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作聲明:本文為虛構創作,請勿與現實關聯
"師傅,您這炒餅多少錢一份?"
趙建華抬起頭,看到一個穿著簡單但氣質不凡的年輕女子站在攤位前。這是個周三的下午,生意清淡,他正和16歲的兒子趙小宇一起收拾著鐵板上的殘渣。
"五塊錢一份,加個蛋七塊。"趙建華擦了擦額頭的汗,"您要幾份?"
女子沒有回答,而是仔細打量著這對父子。趙建華的手上滿是老繭,圍裙上沾滿了油漬,而站在一旁的趙小宇雖然穿著洗得發白的校服,但眼神清澈干凈。
"不用炒餅。"女子突然掏出手機,"我要給您轉點錢。"
趙建華愣住了:"轉錢?您這是什么意思?"
"您收款碼在哪里?"女子的語氣很堅決,仿佛這是件理所當然的事情。
"姐姐,您是不是搞錯了什么?"趙小宇有些緊張地看著這個奇怪的女子,"我們不能無緣無故收您的錢。"
女子看了看趙小宇,眼中閃過一絲復雜的情緒:"沒搞錯。這錢你們該收。"
趙建華更加困惑了:"小姐,我們素不相識,您為什么要給我們錢?"
"總之,您收著就對了。"女子四處張望了一下,看到攤位上貼著一個收款二維碼,直接拿手機掃了起來。
"等等!"趙建華想要阻止,但女子的手指已經在手機屏幕上飛快地操作著。
很快,趙建華的手機就響起了收款提示音:"微信收款13000元。"
"13000?!"父子倆同時驚呼出聲。
這個數字對于每天為了幾十塊錢辛苦忙碌的父子來說,簡直是個天文數字。
"小姐,您這是干什么?我們不能要這錢!"趙建華急忙要把錢轉回去,"您快把收款賬號給我,我馬上還給您!"
"不用還。"女子搖搖頭,神情變得嚴肅起來,"這錢本來就是你們的。"
"我們的?"趙小宇完全搞不明白,"姐姐,我們真的不認識您??!"
女子深深地看了父子倆一眼,然后說出了一句讓他們終生難忘的話:
"3年后,我再來。"
說完這句話,女子轉身就要離開。
"等等!"趙建華追上前幾步,"您至少告訴我您叫什么名字?為什么要給我們這么多錢?"
女子停下腳步,回過頭來,眼中含著一種說不清的情感:"名字不重要。這錢您收著,好好用。3年后,一切都會明白的。"
"可是......"趙建華還想說什么,女子已經快步走遠了。
父子倆站在攤位前,看著手機上那個讓人不敢置信的數字,半天說不出話來。
"爸,這到底是怎么回事?"趙小宇小聲問道。
"我也不知道。"趙建華搖搖頭,心情五味雜陳,"但是這錢我們不能要,明天我就去銀行想辦法還給她。"
"可是我們連她的名字都不知道。"趙小宇提醒道。
趙建華這才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一個素不相識的女子,給了他們一筆巨款,卻只留下了一句"3年后,我再來"就消失了。
這究竟是怎么回事?
周圍開始有其他攤販注意到了這邊的動靜。賣包子的王師傅走了過來:"老趙,怎么了?看你們父子倆的表情怪怪的。"
"王師傅,"趙建華猶豫了一下,還是決定把剛才的事情告訴了這個相處多年的老鄰居。
王師傅聽完后,瞪大了眼睛:"13000?你確定沒聽錯?"
"千真萬確。"趙小宇把手機拿給王師傅看,"您看,收款記錄都在這里。"
王師傅看了看手機,又看了看父子倆,臉上的表情變得很復雜:"老趙,這事兒可不簡單啊。"
"什么意思?"趙建華心里咯噔一下。
"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王師傅壓低聲音說道,"一個陌生女人突然給你們這么多錢,要么是認錯人了,要么就是有什么特殊目的。"
這句話讓趙建華心里更加不安。他想起女子離開時的眼神,那種復雜的情感絕不是認錯人那么簡單。
可是,她到底想要什么?
