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作聲明:本文為虛構創作,請勿與現實關聯
河北縣城67歲的收廢品老漢李振國,在一個雨夜救助了一只渾身濕透的流浪白貓。
這只看似普通的貓咪在老人悉心照料下逐漸恢復健康,卻因為一些異常表現引起了寵物專家的注意。
當省里的專家團隊趕來進行詳細檢測后,所有人都被檢測結果震驚了。
01
凌晨五點,天色還沒有完全亮起來。
李振國準時從床上坐起身,這個習慣已經保持了快十年。
67歲的他動作依然利索,簡單洗漱后走進廚房。
鍋里的白粥還在咕嘟咕嘟地冒著熱氣。
他盛了一碗,配上昨天剩下的咸菜,這就是一頓早飯。
吃飯的時候,李振國總是很安靜。
三年前老伴去世后,這間三室一廳的平房就顯得格外空曠。
兒子李建軍在省城打工,一年到頭也回不來幾次。
每次通電話,兒子總問他要不要接到城里住。
李振國每次都拒絕,他說自己在這里住慣了。
其實真正的原因是不想給兒子添負擔。
六點半,李振國推著三輪車出門了。
車上放著幾個編織袋和一桿小秤。
這是他的全部“裝備”。
靠收廢品維持生活,雖然辛苦,但也能勉強過得去。
第一站是縣城東邊的老舊小區。
那里住的多是些退休工人,生活節儉,攢下的廢品也多。
李振國在這一片收了五六年,跟很多住戶都熟悉。
劉嬸家總是把紙箱疊得整整齊齊。
老馬頭會把鐵罐子洗得干干凈凈才賣。
這些細節讓李振國心里暖暖的。
上午十點,三輪車已經裝得差不多了。
李振國騎車來到廢品收購站。
老張是這里的老板,人不錯,從不故意壓價。
“今天收成不錯啊,老李。”
老張一邊過秤一邊閑聊。
“還行,夠這個月的生活費了。”
李振國計算著今天的收入。
一百二十三塊錢,對他來說已經很滿足了。
老張遞給他一瓶礦泉水。
“天熱,多喝點水。”
“謝了。”
李振國接過水,心里感激這些小小的善意。
下午,李振國又去了幾個熟悉的地方。
收廢品這行,靠的是勤奮和人緣。
有時候遇到好心的住戶,還會給他剩飯剩菜。
李振國從不拒絕,這些食物能讓他省下不少錢。
晚上七點,李振國回到家。
院子里堆放著分類好的廢品。
紙箱、塑料瓶、廢鐵,各歸各位。
這是他多年養成的習慣,整理得井井有條。
簡單吃過晚飯,李振國打開了老式電視機。
新聞聯播是他每天必看的節目。
雖然很多內容他都聽不太懂,但這成了他與外界聯系的方式。
八點半,李振國準時關燈睡覺。
這樣的生活日復一日,平淡卻規律。
直到那個雨夜的到來,一切都發生了變化。
2024年11月15日,是個寒冷的雨夜。
李振國騎車路過縣城一個老舊小區的垃圾桶旁。
昏暗的路燈下,他看到一個白色的小身影。
那是一只貓,渾身濕透,蜷縮在垃圾桶邊。
李振國停下三輪車,走近了看。
這只貓全身雪白,長長的毛發因為雨水貼在身上。
一雙藍色的眼睛里充滿了恐懼和無助。
很明顯,它已經餓了很久。
李振國猶豫了一下。
他從來沒有養過寵物,也不知道該怎么照顧。
貓咪看到他靠近,身體縮得更緊了。
李振國從口袋里掏出一個饅頭。
這是他留著當夜宵的。
他掰下一小塊,輕輕放在貓咪面前。
貓咪聞了聞,小心翼翼地吃了起來。
看著它饑餓的樣子,李振國心軟了。
他脫下自己的外套,輕柔地包裹住貓咪。
