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作聲明:本文為虛構創作,請勿與現實關聯
本文為虛構故事創作,部分細節經藝術處理,人物均為化名,如有雷同實屬巧合,圖片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1971年12月28日,北方的冬夜格外寒冷,雪花紛紛揚揚地飄灑在營房外。我站在連隊門口,手里緊緊握著那張剛剛沖洗出來的照片——我和張指導員的合影。這是我軍旅生涯的最后一夜,明天一早,我就要脫下這身軍裝,告別朝夕相處的戰友們。
"小李,記住我們今晚說的話,到了地方好好干,別給咱連隊丟臉。"張指導員拍著我的肩膀,眼中閃爍著不舍的光芒。
我用力點頭,將照片小心翼翼地放進貼身的內袋:"指導員,我會記住的。這張照片我會好好保存,一輩子不會忘記您的恩情。"
那時的我怎么也想不到,當我帶著這張珍貴的照片回到故鄉華林縣,交給一直撫養我長大的姑姑看時,她的反應會讓我徹底震驚……
01
1968年,我剛滿18歲就應征入伍,離開了華林縣的小山村,來到了北方的某軍區服役。那時的我滿懷著保家衛國的熱血,對軍營生活充滿向往。
初到連隊時,我什么都不懂,訓練時總是掉隊,內務整理也不合格。其他戰友都是城里來的,見多識廣,而我這個農村出來的土包子,處處顯得格格不入。
"李建國,你這被子疊得像什么樣子?重新來!"班長嚴厲的聲音在宿舍里響起。
我紅著臉重新開始疊被子,手忙腳亂地折騰了半天,還是疊不出方方正正的"豆腐塊"。其他戰友都已經休息了,只有我還在和這床被子較勁。
就在我快要放棄的時候,一個溫和的聲音在身后響起:"小李,來,我教你個竅門。"
我回頭一看,是連隊的張指導員。張指導員個子不高,長相普通,但那雙眼睛總是透著智慧的光芒,說話時總是慢條斯理,讓人感到安心。
"指導員,這么晚了您還沒休息?"我有些緊張地問道。
"路過看到你還在這里練習,就進來看看。"張指導員走到我身邊,"疊被子其實有技巧的,你這樣……"
他一邊說著,一邊親自示范。只見他三下五除二,就把我那床亂糟糟的被子整理得整整齊齊。
"關鍵是要有耐心,慢慢來,不要急躁。"張指導員拍拍我的肩膀,"你是從農村來的吧?"
"是的,指導員。我是華林縣石橋村的。"我老實地回答。
"農村的孩子好啊,吃苦耐勞,有韌性。"張指導員笑了笑,"我也是農村出身,剛來的時候比你還不如呢。"
聽到這話,我心里暖烘烘的。從那以后,張指導員就經常在生活上照顧我,訓練中指導我。無論是射擊、投彈,還是政治學習,他都會耐心地教導我。
有一次,我因為想家偷偷哭了,被張指導員發現了。他沒有批評我,而是陪我坐在操場邊的臺階上聊天。
"想家了?"他遞給我一支煙。
"嗯,想我姑姑了。"我點點頭,"我從小就是姑姑帶大的,她一個人拉扯我長大不容易。"
"你父母呢?"張指導員關切地問道。
我低下頭:"我父親在我三歲的時候就……就沒了。母親改嫁后也走了,是姑姑把我接過去撫養的。"
張指導員沉默了一會兒,然后說:"這樣的經歷讓你比同齡人更加成熟堅強。姑姑把你養大,你現在當兵保家衛國,她一定為你驕傲。"
"可是我擔心她一個人在家……"
"放心吧,等你復員回去,用你在部隊學到的本領好好報答她。"張指導員拍拍我的背,"現在你要做的就是安心服役,好好表現,讓姑姑為你自豪。"
從那次談話后,我更加用心地投入到軍營生活中。張指導員說得對,我要讓姑姑為我驕傲。
02
在連隊的三年多時間里,我和張指導員的關系越來越親密。他不僅是我的領導,更像是我的大哥。他教會了我很多東西,不僅僅是軍事技能,更多的是做人的道理。