而那句"3年后,我再來"又意味著什么?
夕陽西下,父子倆收攤回家,但兩人的心情都很沉重。這13000元就像一塊巨石,壓在他們心上,讓人喘不過氣來。
當晚,父子倆在出租屋里討論了一個晚上,依然想不明白這件事的來龍去脈。
"爸,您說我們該怎么辦?"趙小宇躺在床上,翻來覆去睡不著。
"先放著吧,過幾天看看有沒有人來找。"趙建華也睡不著,"如果真的沒人認領,我們就想辦法找到那個女子,把錢還給她。"
但是父子倆都沒有想到,這一等,就是整整三年......
第二天一早,趙建華父子帶著忐忑不安的心情來到攤位。他們半期待半擔心那個神秘女子會再次出現,但一整天下來,除了熟悉的老顧客,再也沒有見到她的身影。
"老趙,昨天那個女的還沒來找你們?"王師傅關心地問道。
"沒有。"趙建華搖搖頭,"我們也不知道該怎么找她。"
其實,這父子倆的生活從來就不容易。三年前,趙建華的妻子因病去世,留下了一屁股醫藥費債務。為了供兒子上學,趙建華從原來的工廠辭職,開始擺攤賣炒餅。
每天凌晨四點起床準備食材,晚上十點多才收攤回家,一天下來能賺個四五十塊錢就算不錯了。除去房租、小宇的學費生活費,父子倆的日子過得緊巴巴的。
趙小宇很懂事,從來不向父親要零花錢,校服洗得發白了也不說要買新的。
他的成績很好,老師說有希望考上重點大學,但趙建華心里清楚,以家里的經濟狀況,供孩子上大學簡直是天方夜譚。
現在突然多了這13000元,說不動心是假的。這筆錢足夠支付小宇一年的學費和生活費了。
但是趙建華不敢用。他總覺得這錢來路不明,用起來心里不踏實。
一個星期過去了,那個女子始終沒有出現。趙建華開始主動打聽,問了附近所有的攤販,但都說沒見過這樣的女子。
"爸,要不我們報警吧?"趙小宇建議道。
"報警說什么?說有人給我們轉了13000塊錢?"趙建華苦笑道,"人家又沒說這錢是偷來的搶來的。"
又過了一個星期,趙建華決定去銀行問問有沒有什么辦法找到轉賬的人。
銀行工作人員告訴他,出于隱私保護,他們不能提供轉賬人的個人信息,除非有相關部門的調查函。
走出銀行的時候,趙建華更加迷茫了。
就在這時,一件意外的事情發生了。
趙小宇在學校突然暈倒,被送到醫院檢查后,醫生說孩子營養不良,需要住院觀察幾天。
面對高昂的醫療費,趙建華犯了愁。這時候,他想起了那13000元。
"爸,您就用那筆錢吧。"躺在病床上的趙小宇虛弱地說道,"那個姐姐說這錢本來就是我們的,也許她真的認識我們呢。"
"可是......"趙建華還是猶豫。
"爸,我們先用著,等找到那個姐姐,大不了連本帶利還給她。"趙小宇勸道,"您總不能看著我死在這里吧?"
