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作聲明:本文為虛構創作,請勿與現實關聯
孫女跟了媽媽姓,奶奶整整忍了4年從不提起。
68歲生日宴上,老人家突然從桌下拿出一個紅盒子,當著滿桌子親戚朋友的面叫孫女過來。
包間里的聊天聲瞬間停了,所有人都愣住了。
誰也沒想到這位一向傳統的老太太會在這個節骨眼上有什么舉動,難道她要當眾發難?
01
四年前的那個春天,張家的客廳里氣氛緊張得讓人喘不過氣。
兒媳婦陳雅文懷里抱著剛剛兩個月大的女兒,整個人坐得筆直,看起來非常緊張。
「媽,我跟志強商量過了,孩子跟我的姓。」她說話的聲音不大,但每個字都說得很清楚。
王奶奶當時正在廚房里擦桌子,聽見這話,手里的抹布停了下來。
水池里嘩啦嘩啦的流水聲也蓋不住客廳里突然安靜下來的尷尬。
兒子張志強坐在陳雅文旁邊,額頭上開始冒汗。
他早就料到這個決定會在家里引起軒然大波,但也知道妻子為了這件事承受了多大的心理壓力。
「雅文。」王奶奶從廚房走了出來,手上還沾著水珠,「咱們張家就志強這一個兒子,這孩子……」
話說到一半,她看見陳雅文眼睛里已經有了淚水,后面的話就說不下去了。
這個媳婦她太了解了,平時看起來好說話,但骨子里特別有主見,誰也別想輕易改變她的想法。
「媽,我理解您的感受。」陳雅文一邊輕輕拍著懷里的嬰兒,一邊說道,「可是我也是獨生女,我爸媽就指著這一個外孫女了。」
張志強伸手抓住妻子的手:「媽,這事我們已經決定了。」
整個客廳的空氣好像都不流動了。
王奶奶先是看看這對小夫妻,又低頭看看懷里睡得正香的孫女。
小丫頭的臉蛋紅撲撲的,眉毛眼睛已經能看出來很像張志強。
她長長嘆了一口氣,最后只能無奈地點點頭:「那就按你們的想法辦吧。」
可是所有人都能聽出來,這句話里藏著多少委屈和不甘心。
從這以后,王奶奶確實再也沒提過改姓的事。
街坊鄰居在背后說三道四的時候,她總是選擇沉默。
親戚們拐彎抹角地議論時,她也從來不回嘴。
但陳雅文心里明白得很,這種表面的平靜下面,到底藏著多少波瀾。
02
小月四歲那年夏天,張家來了一個特殊的客人。
張志強的堂哥張志明從外地回來,還帶著他六歲的兒子張小宇。
兩兄弟在院子里聊天,兩個孩子在旁邊玩游戲。
「志強,聽說你家小月跟了嫂子的姓?」張志明說話的時候故意壓低了聲音。
張志強拿茶杯的手頓了一下:「對,是這樣的。」
「這……」張志明欲言又止,「咱們老張家的根……」
話還沒說完,王奶奶就從屋里出來了,手里端著切好的哈密瓜。
她把水果盤放在石桌上,語氣很平靜:「孩子身體健康就行,其他的不用太在意。」
但張志明顯然不這么想。
晚上吃飯的時候,他當著全家人的面對兒子說:「小宇,叫聲妹妹。」
六歲的張小宇奶聲奶氣地喊:「小月妹妹!」
小月正在專心吃飯,聽見有人叫她,抬起小腦袋甜甜地笑了。
「小宇真聽話。」張志明摸摸兒子的腦袋,然后轉向小月,「小月,你也叫聲哥哥。」
小月眨著大眼睛,用軟軟的聲音說:「小宇哥哥!」
「不對!」張志明故意大聲說,「應該叫堂哥,你們是堂兄妹。」
飯桌上的氛圍一下子就變了。
陳雅文握筷子的手在發抖,張志強的臉色也變得很難看。
王奶奶放下碗筷,聲音還是很平靜:「孩子們隨便叫就行,不用那么較真。」
張志明還想繼續說什么,被老婆在桌子底下踢了一腳,這才閉嘴。
但這件小事,讓所有人都心知肚明——姓氏的問題,遠遠沒有表面看起來那么簡單。
當天晚上,小月已經睡著了,張志強和陳雅文在房間里壓著聲音爭論。
