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作聲明:本文為虛構創作,請勿與現實關聯
人們常說,看一個男人是否值得托付終身,就看他在你最需要他的時候是否在身邊。而對于一個孕婦來說,分娩前后無疑是最需要關愛與支持的時刻。當這份關愛缺席時,婚姻的裂痕也就此埋下。我想分享一個讓我至今心有余悸的故事。
"寶寶,你再堅持一下,我們馬上就到醫院了。"出租車司機通過后視鏡焦急地看著我,而我只能咬緊牙關,忍受著一波又一波的宮縮痛。
我叫林雨晴,今年28歲,此時的我獨自一人乘坐出租車前往醫院待產。手機里顯示著我給丈夫張明發的十幾條信息和未接電話,全都如石沉大海。
"師傅,麻煩您開快點,我感覺孩子快出來了。"我強忍著劇痛,手緊緊抓住車門把手。
我本以為,自己的第一次生產會有丈夫陪伴左右,有婆婆噓寒問暖,卻沒想到,在這人生最重要的時刻,電話那頭只有冰冷的忙音。
到達醫院后,我連掛號的力氣都沒有,是好心的出租車司機幫我喊來了護士,將我送進了產房。
在痛苦的十幾個小時產程中,產房外空無一人。沒有焦急等待的丈夫,沒有不停詢問的婆婆,只有我一個人,咬著牙,流著淚,將我們的孩子帶到這個世界。
當小家伙的第一聲啼哭響起時,我的淚水奪眶而出。我輕輕撫摸著他紅撲撲的小臉,心里做出了一個決定。
"林女士,您的家屬在外面嗎?需要我們通知他們進來嗎?"護士溫柔地問道。
我搖搖頭,苦笑道:"沒有,我一個人來的。"
護士驚訝地看著我,欲言又止,最后只是拍拍我的肩膀,幫我把寶寶安頓好。
當晚,我的手機終于響了,是張明打來的。
"雨晴,你去哪了?怎么不在家?"他的語氣聽不出任何擔憂,仿佛只是問我去超市買了什么。
"我在醫院,孩子已經出生了,是個男孩。"我平靜地說。
電話那頭沉默了幾秒,然后是一陣驚呼:"什么?你生了?怎么不告訴我?"
"我打了十幾個電話,發了無數條信息,你看看你的手機就知道了。"我說著,眼淚又不爭氣地流了下來。
"對不起,我和幾個客戶在談生意,手機調成靜音了..."他開始解釋,但我已經不想聽了。
"張明,我想我們需要談談,不過不是現在。我累了,先掛了。"
掛斷電話后,我抱著熟睡的兒子,做了一個我早該做的決定。
第二天中午,張明和他母親匆匆趕到醫院。看到他們的第一眼,我心里已經毫無波瀾。
"雨晴,對不起,我真的不知道你已經臨產了。"張明站在病床前,手足無措地說道。
婆婆則徑直走向嬰兒床,一臉喜悅地看著孫子:"哎呀,長得真像我們張家人,鼻子眼睛都像他爸爸小時候。"
我冷眼旁觀著這一切,心如止水。這對母子,在我生死攸關的時刻不聞不問,現在卻假裝關心我和孩子。
"你們不用來了,我已經請了月嫂,出院后我會回我父母家休養。"我平靜地說。
婆婆聞言立刻變了臉色:"什么意思?生了孩子就想回娘家?這孩子姓張,當然要在張家養!"
張明看出了我的異樣,急忙打圓場:"媽,雨晴剛生完孩子,需要休息,我們不要吵她了。"
婆婆不依不饒:"她這是什么意思?剛生了孩子就端起架子來了?我告訴你林雨晴,在我們老家,兒媳婦生了孩子就該立刻侍候公婆,哪有回娘家的道理!"
我看著張明,希望他能站出來說句話,但他只是低著頭,不敢直視我的眼睛。
"張明,你還記得我們結婚時的誓言嗎?無論順境逆境,富貴貧窮,健康疾病,都會彼此相愛,互相珍惜,直到死亡將我們分開。"我輕聲說道,"但在我最需要你的時候,你在哪里?"
張明支支吾吾說不出話來,婆婆卻插嘴道:"什么大不了的,生孩子不就那么回事嗎?我生他的時候更難,一個人在地里干活時就生了,還不是挺過來了?"
我不想再聽這些冷血的話,伸手拿過床頭柜上的一個信封,遞給張明:"這是離婚協議書,我已經簽好了我的部分,你看完簽字后,可以交給我的律師。孩子我會自己撫養,不需要你們的撫養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