最終,趙建華還是動用了那筆錢。交了醫療費,買了營養品,趙小宇的身體很快恢復了。
回到家后,父子倆商量了一下,決定把剩下的錢存起來,專門用來找那個女子,或者等她三年后回來時還給她。
但是生活的壓力很快又來了。
小宇的校服實在太破了,老師暗示說影響班級形象。趙建華心疼兒子,從那筆錢里拿出300塊給他買了新校服。
接著是房租到期,房東要漲價。趙建華為了不搬家影響小宇上學,又從那筆錢里拿出了一部分。
就這樣,一點一點地,那13000元被用掉了大半。每次用錢的時候,趙建華都會記錄下來,想著將來要還給那個女子。
隨著時間的推移,趙建華開始習慣性地觀察每一個來買炒餅的女顧客,希望能再次遇到那個神秘的女子。但是一個月過去了,三個月過去了,半年過去了,她始終沒有出現。
"爸,您說那個姐姐是不是已經出國了?"趙小宇有一次猜測道。
"有可能。"趙建華點點頭,但心里還是放不下這件事。
轉眼到了年底,趙小宇的期末考試成績出來了,他考了全年級第三名。班主任專門找到趙建華,說小宇很有希望考上重點大學,建議他給孩子報個補習班。
面對高額的補習費,趙建華又一次陷入了糾結。最終,他還是動用了那筆錢的一部分。
"爸,我覺得我們應該好好利用這筆錢。"趙小宇說道,"那個姐姐說這錢本來就是我們的,也許她是想幫我們呢。"
"但我們總要搞清楚她為什么要幫我們啊。"趙建華還是想不通。
為了找到答案,趙建華開始想各種辦法。
他去了派出所,向值班民警詢問,但民警說沒有相關的報案記錄。他又去了附近的商場、銀行等地方,詢問監控錄像的事情,但都被告知沒有權限查看。
甚至,趙建華還托人打聽了一下,想知道最近有沒有什么有錢人在做慈善活動,但也沒有找到任何線索。
第一年就這樣過去了。那13000元還剩下大約6000元,全部被趙建華存在一個單獨的賬戶里,等著那個女子回來。
第二年,趙小宇升入了高三。學習壓力更大了,各種復習資料、模擬考試的費用也增加了。趙建華咬咬牙,又從那筆錢里拿出了一些。
這一年,他們的生活質量確實有了明顯改善。小宇不再因為營養不良而生病,學習成績也更加穩定。趙建華自己也買了一些防護用品,擺攤的時候不再那么辛苦。
但是每當夜深人靜的時候,趙建華還是會想起那個女子的話:"3年后,我再來。"
她為什么要這樣說?這三年是不是某種考驗?她到底想要什么?
第二年年底,發生了一件讓趙建華更加困惑的事情。
那天,一個自稱是記者的年輕人來到攤位前,說要寫一篇關于小本經營的報道。在聊天的過程中,記者無意中提到了那個女子的事情。
"您說的那個女子,我怎么覺得有點熟悉呢?"記者思考了一會兒說道,"您能再詳細描述一下她的長相嗎?"
趙建華仔細回憶了一下,把女子的特征描述給記者聽。
"哦,我想起來了!"記者突然興奮起來,"我在一個商業論壇上見過類似的人。如果我沒記錯的話,她應該是某個公司的高管。"
"您能幫我們聯系一下嗎?"趙建華急忙問道。
"這個......"記者為難地說道,"我也不是很確定,而且就算確定了,我也沒有她的聯系方式。"
這個線索最終還是斷了,但給了趙建華一個新的方向。也許那個女子真的是某個公司的高管,有一定的社會地位。
第三年開始了,距離那個女子說的"3年后"越來越近。
趙小宇的高考也即將到來。經過兩年多的努力,他的成績穩定在全校前十名,考上重點大學基本沒有問題。
看著兒子的進步,趙建華心情復雜。如果沒有那筆錢,小宇的營養跟不上,身體狀況堪憂,哪還有精力好好學習?
但是這筆錢到底是怎么回事,到現在還是個謎。
"爸,您說那個姐姐真的會在今年回來嗎?"趙小宇問道。
"不知道。"趙建華搖搖頭,"但我們要做好準備。"
"什么準備?"
"把剩下的錢還給她,然后好好謝謝她。"趙建華說道,"不管她的目的是什么,這三年來,我們確實受益了。"
春天來了,距離那個女子出現的日子已經過去了兩年零九個月。
趙建華開始變得格外注意每一個來攤位的顧客,尤其是年輕女性。他甚至專門準備了一個信封,里面裝著剩余的4000元錢和一封感謝信。
但是三月過去了,四月過去了,那個女子還是沒有出現。
"會不會她忘了?"王師傅猜測道。
"不會的。"趙建華搖搖頭,"我感覺她是個很有原則的人。"
就在趙建華開始懷疑女子是否還會回來的時候,意外發生了......