張指導員很有文化,經常在休息時間給我們講歷史故事,談論時事政治。他的見識讓我這個農村來的孩子大開眼界。
"建國,你知道為什么要好好學習文化知識嗎?"有一次,他看我在認真讀報紙,問道。
"知識就是力量?"我試探性地回答。
"對,但不全對。"張指導員笑了笑,"知識不僅是力量,更是改變命運的工具。像你這樣出身貧寒的孩子,只有通過學習,才能真正站起來。"
在他的影響下,我開始更加注重學習。除了完成日常訓練外,我還會抽時間讀書看報,學習各種技能。張指導員經常借給我書籍,有時候還會親自給我補課。
連隊里的其他戰友都很羨慕我和張指導員的關系。"建國,你可真幸福,指導員對你這么好。"戰友小王曾經開玩笑地說。
"指導員對每個人都很好。"我回答道。
"那倒不假,但他確實對你特別關照。"小王若有所思地說,"有時候我覺得,他看你的眼神很特別,好像……好像有什么故事似的。"
小王的話讓我有些困惑,但我沒有多想。在我心中,張指導員就是一個好領導,一個值得尊敬的長者。
1971年春天,我被評為優秀士兵,還得到了連隊的嘉獎。張指導員親自為我戴上紅花的那一刻,我看到他眼中閃過一絲特殊的光芒,那種光芒我說不出是什么,但讓我感到溫暖。
"建國,你成長了很多。"他握著我的手說,"你姑姑要是知道了,一定會為你驕傲的。"
"都是指導員教導得好。"我感激地說。
那段時間,我經常寫信回家,向姑姑匯報自己在部隊的情況。姑姑的回信總是很簡短,但字里行間流露出的關愛讓我倍感溫暖。她在信中說:"建國,你在部隊要聽領導的話,好好表現。姑姑在家一切都好,你不用擔心。"
有一次,我把姑姑的信給張指導員看,他看完后沉默了很久。
"你姑姑是個好人。"他最后說道,聲音有些哽咽。
"是啊,她對我恩重如山。"我點點頭,"等我復員回去,一定要好好孝敬她。"
1971年下半年,部隊開始了大規模的復員工作。由于我入伍時間已滿三年,加上表現優秀,被列入了復員名單。
當我得知這個消息時,心情是復雜的。一方面,我可以回到家鄉,與朝思暮想的姑姑團聚;另一方面,我舍不得這個充滿回憶的連隊,舍不得朝夕相處的戰友們,更舍不得張指導員這個恩師。
"恭喜你,建國。"張指導員得知消息后,第一時間找到了我,"可以回家了,開心嗎?"
"開心是開心,但也舍不得。"我如實說道,"舍不得連隊,舍不得大家,更舍不得您。"
張指導員的眼中閃過一絲不易察覺的情感波動:"軍營生活總有結束的時候,重要的是把在這里學到的東西帶回去,在地方上繼續發光發熱。"
03
復員的手續辦得很快,轉眼就到了1971年12月28日,我在部隊的最后一個夜晚。
這天晚上,連隊為即將復員的戰士們舉辦了一個小型的歡送會。大家圍坐在一起,有的唱歌,有的講故事,氣氛既溫馨又有些傷感。
"來,為了友誼,為了我們永遠的戰友情,干杯!"張指導員舉起茶缸,提議道。
"干杯!"所有人齊聲響應。
歡送會結束后,其他人都回宿舍收拾行李去了,只有我和張指導員還在會議室里坐著。
"建國,明天就要走了,有什么話想說的嗎?"張指導員問道。
"指導員,這三年多來,您對我的恩情,我一輩子都不會忘記。"我誠懇地說,"您不僅教會了我軍事技能,更重要的是教會了我怎么做人。"
張指導員點點頭:"你是個好孩子,有悟性,肯吃苦。到了地方上,要繼續保持這種品質。"
"我會的。"我用力點頭。
張指導員站起身,從辦公桌的抽屜里拿出一個小盒子:"這是我給你準備的紀念品,帶回去做個紀念吧。"
我接過盒子,打開一看,里面是一支鋼筆,筆身上刻著幾個字:"贈戰友李建國,張明華"。
"這太貴重了,我不能要。"我連忙推辭。
"拿著吧,不貴重。"張指導員擺擺手,"希望你用這支筆寫出美好的人生。"
我感動得不知道說什么好,只能緊緊握著這支筆。
