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作聲明:本文為虛構創作,請勿與現實關聯
本文情節和地點存在虛構,人物已使用化名,如有雷同實屬巧合,圖片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英芳,我心梗了,可能時間不多了。"陳邦彥躺在病床上,握著妻子的手。
"嗯,我知道。"李英芳神情平靜。
"咱們AA制過了四十年,這套房子我想...想全部留給淑珍。"
李英芳聽到"王淑珍"這個名字,那個陳邦彥的青梅竹馬,愣了一下。
"你確定要把房產全給她?一分不留給我?"
"是的,我..."
話還沒說完,李英芳突然拍起手來,臉上露出了久違的笑容。
"好!太好了!"
陳邦彥徹底懵了,四十年來,他從未見過妻子如此高興的樣子。
01
"老陳家這兩口子可真奇怪,結婚四十年了還搞什么AA制。"王大姐站在樓下和幾個鄰居聊天,聲音不小。
"是啊,我聽說連買菜都分得清清楚楚,你買肉我買菜,連調料都要算清楚。"張大爺搖搖頭,一臉不解。
"前幾天不是過年嘛,我看見他們從超市回來,兩個人拎著不同的袋子,連年貨都是分開買的。"
"這哪像夫妻啊,簡直就是合租室友。"
樓上的李英芳站在陽臺晾衣服,鄰居們的議論聲清晰地傳到她耳朵里。她面無表情地繼續手上的動作,仿佛這些話與她無關。
"英芳,你聽見沒?樓下又在議論咱們。"陳邦彥從客廳走過來,語氣里帶著一絲不悅。
"聽見了,隨他們去吧。"李英芳頭也不回,繼續晾著衣服。
"你就不在意?咱們這樣過了四十年,鄰居們都當笑話看。"
李英芳停下手中的動作,轉過身看著丈夫。
"邦彥,咱們當初約定好的,婚姻歸婚姻,錢財要分清。這四十年我們都是這么過來的,現在改什么?"
陳邦彥嘆了口氣,回到客廳繼續看報紙。
李英芳晾完衣服回到屋里,習慣性地拿出那本厚厚的賬本。賬本上密密麻麻記錄著家里的每一筆開支:電費65塊,陳邦彥負責;水費42塊,李英芳負責;燃氣費38塊,陳邦彥負責;買菜87塊,各承擔43.5塊。
每一筆賬都清晰明了,連小數點后的分錢都不差。
"咱們家這個月的生活費是多少?"陳邦彥問。
"2847塊,你該出1423.5塊。"李英芳頭也不抬,繼續在賬本上記錄。
"行,我晚上轉給你。"
這樣的對話幾乎每天都在重復,四十年來從未間斷。
李英芳合上賬本,起身去廚房準備晚飯。就在這時,陳邦彥的電話響了。
"喂?"陳邦彥接起電話。
電話那頭傳來一個女人的聲音,聲音有些顫抖:"邦彥,是我,淑珍。"
陳邦彥的臉色瞬間變了,他下意識地看了一眼廚房的方向,壓低聲音:"淑珍?你...你怎么打電話給我?"
"我回來了,回到咱們那個城市了。"
"回來了?什么時候?"
"上個月就回來了,一直猶豫要不要聯系你。"
陳邦彥的手有些顫抖,聲音更加低沉:"你...你現在住哪?"
"就住在西區,離你們家不遠。邦彥,我們能見個面嗎?我有些話想對你說。"
陳邦彥看了看廚房,李英芳正在洗菜,背對著客廳。
"好,但是...你知道的,我現在..."
"我知道,我都知道。明天下午三點,老地方那個茶館,還在不在?"
"在,還在。"
"那就這么定了,明天見。"
電話掛斷,陳邦彥呆呆地坐在沙發上,手里還拿著手機。
李英芳從廚房探出頭:"誰的電話?"
"哦,沒什么,一個老同事。"陳邦彥慌忙把手機收起來。
李英芳點點頭,沒有繼續追問,轉身回到廚房。但她的動作明顯比剛才慢了一些,聽覺也比平時更加敏銳。
王淑珍這個名字,她當然知道。
陳邦彥的青梅竹馬,小時候住在一個胡同里,兩家人關系很好。后來王淑珍跟著父母搬到外地,兩人就斷了聯系。
那是很多年前的事了,李英芳以為早就過去了。
晚飯時,陳邦彥顯得心不在焉,連平時最愛吃的紅燒肉都沒怎么動筷子。
"怎么了?身體不舒服?"李英芳問。
"沒事,就是有點累。"陳邦彥勉強笑了笑。
"明天是周六,你有什么安排嗎?"
