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目新聞通訊員 彭琪琳 李偉
7月22日,應急管理部對湖北省15起成功組織群眾轉移避險的典型案例進行通報表揚,充分肯定湖北在多輪強降雨中科學應對、及時避險、有效防災的突出表現。
入汛以來,湖北省遭遇強降雨頻繁侵襲,湖北省防災減災救災委員會辦公室多次發布暴雨、強對流天氣風險提示。湖北省應急管理廳第一時間落實防汛減災“十條措施”,對橙色以上暴雨預警地區實施點對點“叫應”,組織市縣防汛責任人靠前響應、巡查處置,成功避免了一系列可能導致人員傷亡的災害事件。
應急管理部風險監測和火災綜合防治司指出,宜昌市、荊州市、黃岡市、孝感市、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神農架林區15起成功避險案例,成功避險得益于災害預警信息、巡查制度與應急響應機制的有效銜接,得益于基層防汛責任人“時刻在線”。
案例一
6月19日,宜昌市興山縣水月寺鎮出現大暴雨,最大累計雨量159.4毫米,高嵐河流域水位急速上升,沿途支流屬于重點加密巡查點。1時40分,水月寺鎮南對河村災害風險隱患信息報送員王成巡查發現,高嵐河支流簡家河水位上漲超過1米,伴隨河床泥沙翻涌,判斷為山洪前兆,于是立即上報。
水月寺鎮村干部巡查風險點
水月寺鎮接報后,迅速派鎮村干部趕赴現場,經會商研判,認為受區域降水和上游降水影響,位于簡家河支流的野竹池村、高家坪村、南對河村存在風險,立即組織3個村的干部、應急隊員開展“敲門行動”,叫醒叫應沿河居民,對風險較大的68戶201人進行轉移避險,并對災害風險區域封閉管控,同時,妥善安置轉移避險群眾,保障正常生活。因及時組織危險區域群眾轉移避險,無人員傷亡。
案例二
6月19日1時52分,宜昌市興山縣峽口鎮楊道河村災害風險隱患信息報送員黃雄巡查發現,高嵐河支流甘家河段水位上漲迅速,已超過2米,于是立即上報。峽口鎮黨委副書記、鎮長余維接報后,立即帶隊趕赴現場,研判后啟動避險轉移響應并組織力量轉移群眾。
2時46分,將宜興高鐵項目部生活區工人和下游李家山村沿河居住群眾共423人全部轉移至安全地帶。因轉移及時,無人員傷亡。
高嵐河流域水位上漲接近橋面
案例三
6月18日至22日,荊州市公安縣普降大到暴雨,全縣啟動防汛四級應急響應,麻豪口鎮平均降雨量226.5毫米。
受強降雨影響,崇湖流域溝渠出現高水位。23日6時50分,麻豪口鎮黃嶺村黨支部書記、村災害風險隱患信息員龔道平帶領防汛突擊隊員巡查發現,柳口渠段面出現管涌險情,隨時有潰堤風險,嚴重威脅附近370戶1100余名居民及3000多畝農田安全,于是立即上報,并在現場設置警戒標識。
巡查時發現柳口渠段面水面出現管涌險情
麻豪口鎮接報后,迅速組織專業人員及30多名搶險志愿者趕赴現場,調集挖機、土方運輸車開展搶險工作,同時緊急調運砂石、棉絮、木樁等搶險物資支援。
現場勘察分析后,制定“外堵內導”的搶險方案,在迎水面用棉絮、沙袋及砂石圍堵,在背水坡圍井導濾。搶險過程中,搶險人員多次潛入水中放置沙袋,志愿者接力搬運砂石,經過4個多小時的緊張搶險,11時30分,水流明顯減弱,險情得到有效控制,無人員傷亡。隨后,搶險人員又對周邊岸線進行全面排查加固,防止險情再次出現。
案例四
6月21日,黃岡市武穴市發布暴雨橙色預警,大金鎮1小時降雨量接近60毫米,地質災害風險急劇攀升。15時50分,武穴市大金鎮劉元村災害風險隱患信息報送員劉初升巡查發現,該村胡建生豬養殖場后山出現土體松動,碎石滑落現象,此處山坡巖壁近乎垂直,滑坡風險大,于是立即上報。村兩委接報后,組織人員將生豬養殖場2名工作人員和950頭生豬轉移至附近廠房避險。約1小時后,后山突發山體滑坡,養豬場頂棚被毀,滑落的土方石塊堆積在廠房內,滑坡方量約500立方。由于及時避險轉移,無人員傷亡,避免了950頭生豬傷亡造成的約150萬元損失。
滑坡發生后養豬場被土石掩埋
案例五
6月20日至22日,黃岡市英山縣接連遭受強降雨,大部分鄉鎮24小時降雨量達200毫米以上。20日7時,紅山鎮滿溪坪村黨支部書記、災害風險隱患信息報送員阮中貴冒雨在該村沿山灣組巡查發現,7組段家灣鄭在進、鄭炎明、彭勝利三戶房屋后溝內,雨水從后山流下變黃渾濁,并不時伴有泥沙、雜草,憑多年的農村生活經驗和平時防災培訓所學,他判斷滑坡風險高,于是立即上報。
