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作聲明:本文為虛構創作,請勿與現實關聯
"老頭子,咱孫子昨天不是說想吃蟹黃包子嗎?"陳淑華輕聲對丈夫說道。
"走,咱們下樓給小明買去。"李偉點點頭,夫妻倆躡手躡腳地走出家門。
誰知道到了早餐店才發現忘帶錢包,快速趕回家中,推開門的那一刻,眼前的景象讓兩位老人徹底愣住了。
01
李偉今年65歲,是個地地道道的老實人。年輕時在機械廠當車間主任,干了大半輩子,去年剛退休。
他的妻子陳淑華今年62歲,在百貨商店當了三十多年的營業員,也是去年退的休。
這對夫妻結婚整整四十年了,感情一直很好,街坊鄰居都說他們是模范夫妻。
他們的兒子李志強今年35歲,在省城做建材生意,這些年事業發展得挺不錯,在省城買了房子,娶了個溫柔賢惠的媳婦趙美玲。
小兩口有個兒子叫小明,今年8歲,聰明懂事得很。
由于李志強和趙美玲工作都特別忙,經常要出差跑業務,8歲的小明一個人在家實在不放心。
去年春天,小兩口商量后決定把小明送回老家,讓爺爺奶奶幫忙照顧。
小明剛來的時候還有些不適應,畢竟從繁華的省城突然來到這個小縣城,生活節奏完全不一樣。
城里的孩子習慣了快節奏的生活,各種興趣班、補習班排得滿滿當當,突然閑下來還真有些不知道干什么好。
但是李偉和陳淑華兩位老人對這個寶貝孫子那真是捧在手心里怕摔了,含在嘴里怕化了。
陳淑華每天變著花樣給小明做好吃的,李偉則陪著孫子下棋、講故事、教他認字。
慢慢地,小明適應了這里的生活。
沒有了城市里的緊張和壓力,孩子的天性得到了充分的釋放。
他喜歡跟著爺爺到樓下的小公園里遛彎,喜歡聽奶奶講她年輕時候的故事,更喜歡在這個溫暖的家里自由自在地玩耍。
一年多的時間過去了,祖孫三人建立了深厚的感情。
小明把爺爺奶奶當成了自己最親近的人,而兩位老人也把這個孫子視為掌上明珠。
每天晚上,三個人坐在沙發上看電視的時候,小明總是靠在爺爺或者奶奶懷里,那份溫馨和諧讓鄰居們都羨慕不已。
李志強每個月都會回來看望父母和兒子,每次看到小明在爺爺奶奶身邊這么開心,他心里既感激又安心。
趙美玲也經常給公公婆婆打電話,詢問小明的情況,對兩位老人的辛苦付出滿懷感激。
這樣的生活平靜而美好,三個人都很珍惜這段時光。
02
這是一個普通的周六早晨,外面的天空剛剛泛起魚肚白。
李偉像往常一樣,在5點半準時睜開了眼睛。年紀大了,睡眠就變淺了,每天都是這個時間自然醒來。
他輕輕地坐起身,看了看身邊還在熟睡的妻子,又看了看客廳里小明的小床。
孩子睡得正香,小臉蛋紅撲撲的,呼吸均勻而平穩。李偉心里涌起一陣暖意,這樣的生活真是太幸福了。
他躡手躡腳地下床,穿好衣服,走到廚房準備燒水。剛把水壺放到煤氣灶上,就聽到臥室里傳來輕微的動靜,是陳淑華醒了。
陳淑華看了看時間,正好6點整。她也輕手輕腳地起床,走到廚房跟丈夫碰面。
"小明還在睡呢?"陳淑華壓低聲音問道。
"嗯,睡得可香了。"李偉一邊調整火候一邊回答,"昨天下午在樓下玩了那么久,孩子肯定累了。"
陳淑華點點頭,走到客廳看了看小明。
孩子側著身子睡著,小手還緊緊抱著他最喜歡的那個小熊玩具,嘴角還帶著一絲淡淡的笑意,也不知道在做什么美夢。
"老頭子,昨天小明不是說想吃蟹黃包子嗎?"陳淑華回到廚房,小聲對丈夫說道。
李偉想起來了,昨天晚上吃飯的時候,小明確實提到過這件事。