陳邦彥心里一跳:"沒什么特別的安排,可能出去走走。"
"好的。"李英芳繼續低頭吃飯,仿佛什么都沒察覺。
但她心里清楚,這個男人撒謊了。
02
第二天下午,陳邦彥換了身他認為最體面的衣服,對著鏡子整理了好幾遍領帶。
"我出去一趟。"他對正在看電視的李英芳。
"嗯,路上小心。"李英芳頭也不抬。
陳邦彥走后,李英芳關掉電視,走到窗邊看著樓下。
不一會兒,她看見陳邦彥的身影出現在小區門口,他走得很快,腳步里帶著一種她很少見到的急切。
李英芳回到沙發上,拿起遙控器又打開了電視,但她的思緒早就飛到了別處。
茶館里,陳邦彥坐在靠窗的位置,不停地看著門口。
三點零五分,王淑珍出現了。
四十年不見,她變化很大,頭發花白了,臉上也有了皺紋,但那雙眼睛還是和年輕時一樣明亮。
"邦彥。"王淑珍走到桌前,聲音里帶著復雜的情緒。
"淑珍,坐,坐下。"陳邦彥慌忙起身。
兩人相對而坐,都有些拘謹。
"你...你還好嗎?"陳邦彥先開口。
"還好,都這個年紀了,能好到哪去。"王淑珍苦笑了一下,"你呢?身體怎么樣?"
"還行,就是老了。"
"聽說你們一直堅持AA制?"
陳邦彥一愣,沒想到她會知道這些:"你...你怎么知道的?"
"回來后打聽了一些,鄰居都知道。"王淑珍的語氣有些復雜,"四十年了,不容易。"
"是啊,四十年了。"陳邦彥嘆了口氣,"淑珍,你這次回來是..."
"我丈夫去世三年了,孩子們都在國外,我一個人在那邊也沒什么意思,就想回來養老。"
"對不起,我不知道..."
"沒事,都過去了。"王淑珍擺擺手,"邦彥,這些年你過得開心嗎?"
這個問題讓陳邦彥沉默了很久。
開心嗎?他自己都不知道。
四十年的AA制婚姻,兩個人像室友一樣生活著,各自承擔各自的責任,從不超出界限一分一毫。
這樣的生活談得上開心嗎?
"還好吧。"他最終這樣回答。
王淑珍看著他,眼神里有種說不清的情緒:"你知道嗎?這些年我一直想問你一個問題。"
"什么問題?"
"當年...如果我沒有搬走,我們會..."
"淑珍。"陳邦彥打斷了她,"都過去了,沒必要說這些了。"
"是啊,都過去了。"王淑珍低下頭,"但有些話,憋了一輩子,不說出來我心里不安。"
兩人又陷入了沉默。
"你們...感情怎么樣?"王淑珍小心翼翼地問。
"很平靜,四十年來都很平靜。"
"那就好。"王淑珍點點頭,但眼神里閃過一絲什么。
這次見面持續了將近兩個小時,兩人聊了很多,關于過去,關于現在,關于彼此的生活。
分別時,王淑珍:"邦彥,如果...我是說如果,我們還能像以前一樣經常見面嗎?"
陳邦彥猶豫了一下:"應該...可以吧。"
從那天開始,陳邦彥的生活發生了細微的變化。
他開始經常外出,每次都說是去見老朋友,或者去公園散步。
李英芳從不過問他去哪里,她依然按照既定的生活節奏,記賬、買菜、做飯、看電視。
但她心里清楚,丈夫在撒謊。
"今天又要出去?"某個周三的下午,李英芳問正在換衣服的陳邦彥。
"嗯,老張約我下棋。"
"好的,晚飯你回來吃嗎?"