8時15分,村兩委將3戶7人轉移安置。9時20分,鄭炎明家西頭發生部分滑坡,砂石涌進屋后溝、沖擊后屋半墻。為了防止再次滑坡,村兩委帶領村民冒雨上山用防水雨布將該危險區域覆蓋、并幫其迅速清理屋后砂石。因轉移及時,無人員傷亡。
屋后發生滑坡
案例六
6月27日,黃岡市英山縣遭遇梅雨期第二輪強降雨,楊柳灣鎮茶葉谷區域達到大暴雨級別。27日10時36分,楊柳灣鎮饒家灣村黨支部書記、災害風險隱患信息報送員胡政勇帶隊巡查時發現,在饒西公路饒家灣村五組茶葉谷水廠處左側山體出現一條約2米多長的裂縫,且山體流水發黃,時而有泥沙和碎石落下。
憑借平時學到的地災防治經驗,他敏銳地意識到即將發生滑坡,考慮到該公路是通往安徽省岳西縣和本縣陳巖村的一條縣道,涉及到兩省2個村和饒家灣村2個組2000多人的出行安全,于是立即上報。同時迅速設置警戒線和禁止通行警示牌,用自己的車輛橫在路上,禁止車輛通行,并安排專人值守,還在村微信群上發布禁止村民通行的提醒。11時10分,該山體發生滑坡,山石和泥沙約100余方滾落到路面,將整個道路覆蓋。由于巡查及時、預判準確、處置得當,無人員傷亡。
山體出現2米多長的裂縫
案例七
6月21日18時左右,黃岡市蘄春縣獅子鎮圓襟沖村災害風險隱患信息報送員嚴育軍巡查發現,本村16組圓襟沖村至吳垱黑凹路段主干道路邊山體有碎石掉落,山體下方有少量泥沙垮塌,于是立即上報。
村兩委和鎮政府立即組織專業人員實地查看研判,考慮到未來幾天持續降雨,該處山體崩塌風險增加,于是決定立即對該路段實行封閉管理,并在外圍豎立災害風險警示牌,同時組織人員設備進行除險作業。22日7時,挖機清理危險地段山體土方,23日10時險情解除,道路恢復通暢。由于發現處置及時,無人員傷亡,確保了周圍群眾共計150戶352人的出行安全。
發現山體小型崩塌,組織專業技術人員現場核實
案例八
6月20日17時30分,黃岡市蘄春縣張塝鎮六溪沖村災害風險隱患信息報送員殷元元巡查時發現,受近期連續降雨影響,六溪沖河水位暴漲,嚴重威脅河道兩邊住戶安全,同時發生山洪災害的可能性也非常大,于是立即上報。
5分鐘后,鄉鎮和村兩委干部抵達現場研判,結合往年此地山洪災害發生情況,立即啟動應急預案,全體村干部和應急隊員緊急集結,以手搖報警器、大喇叭、銅鑼、哨子和挨家敲門的方式轉移村民。經過黨員干部冒雨奮戰兩小時,19時40分將住在山邊、河邊等有安全隱患的住戶15戶22人全部安全轉移至安置點。因人員轉移及時,未發生人員傷亡。
六溪沖河道湍急水位暴漲
案例九
6月21日,黃岡市蘄春縣大同鎮遭遇大暴雨。22時許,石坪村災害風險隱患信息報送員朱立昌及村“兩委”人員巡查發現,黃友芬、朱玉娣兩位老人住房后山有泥土松動滑落,且流淌渾水,存在極大滑坡風險,于是立即上報。
村“兩委”干部及時將兩位老人轉移到安全住房。大同鎮接報后,迅速組織技術人員核查險情,對風險區域設立警戒線,將旁邊4戶群眾一并轉移,為防止群眾私自返回危險區域房屋居住,村“兩委”干部對住戶大門上鎖,并安排人員定時巡查,形成轉移避險閉環。
22日7時,黃友芬屋后發生小型滑坡,房屋部分墻體損毀,滑坡約15立方米。因發現及時、提前轉移,無人員傷亡,確保了5戶13人的安全。
黃友芬舊房子后面小型滑坡
案例十
6月21日下午,黃岡市蘄春縣檀林鎮遭遇特大暴雨,17時左右,檀林鎮劉全村災害風險隱患信息報送員劉建強巡查發現,本村河道河水漫堤倒灌,如不及時處理,下游農田作物將全部淹沒,于是立即上報,村兩委第一時間組織人員在下游圍堤處開挖排水溝,迅速排放洪水,成功挽救了下游100畝農田作物損失,確保了4戶10人的安全。
圍堤挖溝排水
案例十一
6月16日12時,孝感市孝南區陡崗鎮朝陽村駐村工作隊隊長唐波收到氣象預警信息,立即組織村兩委干部及駐村工作隊員,對轄區內風險隱患點開展巡查排查。16日14時,巡查至4組朝陽店街發現,村民熊荒珍家房屋瓦片呈片狀破損,磚混墻體連接處發現裂縫,木質房梁存在顯著風化腐蝕痕跡,極易發生倒塌,于是立即上報。
