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1945年3月21日清晨,上海的天空還籠罩著一層薄薄的霧氣,醬園弄卻突然熱鬧起來。
平日里,這條弄堂里的鄰居們都在忙著各自的生計,腳步匆匆,很少有閑暇時間聚在一起。
可今天,大家卻像是被某種無形的力量吸引,紛紛湊到了一起,七嘴八舌地議論著一件駭人聽聞的大事。
“聽說了嗎?”一個中年婦女壓低聲音,眼神中滿是驚恐與好奇,仿佛生怕被別人聽到什么不該聽的秘密。
“啥事兒啊?這么神秘兮兮的。”旁邊一個大爺皺著眉頭,疑惑地問道。
“就是詹周氏啊,她把自家男人給殺了,還分尸了呢!”中年婦女瞪大了眼睛,聲音因為激動而微微顫抖。
“啊?這怎么可能!”大爺滿臉震驚,連連搖頭,仿佛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大家嘴里都念叨著同一個名字——詹周氏。
這個平日里看起來瘦瘦小小、沉默寡言的女子,怎么會做出如此驚天動地的大事呢?
消息迅速傳遍了整個上海,整個城市都炸開了鍋。
警察很快趕到了現場。
他們在詹周氏的家中發現了一百多斤重的尸體,已經被分割成十六塊,一股腦塞進了皮箱里。
那血腥的場面,讓見慣了世面的警察都不禁皺起了眉頭。
在調查過程中,警察發現這案子似乎還有個幫兇,是詹周氏的情夫。
不少人都覺得,這不就是現實版的潘金蓮和西門慶的故事嘛。
在那個保守的年代,這樣的故事無疑是最能引起人們興趣的談資。
大家紛紛猜測著詹周氏和情夫的種種細節,仿佛自己就是親眼目睹了整個過程的人。
可誰能想到,一篇文章登出來后,大家的看法一下子全變了。
這篇文章詳細地描述了詹周氏的悲慘遭遇,以及她長期遭受丈夫家暴的事實。
人們開始重新審視這個案件,不再僅僅把它當作一個桃色新聞來看待。
那時候時局動蕩,戰爭的陰影還籠罩著整個上海。
這案子的審理也是狀況百出,詹周氏的命運,就這么懸在了半空中,讓人揪心不已。
02
時間再往前推,如今上海市黃浦區新閘路和青島路之間,在上世紀四十年代,只是條普普通通的里弄。
弄堂里彌漫著一股潮濕的氣息,墻壁上爬滿了青苔,腳下的石板路坑洼不平。
弄堂里有家張振興醬園,專門做醬油生意。
每天清晨,醬園里就會飄出一股濃郁的醬香味,彌漫在整個弄堂里。
醬園弄的名字,就是這么來的。
故事的主角詹周氏,原名周春蘭,老家在江蘇丹陽的一個小村莊。
那是一個貧窮落后的小地方,村民們大多靠種地為生,日子過得緊巴巴的。
九歲那年,她跟著親戚來到上海,本以為能過上好日子,卻沒想到被賣到別人家當丫頭。
在主人家里,周春蘭每天天不亮就要起床,洗衣做飯、端茶倒水,一刻也不得閑。
她的手因為長期浸泡在冷水里,變得粗糙干裂;她的背因為長時間彎腰勞作,微微有些駝。
她就像一只被困在籠子里的小鳥,過著寄人籬下的日子,沒有自由,沒有快樂。
十七歲那年,主人家做主,給她說了門親事,和一個叫詹云影的男人訂了婚。
詹云影是上海本地人,在典當行當二掌柜,工作穩定,收入也還算不錯。
周春蘭雖然沒見過詹云影,但聽主人家說他人還不錯,心里也就有了一絲期待。
