在床邊,眼中滿是擔憂。
"你醒了?感覺怎么樣?"她輕撫著我的額頭。
"我沒事,老師。"我想要坐起來,但身體還是很虛弱。
"校醫說你是營養不良加上過度疲勞。"她的聲音有些哽咽,"孩子,你這樣下去不行的。"
我低下頭,不敢看她的眼睛。我知道自己最近為了省錢,經常只吃一頓飯,但我不能告訴她這些。
"你在這里休息一下,我去給你買點吃的。"
"老師,不用了,我真的沒事。"
但她已經走出了醫務室。
半個小時后,她回來了,手里提著一個保溫盒。
"這是我在家里做的雞湯,你趁熱喝了。"她打開保溫盒,一股香味立刻彌漫開來。
我看著那碗熱氣騰騰的雞湯,眼眶又濕潤了。我知道,以宋老師家的條件,這樣的雞湯對她來說也是奢侈品。
"老師,您對我太好了。"我哽咽著說。
"傻孩子,老師不對你們好,對誰好?"她溫和地笑著,"快喝吧,涼了就不好喝了。"
我端起碗,一口一口地喝著雞湯。那種溫暖不僅僅是身體上的,更是心靈上的。在這個寒冷的冬天,宋老師就像一盞明燈,照亮了我前進的路。
從那天開始,宋老師經常會在我的桌子上放一些小點心或者水果,每次我想要拒絕,她總是說:"這是老師給全班同學準備的,你不要想多了。"
但我知道,只有我的桌子上才有這些東西。
有一次,我無意中聽到辦公室里其他老師的對話:
"宋老師,你對那個方俊凱也太好了吧?"
"那孩子不容易,能幫一點是一點。"
"可是你自己家的條件也不好啊,還要供你兒子上大學。"
"沒關系,我們大人苦點累點沒什么,不能耽誤了孩子的前程。"
聽到這些話,我的心情五味雜陳。我沒想到,宋老師自己也有一個正在上大學的兒子,她的經濟壓力并不比我家小多少。
那天晚上,我在日記里寫道:"宋老師,您的恩情我永遠不會忘記。等我有能力了,一定要好好報答您。"
05
春天來了,校園里的櫻花開得正艷。
高考倒計時牌上的數字越來越小,每個人的神經都繃得很緊。我的成績穩定在班級前五名,這讓宋老師很欣慰,也讓我對未來充滿了希望。
這天下午,我正在教室里背政治,突然有同學跑進來說:"方俊凱,你媽媽來了,在校門口等你。"
我的心一下子提到了嗓子眼。母親從來沒有來過學校,她這次來一定是有什么急事。
我匆匆跑到校門口,看到母親正站在門衛室旁邊,手里拎著一個破舊的布袋,臉上滿是疲憊和焦慮。
"媽,您怎么來了?"
"孩子,家里出事了。"母親的眼圈紅紅的,"你爸的病情突然惡化,醫生說需要馬上手術,要五千塊錢。"
五千塊錢,對我們家來說簡直是天文數字。我的腦子一片空白,不知道該怎么辦。
"媽,咱們想想辦法,一定會有辦法的。"我安慰著母親,但心里卻慌得不行。
"我已經把家里能賣的都賣了,還是不夠。"母親哭了起來,"孩子,要不你先回家吧,等你爸的病好了,你再回來讀書。"
我的心像被刀割一樣疼。距離高考只有兩個月了,如果現在回家,我這輩子可能就再也沒有機會上大學了。
"媽,您先回去,我想想辦法。"
"孩子,你能有什么辦法?咱們家窮,沒有人會借錢給我們的。"
正在這時,一個熟悉的聲音在我們身后響起:"方俊凱,這是你媽媽嗎?"
我轉過頭,看到宋老師正朝我們走來。她的臉上帶著溫和的笑容,但眼中卻有一絲擔憂。
"老師,這是我媽媽。"我趕緊介紹。
"阿姨您好,我是俊凱的班主任宋雅琴。"宋老師主動伸出手。
母親有些局促地握了握宋老師的手:"老師好,給您添麻煩了。"
"沒有麻煩,俊凱是個好孩子,學習很努力。"宋老師看了看我們,"是不是家里有什么困難?"
我和母親對視了一眼,都不知道該怎么說。
"阿姨,如果不介意的話,我們到辦公室里坐下慢慢說。"宋老師提議道。
在辦公室里,母親含著眼淚把家里的情況說了一遍。宋老師靜靜地聽著,不時地點點頭。
"阿姨,您先不要著急。"宋老師安慰道,"俊凱馬上就要高考了,這個時候不能讓他分心。這樣吧,我想想辦法,看看能不能幫上忙。"
"老師,這怎么好意思呢?"母親連連擺手,"您已經幫了我們很多了。"
我愣了一下,母親怎么知道宋老師幫過我們?