陡崗鎮接報后,立即組織相關部門現場會商研判,迅速制定避險轉移與臨時安置方案。唐波帶隊上門對住戶熊荒珍一家進行風險告知與避險勸導,并于16日17時將其安全轉移至安置點。21日7時23分,強降雨致使熊荒珍房屋主體結構倒塌。因提前5天轉移安置實施,無人員傷亡。
災后房屋破損
案例十二
6月18日至21日,孝感市遭遇強降雨強對流天氣。大悟縣應急管理加強部門聯合會商研判,及時發布預警信息,18日,縣安委辦下發了《關于加強汛期和極端天氣重點領域安全防患工作的提示函》。19日,召開防汛視頻調度會,要求各鄉鎮(區)在跨線橋、通行小橋、涉路涉河等重點地帶、重點部位開展巡查排查。20日8時,城關鎮田灣村災害風險隱患信息報送員付愿巡查發現,因京珠高速道路擴寬拆除的田灣村5組京珠中橋橋梁廢料未及時清除,又連降大雨,致使河道堵塞、行洪不暢,出現河水漫堤、倒灌入村,如不及時處置,可能發生洪澇災害,于是立即上報。
鎮村干部即刻逐戶通知堵塞河道周邊群眾,轉移涉險區域村民3戶10人,及時關閉上游一座小二型水庫的泄洪閘。該縣應急管理局迅速聯系縣京珠協調指揮部、項目1標施工方,組織12人、三臺大型挖掘機到現場進行疏通。因發現處置及時,人員提前轉移,河道全部疏通,水位下降至正常狀態,無人員傷亡。
河水漫灌至周邊村莊
案例十三
6月18日至21日,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鶴峰縣遭遇歷史最強降雨。22日17時30分,縣委組織部駐容美鎮楊柳灣社區尖刀班班長滿曦及社區黨委副書記向來、社區24網格網格員徐大梅在開展災害風險隱患巡查排查時,接到老水泥廠自管委員會副主任薛鴻反映,由于連續多日暴雨,洪水不斷沖刷老水泥廠停車場的河岸墻體,導致墻體出現空板、部分垮塌,相鄰的水泥廠1號樓房屋也出現不同程度裂縫、有傾斜跡象。
滿曦、向來、徐大梅趕赴現場核實后發現,停車場地面出現裂縫,部分部位已塌陷,立即上報。17時41分,停車場充電樁及供電變壓器處垮塌,變壓器火花四濺,危及附近人員安全。
容美鎮政府、縣應急局、縣住建局、電力公司等部門接報后,迅速趕赴現場,楊柳灣社區配合相關部門迅速行動,切斷電源、封控現場、疏散圍觀群眾,有序組織水泥廠1號樓居民緊急轉移。
18時30分,完成涉險群眾25戶59人全部轉移安置,并安排工作人員24小時值班值守,防止人員返回原住處。19時左右,水泥廠臨河停車場垮塌面積增大。因發現處置及時,無人員傷亡。
停車場垮塌現場
案例十四
6月18日至21日,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鶴峰縣遭遇強降雨。19日13時,鶴峰縣委辦公室駐中營鎮三家臺蒙古族村第一書記朱科宇及村災害風險隱患信息報送員部先茂對村地質災害點巡查發現,因持續強降雨,該區域村民覃桃英、吳新年、部進軒房屋前院壩裂縫變大,存在大面積滑坡風險,于是立即上報。
中營鎮政府和應急部門迅速趕赴現場,與村委會干部組織受威脅的6戶13人轉移至安全點,并在風險區域拉起警戒線,防止人員返流。19日22時45分,大面積山體滑坡發生,滑坡方量約10000立方米,損壞房屋5間,直接經濟損失約30萬元,因提前組織群眾轉移,無人員傷亡。
三家臺蒙古族村地質災害點房前滑坡
案例十五
6月24日至25日,神農架林區出現持續性強降雨。為提醒各鄉鎮做好應對工作,林區應急管理局連續發布預警信息。
25日11時26分,紅坪鎮溫水村災害風險隱患信息報送員宋發鑫在巡查時發現,紅坪鎮S284省道野馬河路段有散落石塊,落石上方山體有松動跡象,加之持續降雨影響,極易發生大面積崩塌,于是立即上報。11時40分,紅坪派出所與公路養護道班趕赴現場,并在崩塌路段兩端實施交通管制,設置警示標識,引導過往100余輛車輛安全繞行。11時46分,崩塌發生,落石達10余方,導致路面完全堵塞。
11時56分,公路養護道班緊急調配挖掘機,清理滑坡土石。同時,紅坪鎮利用無人機,對周邊山體及落石情況展開全面排查,確認山體是否存在二次崩塌情況。
經過近1個小時的排查和搶險,該路段于12時58分恢復通行。因應急處置迅速,措施得力,無人員傷亡。
無人機航拍山體崩塌情況
(來源:極目新聞)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