"對了,我們拍張照片吧,留個紀念。"張指導員突然提議道。
"好啊!"我立刻同意。
我們來到連隊門口,那里有個小亭子,經常是大家拍照的地方。夜色已深,但月光很亮,加上門口的燈光,足夠拍照了。
"來,站這里。"張指導員指著亭子邊上的位置。
我們并肩站著,我比張指導員高出半個頭,他習慣性地把手搭在我的肩膀上。這個姿勢我們很熟悉,平時走路時他經常這樣做。
"笑一個!"旁邊幫忙拍照的小劉喊道。
咔嚓一聲,照片拍好了。
"再拍幾張吧,多留幾個紀念。"張指導員說。
我們又拍了好幾張,有正式的,有隨意的。最后一張是我們背對著鏡頭,看著遠方的山巒。
"等照片洗出來再給你。"小劉說道。
第二天一早,我就要登上回鄉的火車了。臨行前,小劉把連夜沖洗出來的照片交給了我。
"建國,路上小心。"張指導員親自送我到車站。
"指導員,您保重。"我們緊緊握手告別。
當火車緩緩啟動時,我趴在車窗邊,看著月臺上越來越遠的張指導員,心中五味雜陳。這一別,不知道何時才能再見。
在火車上,我反復看著那些照片,每一張都讓我回想起和張指導員相處的點點滴滴。特別是那張我們并肩而立的照片,看起來就像父子倆一樣親密。
火車經過了一天一夜的行駛,終于到達了華林縣。當我踏上故鄉的土地時,內心激動不已。
04
華林縣還是那個華林縣,街道依然狹窄,房屋依然低矮,但在我眼中,這里的一草一木都是那么親切。
我背著行李包,步行回到石橋村。冬日的鄉村格外寧靜,炊煙裊裊升起,遠山如黛,一切都顯得那么祥和。
"建國回來了!建國回來了!"村里的孩子們遠遠看到我,興奮地喊著跑過來。
"哇,建國哥哥穿軍裝好威風啊!"小丫頭眨著大眼睛看著我。
"建國,在部隊過得怎么樣?"村民們紛紛圍上來詢問。
我一一回答著大家的問題,心里暖暖的。這就是家鄉的感覺,這里的每個人都關心著我。
終于到了姑姑家門口,我深吸一口氣,推開了那扇熟悉的木門。
"姑姑,我回來了!"我大聲喊道。
"建國?是建國嗎?"姑姑從屋里快步走出來,看到我的瞬間,眼圈就紅了,"我的孩子,你終于回來了!"
姑姑今年已經五十多歲了,頭發花白了不少,臉上也多了幾道皺紋,但精神看起來還不錯。她緊緊抱著我,眼淚不住地往下掉。
"姑姑,我回來了,以后再也不離開您了。"我也忍不住哽咽起來。
"好孩子,好孩子,讓姑姑看看,瘦了沒有?"姑姑拉著我進屋,仔細打量著我,"好像長高了,也長壯了。"
"姑姑,您身體怎么樣?這些年一個人過,辛苦了。"我關切地問道。
"姑姑身體好著呢,就是想你。"姑姑笑著擦掉眼淚,"你在部隊過得好嗎?領導對你好不好?"
"很好,領導很照顧我,戰友們也很好。"我把行李放下,開始跟姑姑講述這三年多的軍營生活。
姑姑一邊聽一邊點頭,臉上滿是欣慰的笑容:"那就好,那就好。我就擔心你在外面受委屈。"
"對了,姑姑,我帶了些照片回來,給您看看。"我從行李包里拿出那些珍貴的照片。
姑姑戴上老花鏡,認真地看著每一張照片。看到我穿著軍裝站在軍營里的照片時,她笑得合不攏嘴:"我的建國真威風,像個真正的軍人。"
"這是我和戰友們的合影。"我指著其中一張照片說道。
"都是好小伙子。"姑姑仔細看著,"這些就是你經常在信里提到的戰友吧?"
"對,這是小王,這是小劉……"我一個個介紹著。
終于輪到了我和張指導員的那張合影。我把照片遞給姑姑:"姑姑,這是我和我們連隊的張指導員合影,他對我特別好,就像……"
我的話還沒說完,就看到姑姑的臉色突然變了。
她原本還笑盈盈的表情瞬間凝固,眼睛瞪得大大的,緊緊盯著照片上的張指導員,整個人如遭雷擊般愣在那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