宋老師也愣了一下,然后說:"應該的,應該的。俊凱是個好孩子,幫助他是我們老師應該做的。"
那一刻,我突然意識到,母親可能知道一些我不知道的事情。
06
母親走后,我一直心神不寧。
那天晚上,我給家里打電話,想了解一下父親的病情。電話是母親接的,她的聲音聽起來比白天好了一些。
"媽,爸的情況怎么樣?"
"醫生說暫時穩定了,手術的事情再等等看。"母親的聲音有些疲憊,"孩子,你安心讀書,家里的事情不用你操心。"
"媽,今天您說宋老師已經幫了我們很多,是什么意思?"
電話那頭沉默了一會兒,然后母親輕嘆了一口氣:"孩子,有些事情我本來不想告訴你,怕影響你學習。"
我的心提了起來:"什么事情?"
"從去年開始,每個月都有人給家里寄錢,一次一百塊,沒有署名,只說是資助貧困學生的。"母親的聲音有些哽咽,"我一直不知道是誰,直到今天見到你們宋老師,我才明白過來。"
我的腦子嗡的一聲,整個人都愣住了。
"媽,您確定嗎?"
"孩子,世界上哪有那么多好心人?除了你們老師,還能有誰?"母親哭了起來,"這一年來,那些錢幫了我們大忙,你爸的藥費,家里的生活費,都靠著那些錢撐著。"
我握著電話的手在顫抖。我算了算,一年十二個月,每月一百塊,就是一千二百塊錢。對宋老師來說,這絕對不是一個小數目。
"媽,您怎么不早告訴我?"
"我怕你有負擔,怕影響你學習。"母親的聲音很輕,"孩子,你一定要好好學習,將來有出息了,不能忘記人家的恩情。"
掛了電話,我坐在宿舍里,心情久久不能平靜。我想起這一年來宋老師對我的種種關懷,想起她和丈夫因為錢的事情爭吵,想起她中午經常只吃饅頭配咸菜,心里涌起一陣強烈的愧疚和感動。
第二天早上,我早早地來到學校,想要找宋老師談談。但她好像故意在避開我,整個上午都沒有出現在教室里。
中午的時候,我終于在辦公室里找到了她。
"老師,我想跟您談談。"
她抬起頭看了我一眼,然后繼續批改作業:"有什么事情嗎?"
"關于給我家寄錢的事情。"
她的手停了下來,但很快又繼續批改作業:"我不知道你在說什么。"
"老師,我媽媽都告訴我了。"我的聲音有些哽咽,"這一年來,您每個月都給我家寄一百塊錢。"
她放下筆,看著我,眼中有一絲無奈:"既然你知道了,那我也不瞞你了。但是這件事情,你不要告訴任何人。"
"老師,為什么?為什么要對我這么好?"
她沉默了一會兒,然后說:"因為我看到了你身上的那種不服輸的勁頭,看到了你對知識的渴望。這樣的孩子,不應該因為貧窮而失去讀書的機會。"
"可是您自己家的條件也不好啊。"
"沒關系,我們大人苦點累點沒什么。"她的眼中閃著堅定的光芒,"只要能幫助你們這些孩子實現夢想,一切都是值得的。"
我再也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緒,眼淚嘩嘩地流了下來。
"老師,您的恩情我永遠不會忘記。等我考上大學,有了工作,一定會報答您的。"
"傻孩子,你好好學習,考上好大學,就是對老師最好的報答。"她溫和地笑著,"現在距離高考還有兩個月,你要把全部精力都放在學習上,其他的事情不要多想。"
我用力地點了點頭。
07
高考的日子終于到了。
六月七日的早晨,陽光明媚,微風輕拂。我站在考場門口,心情既緊張又興奮。這一刻,我等了太久了。
宋老師和其他幾位老師一起來送考,她看到我,走過來拍了拍我的肩膀:"放松點,相信自己,你一定可以的。"
"老師,謝謝您。"我想說的話很多,但千言萬語最終匯成了這簡單的幾個字。
"去吧,考出你的真實水平就行。"她的眼中滿是鼓勵和期待。
兩天的考試很快就結束了。走出考場的那一刻,我感覺整個人都輕松了。不管結果如何,我都已經盡力了。
成績出來的那天,我考了598分,超過重點大學錄取線28分。當我把這個消息告訴宋老師時,她激動得眼淚都流出來了。
"好孩子,你沒有辜負自己的努力。"她緊緊握著我的手,"老師為你驕傲。"
那個夏天,我收到了北京一所重點大學的錄取通知書。拿到通知書的那一刻,我第一個想到的就是宋老師。
開學前的那個晚上,我去宋老師家里告別。她住在一個老舊的小區里,房子不大,但收拾得很整潔。