“跟我回家吧,外面太冷了。”
他輕聲說道,雖然知道貓咪聽不懂。
回到家,李振國在院子里找了個紙箱。
里面鋪上干凈的布料,給貓咪做了個臨時的窩。
貓咪似乎感受到了善意,不再那么緊張。
李振國又找來一個小碗,倒了點溫開水。
貓咪喝得很急,顯然渴壞了。
看著這個小生命逐漸恢復精神,李振國心里涌起一種陌生的溫暖。
第二天一早,李振國沒有急著出門收廢品。
他先騎車到鎮上,買了貓糧、貓砂和一個小食盆。
這些東西花了他八十多塊錢。
相當于大半天的收入,但他沒有心疼。
回到家,李振國按照包裝上的說明,給貓咪準備了食物。
貓咪吃得很香,李振國在一旁看著,臉上不自覺地露出了笑容。
“你這么白,就叫你雪球吧。”
他給貓咪起了個名字。
雪球似乎聽懂了,抬頭看了他一眼,然后繼續埋頭吃飯。
接下來的幾天,雪球逐漸適應了新環境。
它不再害怕李振國,甚至會主動蹭他的腿。
每天傍晚,李振國一推開院門,雪球就會跑過來迎接。
這種被需要的感覺,讓李振國覺得生活有了新的意義。
鄰居王嬸看到李振國養貓,忍不住說教。
“老李,你都這個年紀了,還養什么貓啊。”
“浪費錢不說,萬一抓傷你怎么辦?”
李振國只是笑笑,沒有反駁。
他知道王嬸是好意,但他不后悔自己的決定。
廢品站的老張也調侃他。
“老李,你這是老來得寵啊。”
“小心別被貓咪迷昏了頭。”
李振國依然笑而不語。
在他看來,雪球不僅僅是寵物,更像是家人。
隨著相處時間的增長,李振國發現雪球有些特別之處。
它從不在屋里大小便,總是乖乖地使用貓砂盆。
每次李振國看電視的時候,雪球會安靜地趴在他身邊。
特別奇怪的是,每當電視里播放音樂節目時,雪球會格外專注。
尤其是聽到鋼琴曲,它會端坐著,一動不動地聆聽。
李振國覺得這可能是貓咪的天性,并沒有太在意。
雪球的毛發也讓李振國感到驚訝。
即使只是用普通的寵物香波洗澡,雪球的毛發依然柔軟有光澤。
鄰居們看到雪球,都夸它漂亮。
“這貓長得真好看,像那些有錢人家養的名貓。”
“老李,你這是撿到寶了。”
李振國聽了這些話,心里美滋滋的。
他確實覺得雪球很特別,但也僅此而已。
02
兩個月后,意外發生了。
雪球突然不吃不喝,整天趴在窩里,無精打采。
李振國急壞了,連忙抱著雪球去縣城的寵物醫院。
縣城只有一家像樣的寵物醫院,醫生姓陳,據說經驗很豐富。
陳醫生仔細檢查了雪球的身體。
“從外表看,這只貓很健康。”
“可能是心理因素,比如換環境的應激反應。”
李振國不太懂這些專業術語。
“醫生,我該怎么辦?”
陳醫生一邊開藥一邊仔細觀察雪球。
“先給它吃點調理腸胃的藥,觀察幾天看看。”
拿藥的時候,陳醫生忍不住多看了雪球幾眼。
從業十五年來,他見過各種品種的貓。
雪球的毛色、體型、面部特征都讓他感到困惑。
這不像是普通的波斯貓,也不像土耳其安哥拉貓。
“這貓是什么品種?”陳醫生問道。
“我也不知道,是在路邊撿的流浪貓。”李振國如實回答。
陳醫生點點頭,但心里的疑問并沒有消除。
回家后,李振國按照醫囑給雪球喂藥。
三天后,雪球果然恢復了精神。
李振國松了一口氣,對陳醫生的醫術更加信任。
陳醫生卻沒有忘記那只奇特的白貓。
那天晚上,他把雪球的照片發到了一個專業寵物交流群。
“各位老師,幫忙看看這是什么品種的貓?”