四年后,二十一歲的周春蘭正式嫁進詹家,按規矩改名叫詹周氏。
婚禮那天,她穿著紅色的嫁衣,坐在花轎里,心里既緊張又興奮。
她想著,自己終于要開始新的生活了,以后的日子一定會越來越好。
詹周氏和詹云影的婚房,是租在王先生家的后樓。
那是一間狹小昏暗的房間,窗戶很小,采光不好。
房間里只有一張破舊的床、一張桌子和兩把椅子,條件十分簡陋。
但詹周氏并不介意,她覺得只要能和丈夫在一起,再苦的日子也能熬過去。
這一住就是九年。
審訊的時候,詹周氏說起這些事,語氣平靜,可誰都能聽出話里藏著的辛酸。
她的眼神中透露出一種深深的無奈與疲憊,仿佛這些年的苦難已經把她折磨得麻木了。
詹周氏個頭不高,不到一米六,體重也就八十來斤,瘦瘦小小的樣子,站在人群里都不起眼。她總是穿著一件洗得發白的粗布衣服,頭發簡單地扎在腦后,臉上很少有笑容。她丈夫詹云影卻完全相反,身高一米八五,體重兩百多斤,街坊鄰居都管他叫“大塊頭”。他走起路來虎虎生風,說話聲音洪亮,給人一種很有氣勢的感覺。
每次兩人走在一起,詹周氏就像躲在大樹下的一株小草,看著既不般配,又讓人覺得莫名安心。
詹云影在典當行當二掌柜,每天給送來的物件估價,工作穩定,時不時還能有些額外收入。
在外人面前,他衣著體面,談吐也過得去,養活一家人完全沒問題。
剛結婚那陣兒,詹周氏和丈夫在醬園弄租了間二樓的小房子。
屋子不大,也就十幾平米,但詹周氏很會收拾。
她貼上碎花墻紙,擺上幾盆綠植,再鋪上親手縫的桌布,整個家立馬變得溫馨起來。
她每天都會早早起床,為丈夫準備熱氣騰騰的早飯,然后送他出門上班。
晚上,她會坐在床前,一邊做著針線活,一邊等著丈夫回家。
那段日子,詹周氏覺得特別幸福。
她想著,等過些日子,就給丈夫生個大胖小子,一家人其樂融融,過上相夫教子的安穩日子。
她甚至已經開始想象著孩子出生后的樣子,想象著一家三口在弄堂里散步的場景。
可生活哪能事事如人愿,她的美夢還沒來得及成真,就被現實狠狠擊碎了。
03
婚后才兩個月,平靜的日子就被一聲怯生生的敲門聲打破。
那天,詹周氏正在屋里打掃衛生,突然聽到一陣輕輕的敲門聲。
她放下手中的掃帚,走到門口,打開門一看,是個面容憔悴的年輕姑娘。
姑娘叫“來喜”,和詹周氏一樣,在大戶人家當丫鬟討生活。
她穿著一件破舊的衣服,頭發有些凌亂,眼睛紅腫,顯然是哭過。
她一見到詹周氏,“撲通”一聲就跪坐在地,眼淚跟斷了線的珠子似的往下掉。
原來她和詹云影的私情被東家撞破,直接被趕出了門。
在這人生地不熟的大上海,她舉目無親,思前想后,只能硬著頭皮來找詹云影。
她知道自己的行為很不道德,但她實在是沒有辦法了。
詹周氏聽著來喜抽抽搭搭的哭訴,心里頭就像打翻了五味瓶。
同樣是苦命出身,她打心眼里心疼來喜的遭遇;可新婚燕爾就撞見丈夫的情人找上門,任誰心里能舒坦?
她一時沒了主意,只能說:“先起來吧,等你詹大哥回來再說。”
傍晚時分,詹云影一跨進家門,看見來喜的瞬間,臉色就陰沉得能滴出水來。
他大步上前,一把揪住來喜的頭發,“啪、啪”兩巴掌就甩了過去,嘴里還罵罵咧咧:“你還有臉找上門?趕緊給我滾!”