孩子說他們班有個同學的奶奶會做蟹黃包子,特別好吃,他也想嘗嘗。當時兩位老人就答應了,說周末帶他去買。
"對對對,我記得。樓下不是新開了一家早餐店嗎?聽說他們家的蟹黃包子做得挺正宗的。"李偉說道。
"那咱們現在下去買吧,買回來等小明醒了正好能吃上熱乎乎的包子。"陳淑華提議道。
李偉覺得這個想法不錯。
小明平時都是7點半左右起床,現在下去買包子,時間正好合適。
而且這樣做能給孩子一個驚喜,想象著小明醒來看到自己想吃的蟹黃包子時那高興的樣子,兩位老人心里就美滋滋的。
"走,咱們這就下去。"李偉關掉煤氣,擦了擦手。
陳淑華去臥室拿了鑰匙和手機,兩人輕手輕腳地往門口走。
臨出門前,陳淑華又回頭看了一眼小明,確認孩子還在安穩地睡著,這才放心地跟著丈夫出了門。
門輕輕地關上,發出一聲極輕微的聲響。兩位老人站在門口聽了聽,屋里沒有任何動靜,看來小明沒有被驚醒。
他們走到電梯口,按了按下按鈕,等了半天也沒有動靜。
李偉走近一看,電梯門上貼著一張紙條:電梯故障維修中,暫停使用,給您帶來不便敬請諒解。
"又壞了?"陳淑華皺了皺眉頭,"昨天不是還好好的嗎?"
"沒事,咱們走樓梯下去,就五層樓,當鍛煉身體了。"李偉倒是挺樂觀的。
兩人開始往樓下走。
他們住在五樓,平時有電梯的時候感覺不出什么,現在走樓梯才發現這五層樓還真不少。
走到三樓的時候,正好遇到了住在這一層的鄰居王大媽。
"哎呀,老李老陳,這么早就出門啊?"王大媽正在門口拿牛奶,看到他們有些意外。
"給孫子買早餐去。"陳淑華笑著回答,"小明昨天說想吃蟹黃包子,我們去樓下那家新開的早餐店看看。"
"哎呀,你們兩口子對小明真是太好了。"王大媽羨慕地說道,"我那孫子跟他爸媽在外地,一年也見不了幾次面,不像你們天天能陪著孩子。"
"孩子在身邊確實熱鬧一些。"李偉笑著說,"您忙著,我們先下去了。"
"好好好,你們慢點走,樓梯有點陡。"王大媽叮囑道。
告別了王大媽,兩人繼續往下走。
走到一樓的時候,陳淑華已經有些氣喘了,畢竟年紀在這里,體力不如年輕時候了。
"老婆子,累不累?要不你在樓下等著,我自己去買?"李偉關心地問道。
"不累,就這么幾步路。再說了,買包子這種事情還是我去比較好,我知道小明喜歡吃什么口味的。"陳淑華擺擺手。
兩人走出樓門,外面的空氣很清新,早晨的陽光柔和而溫暖。
樓下的小公園里已經有一些老人在晨練了,有的在打太極拳,有的在慢跑,還有的在做健身操。
"等會兒買完包子,咱們也在這里活動活動?"李偉提議。
"好啊,正好鍛煉鍛煉身體。"陳淑華同意。
他們沿著小路往小區門口走去,那家新開的早餐店就在小區門口的商業街上,走路也就兩三分鐘的距離。
03
早餐店的生意很不錯,門口已經排了幾個人在買早餐。
店老板張師傅是個四十多歲的中年人,人很熱情,手藝也不錯,所以開業沒多久生意就挺好的。
"李大爺,陳阿姨,這么早啊!"張師傅看到他們,熱情地打招呼。
"給孫子買早餐。"李偉笑著回答,"聽說你家的蟹黃包子做得很好,我們來嘗嘗。"
"哎呀,小明那孩子真是招人喜歡,又聰明又懂事,見了人還特別有禮貌。"
張師傅一邊包包子一邊夸獎,"昨天下午我看見他在樓下跟小朋友們玩,那孩子是真的很不錯。"
聽到別人夸獎自己的孫子,兩位老人心里別提多高興了。這就是隔代親吧,孫子的一點點好都能讓他們開心半天。
"蟹黃包子要幾個?"張師傅問道。
