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本文情節皆為虛構,人物、地點、事件是基于藝術表達的創作,與現實無關。所用圖片并非真實人物影像,僅作輔助敘事。本文借虛構故事傳遞積極價值觀,呼吁讀者遵紀守法,弘揚友善、正義等正能量,共建和諧社會。
川南,七月流火。
白巖村衛生所那臺老舊的吊扇,有氣無力地轉著,卻攪不散空氣里濃重的嘔吐物酸臭味。
“醫生,快!我婆娘要不行了!”
“我娃兒渾身發抖,嘴皮都白了!”
哭喊聲、呻吟聲、斥罵聲,混成一鍋滾燙的粥。小小的衛生所,擠滿了東倒西歪的村民,一個個面色慘白,冷汗直流。
鎮上的救護車終于呼嘯而至,把最危重的幾個抬上了車。
村長王全貴扯著嗓子,對剛從鎮上派來的李警官吼道:“李警官,出大事了!今天去王老漢家吃席的,倒下一大半!怕是……食物中毒了!”
01.
兩天前,王老漢的葬禮,是白巖村近年來最齊整的一次聚會。
王老漢活了八十有九,無病無災,是睡夢里走的。按照村里的說法,這是喜喪。
他兒子王建軍,是個老實巴交的莊稼人,為了把父親的后事辦得風光,他把家里所有的積蓄都拿了出來。在院子里搭起巨大的藍色雨棚,請了全村最好的席廚“羅胖子”,擺了二十桌流水席。
從城里趕回來奔喪的孫子王凡,對這種傳統又喧鬧的場面有些不適應??諝饫铮祀s著鞭炮的硫磺味、香燭的煙火味,以及廚房里飄出的,混著濃重香料的肉菜味。
村里的婦女們圍在院子的水龍頭下,一邊擇菜洗碗,一邊聊著東家長西家短。男人們則三五成群地聚在一起抽煙,幫忙搬桌子、抬板凳。
靈堂設在堂屋正中,王老漢的黑白遺像掛在墻上,表情安詳。王建軍穿著孝服,跪在蒲團上,眼睛紅腫,對每一個前來吊唁的鄉親,都重重地磕頭回禮。
“建軍,節哀?!?“王大爺是好人,去享福了。”
鄉親們的勸慰,樸實而真誠。在白巖村,紅白喜事從來不是一家一戶的事,而是整個村子的事。它維系著這片土地上最古老,也最牢固的人情紐帶。
中午十二點,羅胖子扯著他那副公鴨嗓子高喊一聲:“開席咯!”
二十張八仙桌,瞬間坐滿了人。氣氛雖然肅穆,但吃席,也是村里人難得打牙祭、聯絡感情的機會。
王凡看著一盤盤被端上來的燒白、夾沙肉、清蒸肘子,看著鄉親們大塊吃肉、大聲劃拳的樣子,心中那點疏離感,也漸漸被這股粗糲而滾燙的人間煙火氣所融化。
02.
后廚里,羅胖子正揮舞著大勺,忙得滿頭大汗。
作為方圓幾十里最有名的鄉村席廚,他對自己的手藝,有著絕對的自信。
“羅叔,這肉沒問題吧?天這么熱。”王建軍不放心地問了一句。
“放心!”羅胖子拍著胸脯,“你羅叔我辦了一輩子席,夏天豬肉怎么處理,我心里有數。保證吃不出半點毛?。 ?/p>
所有的菜,都經過高溫烹煮,從流程上看,確實沒什么問題。
唯一的變數,可能就是酒。
為了節省開銷,王建軍沒有買瓶裝的品牌酒。他從鎮上一家相熟的糧油店里,直接買了兩大桶散裝的高度白酒。這種散裝白酒,是川南農村辦席的標配,價格便宜,度數高,后勁足。
王建軍親自開的封,給每一桌都倒上了滿滿一大壺。
酒過三巡,席間的氣氛也熱烈起來。一些平日里有小過節的村民,一杯酒下肚,也就一笑泯恩仇了。
王凡被幾個堂叔拉著,也喝了幾杯。那酒火辣燒喉,帶著一股純粹的糧食的沖勁。
席間,王凡注意到一個細節。坐在他斜對面的三叔公,是村里輩分最高的老人之一,但他幾乎沒怎么動筷子,面前的酒杯,也一直滿滿當當。
他只是沉默地坐著,看著吵鬧的人群,眼神有些說不出的復雜。
王凡以為是老人年紀大了,胃口不好,也沒多想。
還有一個小插曲。村西頭的王二麻子,喝多了之后,不知為何跟鄰桌的人吵了起來,嘴里不干不凈地罵著:“媽的,一個個都盼著王老漢早點死,好來吃絕戶席……”
話沒說完,就被他婆娘連拉帶拽地拖走了。
一場小小的風波,很快就被淹沒在喧天的勸酒聲和劃拳聲中。
03.