"老師,我明天就要走了。"我坐在她家的客廳里,心情有些復雜。
"時間過得真快啊。"她感慨地說,"感覺你剛入學的樣子還在眼前,轉眼就要上大學了。"
"老師,這些年您對我的恩情,我永遠不會忘記。"我從包里拿出一個信封,"這里面是我這些年記下的賬,您給我的每一分錢我都記著。等我工作了,一定會還給您的。"
她接過信封看了看,然后又遞還給我:"孩子,老師幫助你不是為了讓你還錢。你能考上好大學,將來有出息,就是對老師最好的回報。"
"老師——"
"聽老師的話,把這些錢的事情忘了吧。"她的語氣很堅定,"你現在要做的,就是在大學里好好學習,將來做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
我點了點頭,但心里暗暗發誓,一定要找機會報答宋老師的恩情。
臨走時,宋老師送我到門口。夜色中,她的身影顯得有些單薄。
"孩子,到了北京要好好照顧自己,有什么困難就給老師寫信。"她的聲音有些哽咽。
"老師,您也要保重身體。"我深深地鞠了一躬,"我會經常給您寫信的。"
那一晚,我久久不能入睡。我知道,從明天開始,我就要離開這個小城,離開宋老師,去追尋自己的夢想了。但我也知道,無論我走到哪里,都不會忘記宋老師的恩情。
第二天早上,宋老師和幾個同學一起來火車站送我。當火車緩緩啟動的時候,我看到宋老師站在月臺上,不停地揮著手,眼中含著淚水。
我趴在車窗上,心里默默地說:老師,等我學成歸來,一定要好好報答您。
08
大學四年過得很快。
我學的是計算機專業,成績一直很優秀。每個學期我都會給宋老師寫信,匯報自己的學習情況。她也會回信,告訴我一些班里同學的近況,鼓勵我繼續努力。
大三的時候,我開始勤工儉學,給一些公司做網站設計,賺了一些錢。我把第一筆收入寄給了宋老師,但她又寄了回來,還在信中說:"孩子,你現在還是學生,要把錢花在學習上。老師不需要你的錢,只需要你好好學習。"
畢業后,我留在了北京,進入一家互聯網公司工作。工作很忙,但我始終沒有忘記宋老師。每年春節我都會給她寄賀年卡,每次出差路過家鄉時,我都會去學校看望她。
但隨著工作越來越忙,我回家的次數也越來越少。有時候一年都不能回去一次,只能通過電話和信件與宋老師保持聯系。
2005年的時候,我在北京買了房子,結了婚。妻子是我的大學同學,也是一個善良的女孩。我把宋老師的事情告訴了她,她很感動,說一定要找機會當面感謝宋老師。
2008年,我們的兒子出生了。我給宋老師寄去了孩子的照片,她在回信中說:"看到孩子的照片,老師很高興。你現在有了自己的家庭,要好好珍惜。"
那幾年,我的事業發展得很順利,收入也越來越高。我一直想找機會好好報答宋老師,但每次提起這個話題,她總是說:"你過得好,就是對老師最好的報答。"
2010年的春節,我帶著妻子和孩子回家過年。我們去學校看望宋老師,發現她已經退休了。她看起來比以前蒼老了不少,頭發也白了很多,但精神狀態還不錯。
"老師,您退休了怎么不告訴我?"我有些責怪地說。
"退休是很正常的事情,不用大驚小怪。"她笑著說,"你們能回來看我,我就很高興了。"
那次見面,我們聊了很久。宋老師告訴我,她的兒子已經在外地工作了,很少回家。她一個人住在老房子里,日子過得很清靜。
"老師,要不您搬到北京來住吧,我可以照顧您。"我提議道。
"我在這里住習慣了,不想去別的地方。"她搖搖頭,"而且你們年輕人有自己的生活,我去了反而不方便。"
臨走時,我留給她一萬塊錢,說是給她的生活費。她堅決不要,最后還是我偷偷放在她家里才走的。
那次回家后,我心里總有一種不安的感覺。宋老師已經六十多歲了,一個人住在那個老房子里,萬一有什么事情怎么辦?
我開始更頻繁地給她打電話,每個月都會寄一些錢給她。雖然她每次都會寄回來,但我還是堅持這樣做。
2015年的時候,我升任了公司的技術總監,收入又有了大幅提升。我想著等過幾年,我就回家鄉發展,這樣就能經常照顧宋老師了。
但計劃永遠趕不上變化。
2018年的一個秋天,我接到了一個改變一切的電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