"先來六個吧,我們三個人吃。"陳淑華想了想說道。
"好嘞,您稍等。"張師傅手腳很麻利,很快就包好了六個熱騰騰的蟹黃包子,用食品袋裝好遞給了陳淑華。
"一共十八塊錢。"張師傅說道。
李偉習慣性地伸手摸口袋,準備掏錢。
可是摸來摸去,左邊口袋空的,右邊口袋也是空的,衣服內側的口袋里也什么都沒有。
"奇怪了,我的錢包呢?"李偉有些慌張地繼續摸著各個口袋。
陳淑華看丈夫這樣,趕緊檢查自己的包。
她打開包一看,里面除了鑰匙、手機和一些零碎的東西,就只有幾塊零錢,根本不夠買包子的。
"這可怎么辦?我們都忘帶錢了。"陳淑華有些不好意思地對張師傅說。
張師傅倒是很理解:"沒事沒事,大爺大媽,包子你們先拿回去,錢下次再給也行。咱們都是鄰居,我還能不信任你們嗎?"
李偉和陳淑華對視了一眼,都覺得這樣不太好。
雖然張師傅人很好,愿意讓他們先拿包子,但是兩位老人都是很傳統的人,從來不愿意欠別人的賬,哪怕是幾塊錢也不行。
"這怎么行呢?我們還是回家取錢吧。"李偉堅持道,"您先忙著,我們很快就回來。"
"真的不用這么客氣,就幾個包子的事情。"張師傅還想勸說。
"不行不行,做生意不容易,我們不能占您便宜。"陳淑華也堅持要回去取錢,"您把包子先放著,我們馬上就回來。"
張師傅看兩位老人態度堅決,也就不再勉強了:"那行,我給您保溫著,您慢點去慢點回。"
"謝謝您了。"李偉和陳淑華道了謝,匆匆往回走。
路上,陳淑華有些自責:"都怪我,出門前沒有提醒你帶錢包。"
"怪我怪我,年紀大了記性不好,平時出門都習慣帶錢包的,今天怎么就忘了呢。"李偉也覺得很不好意思。
"快走吧,早點取了錢回來,小明說不定也快醒了。"陳淑華催促道。
兩人加快了腳步,往家里趕去。
04
回去的路上,兩位老人心里都有些著急。
不只是因為忘帶錢包這件事讓他們覺得不好意思,更重要的是擔心小明醒來后找不到他們會害怕。
"小明平時都是7點半左右醒來,現在都快7點了,咱們得趕緊的。"陳淑華看了看手機上的時間,步子邁得更快了。
"是啊,萬一孩子醒來發現咱們不在家,肯定會害怕的。"
李偉也加快了步伐,"咱們也真是的,出門前應該給小明留個紙條,告訴他我們去買早餐了。"
"下次記得,這次是我們考慮不周。"陳淑華一邊走一邊說,"孩子一個人在家,我這心里總是不踏實。"
確實,小明雖然已經8歲了,也很懂事,但畢竟還是個孩子。平時爺爺奶奶都是陪在身邊的,突然發現家里沒有人,肯定會緊張的。
"咱們平時都沒有這么早出過門,小明要是醒來了,肯定會到處找我們。"李偉越想越擔心,"希望他還在睡覺,沒有醒來。"
兩人一路小跑著回到了樓下,電梯還是沒有修好,他們只能繼續爬樓梯。
剛才下樓的時候還覺得挺輕松的,現在上樓就感覺有些吃力了,特別是在著急的情況下,爬到三樓的時候兩人都有些氣喘吁吁的。
"老頭子,你慢點,別累著了。"陳淑華看丈夫走得很急,有些擔心。
"沒事,就兩層樓了。"李偉擦了擦額頭的汗珠,"我就是擔心小明。"
終于爬到了五樓,兩人站在門口稍微緩了緩氣。李偉拿出鑰匙準備開門,突然停住了手。
"你聽,屋里有聲音。"李偉側著耳朵仔細傾聽。
陳淑華也貼近門邊聽了聽,確實,屋里傳來了一些動靜。
有腳步聲,還有翻找東西的聲音,但是聽起來不太像是小明發出的。
"小明應該不會發出這么大的動靜吧?"陳淑華小聲說道,"而且這聲音聽起來怎么有點奇怪?"