"回來吃。"
陳邦彥走后,李英芳坐在沙發上,拿出那本賬本,但這次她沒有記賬,而是翻到了最前面的幾頁。
那里記錄著他們剛結婚時的約定:
"夫妻雙方經濟獨立,各自承擔家庭開支的一半,不干涉對方的個人財務,不過問對方的私人交往。"
當年定這個規矩時,她以為自己想要的就是這種簡單清爽的婚姻關系。
現在看來,有些東西并不是想象中那么簡單。
晚上七點,陳邦彥準時回來了。
"老張的棋藝怎么樣?"李英芳隨口問了一句。
"還行,不過他最近身體不太好,血壓有點高。"陳邦彥回答得很自然。
李英芳點點頭,沒有繼續追問。
但她心里知道,陳邦彥根本沒去找什么老張下棋。
這樣的日子持續了將近一個月。
陳邦彥幾乎每隔一兩天就要外出幾個小時,每次回來后都顯得心情不錯,有時候甚至會哼起小曲。
李英芳看在眼里,心里卻越來越不平靜。
這天晚上,陳邦彥洗完澡后坐在沙發上看電視,突然感覺胸口有些悶。
"怎么了?"李英芳看他用手按著胸口。
"沒事,可能是累了。"陳邦彥沒太在意。
"要不要去醫院看看?"
"不用,休息一下就好了。"
但第二天早上,陳邦彥的臉色明顯不好,連早飯都沒怎么吃。
"真的沒事?"李英芳有些擔心。
"沒事,可能是昨天走路走多了。"
即便如此,陳邦彥下午還是照常出門了。
這次他走得比平時更急,仿佛有什么急事要處理。
晚上八點,陳邦彥還沒回來。
李英芳開始有些不安,這是第一次他這么晚還不回家。
九點,十點,還是沒有消息。
李英芳拿起手機想打電話,但猶豫了一下又放下了。
按照他們的約定,她不應該過問他的行蹤。
十點半,門外傳來鑰匙開門的聲音。
陳邦彥回來了,但他的臉色極其難看,走路也有些踉蹌。
"你怎么了?"李英芳立刻站起來。
"沒...沒事,就是..."
話還沒說完,陳邦彥突然用手捂著胸口,整個人重重地倒在了地上。
"邦彥!"李英芳沖過去扶住他。
陳邦彥的臉色慘白,額頭上滿是冷汗,呼吸急促。
"胸口...疼...喘不過氣..."他斷斷續續地:"快...快叫救護車..."
李英芳立刻撥打了120,聲音出奇地冷靜:"喂,我丈夫突發心臟病,請馬上派救護車。"
在等待救護車的過程中,李英芳跪在陳邦彥身邊,用手輕撫著他的額頭。
"別怕,救護車馬上就來。"她的聲音很輕,但很穩定。
陳邦彥用盡力氣握住她的手:"英芳...我..."
"別說話,保存體力。"
救護車很快到了,醫護人員將陳邦彥抬上擔架。
在去醫院的路上,李英芳一直握著丈夫的手,這是四十年來,她第一次如此近距離地感受他的體溫。
03
急診科里,李英芳坐在走廊的椅子上等待。
醫生從搶救室出來,臉色凝重。
"家屬是吧?"
"是的,我是他妻子。"李英芳站起來。
"病人情況不太樂觀,急性心肌梗死,梗死面積比較大。我們已經做了緊急處理,但還需要進一步觀察。"
"嚴重嗎?"
"很嚴重。家屬要做好心理準備,病人隨時可能有生命危險。如果有什么話要說,最好盡快。"
李英芳點點頭,跟著醫生走進了病房。
陳邦彥躺在病床上,臉色蒼白如紙,各種儀器的導線連在他身上。
"邦彥,你感覺怎么樣?"李英芳走到床邊。
陳邦彥緩緩睜開眼睛,看到李英芳,眼神里閃過一絲復雜的情緒。
"英芳...我可能...不行了。"他的聲音很微弱。
"別說傻話,醫生說了,只要好好治療就沒問題。"
"不,我知道自己的情況。"陳邦彥艱難地:"英芳,我有些話想對你說。"
"你說。"
"這些年...委屈你了。"陳邦彥的眼中有了淚光,"AA制婚姻...是我提出來的,我知道這樣對你不公平。"
李英芳搖搖頭:"沒有什么委屈不委屈的,這是我們共同的選擇。"
"不,你不明白。"陳邦彥用力握住她的手,"我之所以堅持AA制,是因為...是因為我心里一直有個人。"
李英芳的心臟猛地跳了一下,但她的表情依然平靜。
"是淑珍吧。"她輕聲。
陳邦彥震驚地看著她:"你...你知道?"
"知道。"李英芳點點頭,"你以為我什么都不知道嗎?"
"我..."
"這個月你見了她很多次,對嗎?"