來喜被打得跌坐在地,捂著臉哭得撕心裂肺。
詹周氏實在看不下去,趕忙沖過去拉住丈夫的胳膊:“別動手!她一個姑娘家,能去哪?先讓她住下,慢慢再想辦法。”
可來喜留下來的日子,簡直比黃連還苦。
詹云影壓根沒打算負責任,三天兩頭找茬,不是惡語相向,就是拳腳相加。
他覺得來喜是個麻煩,是個累贅,只想盡快把她趕走。
詹周氏每次看到來喜被打得鼻青臉腫,心里就像被針扎似的疼,總是忍不住上去勸架。
可正在氣頭上的詹云影,根本聽不進半句好話,有時候還會把火灑在她身上。
有一次,他一腳踢在詹周氏的腿上,詹周氏疼得差點摔倒在地。
日子一天天過去,詹周氏一邊偷偷給來喜抹藥,一邊琢磨著怎么給她尋個好出路。
她四處打聽,看看有沒有合適的人家愿意收留來喜。
誰能想到,更大的變故還在后頭。
一天夜里,來喜支支吾吾、滿臉通紅地對詹周氏說:“嫂子,我、我有了……”
這消息讓詹周氏腦袋嗡嗡作響。
她瞪大了眼睛,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換作旁人,早把來喜掃地出門了,可詹周氏心善,不僅沒趕人,還變著法兒給她補身子,熬雞湯、蒸雞蛋,一樣都沒落下。
等來喜臨盆,詹周氏忙前忙后,又是找穩婆,又是在醫院守了好幾天。
她看著來喜痛苦的樣子,心里也跟著揪緊了。
好不容易,孩子出生了,是個白白胖胖的小男孩。
看著這個不計前嫌照顧自己的嫂子,再想想詹云影的冷漠無情,來喜心里滿是愧疚。
出了院,她狠下心把孩子托付給鄰居,又托媒人尋了戶老實人家,匆匆嫁了出去,徹底斷了和詹家的牽扯。
送走來喜,詹周氏總算松了口氣。
在那個年頭,女人對丈夫的風流韻事大多只能忍氣吞聲,她也覺得:“男人在外面胡鬧不算啥,只要記得回家就行。”
她滿心盼著日子能重回正軌,卻怎么也沒想到,前腳剛送走丈夫的情人,后腳自己的一段情,竟成了將她拖入深淵的繩索,釀成了日后那場驚天悲劇。
04
1945年3月21日天剛蒙蒙亮,刺耳的警笛聲撕破了醬園弄的寧靜。
那尖銳的聲音,仿佛是死神的召喚,讓整個弄堂都籠罩在一片恐懼之中。
詹周氏垂著頭站在自家門口,沒有哭鬧也沒有掙扎,任由警察給她戴上冰冷的手銬。
她的眼神空洞,仿佛失去了靈魂。
周圍擠滿了踮著腳張望的鄰居,有人交頭接耳:“這么瘦小的女人,咋下得去手喲!”
審訊室里,頭頂的鎢絲燈滋滋作響,發出昏黃的光。
燈光照在詹周氏的臉上,顯得她的臉色更加蒼白。
面對警察連珠炮般的提問,詹周氏用袖口抹了把臉,聲音沙啞卻清晰:“人是我殺的,我用菜刀……”
她掰著手指,一五一十描述分尸過程:“頭切下來算一塊,兩只胳膊分開是兩塊,大腿……”
說到最后,她突然抬起頭,眼神直勾勾地盯著審訊員:“我數了的,整整十六塊,都塞進皮箱了。”
在場警察下意識往后縮了縮,誰能想到這個總愛低頭走路的女人,能做出這么瘆人的事?
他們看著詹周氏,眼中充滿了震驚和疑惑。
可經驗老到的探長周德雷卻皺起了眉頭。
他敲著桌上的尸檢報告,對搭檔嘀咕:“詹云影兩百多斤的塊頭,她一個八十斤的女人,哪來這么大力氣?”
很快,調查就有了眉目——鄰居們紛紛說,案發前后,總見個叫賀大麻子的男人在詹家附近晃悠。
這賀大麻子本名賀賢惠,光棍一條,和詹周氏是對門鄰居。
他平時為人老實,靠打零工為生。
“那晚我是路過!”賀大麻子被按在審訊椅上,脖頸青筋暴起,他拼命掙扎著,想要掙脫束縛,“后來聽說出事,我急著回鄉下給老娘奔喪,車票都是提前三天買的!”
他突然耷拉下腦袋,聲音弱下去:“不瞞您說,以前詹周氏總來找我借錢……她說‘賀大哥,家里揭不開鍋了’,我看她可憐……”說著說著,他紅了眼眶。
警方派人到醫院一查,賀大麻子確實患有瘧疾,病歷本上密密麻麻記著就診記錄,案發當晚的不在場證明也站得住腳。
正當大家以為案子要塵埃落定,詹周氏又拋出個重磅炸彈。
“賀大麻子沒動手!”她抓著鐵欄桿,指甲縫里還沾著干涸的血跡,眼神中透露出一絲絕望和決絕,“真兇是何寶玉!我們早就想好,除掉詹云影才能在一起!”
這話像顆炸彈,瞬間在警局炸開了鍋。
警察們面面相覷,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何寶玉被押進審訊室時,襯衫扣子都崩開了兩顆,扯著嗓子喊:“冤枉啊!我那天整晚都在碼頭扛活,十幾個工友都能作證!”
他急得直拍桌子,額頭上冒出了豆大的汗珠,“我和詹周氏連話都沒說過幾句,她這是血口噴人!”