李偉也覺得不對勁。
平時小明在家的時候,動作都很輕,不會弄出這么大的聲響。
而且現在才7點鐘,就算小明醒來了,也不會在屋里翻箱倒柜的。
"會不會是..."李偉想到了一個可能,但是不敢說出來。
"你是不是也想到了什么?"陳淑華看出了丈夫的擔心。
兩人相視一眼,心里都涌起了同樣的擔憂:家里不會進小偷了吧?
05
站在門外,兩位老人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屋里的聲音還在繼續,時斷時續的,確實不像是小明一個8歲孩子能發出的動靜。
"這聲音聽起來像是有人在翻找東西。"李偉壓低聲音說道,"小明不可能弄出這么大的聲響。"
陳淑華也覺得情況不對:"而且你聽,這腳步聲很重,不像是小明的。小明平時走路都是輕手輕腳的,哪會這樣?"
兩人越聽越覺得可怕。現在社會上什么人都有,入室盜竊的事情也不是沒有聽說過。
雖然他們住的這個小區治安一直不錯,但是也不能保證百分之百安全。
"小明現在怎么樣了?"這是陳淑華最擔心的問題,"萬一真的有壞人進了家,小明會不會有危險?"
一想到可愛的小孫子可能遇到危險,兩位老人都急得不行。
李偉想要馬上沖進去,但是理智告訴他,如果真的有壞人在家里,貿然進去可能會讓情況變得更糟糕。
"冷靜,咱們得冷靜。"李偉努力讓自己鎮定下來,"先搞清楚里面到底是什么情況。"
他們貼著門仔細傾聽,屋里的聲音還在繼續。
除了腳步聲和翻找東西的聲音,偶爾還能聽到一些碰撞聲,像是有人在移動家具或者什么重物。
"這絕對不是小明能弄出的動靜。"陳淑華更加確信了自己的判斷,"小明一個小孩子,怎么可能移動那些重的東西?"
"而且現在才7點鐘,小明平時都是7點半才起床,就算醒來了也不會在屋里鬧騰。"李偉分析道,"肯定是有外人進了咱們家。"
兩人的心情越來越沉重。
家里進了小偷已經夠讓人害怕的了,更可怕的是小明還在家里。一個8歲的孩子面對可能的壞人,會有多么無助和害怕啊。
"小明現在到底怎么樣了?他會不會被嚇壞了?"陳淑華的眼淚都快掉下來了,"都怪我們,為什么要這個時候出門?"
"現在不是自責的時候。"李偉強迫自己冷靜思考,"咱們得想辦法。"
他們又仔細聽了一會兒,屋里的聲音依然在繼續,但是沒有聽到小明的聲音。這讓兩位老人更加擔心了。
"小明為什么一點聲音都沒有?"陳淑華擔心地說,"他不會是被..."
"別亂想。"李偉打斷了妻子的話,"說不定小明還在睡覺,沒有發現有人進來。"
但是李偉自己心里也沒底。
以小明平時的機靈勁兒,如果真的有陌生人在家里弄出這么大的動靜,他不可能聽不到。除非...除非小明已經被控制住了,或者更糟糕的情況。
"不行,咱們不能在這里干等著。"陳淑華下定了決心,"萬一小明真的有危險,咱們在這里浪費時間就是害了他。"
"那咱們怎么辦?直接沖進去?"李偉問道。
"咱們兩個老人,哪里是壞人的對手?"陳淑華很清楚自己和丈夫的實力,"而且萬一壞人狗急跳墻,傷害小明怎么辦?"