「要不……」張志強猶豫著說,「咱們把孩子的姓改回來?」
陳雅文猛地坐了起來:「你現在后悔了?」
「我沒有后悔,只是……」張志強苦著臉說,「我不想讓你和我媽都這么為難。」
「那你考慮過我的感受嗎?」陳雅文的眼淚開始往下掉,「我爸媽什么話都沒說,就希望外孫女能跟我姓。」
張志強趕緊抱住妻子:「對不起,我不應該動搖。」
隔壁房間里,王奶奶翻來覆去睡不著。
她聽見了年輕夫妻的爭吵,心情五味雜陳。
03
小月上幼兒園以后,姓氏的問題又冒了出來。
第一天接孩子的時候,老師笑著對陳雅文說:「陳小月的媽媽,您女兒今天表現特別棒。」
旁邊一個家長隨口問:「小月跟媽媽姓啊?」
陳雅文點點頭,臉上閃過一絲不自在。
那個家長露出了一種很微妙的表情:「現在這種情況也挺常見的。」
話雖然這樣說,但陳雅文能感覺出對方話里的意思。
回到家,小月興奮地跟王奶奶匯報幼兒園的新鮮事。
「奶奶,今天老師教我們寫名字,我學會寫'陳小月'了!」
王奶奶蹲下來,認真地看著孫女歪歪扭扭寫出的三個字。
「寫得真棒。」她溫和地說,「奶奶小時候寫字還沒你好看。」
小月高興地笑了:「老師夸我的名字好聽,說像月亮一樣漂亮。」
「確實很好聽。」王奶奶輕撫著孫女的小腦袋。
但等小月跑去玩玩具后,王奶奶一個人坐在沙發上,看著茶幾上那張寫著「陳小月」的練字紙,眼神變得很復雜。
陳雅文從廚房出來,看到這一幕,心里涌起一陣難受。
她知道婆婆心里的苦衷,也知道自己的堅持給這個家庭帶來了無形的壓力。
「媽,要不我們……」陳雅文想說些什么,但話到嘴邊又咽了回去。
王奶奶抬頭看著她:「想說什么?」
「沒事,我去準備晚飯。」陳雅文轉身走向廚房,心情很沉重。
那天晚上,小月坐在王奶奶腿上聽故事。
「奶奶,為什么幼兒園的小朋友都跟爸爸一個姓,就我跟媽媽姓?」
這個突如其來的問題把王奶奶問住了。
她不知道該怎么回答這個五歲孩子的疑問。
「因為……因為你是特別的小朋友。」王奶奶最后這樣回答。
「特別是什么意思?」小月歪著小腦袋問。
「特別就是……跟別人不一樣,很珍貴的意思。」
小月似懂非懂地點點頭,繼續窩在奶奶懷里聽故事。
但王奶奶知道,這樣的問題將來還會有很多。
而她,又能給孫女什么樣的答案?
04
小月五歲那年,張家發生了一件讓所有人都沒想到的事。
張志強的父親,也就是小月的爺爺,突然心臟病發作住進了醫院。
全家人輪流去醫院照顧,小月也經常被帶去看望爺爺。
病床上的老人看著孫女,眼中滿是疼愛。
「小月,爺爺問你個問題,你知道自己是誰家的孩子嗎?」
小月眨著眼睛:「我是爸爸媽媽的女兒,也是爺爺奶奶的孫女。」
「那你知道爺爺姓什么嗎?」
「爺爺姓張。」
「奶奶姓什么?」
「奶奶也姓張。」
「爸爸姓什么?」
「爸爸也姓張。」
老人的聲音有些顫抖:「那你為什么姓陳?」
小月困惑地看看爺爺,又看看旁邊的大人們。
病房里的氣氛變得很緊張。
陳雅文想要開口解釋,但王奶奶輕輕擺了擺手。
「爺爺,我姓陳,跟媽媽一樣。」小月天真地說,「老師說姓什么都沒關系,只要做好孩子就行。」
老人聽了這話,眼中閃過復雜的神色。
他看向陳雅文,語氣緩和了一些:「雅文,爺爺不是責怪你,只是……」
「爸,我明白您的想法。」陳雅文的聲音有些哽咽,「但這件事已經定下來了,小月她……」
「罷了,罷了。」老人擺擺手,「孩子健康長大就好。」
但所有人都能聽出來,這句「罷了」背后的無奈和妥協。
五天后,爺爺出院回家。
他把王奶奶叫到書房,兩人在里面聊了很長時間。
「老伴,我們年紀都大了,有些事情就別太執著了。」