審訊室的空氣幾乎凝固。
周德雷把煙蒂按滅在煙灰缸里,第三次翻開卷宗:“說吧,到底怎么回事?”
詹周氏盯著墻上的裂縫,突然笑出聲來,眼淚卻順著臉頰往下淌:“我說,我全說……”
窗外的梧桐樹沙沙作響,這個沾滿鮮血的故事,終于要露出最真實的模樣。
05
在上海街頭,人人都喊何寶玉“小寧波”。
他整日斜叼著煙,在弄堂里晃悠打轉,眼神中透露出一種狡黠和貪婪。
他專盯著那些手頭寬裕又愛虛榮的人,想著法子從他們身上撈錢。
頭回碰上詹云影,他就瞅準這人好賭又愛顯擺。
他看到詹云影穿著體面的衣服,出手闊綽,就知道他是個有錢的主兒。
還打聽到對方在典當行當二掌柜,兜里有些閑錢。
“詹哥,十六鋪新開了個場子,賭運旺得很,去湊個熱鬧?”何寶玉嬉皮笑臉地勾著詹云影的肩,眼中閃爍著算計的光芒。
詹云影猶豫了一下,但最終還是沒能抵擋住誘惑,跟著他跨進了賭場那扇雕花木門,卻不知這一腳踏進去,就再也沒能全身而退。
起初,詹周氏只當丈夫是偶爾應酬。
她覺得男人偶爾出去玩玩也沒什么大不了的,只要不影響家庭就好。
直到某天深夜,她被窸窸窣的開門聲驚醒,詹云影一身酒氣撞進來,口袋里銅板叮當作響。
“晦氣!今兒手氣差了些。”詹云影嘴里嘟囔著,一屁股坐在床上,把鞋子甩得老遠。
第二天清晨,詹周氏掀開米缸,見底的米讓她心里直發怵:“云影,咱家里的錢……”
話沒說完,臉上就挨了結結實實一巴掌:“婦道人家,少管爺們兒的事!”
詹周氏捂著臉,眼淚在眼眶里直打轉,她不明白丈夫為什么突然變得這么暴躁。
沒幾個月,一封辭退信就送到了家里。
詹云影失去了工作,整天無所事事,脾氣也變得越來越壞。
詹周氏攥著信紙,聲音發顫:“工作沒了不怕,紡織廠正招人……”
“讓我去當苦力?丟人現眼!”詹云影一腳踢翻板凳,板凳倒在地上發出巨大的聲響,“跟著小寧波混,早晚能發大財!”
打那以后,他徹底成了街頭混混,白天泡在賭場,晚上醉醺醺回家,酒瓶子砸在墻上砰砰作響:“你個掃把星!連口熱乎飯都做不出來,要你有啥用!”
詹周氏餓得兩眼直冒金星,摸著自己瘦得皮包骨頭的肚子,咬咬牙托人介紹進了紗廠。
紗廠里機器轟鳴,噪音震得人耳朵生疼。
她握著梭子的手漸漸有了力氣,但身體卻越來越虛弱。
同屋的女工打趣道:“周姐,你現在看著可比在家里精神多了!”可這話傳到詹云影耳朵里,卻成了扎心的刺。
一個悶熱的午后,詹云影一腳踹開紗廠大門,指著詹周氏的鼻子破口大罵:“不要臉的東西!跑出來勾搭野男人!”周圍的工友全圍了過來,詹周氏臉上火辣辣的,眼淚在眼眶里直打轉。
她想解釋,可詹云影根本不給她機會,又是一巴掌扇了過去。
回到家,她終于鼓起勇氣:“我們離婚吧,日子過不下去了。”
“離婚?除非你承認偷人!”詹云影一把揪住她的頭發,往墻上撞去,“想走?沒那么容易!”
一連三天,詹周氏縮在屋里,餓得頭暈眼花。
她望著窗外灰暗的天空,心中充滿了絕望。
實在撐不住了,她敲響了賀大麻子的門,聲音小得像蚊子:“賀大哥……能不能借點米?我、我日后一定還……”
賀大麻子看著她凹陷的眼窩、慘白的臉,把僅有的半袋米推了過去:“拿著,先填飽肚子,說什么還不還的。”
此后,在那些昏暗的屋檐下,在相互扶持的歲月里,兩個被生活壓彎脊梁的人,終究還是越過了不該跨越的界限。
06
在醬園弄這樣巴掌大的地方,誰家掉根針都能傳得人盡皆知。
詹周氏每次從賀大麻子屋里出來,都像做賊似的貼著墻根走,總覺得街坊鄰居的目光像錐子一樣扎在后背上。
有回在井臺打水,隔壁李嬸多看了她兩眼,她手一抖,水桶“咚”地掉進井里。
李嬸陰陽怪氣地說:“喲,周氏,最近氣色不錯啊,是不是有啥好事兒啊?”
