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想到訪華這件事,讓韓國如此糾結,韓國準外長說現在不方便訪華,需要先去美國跟特朗普會晤。
根據韓媒《朝鮮日報》報道,在國會人事聽證會上,針對韓國總統李在明,是否會出席中國抗日戰爭,勝利80周年紀念活動的提問,外交部長候選人趙顯表示:“難以給出明確回答。”
韓國媒體分析指出,準外長回避正面回答,李在明總統是否出席中國閱兵活動,將充分考慮與美國的關系等因素。
在我看來,韓國的這種表達方式,其實就是婉拒了中國的,觀摩九三閱兵的邀請。大家可能不知道,在這些國會聽證場合,這些政客說的話才是最真實的話,代表了當局最真實的想法。
韓國議員提問說,考慮到與美國的關系,李在明總統訪問中國,并出席抗戰勝利紀念活動,是否“多有不妥”?作為韓國總統,如果在沒訪問美國的情況下,就去中國高調參加活動,可能會影響“韓美同盟”。
韓國準外長趙顯則承認,會考慮這些因素,決定是否出席以及出席水平。
也就是說,可能中國發出了邀請,但是韓國總統李在明不會親自來,而是派出駐華大使或者外交部長,來中國參加相關活動。
最近李在明總統也親自結束過,他不是“親華”總統,韓美關系永遠是韓國外交的第一位。
其實韓國李在明總統的這個表現,我們并不感到意外,這也是符合當前韓國現實情況的。
相對于尹錫悅來說,李在明是屬于那種比較“務實派”的總統,像前總理文在寅一樣,都是比較從韓國國家利益出發,致力于推動朝鮮半島統一,用“親華”定義他們并不恰當,反而會影響他們的施政理念。
對于中國來說呢,我們也并不苛求別的國家領導人,是所謂的“親華”政客。對于韓國這種戰時指揮權,都在美軍手上的國家,我們更加要求不了太多,我們只要求韓國在大是大非問題上,不要偏袒美國就夠了。
比如在臺灣問題上,李在明就做得很好,他拒絕介入臺海沖突,認為那不是韓國應該考慮的事情。
但是我也不得不強調的是,韓國過分依賴韓美同盟,絕對不是一件好事。韓國維持韓美同盟的目的,是想要美國提供“核保護傘”,但是天底下哪有白撿的便宜,美國為韓國提供“核保護傘”,表面來看是幫助盟友威懾朝鮮,實際上仍舊劍指中國。
韓國想要維持中立,就必須要在軍事外交上,拿回自主決策權,啥事兒都看美國臉色,這樣的國家真的到了關鍵時刻,能從韓國根本利益出發做決策嗎?我們表示懷疑。比如中美發生沖突了,韓國真能拒絕美國出兵協同作戰嗎?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