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多爾袞是個很有野心的人,只是有野心卻不夠狠!對親情,他是有所顧慮的;加上對滿洲內部,主要是處理兄弟、叔侄和叔嫂三個關系。在他的意念中,總是想扮演著一個領導者和保護者的角色。即便攝政,手中獨攬大權,有兩次機會圓皇帝夢的他,都沒有把握!
這是為何呢?先來說面對兩次爭位機會的態度!
兩次爭位的態度
多爾袞是努爾哈赤第十四子,也是皇太極的同父異母弟。
皇太極去世后,多爾袞與濟爾哈朗共同擁立了福臨。之后,多爾袞獨攬大權。
順治元年,攻克山海關成功之后,便帶著順治帝入主中原,多爾袞被封為攝政王。
其實,多爾袞曾經有兩次機會來爭奪皇位。
第一次,是其汗父努爾哈赤死后。
努爾哈赤晚年在汗位繼承問題上非常苦惱,他沒有指定繼承人,所以,他死之后,汗位之爭,非常慘烈。
當時在諸貝勒中有:大貝勒代善、二貝勒阿敏、三貝勒莽古爾泰、四貝勒皇太極。此外,還有極為受寵的多爾袞和多鐸兩兄弟。
努爾哈赤死后,大福晉阿巴亥孤兒寡母,沒有了依靠,被皇太極等人逼給努爾哈赤殉葬。
阿巴亥是阿濟格、多爾袞、多鐸的生母。她13歲嫁給努爾哈赤,共同生活25年。她當時37歲,正值盛年,豐姿妖嬈。三個兒子:阿濟格22歲、多爾袞15歲、多鐸13歲。這兄弟三人在爭奪汗位中也是一支力量。
再說,皇太極不僅沒有強大后盾,還位居四大貝勒之末,又面臨多爾袞弟兄的威脅,他肯定不會坐以待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