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作聲明:本文為虛構創作,請勿與現實關聯
01
我叫許英心,出生在偏遠山區的青石村。
這里四面環山,土地貧瘠,村民們大多靠種地為生,日子過得緊巴巴的。
我下面有一個小我三歲的弟弟,叫許維華。
從我記事起,父母重男輕女的觀念就像一座無形的大山,壓得我喘不過氣來。
小時候,每到過年,村里唯一的小賣部就會擺滿各種新衣服,那花花綠綠的顏色,就像一個個美麗的夢,吸引著孩子們的目光。
媽媽總會帶著弟弟去挑衣服,她把弟弟緊緊地抱在懷里,臉上洋溢著慈愛的笑容,溫柔地說:“寶貝兒子,你先挑,喜歡哪件咱就買哪件。”
弟弟興奮地在衣服堆里左看看右看看,眼睛亮晶晶的,就像兩顆閃閃發光的星星。
最后,他挑了一件顏色最鮮艷、圖案最漂亮的紅色外套,上面還繡著一只可愛的小老虎。
他穿上新衣服,在鏡子前轉來轉去,開心得手舞足蹈。
我眼巴巴地看著弟弟,又看看那些漂亮的衣服,心里充滿了渴望。
我多么希望媽媽也能讓我挑一件自己喜歡的衣服啊。
等弟弟挑完后,媽媽隨手取下一件洗得有些發白的藍色衣服遞給我,那衣服的款式很老舊,顏色也不鮮艷。
我小聲地說:“媽,我不喜歡這件衣服。”
媽媽卻不耐煩地皺起眉頭,大聲說:“就你事兒多!給你買個衣服還挑三揀四的!能穿就行,別不知足!”
我委屈極了,淚水在眼眶里打轉,為什么弟弟能挑自己喜歡的衣服,我就不能呢?
可媽媽根本不管我的感受,拿著那件我不喜歡的衣服就回了家。
一路上,我低著頭,默默地跟在后面,心里像被刀割一樣難受。
等我再長大一點,媽媽就開始照呼我做事。
每天放學回家,書包都還沒來得及放下,媽媽的聲音就像炸雷一樣在我耳邊響起:“許英心!趕緊去把菜摘了!再把雞喂了!別磨磨蹭蹭的!”
我乖乖地放下書包,去院子里摘菜、喂雞。
而弟弟回家時,媽媽卻像變了一個人似的,從房間里拿出幾塊餅干,溫柔地說:“乖兒子,餓壞了吧,快吃幾塊餅干墊墊肚子,先玩一會再去寫作業。”
弟弟坐在院子里,一邊吃著餅干,一邊和小伙伴們玩耍,笑聲回蕩在整個院子里。
我眼里憋著淚,心里滿是委屈。
慢慢地,我明白了,媽媽就是喜歡弟弟而不喜歡我。
有一次,我和弟弟放學回家,路過村口的大樹時,弟弟非要和同學去掏鳥蛋。
我怎么勸他都不聽,他像一只調皮的小猴子,三兩下就爬上了樹。
我只好一個人先回家,心里一直擔心著弟弟。
回到家后,我就告訴媽媽:“弟弟跟同學掏鳥蛋去了。”
我以為媽媽會批評弟弟貪玩,放學了不知道先回家。
沒想到媽媽卻瞥了我一眼,生氣地說:“你弟弟要玩就讓他玩,你個當姐姐的,還學會告弟弟的狀了?你怎么這么不懂事!”說完,就喊我去地里幫忙干活兒。
我跟著媽媽來到地里,頂著烈日除草、施肥,累得腰酸背痛。
直到天快黑了,媽媽才讓我回家吃飯。
回到家,弟弟已經坐在飯桌前,正吃得津津有味。
媽媽看到弟弟,臉上又露出了笑容,溫柔地說:“乖兒子,多吃點,長身體呢。”我看著弟弟,心里又羨慕又嫉妒。
02
日子一天天過去,我在媽媽的偏愛和責罵中漸漸長大。
有一次,我和弟弟因為一件小事發生了爭執。
弟弟不小心打碎了一個碗,卻把責任推到我身上,說是我打碎的。
媽媽聽到聲音,從屋里跑出來,不問青紅皂白,就對我破口大罵:“你個死丫頭,怎么這么不小心!打碎碗是小事,要是傷到弟弟怎么辦?”
