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作聲明:本文為虛構創作,請勿與現實關聯
此為創意虛構作品,圖片素材源自網絡分享,僅供敘事需要。愿以此傳遞美好能量,共建和諧友善社區。
"老李,你說現在的年輕人還懂不懂孝順?"
退休歡送會上,車間主任老張端著酒杯感慨道。
李建國苦笑著搖頭:"說不準啊,我兒子明軒今天請我吃飯慶祝退休,68塊錢的蓋澆飯。可前幾天他岳父過生日,買了瓶6800的茅臺。"
"差了一百倍啊!"老張瞪大了眼睛。
"何止是酒的問題。"李建國喝了一口酒,眼中閃過一絲寒意,"我住院他來半小時就走,說公司有急事。他岳父頭疼腦熱,他能請假陪護三天三夜。"
"那你怎么辦?"
李建國放下酒杯,聲音平靜得可怕:"我準備把房子改名。"
"改成明軒的?"
"不,改成我老婆的。我要讓這個不孝子知道,尊重是相互的。"
老張倒吸一口涼氣:"老李,你這是要跟兒子決裂啊?"
"他心里只有岳父家,早就沒有我們了。與其等著被嫌棄,不如先下手為強。"李建國的眼中閃過一絲絕望,"可惜啊,等他后悔的時候,一切都晚了。"
李建國步履輕快地走出廠門,遠遠就看見兒子李明軒倚在那輛黑色轎車旁,西裝革履,頭發梳得一絲不茍。看到父親出來,明軒主動迎了上來。
"爸,辛苦一輩子了,今天正式退休,心情怎么樣?"
"挺好的,就是有點不舍。"李建國拍了拍手中的工具箱,"這些家伙跟了我大半輩子。"
"以后就享清福了。"明軒打開車門,"上車吧,我帶您去吃飯。"
車子在城市里穿行,李建國透過車窗看著熟悉的街景。這座城市見證了他從一個鄉下小伙子成長為技術熟練的老師傅,見證了他結婚生子,買房安家。
"明軒啊,你媽今天怎么沒來?"
"她在家準備晚飯呢,說晚上要給您做紅燒肉慶祝。"明軒一邊開車一邊說,"爸,您覺得怎么樣?退休了有什么打算?"
"還能有什么打算,在家帶帶孫子,種種花。對了,小寶最近怎么樣?功課跟得上嗎?"
明軒的臉色微微變了變:"還行吧,就是有點調皮。"
車子停在了一家快餐店門前,招牌上寫著"美味快餐",看起來很普通。李建國有些疑惑,兒子平時出入的都是高檔餐廳,怎么今天選了這么一個地方?
"就在這里吃?"
"嗯,這家的蓋澆飯挺不錯的,實惠。"明軒鎖好車,"走吧。"
快餐店里人不多,都是些附近的上班族。明軒找了個靠窗的位置坐下,招手叫來服務員。
"來兩份紅燒肉蓋澆飯,一份西紅柿雞蛋湯。"
李建國看了看菜單,紅燒肉蓋澆飯28元一份,西紅柿雞蛋湯12元。總共68元,對于兒子的收入來說確實不算什么,但這個選擇還是讓他有些意外。
"明軒,其實不用這么破費,在家吃就行。"
"哪能呢,您退休這么大的事,必須慶祝一下。"明軒笑著說,但眼神卻有些閃躲。
飯菜很快上來了,李建國吃得很香。雖然是快餐,但兒子的心意最重要。他們父子倆一邊吃一邊聊著天,聊工廠的事,聊家里的事,氣氛還算融洽。
"爸,您退休工資能拿多少?"明軒突然問道。
"三千多吧,夠我和你媽生活了。"
"那就好。"明軒點點頭,"以后有什么需要幫忙的盡管說。"
吃完飯,明軒看了看手表:"爸,我還有點事要處理,先送您回家。"
"行,你忙你的。"
回到家,王桂花正在廚房忙活,看到丈夫回來,連忙迎了出來。
"怎么樣?明軒請你吃什么好吃的了?"
"蓋澆飯,挺好的。"李建國沒有多說,他知道妻子如果知道兒子只花了68元請他吃快餐,肯定會不高興。
"這孩子有心了。對了,他剛才打電話說晚上要去老張家,說是有重要事情要談。"
李建國點點頭,脫下工作服,換上了家居服。退休的第一天,他感覺有些不適應,總覺得少了點什么。
晚上七點,明軒果然沒有回來吃飯。王桂花做了一桌子菜,紅燒肉、糖醋排骨、清蒸魚,都是李建國愛吃的。
"這孩子,說好回來吃飯的。"王桂花有些埋怨。
"年輕人嘛,工作忙。"李建國勸慰道,但心里也有些失落。
第二天上午,李建國在小區里遛彎,碰到了鄰居老王。
"老李,昨天退休慶祝得怎么樣?"
