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2年10月19日深夜,中印邊境傳來血色警報——印軍越過麥克馬洪線,襲擊我軍哨所!
中南海菊香書屋,一場決定國運的會議緊急召開。
面對毛主席的主戰(zhàn)立場,周恩來重重拍桌:「主席,您這樣做是在拿國家命運賭博!」建國以來,溫和的總理第一次如此激烈反對毛澤東的決定。
就在僵持不下時,毛主席突然甩出一份文件內容讓所有人震驚:印度真是狼子野心!
01
1962年10月19日晚上,毛主席正在批閱文件,這時他接到一個緊急電報。
「印軍越過麥克馬洪線,襲擊了我軍三號哨所,造成我軍傷亡,情況十分緊急!」
毛主席深知這意味著什么。三年困難時期剛剛過去,全國上下百廢待興,糧食短缺,工業(yè)基礎薄弱,正是國力最為虛弱的時候。
而印度,竟然選擇在這個節(jié)骨眼上趁火打劫。
「這些印度人,真當我們中國是軟柿子了!」毛主席憤怒地將電報重重拍在桌上。
他在房間里來回踱步。
打,可能會拖垮剛剛有所起色的國民經濟;
不打,印度必然得寸進尺,其他鄰國也會效仿,新中國的國際威信將蕩然無存。
毛主席點燃一支煙,深深吸了一口。
「通知軍委,今晚緊急開會!」毛主席對秘書下達了命令。
他明白,這不僅僅是一場邊境沖突,而是關乎新中國國際地位和民族尊嚴的生死較量。
秘書迅速撥通了各位領導人的電話。
時鐘指向凌晨3點,中南海的燈火通明。一場改變歷史的會議,即將在菊香書屋拉開帷幕。
02
菊香書屋內,煙霧繚繞,氣氛凝重。
劉少奇、周恩來、朱德等核心領導人陸續(xù)到達。
毛主席將張國華的電報遞給大家傳閱。
「同志們,印度人這次是鐵了心要試探我們的底線。」毛主席開門見山,「如果我們繼續(xù)忍讓,不僅是土地的問題,而是整個國際社會會怎么看待新中國!」
劉少奇放下電報,眉頭緊鎖。
作為國家主席,他考慮的是全局:「主席,我們剛剛度過三年困難時期,國內經濟還沒有完全恢復。現在開戰(zhàn),老百姓能承受得了嗎?」
「少奇同志說得有道理。」周恩來接過話頭,「從外交角度看,我們還有其他選擇。可以先通過外交途徑與印度溝通,畢竟尼赫魯總理曾經是我們的老朋友。戰(zhàn)爭應該是最后的手段。」
毛主席聽到這里, 他站起身來:
「老朋友?尼赫魯這個老朋友,一邊跟我們談友誼,一邊蠶食我們的土地!你們看看這幾年,印度在邊境制造了多少事端?」
「而且,」毛主席轉身面對眾人,「這背后不只是印度的問題。國際社會現在在看我們的笑話!如果我們不堅決反擊,下一個欺負我們的會是誰?」
朱德元帥沉默地聽著,作為軍人,他理解毛主席的憤怒,但作為革命老戰(zhàn)士,他也擔心戰(zhàn)爭的代價。
正當討論陷入僵局時,機要秘書再次匆忙走進會議室,手中拿著一份新的電報。
第二封急電傳來:「印軍繼續(xù)向前推進,已占領我方四個哨所,前線形勢急劇惡化!請中央速下決心!」
毛主席緊握雙拳,他感到時間正在一分一秒地流逝,而每一秒的猶豫,都可能讓前線的戰(zhàn)士付出更大的代價。
「現在不是討論要不要打的問題,而是怎么打的問題!」毛主席的聲音在會議室里回蕩,但他看到的,卻是同志們依然猶豫的眼神。
03
面對前線傳來的緊急情報。
周恩來展開一張世界地圖,指著各個國家的位置:「主席,我們必須考慮國際后果。一旦開戰(zhàn),蘇聯(lián)會如何反應?美國會不會借機介入?」
周恩來的擔憂并非多余。
1962年的國際形勢極其復雜,中蘇關系已經出現裂痕,而美國正在尋找一切機會遏制中國。任何輕率的軍事行動,都可能讓中國陷入更大的困境。
「你的擔心我理解,」毛主席走到地圖前,「但是你想過沒有,如果我們現在退縮,蘇聯(lián)人會更加看不起我們,美國人會更加肆無忌憚。強者才有發(fā)言權,這是國際政治的鐵律!」
劉少奇試圖緩和氣氛:「也許我們可以先進行局部反擊,給印度一個警告,同時通過外交渠道尋求解決方案。」
「局部反擊?」毛主席冷笑一聲,「印度人會把我們的克制當成軟弱!你們不明白,有些時候,不徹底解決問題,問題就會無休止地困擾我們!」
會議進行到最激烈的時刻,周恩來突然站起身來,重重地拍了一下桌子:「主席,您這樣做是在拿國家命運賭博!」
整個會議室瞬間陷入死寂。
建國以來,周恩來從未如此激烈地反對過毛主席的決定。
毛主席被這句話深深刺痛了。
多年的革命戰(zhàn)友,在這個關鍵時刻,竟然質疑他的判斷能力。
04
突然,毛主席猛地站起身來:「恩來,你是不是覺得我老了?是不是覺得我就是一個好戰(zhàn)分子?」
所有人都被毛主席身上散發(fā)出的威嚴所震懾,朱德、劉少奇都不敢抬頭。
毛主席突然走到會議桌前,從文件夾里抽出一份文件,重重地甩在桌子上:「你們都看看這個!」
眾人戰(zhàn)戰(zhàn)兢兢地湊近,當他們看清文件內容時,所有人都倒吸了一口涼氣。
這是一份絕密情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