詹周氏低著頭,不敢看李嬸的眼睛,小聲說:“沒、沒啥事兒。”
夜里躺在床上,她咬著被角掉眼淚:“這算什么日子?”她覺得自己就像一只見不得光的老鼠,只能躲在黑暗的角落里。
第二天,她把賀大麻子塞給她的錢袋狠狠摔在桌上:“以后別再來往了!”
沒了接濟,日子更難熬了。
詹周氏攥著攥著就攥出了汗的幾個銅板,在藥房門口轉了好幾圈。
她看著藥房里琳瑯滿目的藥品,心中充滿了掙扎。
最后,她咬牙推開了門:“來瓶來蘇爾。”
藥瓶子捏在手里沉甸甸的,掌柜的多問了句:“妹子,這玩意兒可不能亂吃。”
她扯出個比哭還難看的笑:“知道,家里要消毒。”
回到家,她一仰頭就把藥水灌了下去,喉嚨像被火燒,胃里翻江倒海,可意識卻漸漸模糊起來。
再睜眼時,刺鼻的消毒水味道讓她嗆得咳嗽。
同屋的病友抹著眼淚說:“多虧隔壁王嫂串門,不然你這條命就沒了。”
詹周氏盯著天花板發愣,突然笑出了聲,笑得眼淚都出來了:“老天爺不讓我死,那就好好活!”
1945年3月20日晚上,弄堂里飄著各家炒菜的香味。
詹周氏攥著衣角,聲音發顫卻堅定:“我想把衣柜賣了,在街口支個攤賣炸排骨,隔壁劉嬸家……”
“啪!”一記耳光打斷了她的話,詹云影唾沫星子亂飛:“你個不要臉的!傍上野漢子了是吧!”
詹周氏捂著火辣辣的臉,心里反而平靜下來:“我就是要做,誰也攔不住!”
這句話徹底激怒了詹云影,他抄起板凳就砸,詹周氏被打得蜷縮在地上,耳邊全是咒罵聲。
不知過了多久,詹云影罵累了,踢了她一腳:“明天再收拾你!”
腳步聲遠去后,詹周氏慢慢爬起來,廚房的菜刀握在手里,冰涼刺骨。
她一步步挪進臥室,月光透過窗戶照在詹云影鼾聲如雷的臉上,曾經那個讓她憧憬未來的男人,此刻卻像頭野獸。
菜刀落下的瞬間,詹云影猛地驚醒,慘叫聲劃破夜空。
黑暗中,詹周氏瘋狂揮舞著刀,鮮血濺在臉上也渾然不覺。
“救命啊!”詹云影的呼救聲越來越弱,直到徹底沒了動靜。
凌晨三點,敲門聲響起。
二房東王憲陽在門外喊:“剛才大塊頭叫什么呢?”
詹周氏抹了把臉上的血,強裝鎮定:“沒事,他做噩夢了。”
等腳步聲遠去,她癱坐在地,渾身止不住地發抖。
第二天一早,王瞎子摸索著出了門,鼻子使勁嗅了嗅:“這味兒不對,像血!”
二房東跟著進了屋,看著從樓板縫隙滴落的血水,頭皮直發麻。
警車的鳴笛聲響起時,詹周氏正坐在床邊發呆,手上的傷口還在滲血,她卻像感覺不到疼似的,一遍遍數著地上的血跡。
07
1945年5月3日,法庭上靜得能聽見針掉在地上的聲音。
陽光透過窗戶灑在地板上,形成一片片光斑。
法官敲了敲法槌:“詹周氏,你可知罪?”
“我認罪。”她聲音很輕,卻清清楚楚。
她的眼神中透露出一種認命的無奈,仿佛已經接受了自己的命運。
“判處死刑!”話音落下,詹周氏閉上了眼,殺人償命天經地義,詹周氏被判處死刑似乎也是合情合理。
她仿佛看到了自己生命的盡頭,心中充滿了絕望。
可誰也沒想到,故事并沒有就此結束。
突然法庭外突然響起一聲怒喊:“等一下,這案子我有新的證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