陳邦彥無法回答,只是默默地點了點頭。
"邦彥,我想問你一個問題。"李英芳的聲音很輕,"這四十年,你有愛過我嗎?哪怕一點點?"
這個問題讓陳邦彥陷入了長久的沉默。
愛過嗎?他自己都不知道。
四十年的婚姻,兩個人像陌生人一樣生活著,除了必要的交流,幾乎沒有任何親密的接觸。
他們從不一起看電影,不一起出去旅行,連過生日都是各自慶祝。
這樣的關系里,還能有愛嗎?
"我...我不知道。"陳邦彥最終承認了,"英芳,我對不起你。"
"你沒有對不起我。"李英芳搖搖頭,"我們當初約定的就是這樣的婚姻,各取所需,互不干擾。"
"但是..."
"但是現在你想把房子給她,對嗎?"李英芳直視著他的眼睛。
陳邦彥點點頭:"她一個人回來,沒有地方住,我想..."
"想把咱們的房子給她。"
"是的。"陳邦彥的聲音更加微弱,"英芳,我知道這樣對你不公平,但是..."
"我同意。"李英芳突然開口。
"什么?"陳邦彥以為自己聽錯了。
"我說,我同意你把房子給她。"李英芳重復了一遍。
陳邦彥徹底愣住了,這完全出乎他的意料。
按照常理,妻子聽到丈夫要把房產全部給別的女人,應該會大吵大鬧,甚至跟他拼命才對。
但李英芳不僅沒有生氣,甚至還表示同意?
"你...你真的同意?"
"真的。"李英芳點點頭,"不僅同意,我還可以幫你聯系公證處,辦理過戶手續。"
"為什么?"陳邦彥完全理解不了,"那套房子價值三百萬,你就這樣放棄了?"
李英芳看著他,突然笑了。
這是四十年來,陳邦彥第一次看到妻子笑得如此...釋然。
"邦彥,有些事情,不是你想象的那樣。"
"什么意思?"
"等你身體好一些,我再告訴你。"李英芳站起來,"現在你好好休息,我去找醫生了解一下后續的治療方案。"
走出病房,李英芳在走廊里停了下來。
她拿出手機,撥通了一個號碼。
"喂,是公證處嗎?我想咨詢一下房產過戶的手續..."
第二天,李英芳帶著各種證件和材料來到了醫院。
"這么快就辦好了?"陳邦彥看著她手里的文件。
"律師說了,只要雙方都同意,手續很快就能辦完。"李英芳將文件放在床頭柜上,"你現在身體虛弱,我已經聯系了公證員,他下午會來醫院。"
"英芳..."陳邦彥想說什么,但被李英芳打斷了。
"你什么都不用說,我都明白。"她的語氣依然平靜,"我已經給淑珍打過電話了,她下午也會過來。"
"你聯系她了?"
"嗯,她應該有權知道這件事。"
下午三點,王淑珍來了。
她看到李英芳時,顯得有些拘謹。
"嫂子。"她小聲打招呼。
"坐吧。"李英芳指了指旁邊的椅子。
公證員也準時到了,是一個五十多歲的中年男人,看起來很專業。
"請問是陳邦彥先生嗎?"
"是的。"
"我是市公證處的公證員,今天來為您辦理房產贈與的公證手續。"
公證員拿出文件,開始核對各種信息。
"陳先生,您確定要將位于某某小區的住宅無償贈與給王淑珍女士嗎?"
"確定。"陳邦彥雖然聲音微弱,但回答得很堅決。
"李女士,您作為房產的共同所有人,是否同意這項贈與?"
"同意。"李英芳的回答簡潔明了。
整個過程進行得很順利,不到一個小時,所有手續就辦完了。
王淑珍拿著新的房產證,眼中含著淚水。
"嫂子,我..."
"不用說什么。"李英芳擺擺手,"這是邦彥的意思,我尊重他的選擇。"
公證員走后,病房里陷入了沉默。
"英芳,你真的不后悔?"王淑珍忐忑不安地問。
"不后悔,一點都不后悔。"李英芳搖搖頭,"邦彥做得對。"
這句話讓陳邦彥更加困惑了。
妻子的反應完全超出了他的預料,四十年的AA制婚姻,她怎么可能如此大度?
回到家,李英芳打開了那個鎖了很久的抽屜,從里面拿出一份泛黃的文件。
當她將文件遞給陳邦彥時,這個男人的臉色瞬間變得慘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