我委屈地辯解道:“媽,不是我打碎的,是弟弟打碎的。”媽媽卻根本不相信我的話,揚起手就給了我一巴掌,我的臉上火辣辣地疼。
弟弟在一旁得意地笑著,那笑容就像一把刀,刺痛了我的心。
還有一次,學校組織運動會,我報名參加了長跑比賽。
為了能在比賽中取得好成績,我每天放學后都會去村外的小路上練習跑步。
比賽那天,我滿懷信心地站在起跑線上。
當發令槍響的那一刻,我像離弦的箭一樣沖了出去。
我拼盡全力地跑著,耳邊傳來同學們的加油聲。
最終,我獲得了第一名的好成績。
我高興地跑回家,想把這份喜悅分享給媽媽。
可媽媽卻只是淡淡地看了我一眼,說:“跑個第一名有什么了不起的,又不能當飯吃。有這閑工夫,不如多幫家里干點活。”
我的心情一下子從云端跌到了谷底,滿心的喜悅瞬間消失得無影無蹤。
而弟弟呢,每次考試只要及格,媽媽就會給他買新玩具、做好吃的,還會在村里到處炫耀:“我家維華就是聰明,將來肯定有出息。”
在媽媽的偏愛下,弟弟變得越來越任性、懶惰,學習成績也越來越差。
而我,雖然很努力,卻始終得不到媽媽的認可和關愛。
03
最后我熬到了初中畢業。
我知道,如果繼續留在這個家里,我永遠也不會有出頭之日。
于是,我決定外出打工。
我偷偷地收拾好行李,在一個月黑風高的夜晚,離開了這個讓我傷心欲絕的家。
我來到了城里,一開始,由于沒有學歷和技術,我只能做一些又臟又累的工作。
我在餐館里當過服務員,每天要端盤子、洗碗,累得腰都直不起來;也在工廠里做過流水線工人,長時間的工作讓我的手指都磨出了繭子。
但我沒有放棄,我知道,只有通過自己的努力,才能改變自己的命運。
在打工的過程中,我結識了我的丈夫李強。
他是一個善良、勤勞的男人,對我很好。
我們相互扶持,一起努力,日子也漸漸有了起色。
后來,我們結了婚,有了自己的孩子,一個可愛的女兒,我們給她取名叫若貞。
有了自己的家庭后,我很少和家里聯系。
只有在父親去世的時候,我才回過一次家。
那次回家,我看到媽媽蒼老了許多,頭發也白了,心里不禁有些心酸。
但一想到她以前對我的種種不好,我的心又硬了起來。
原以為曾經的那些不幸會隨著時間逐漸離我遠去,可就在若貞六歲那年,媽媽卻突然提出要搬來和我一起住。
起初我是很反對的,我想起小時候她對我的種種偏愛和責罵,心里就充滿了抵觸情緒。
但架不住善良的丈夫勸說:“媽現在也老了,肯定不會像以前一樣,再說了你們還是親母女呢,血濃于水啊。”我這才松了口。
媽媽剛來我家的時候,表現得還算安分。
她每天會幫忙掃掃地、做做飯,我也以為她真的改變了。
可沒想到,才過了一個星期,她就原形畢露了。
她不喜歡我,同樣也看不起我生的女兒。
她常常把“若貞就是個賠錢貨”這樣的話掛在嘴邊。
有一次,若貞不小心打碎了一個杯子,媽媽立刻就罵了起來:“你個死丫頭,怎么這么笨手笨腳的!一個杯子值不少錢呢,你賠得起嗎?”