王奶奶點點頭:「我懂。」
「但是……」老人停頓了一下,「小月畢竟流著咱們張家的血,這一點誰也改變不了。」
王奶奶深深地看著丈夫:「你想說什么?」
「我想說,姓氏只是個名字,但血緣和傳承不是。」
這次談話以后,王奶奶對小月的態度發生了一些變化。
她開始有意無意地給孫女講張家的歷史,講她的太爺爺、太奶奶的故事。
小月聽得很認真,雖然她并不完全明白這些故事的深層意思。
但陳雅文敏銳地察覺到了這種變化,心中的擔憂越來越重。
05
轉眼間,小月六歲了,上了小學一年級。
新環境、新老師、新同學,也帶來了新的麻煩。
班上有個叫王亮的男孩,比小月大幾個月,性格比較強勢。
一天放學后,王亮攔住小月問:「你為什么姓陳不姓張?我爸說女孩子都應該跟爸爸姓。」
小月被問懵了:「我媽媽姓陳,所以我也姓陳。」
「那不對!」王亮大聲說,「我們老師說,按規矩都是跟爸爸姓的。」
「可是我媽媽說姓什么都一樣。」小月有些想哭。
「你媽媽在騙你!」王亮得意地說,「你就是個奇怪的小孩!」
小月哭著跑回家,撲進王奶奶的懷里。
「奶奶,我是不是很奇怪?」
王奶奶心疼地抱著孫女:「誰說你奇怪了?」
小月把學校里發生的事詳細說了一遍。
王奶奶聽完,沉默了很久。
「小月,你記住,不管你姓什么,你都是奶奶最疼愛的孫女。」
「可是為什么別的小朋友都跟爸爸姓,就我不一樣?」
這個問題讓王奶奶無法回答。
她只能緊緊抱著小月,在心里默默嘆氣。
當天晚上,陳雅文和張志強商量這件事。
「要不我去學校跟老師說一下?」張志強提議。
「說什么?」陳雅文苦笑,「說我們家情況特殊?」
「那也不能讓孩子在學校受委屈。」
「委屈肯定會有,關鍵是我們要教她怎么面對。」
陳雅文的話讓張志強陷入思考。
他們都明白,姓氏的問題不會隨著時間消失,反而可能會越來越明顯。
第二天,王奶奶主動提出要送小月上學。
路上,她對孫女說:「小月,如果再有人問你為什么姓陳,你就告訴他們,因為你媽媽也是獨生女,你要傳承兩個家庭。」
小月似懂非懂地點點頭。
「記住,你不需要為自己的姓氏感到抱歉,也不需要覺得自己奇怪。」
王奶奶的話給了小月很大的勇氣。
從那以后,再有同學問起姓氏的問題,小月都會按照奶奶的話回答。
慢慢地,同學們也就不再追問了。
但王奶奶心里清楚,真正的考驗還在后面。
06
小月七歲生日那天,家里來了很多親戚朋友慶祝。
孩子們在客廳里玩游戲,大人們在廚房里忙活。
張志強的表妹張美玲帶著兒子張濤來參加生日會。
張濤比小月大兩歲,正是愛顯擺的年紀。
「小月,你知道咱們家的族譜嗎?」張濤突然問道。
小月搖搖頭:「什么是族譜?」
「就是記錄咱們家族歷史的本子!」張濤得意地說,「我爸說,只有姓張的才能寫進去。」
這話一出,客廳里的氣氛立刻變得尷尬。
大人們都停下了手中的事,看向張濤。
張美玲趕緊拉住兒子:「張濤,別胡說。」
但張濤顯然沒意識到自己說錯了什么:「我沒胡說,族譜上確實只寫男孩子的名字,還有……」
「夠了!」張志強的聲音很嚴厲,「去一邊玩去。」
張濤被爸爸的態度嚇到了,委屈地閉上了嘴。
小月站在原地,小臉上寫滿了困惑和委屈。
王奶奶走過來,輕輕拉住孫女的手:「小月,過來幫奶奶切生日蛋糕。」
生日會繼續進行,但所有人心里都明白,剛才的話在小月心中留下了陰影。
晚上,客人們都走了,小月一個人坐在房間里發呆。
王奶奶敲門進來,坐在床邊。
「在想什么?」
「奶奶,我真的不能寫進族譜嗎?」小月的聲音很小。
王奶奶的心被狠狠扎了一下。
她該怎么回答這個問題?