李偉也明白這個道理。
他們都已經60多歲了,身體素質遠不如年輕時候,真的遇到壞人根本不是對手。
如果貿然沖進去,不但救不了小明,還可能讓情況變得更糟糕。
"那咱們報警吧。"李偉提議,"讓專業的人來處理這種情況。"
"對,報警。"陳淑華趕緊拿出手機,"讓警察來處理,這樣最安全。"
兩人又在門外聽了聽,確認屋里確實有異常情況后,決定馬上報警求助。
06
陳淑華用顫抖的手撥通了110報警電話。
"喂,110嗎?我要報警。"陳淑華努力讓自己的聲音聽起來鎮定一些。
"您好,請問發生了什么情況?"接警員的聲音很專業。
"我家里可能進小偷了。我和老伴出門買早餐,回來的時候聽到屋里有奇怪的聲音,不像是我孫子能發出的動靜。我孫子才8歲,現在還在家里,我們很擔心他的安全。"陳淑華快速地說明了情況。
"您先別著急,我記錄一下具體信息。"接警員很耐心,"您家的具體地址是?"
陳淑華報了詳細的地址,包括小區名稱、樓號和房間號。
"您現在在什么位置?"接警員繼續詢問。
"我們就在自己家門口,但是不敢進去,怕驚動里面的人,擔心我孫子會有危險。"
"您做得對,千萬不要擅自進入。"
接警員強調道,"我們馬上派人過去,您在門外等著,注意安全。大概十分鐘左右我們就能到達現場。"
"好的好的,謝謝你們。"陳淑華放下電話,對丈夫說:"警察說十分鐘左右就到。"
"那咱們就在這里等著。"李偉說道,"千萬別輕舉妄動。"
等待的時間特別難熬。
屋里的聲音還在繼續,偶爾會停一會兒,但很快又會傳出新的動靜。兩位老人就這樣站在門外,心提著,不敢離開,也不敢進入。
"小明到底怎么樣了?"陳淑華一遍遍地擔心著這個問題,"他會不會很害怕?"
"警察馬上就到了,會沒事的。"李偉安慰著妻子,其實他自己也緊張得不行。
大概過了八九分鐘,樓道里傳來了腳步聲,是從樓下上來的。很快,兩名穿著警服的民警出現在了五樓的樓道里。
"是您報的警吧?"其中一名年輕的民警問道。
"是的是的,警察同志,你們可算來了。"陳淑華就像看到了救星一樣。
"別著急,我們了解一下具體情況。"另一名年紀稍大一些的民警說道,"您剛才在電話里說家里可能進了小偷?"
李偉把事情的經過詳細地說了一遍:他們早上出門給孫子買早餐,忘記帶錢回來取錢,在門外聽到屋里有異常聲響,不像是8歲的孫子能發出的動靜,所以懷疑家里進了小偷。
"您的孫子現在還在屋里?"年輕的民警問道。
"是的,小明才8歲,我們出門的時候他還在睡覺。"陳淑華回答。
"屋里現在還有聲音嗎?"年紀大的民警問。
四個人一起貼近門邊仔細傾聽,果然,屋里還是時不時地傳出一些動靜,有腳步聲,有翻找東西的聲音,還有一些碰撞聲。
"確實有異常情況。"年紀大的民警對同事說,"聽起來像是有人在翻找東西。"
"會不會是孩子醒來后在找東西?"年輕的民警提出了另一種可能。
"不可能。"陳淑華很肯定地說,"小明平時在家都是很安靜的,不會弄出這么大的動靜。而且他就算起床了,也不會到處翻箱倒柜的。"
"而且你聽這腳步聲,很重,不像是小孩子的。"李偉補充道。
兩名民警又仔細聽了一會兒,也覺得情況確實有些可疑。
"那我們現在怎么辦?"年紀大的民警問同事。
"按照程序,我們先敲門確認情況。如果里面沒有回應,或者回應異常,我們再采取進一步行動。"年輕的民警說道。
"萬一里面真的有壞人,敲門會不會驚動他們?"陳淑華擔心,"我怕他們傷害小明。"
"我們會注意的。"年紀大的民警安慰道,"而且敲門也是為了確認情況。如果真的有問題,我們會采取相應措施的。"
四個人商量了一下具體的行動方案。
兩名民警決定先敲門詢問情況,如果里面沒有正常回應,就考慮其他方案。李偉和陳淑華配合警察的行動,但要保持距離,確保安全。
07
"李大爺,您先把鑰匙給我。"年紀大的民警向李偉伸出手,"如果敲門沒有正常回應,我們可能需要直接開門進入。"
李偉有些猶豫。把鑰匙交給警察意味著他們隨時可能沖進家門,而里面還有小明。萬一真的發生沖突,小明會不會受到傷害?