群里很快熱鬧起來。
“毛色很純,應該是名貓。”
“體型比例不太對,有點奇怪。”
“會不會是某個稀有品種?”
討論持續了整個晚上,但沒有人能確定雪球的品種。
有人建議聯系省城的寵物專家。
“這種情況最好做個血統檢測。”
“如果真是稀有品種,價值可不菲。”
陳醫生看著這些留言,心情復雜。
他想起那個樸實的老人,不知道該不該告訴他這些。
第二天,陳醫生接到了一個電話。
來電的是省畜牧研究所的王博士。
“聽說你那里有只很特殊的貓?”
“能發幾張高清照片給我看看嗎?”
陳醫生連忙把照片發了過去。
半小時后,王博士又打來電話。
“我們想親自去看看這只貓。”
“方便的話,我們明天就過去。”
陳醫生有些緊張。
“這只貓的主人是個很普通的老人。”
“如果真有什么問題,希望您們能慎重處理。”
王博士保證會妥善處理這件事。
第二天下午,三輛轎車停在李振國家門口。
從車上下來四個人,都穿著正式的衣服。
為首的是王博士,五十多歲,戴著金絲眼鏡。
還有一個年輕的女博士,負責記錄和拍照。
第三個人自我介紹是國際寵物血統認證專家李教授。
最后一個人很神秘,只說自己姓顧,是私人收藏顧問。
李振國被這個陣仗嚇了一跳。
“各位專家,是我的貓有什么問題嗎?”
王博士和藹地笑了笑。
“沒有問題,我們只是想看看雪球。”
“聽說它很特別,所以過來了解一下。”
雪球似乎感受到了陌生人的氣息,躲在屋里不肯出來。
李振國輕聲呼喚,雪球才慢慢走到院子里。
四個專家立刻圍了上去,眼睛都亮了。
王博士蹲下身,仔細觀察雪球的每個細節。
“毛色、體型、面部特征都很完美。”
李教授拿出專業測量工具,記錄各項數據。
年輕女博士不停地拍照,從各個角度。
顧先生在一旁默默觀察,沒有說話。
““我們需要采集一些毛發樣本,做DNA檢測。”王博士說道。
“這不會傷害到雪球,只是為了確定血統。”
李振國有些不安,但還是同意了。
專家們的檢測持續了兩個小時。
雪球表現得很配合,似乎習慣了被人關注。
檢測結束后,專家們聚在一起小聲討論。
李振國看不懂他們的專業術語,只能在一旁干著急。
“結果什么時候能出來?”他問道。
““DNA檢測需要三天,我們會盡快聯系你。”王博士回答。
專家們離開后,李振國心神不寧。
他不知道這些檢測意味著什么。
村里的鄰居聽說有專家來看李振國的貓,都議論紛紛。
“老李家的貓不會是什么寶貝吧?”
“聽說那些專家都是從省城來的。”
“萬一真值錢,老李可就發財了。”
李振國聽著這些議論,心情更加復雜。
他擔心雪球,也害怕可能面臨的變化。
03
三天后的上午,王博士再次登門。
這次他的表情非常嚴肅。
顧先生也跟著來了,手里拿著一個文件夾。
“李叔,我們有很重要的事情要告訴您。”
王博士的語氣讓李振國心里咚咚直跳。
“雪球的DNA檢測結果出來了。”
“這個結果...有些出乎意料。”
李振國緊張地看著他們,等待答案。
顧先生打開文件夾,拿出幾張照片。
“李叔,您先看看這些照片。”
照片上是一只和雪球幾乎一模一樣的白貓。
“這只貓叫'卡拉奇之星'。”
“它的主人是已故的奢侈品大亨羅伯特·卡拉奇。”
李振國完全聽不懂這些名字意味著什么。
“這和我的雪球有什么關系?”
王博士深吸一口氣。
李振國聽著接下來的話感覺整個世界都在旋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