時間來到了第三年的五月底,距離那個神秘女子第一次出現已經過去了2年11個月。
趙小宇即將參加高考,最近一直在緊張復習。而趙建華的心情也變得越來越焦慮,不是因為兒子的考試,而是因為那句"3年后,我再來"。
當他趕到攤位前的時候,卻看到了一個讓他震驚的場面。
那個神秘女子又出現了。
她就站在攤位前,和趙小宇在說話。但是這一次,她的表情異常嚴肅,手里拿著一個精致的盒子。
"小宇!"趙建華快步走過去。
女子轉過身來,看到趙建華,眼中閃過復雜的情緒:"我回來了。"
"您...您究竟是......"趙建華仔細看著女子的臉。
就在父子倆以為謎團即將解開的時候,林雅婷突然表情變得嚴肅起來:
"趙叔叔,這三年來,您是怎么使用那13000元的?"
這個問題讓趙建華心里一緊。他突然意識到,這三年可能真的是某種考驗。
"我...我們用了一些。"趙建華誠實地回答,"小宇生病了,還有學費......"
"具體用了多少?"林雅婷繼續問道,手里的盒子握得更緊了。
"用了9000元,還剩4000元。"趙小宇在一旁回答,"爸爸把每一筆開支都記錄下來了,說將來要還給您。"
林雅婷看了看父子倆,然后緩緩打開了手中的盒子。
盒子里裝著一疊厚厚的照片和一份文件。
"這些照片,記錄了你們這三年來的生活。"林雅婷說道。
趙建華和趙小宇震驚地看著那些照片。照片中有他們擺攤的場景,有小宇上學的身影,有父子倆一起吃飯的溫馨畫面......
"您...您一直在觀察我們?"趙建華難以置信地問道。
"是的。"林雅婷點點頭,"我需要確認一件事。"
"確認什么?"父子倆同時問道。
林雅婷沒有直接回答,而是從盒子里拿出了那份文件:"這是我這三年來對你們的觀察記錄。"
她翻開文件,開始念道:"2021年6月,趙小宇因營養不良住院,趙建華用我給的錢支付醫療費,但同時開始尋找我的下落,想要歸還這筆錢......"
"2021年9月,趙建華為兒子購買校服,花費300元,當晚在日記中寫道:'這錢不是我們的,但小宇需要體面地上學,我會想辦法賺錢還給那個好心人'......"
"2022年3月,趙建華為兒子報補習班,花費2000元,同時增加了擺攤時間,希望能多賺些錢......"
聽著這些詳細的記錄,父子倆震驚得說不出話來。
林雅婷看著父子倆,突然她的手機響了。接通電話后,她的臉色瞬間變得慘白。
"什么?現在?我馬上過去!"她急促地說完,匆忙掛斷了電話。
"雅婷,發生什么事了?"趙建華關心地問道。
林雅婷看著父子倆,眼中閃過一絲痛苦:"對不起,我必須馬上離開。但是這一次,我不知道什么時候還能回來......"
"什么意思?"趙小宇急切地問道。
林雅婷深深地看了父子倆一眼,眼中含著眼淚:"趙叔叔,如果...如果我再也回不來了,您一定要記住,您是這個世界上最好的人。那13000元,還有這個盒子里的其他東西,都是我對您的感謝。"
說完,她把盒子塞給趙建華,轉身就要離開。
"等等!"趙建華追上前去,"到底發生什么事了?我們能幫您什么嗎?"
林雅婷停下腳步,回過頭來,眼中的淚水已經流了下來:"趙叔叔,如果有一天您知道了真相,請記住,我從來沒有后悔過認識您......"
話音剛落,一輛黑色轎車停在了路邊。幾個穿著黑色西裝的人從車上下來,其中一個人走向林雅婷:"林小姐,時間到了。"
林雅婷最后看了父子倆一眼,然后跟著那些人上了車。
車子很快消失在夜色中,只留下父子倆呆呆地站在攤位前,手里拿著那個神秘的盒子。
當趙建華打開盒子的最底層時,他的臉色瞬間變得慘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