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作聲明:本文為虛構創作,請勿與現實關聯
"養兒防老"是中國人的傳統觀念,但隨著時代變遷,越來越多的人選擇獨身生活。當這些沒有子女的人步入老年,親戚們往往會表現出格外的"關心",尤其是當他們得知你有一筆可觀的存款。我親身經歷的故事,或許能給那些同樣處境的人一些啟示。
"叔,我帶家人來看您了!"門外傳來一陣急促的敲門聲,伴隨著侄子老張的喊叫。
我正在廚房熬一鍋養生粥,聽到敲門聲后有些詫異。老張從沒這么積極地來看望過我,上次見面還是在他父親—我大哥的葬禮上,那已經是三年前的事了。
打開門,我愣住了。門外站著的不只是老張,還有他的妻子小麗,七歲的兒子小明,甚至連他岳父岳母也來了。他們每個人手里都提著大包小包的禮物,臉上掛著熱情洋溢的笑容。
"叔,我們可想您了!"老張熱情地摟住我的肩膀,順勢就把家人都帶進了我的小公寓。
我有些手足無措,這個只有六十平米的小公寓平時只住我一個人,突然涌入五個人,顯得擁擠不堪。
"你們怎么都來了?提前也不打個招呼。"我試圖掩飾內心的不安。
"叔,聽說您一個人在這邊生活,我們都很擔心。"老張的妻子小麗親切地接過話頭,"您看您,一個人住這么小的房子,也沒人照顧,怎么行呢?"
我心里咯噔一下。三年沒聯系,他們突然關心起我的生活狀況,這反常的熱情背后必有原因。
"我習慣了一個人,挺好的。"我淡淡地回應。
老張和小麗交換了一個眼神,然后老張試探性地說:"叔,我們商量了,您一個人在這邊不方便,不如搬回老家跟我們一起住吧!我們給您養老!"
這突如其來的提議讓我震驚。我獨居多年,早已習慣了清靜的生活。更重要的是,我與老張家并無深厚感情,他們突然要給我養老,動機不言而喻。
"是啊,叔叔,您一個人在這多孤單啊。"小麗補充道,眼神不經意間掃過我簡樸卻整潔的客廳,似乎在評估著什么。
老張一家在我家安頓下來后,氣氛變得詭異起來。他們像是在自己家一樣,四處參觀,對我的每一件物品都表現出異常的興趣。
"叔,您這儲蓄罐看起來不錯啊,沉甸甸的。"老張假裝不經意地拿起我放在書架上的存錢罐掂了掂。
"放下!"我語氣強硬地說,"那是我的私人物品。"
老張尷尬地笑了笑,放下存錢罐,又開始東張西望:"叔,聽說您退休金很高?加上這些年的積蓄,應該存了不少錢吧?"
我沒有回答,只是冷冷地看著他。這時,小麗從廚房走出來,熱情地說:"叔叔,我幫您做晚飯吧!您看我帶來了很多好東西,都是您愛吃的。"
我知道她在轉移話題,但內心的警惕已經拉響。沒記錯的話,我從未告訴過他們我喜歡吃什么。
晚飯期間,老張不斷地強調我一個人生活的種種不便,從買菜做飯到看病就醫,事無巨細地列舉著。而小麗則一再表示,如果我搬去和他們同住,這些問題都會迎刃而解。
"叔,您想想,萬一您有個頭痛腦熱的,一個人在家多危險啊!"老張義正言辭地說。
"是啊,叔叔,您這個年紀,身邊沒個人照應怎么行?"小麗附和道,"我們有責任照顧您的晚年生活。"
看著他們真誠的表情,如果不是了解他們的為人,我幾乎要被感動了。但我心里清楚,他們突然的熱情背后,必定另有所圖。
"謝謝你們的好意,但我習慣了自己生活,不想麻煩你們。"我委婉地拒絕。
老張臉上的笑容僵了一下,隨即又恢復了熱情:"叔,您別客氣!我們是一家人,照顧您是我們應該做的!"
就在這時,小麗的父親突然開口了:"老弟啊,我聽小張說你存了上百萬呢?這么大筆錢放在銀行,利息太低了。不如拿出來投資點什么?我正好有個項目..."
空氣一下子凝固了。我放下筷子,冷冷地看著他們。原來如此,他們是沖著我的存款來的。
"叔,您別誤會,爸他就是隨口一說。"老張慌忙解釋,眼神閃爍。
我深吸一口氣,盡量保持平靜:"我的錢自有安排,不勞你們操心。現在時間不早了,你們今晚住這里吧,明天一早就回去。"
老張和小麗交換了一個眼神,似乎沒想到我會這么直接地下逐客令。小麗很快調整了情緒,親熱地拉著我的手:"叔叔,您別生氣,我們是真心想照顧您。您想想,一個人住在這么小的房子里,多不方便啊。跟我們回老家,房子大,環境好,我可以每天給您做可口的飯菜..."
她的話語溫柔,但我能感覺到其中隱藏的貪婪。他們不是來照顧我的,而是來覬覦我的存款的。
晚上,我躺在沙發上輾轉難眠(因為床被他們占用了),回想著這突如其來的"親情關懷",心中五味雜陳。我和亡妻沒有孩子,這么多年來一直獨來獨往,從未想過要依靠誰。如今,這些平日里不聞不問的親戚,只因得知我有些積蓄,就爭先恐后地要給我"養老",實在諷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