若貞嚇得哇哇大哭,我趕緊把若貞抱在懷里,安慰她。
媽媽還經常和我們起爭執,原因竟是她覺得用洗衣機洗衣服浪費水電,要求我們用手洗。
我們要是不依她的,她就開始撒潑打滾。
她坐在地上,一邊拍著大腿,一邊哭喊著:“我養育你那么多年,供你吃供你穿,我老了你就這樣對我!連你媽的話都不聽了!你怎么這么不孝啊!”
我和丈夫只能無奈搖頭,自從媽媽來了之后,這個家就沒有太平過。
04
媽媽對我們這樣也就算了,可她對若貞這個剛上小學的小孩子也是同樣的態度。
有一次,我和老公因為工作忙,下班晚了些。等我們回到家,發現若貞正餓著肚子在寫作業。我心疼地問女兒怎么沒吃飯,女兒委屈地說:“外婆說她累了,不想做飯。”
怎料媽媽聽后,直接發怒:“你個賠錢貨還學會告狀了!我一天在你們家干這又干那的,哪有精力做飯?她都多大了,餓一頓又餓不死。”我壓著怒氣,說:“媽,她是您孫女啊,您怎么能這么狠心!再說了你來我家,我讓你做過什么事?你天天不是打麻將就是看別人打麻將,別說得像受了多大累一樣!”
媽媽被我說中,有些心虛,隨后就打哈哈:“行了行了,別大驚小怪的,我以前帶你們的時候,哪有這么講究,不也是饑一頓飽一頓的,小孩子哪里有那么嬌貴。”
媽媽這樣一次兩次也就算了,可她就像是嫌家里的事還不夠多一樣,經常對若貞百般挑剔。
若貞寫作業的時候,她會在旁邊指指點點,說若貞的字寫得不好看,姿勢不正確。
若貞要是頂嘴,她就會動手打若貞。
有一次,若貞的臉上都被她打出了紅印子,我心疼得直掉眼淚。
媽媽還經常在我面前念叨弟弟有多好,說我沒把女兒教好,不像她把弟弟教得那么有出息。
她總是說:“維華從小就聰明,學習又好,將來肯定能出人頭地。哪像你這個女兒,笨手笨腳的,一點出息都沒有。”每次聽到她這么說,我的心里就像被針扎一樣疼。
這樣的生活,我勉強堅持了三年。
這三年里,我每天都生活在壓抑和痛苦之中。
我不僅要照顧媽媽的生活起居,還要忍受她的無理取鬧和對若貞的傷害。
終于,在一次激烈的爭吵后,我實在忍受不了這樣的生活氛圍了。
那天,媽媽又因為一點小事和我吵了起來。
她說我做的飯不好吃,說我買的衣服不好看。
我忍無可忍,對她大聲說:“媽,您既然這么想念弟弟,覺得弟弟哪兒都好,那您就去弟弟家住吧。”
媽媽瞪大了眼睛,不可置信地看著我:“你這是趕我走?我可是你嗎!”
我咬著牙說:“我不是趕您,您不是總說弟弟哪都比我好嗎?那您在弟弟那兒可能會住得更舒心,不會像在我們家一樣,誰都惹您不高興。”
媽媽氣得轉身就回房間收拾東西,嘴里還不停地咒罵著:“養了你這么個不孝女,白眼狼!我真是白養了……”看著她收拾東西的背影,我心里既有一絲解脫,又有一絲難過。
畢竟,她是我的媽媽,雖然她對我不好,但血濃于水,我還是希望她能過得好。
就這樣,媽媽去了弟弟家住。
我本以為她去了弟弟家能過得舒心,畢竟弟弟可是她的心頭肉,每天看到他心情都會好一半。
可沒想到才過了三天,我就接到了媽媽打來的電話。
“英心啊,是我……”聽媽媽哽咽的語氣,好像是有事求我。
我心里覺得奇怪,她應該在弟弟家住得好好的才對啊!我握住手機,按捺住心中的好奇,“怎么了,媽?”
聽我這么一問,她瞬間在電話里哭得泣不成聲:“閨女啊,你快來接媽回去吧,媽在你弟弟這兒待不下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