"還行,兒子請我吃了頓飯。"
"那就好,現在的年輕人有孝心。我兒子前些天也請我吃飯,去的那個什么海鮮酒樓,一頓飯花了兩千多。"老王滿臉得意,"都說現在的孩子不懂事,我看還是有懂事的。"
李建國笑著附和,心里卻有些不是滋味。68元和兩千元,這差距也太大了。
中午,明軒回來了,神情有些興奮。
"爸媽,我有個好消息要告訴你們。"
"什么好消息?"王桂花放下手中的活。
"張叔叔要過60大壽,我們一家要去祝壽。"
張叔叔就是明軒妻子張婉如的父親,退休前是市里的一個處長,家境殷實。
"那當然要去。"王桂花說,"準備什么禮物?"
"我已經準備好了。"明軒從車里拿出一個精美的禮盒,"15年的茅臺,一瓶6800元。"
李建國聽到這個數字,手中的茶杯差點掉在地上。6800元,是昨天那頓快餐的100倍。
"這么貴?"王桂花也吃了一驚。
"張叔叔平時對我們很照顧,這點心意算什么。"明軒不以為然,"而且今天的壽宴規格很高,去的都是有頭有臉的人,咱們也不能丟面子。"
李建國什么話都沒說,只是靜靜地看著兒子。那個昨天為了給自己慶祝退休只愿意花68元的兒子,今天卻毫不猶豫地拿出6800元給岳父買禮物。
下午,全家人一起去了張家。張老先生的生日宴辦得很隆重,滿堂賓客,推杯換盞。明軒把茅臺呈給岳父,張老先生當著眾人的面夸獎了他一番,說他孝順懂事。
李建國坐在角落里,看著兒子在岳父面前謙卑恭敬的樣子,心里五味雜陳。同樣是長輩,為什么差別這么大?
"建國兄,你兒子真是好樣的。"坐在旁邊的一個客人說道,"這茅臺可不便宜,一般人舍不得買。"
"是啊,是啊。"李建國勉強笑著應答。
宴席散了,回家的路上,車里一片安靜。張婉如夸獎著丈夫:"明軒,你今天表現得真好,我爸很高興。"
"應該的,張叔叔這些年幫了我們不少忙。"
李建國想說什么,但最終還是咽了回去。
那天晚上,李建國失眠了。躺在床上,他翻來覆去想著白天的事情。68元的蓋澆飯和6800元的茅臺,這種對比讓他感到深深的寒意。
第二天,明軒又出門了,說是要陪岳父去看醫生。李建國問為什么不陪他去體檢,明軒說他身體好著呢,不用擔心。
日子一天天過去,這種差別對待變得越來越明顯。明軒每周都會去岳父家,陪老人聊天、下棋,帶著昂貴的營養品和禮物。但對于自己的父母,他似乎總是很忙,很少有時間。
一個月后,李建國的一個老同事突然生病住院了。他想讓明軒開車送他去醫院看看,但明軒說要陪岳父去打高爾夫球,沒時間。
"爸,您打個車去吧,不遠的。"
李建國看著兒子,心里的失望越來越濃。他想起了自己年輕時為了供明軒上學,省吃儉用,加班加點掙錢的日子。那時候,他以為等孩子長大了,一切都會好起來。
王桂花也開始察覺到兒子的變化。有一次,她想讓明軒幫忙買點藥,明軒卻說:"媽,您怎么這么嬌氣,小病小痛的自己去買就行了。張叔叔年紀大了,身體不好,我得多照顧照顧。"
夫妻倆在深夜里悄悄談論著這件事。
"建國,我覺得明軒變了。"王桂花眼中含著淚,"以前他不是這樣的。"
"可能是工作壓力大吧。"李建國安慰著妻子,但他心里比誰都清楚,兒子真的變了。
又過了兩個月,張老先生身體不適,明軒立刻請假陪護,在醫院待了三天三夜。而當李建國因為血壓高需要住院觀察時,明軒只來了一次,待了不到半小時就走了,說是公司有急事。
李建國躺在病床上,看著空蕩蕩的病房,心如刀割。隔壁床的老人羨慕地說:"你兒子真孝順,天天來看你。"
李建國苦笑著點點頭,沒有解釋。
出院回家后,李建國做了一個決定。他悄悄去了房產局,了解房產過戶的程序。這套房子是他和妻子一輩子的心血,原本想留給兒子,但現在他不確定這樣做是否正確。
一天晚上,明軒帶著妻子和孩子回來吃飯。飯桌上,他又開始夸贊岳父:"張叔叔真是厲害,年輕時候的故事太精彩了。他說準備把股票都給我們,讓我們以后不用為錢發愁。"
聽到這話,李建國放下了筷子。
"明軒,我問你,在你心里,你岳父和我,誰更重要?"
這個突如其來的問題讓全桌人都愣住了。明軒看著父親嚴肅的表情,不知道該怎么回答。
"爸,您這是什么意思?"
"我退休那天,你請我吃68元的快餐。你岳父生日,你送6800元的茅臺。"
李建國的聲音很平靜,但每個字都像重錘敲打著明軒的心,"這就是你心中的分量?"
張婉如想要說什么,但被丈夫的眼神制止了。
小孫子也感覺到了氣氛的異常,怯生生地看著爺爺。
"爸,您別這樣想,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