"放心吧,我們都是經過專業訓練的,會保護好您孫子的安全。"
年輕的民警看出了李偉的擔心,"而且現在的情況,只有我們進去才能確保孩子的安全。"
李偉想了想,覺得警察說得有道理。
現在這種情況,他們兩個老人確實無能為力,只有靠專業的警察才能處理好。
"好,我相信你們。"李偉把鑰匙遞給了警察,"但是求求你們,一定要保護好我孫子。"
"您放心,保護人民群眾的安全是我們的職責。"年紀大的民警接過鑰匙,"特別是孩子,我們會格外小心的。"
兩名民警商量了一下行動計劃。
年輕的民警負責開門,年紀大的民警做好應對準備。李偉和陳淑華被要求站在稍微遠一點的位置,以免發生意外情況時受到傷害。
"我們先敲門試試。"年紀大的民警說道。
他輕輕地敲了敲門:"有人在家嗎?我們是警察,有人報警說這里有異常情況,請開門配合檢查。"
屋里的聲音突然停止了,一片安靜。四個人都屏住呼吸,等待著里面的回應。
過了十幾秒鐘,屋里還是沒有任何回應,但也沒有再傳出之前那些奇怪的聲音。
"再敲一次。"年輕的民警建議。
年紀大的民警再次敲門,聲音稍微大了一些:"我們是派出所的民警,請里面的人配合我們的工作,開門接受檢查。"
又是一陣沉默。屋里既沒有回應,也沒有任何動靜,安靜得有些詭異。
"這樣不正常。"年輕的民警皺著眉頭說,"如果里面只是正常的孩子,聽到警察敲門應該會有反應的。"
"是啊,小明是個很懂事的孩子,平時大人叫他都會立刻回應的。"陳淑華也覺得奇怪,"他不可能聽到警察叔叔叫門還不回答。"
"除非..."李偉想到了一個可能,但不敢說出來。
"除非里面真的有問題。"年紀大的民警接過了李偉的話,"現在看來,我們必須進去看看了。"
兩名民警做好了準備。年輕的民警拿著鑰匙準備開門,年紀大的民警把手放在了警棍上,隨時準備應對可能出現的情況。
"李大爺、李大媽,你們再往后退一點。"年輕的民警提醒道,"等我們確認安全后再讓你們進來。"
陳淑華緊緊抓著丈夫的手,兩人退到了樓道的另一端。他們的心都快跳出來了,既擔心小明的安全,也擔心即將發生的情況。
"準備好了嗎?"年紀大的民警問同事。
"準備好了。"年輕的民警深吸了一口氣,把鑰匙插進了鎖孔。
鑰匙轉動的聲音在安靜的樓道里顯得特別清晰。門鎖打開的那一刻,所有人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
年輕的民警慢慢地推開門,年紀大的民警緊跟在后面,手已經握住了警棍。
兩人小心翼翼地向屋內張望,準備應對可能出現的任何情況。
門緩緩開啟,客廳的情況逐漸呈現在眾人眼前...
門完全打開的那一刻,所有人都愣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