中毒事件,發生在酒席結束后的兩三個小時。
從第一個人捂著肚子倒下開始,恐慌就像瘟疫一樣,在整個白巖村蔓延開來。
村衛生所很快人滿為患。鎮醫院的救護車來了兩趟,拉走了十幾個最嚴重的病人。一時間,白巖村像是經歷了一場浩劫。
接到報警后,鎮派出所的李警官第一時間趕到了現場。
他不是刑警,更像是個片兒警。他對白巖村的情況了如指掌,哪家有幾個娃,哪家的狗最兇,他都一清二楚。
眼前的景象,讓他這個見慣了村里雞毛蒜皮的老警察,也感到了事態的嚴重。
縣衛生防疫站的人也來了,他們穿著白大褂,戴著口罩,表情嚴肅地對王建軍家的院子進行了封鎖。所有剩下的飯菜、湯水,都被取樣打包。
羅胖子作為廚師,是第一個被重點詢問的對象。
“不可能!絕對不可能!”他臉漲得通紅,幾乎是在咆哮,“我用的水,是村里井里打的,大家都在喝!肉,是鎮上屠宰場買的,有檢驗章!菜,都是鄉親們自己地里種的!要是有問題,也是酒有問題!”
矛頭,指向了那兩桶還剩下小半的散裝白酒。
王建軍,這個剛剛承受了喪父之痛的中年男人,此刻正被巨大的愧疚和恐懼包裹著。他蹲在地上,抱著頭,像個犯了錯的孩子。
“我對不起大家……我對不起我爹……”
李警官嘆了口氣,走過去拍了拍他的肩膀。他知道,現在不是追究責任的時候。當務之急,是搞清楚,毒源,到底是什么。
04.
焦急的等待中,第一批檢驗報告出來了。
結果,讓所有人都大吃一驚。
縣防疫站對所有食物樣本進行了緊急檢測,包括最受懷疑的豬肉、涼菜等,結果全部顯示為陰性。并沒有發現常見的,能導致大規模食物中毒的沙門氏菌、金黃色葡萄球菌等致病菌。
這個結果,直接推翻了“食物變質”的初步判斷。
與此同時,鎮醫院那邊也傳來了新的情況。
醫生們發現,病人的癥狀,與典型的細菌性食物中毒不完全相符。除了劇烈的上吐下瀉,很多病人還伴有視力模糊、四肢無力、心跳過速等輕微的神經系統癥狀。
“這更像是……化學性中毒?!苯涷炟S富的老院長,對李警官說出了自己的懷疑。
化學中毒!
這兩個字,讓整個事件的性質,發生了根本性的改變。
不再是意外,而是案件。
李警官立刻向縣公安局刑偵大隊進行了匯報。他自己,則重新回到白巖村,對整個事件的每一個細節,進行更深入的刑事調查。
他再次找到了三叔公,那個在酒席上滴酒未沾,也幾乎沒吃菜的老人。
“三叔公,您那天為什么不吃席?”
老人沉默了很久,渾濁的眼睛里,流露出一絲悲哀和洞察。他吧嗒吧嗒抽著葉子煙,最后說了一句沒頭沒腦的話。
“建軍這娃,太老實了。他爹走得,不安生啊……”
不安生?一個八十九歲高齡,壽終正寢的老人,有什么不安生的?
李警官的腦子里,充滿了疑云。
他現在唯一的希望,就寄托在那兩桶被送到市局進行毒理分析的白酒上。
05.
兩天后,一份加密的傳真,從市公安局刑偵技術處,發到了鎮派出所那臺吱呀作響的傳真機上。
是白酒的檢驗報告。
李警官關上辦公室的門,泡了一杯濃茶,點上一根煙,開始仔細閱讀這份可能決定案件走向的報告。
報告很長,前面都是一些常規的理化指標分析。
乙醇含量:52.3%。 甲醇、雜醇油等含量,均在國家標準范圍之內。
看到這里,李警官的心沉了下去。難道,方向又錯了?如果不是酒,那毒源到底來自哪里?
他有些煩躁地把報告翻到最后一頁。
最后一頁,是“微量物質特殊檢測結果”附錄。
李警官的目光,順著一行行陌生的化學名詞往下掃。
忽然,他的視線,被一個用紅色字體特別標注出來的物質,牢牢地吸住了。
李警官盯著那行小小的注釋,逐字逐句地看。
看著看著,他拿煙的手,開始不受控制地發起抖來。
辦公室里很安靜,他甚至能聽到自己越來越急促的心跳聲。
注釋的文字不長,只有短短二十幾個字。
但每一個字,都像一把重錘,狠狠砸在他的認知上。
他猛地站起身,因為動作太大,椅子被撞得翻倒在地,發出“哐當”一聲巨響。
但他渾然不覺,只是死死地盯著那份報告,額頭上滲出了細密的冷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