按照傳統,確實只有男性后代才會被記錄在族譜中。
而且小月姓陳,按照族譜的規矩,她本來就不屬于張家的正式成員。
但看著孫女期待而又不安的眼神,王奶奶發現自己說不出那些殘酷的話。
「小月,族譜只是一本書,不能代表一切。」她最終這樣說道,「在奶奶心里,你永遠是奶奶的孫女,這比什么都重要。」
小月點點頭,但眼中的疑惑并沒有完全消失。
那天夜里,王奶奶久久無法入睡。
她突然意識到,自己對這個孫女的感情,早已超越了姓氏的界限。
也許,是時候做一個重要的決定了。
07
王奶奶的六十八歲生日定在了金秋九月。
這是她人生中的一個重要時刻,也是張家近年來最盛大的聚會。
籌備工作從一個月前就開始了。
張志強和陳雅文忙前忙后,聯系親友,預訂酒店,準備禮品。
小月也特別興奮,她用彩色鉛筆畫了一幅畫,準備作為生日禮物送給奶奶。
畫上是一個大大的生日蛋糕,旁邊站著奶奶和她,兩人手牽著手,笑得特別開心。
「奶奶,你看我畫得怎么樣?」小月舉著畫紙問道。
王奶奶仔細看著這幅稚嫩但充滿愛意的畫,眼中閃爍著溫柔的光芒。
「畫得特別好,奶奶很喜歡。」
「那生日那天我就把這個送給您!」
「好,奶奶等著。」
但王奶奶的心里,還有一個更大的計劃。
她已經悄悄準備了一個月,沒有告訴任何人。
生日會前一天,她把張志強叫到書房。
「志強,明天的生日會,我有個特別的安排。」
「什么安排?」張志強好奇地問。
王奶奶從抽屜里拿出一個紅色的絨布盒子,鄭重地放在桌上。
「這是什么?」
「你打開看看。」
張志強小心翼翼地打開盒子,里面是一條精美的黃金手鏈,上面掛著一塊溫潤的玉石吊墜。
玉石上刻著兩個字:小月。
「媽,這是……」
「這是我給小月準備的生日禮物。」王奶奶的聲音很平靜,但眼神中透露出前所未有的堅定,「明天我要當著所有人的面,正式宣布小月是我們張家的孫女,不管她姓什么。」
張志強震驚地看著母親:「媽,您……」
「我想通了。」王奶奶打斷了兒子的話,「血緣關系不是靠姓氏來證明的,而是靠感情來維系的。小月是我親手帶大的,她身上流著我們張家的血,這一點永遠不會改變。」
張志強的眼圈紅了:「媽,謝謝您。」
「不用謝我,這是我應該做的。」王奶奶重新把盒子合上,「不過,這件事暫時不要告訴雅文和小月,我想給她們一個驚喜。」
08
生日會當天,豪華酒店的包廳里人聲鼎沸。
張家的親朋好友幾乎全部到齊,連一些多年未見的遠房親戚也專程趕來慶祝。
鄰居王大媽和她的女兒也來了,她們一直對小月的姓氏問題很關注。
小月穿著一條天藍色的小裙子,扎著兩個小辮子,在大人們中間跑來跑去,乖巧可愛。
但細心的人會發現,當介紹到小月時,總會有一些微妙的停頓。
「這是志強的女兒……」然后是短暫的沉默,「小月。」
有些人會追問:「小月?姓什么?」
得到答案后,他們的表情往往會變得有些奇怪。
陳雅文敏銳地察覺到了這種氛圍,心中的不安越來越強烈。
她擔心今天會發生什么不愉快的事情,擔心小月會受到傷害。
張志強也注意到了妻子的緊張,輕輕握住她的手:「別擔心,一切都會好的。」
酒席進行到一半時,按照慣例,王奶奶要起來感謝大家的到來。
她緩緩站起身,環視了一圈滿座的賓客。
「感謝大家在百忙之中來參加我的六十八歲生日……」
她的開場白很傳統,感謝的話語也很得體。
但說到最后,她突然停頓了一下。
「今天,我還有一件特別重要的事要宣布。」
所有人都安靜下來,等待她的下文。
王奶奶從桌上拿起那個紅色絨布盒子,目光越過眾人,看向坐在墻邊的小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