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作聲明:本文為虛構創作,請勿與現實關聯
01
夕陽西下,翠園小區的涼亭里坐滿了納涼的居民。
陳奶奶端著保溫杯,慢慢踱步到石桌旁。
她75歲了,花白的頭發梳得一絲不茍。
退休前在銀行工作了30年,性格細致,觀察力敏銳。
“陳奶奶,您來了。”幾個大媽熱情地招呼著。
小劉正在和大家聊著小區的新鮮事。
他30歲,是小區的物業經理,性格急躁,最愛打聽八卦。
“聽說東邊那棟樓又要搬來新住戶了。”小劉興奮地說。
“是啊,開著大奔馳呢,看起來很有錢。”王大媽接話道。
陳奶奶靜靜地聽著,突然開口。
“我能一眼看出哪個男人有錢沒錢。”
涼亭里的談話聲戛然而止。
所有人都看向了陳奶奶。
“您這話說得...”小劉忍不住笑了。
“陳奶奶,您可別逗了,這種事誰能看得準?”
“就是啊,又不是算命先生。”李大媽也笑著搖頭。
陳奶奶并不生氣,慢慢坐下來。
她的眼神平靜而深邃。
“不信?”
“咱們走著瞧。”
眾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以為老太太在吹牛。
小劉更是直接說:“陳奶奶,您要是真有這本事,我可要好好學學。”
“物業費都能多收不少呢。”
大家哄笑起來。
陳奶奶只是輕輕一笑,沒有多說什么。
她站起身,慢慢往回走。
背影看起來有些神秘。
02
第二天上午,一輛黑色奔馳E級緩緩駛入小區。
車窗搖下,露出一張戴著金絲眼鏡的臉。
李總,40歲,西裝革履,看起來很成功。
他剛在小區買了一套180平的大房子。
“這就是昨天說的那個有錢人吧。”王大媽指著奔馳說。
“肯定是,開這么好的車。”
小劉也湊過來看熱鬧:“聽說買的是D棟最好的那套房。”
“180平呢,全款拿下的。”
李總下了車,整理了一下領帶。
他走路時胸膛挺得很直,眼神四處張望。
似乎在觀察有沒有人注意到他的豪車。
“您好,我是新搬來的住戶。”李總主動和大家打招呼。
“李總您好,我是物業經理小劉。”
“有什么需要盡管說。”
李總點點頭,拍了拍奔馳的車頂:“這車開著還不錯。”
“剛提的,德國進口的。”
“比之前那輛寶馬舒服多了。”
大家聽得頻頻點頭,眼中滿是羨慕。
李總很享受這種被關注的感覺。
他又說起了自己的生意,語調中帶著炫耀的味道。
“我在開發區有個工廠,主要做進出口貿易。”
“這幾年生意不錯,準備再擴大規模。”
正在大家聽得入神時,陳奶奶從樓下走出來。
她看了一眼李總,又看了看那輛奔馳。
目光在李總臉上停留了幾秒鐘。
“陳奶奶,您看這位李總,多有氣派。”小劉主動介紹。
陳奶奶點點頭,沒有多說什么。
李總熱情地伸出手:“您好,我是李明。”
“您好。”陳奶奶輕輕握了握手。
李總走后,大家還在議論著他的豪車和房子。
“這就是真正的成功人士啊。”
“人家年紀輕輕就這么有錢。”
陳奶奶在一旁靜靜地聽著。
她的表情有些若有所思。
過了幾天,又有一個新面孔出現在小區里。
老王,50歲,皮膚黝黑,身材瘦小。
他是附近修車廠的師傅,在小區租了個單間。
每天騎著破舊的電動車上下班。
穿著總是帶著機油味的工作服。
話不多,見人只是憨厚地笑笑。
“這人看起來就是打工的。”王大媽悄悄議論。
“肯定沒什么錢,租的房子才30平。”
小劉也不太在意這個新租戶。
畢竟和李總比起來,老王實在太普通了。
陳奶奶觀察了幾天,突然說出了驚人的話。
“這個李總沒錢,最多半年就得搬走。”
“那個修車的老王,別看他不起眼,這人有錢著呢。”
小劉差點把茶水噴出來:“陳奶奶,您這話...”
“李總開著奔馳住大房子,怎么可能沒錢?”
“老王那樣子,能有什么錢?”
其他人也都搖頭,覺得陳奶奶這次真的是眼花了。
“陳奶奶,您這判斷有點...”李大媽不好意思直說。
“不過就是猜測,不一定準的。”
陳奶奶依然很平靜:“咱們等等看。”
大家更加不信了,甚至有人在背后議論。
說陳奶奶年紀大了,眼神不好使了。
連這么明顯的事都能判斷錯。
03
三個月過去了。
小區里突然傳出了爆炸性的消息。
李總的奔馳不見了。
“聽說是被銀行拖走了。”小劉興奮地傳播著小道消息。
“貸款還不上,車被收回了。”
更令人震驚的是,李總匆匆忙忙搬走了。
據說是生意失敗,資金鏈斷裂。
連房子都要賣掉還債。
“這怎么可能?”王大媽不敢相信。
“前幾個月還說生意好得很呢。”
“看來是在吹牛啊。”
與此同時,老王也有了新動靜。
有人看到他在市中心看房子。
房產中介透露,老王一口氣要買兩套房。
都是全款支付。
“老王買房了?”小劉瞪大了眼睛。
“還是兩套?”
“怎么可能,他不是修車的嗎?”
消息很快得到了證實。
老王確實買了兩套房子,而且還在市里投資了一家汽修連鎖店。
原來他這些年一直在做投資,手里有不少錢。
租房只是為了省錢,把錢都用來投資了。
小區居民徹底震驚了。
“陳奶奶真的看準了。”
“這也太神了吧。”
“李總那么張揚,真的沒錢。”
“老王那么低調,竟然是有錢人。”
大家開始對陳奶奶刮目相看。
紛紛圍著她,想知道她是怎么看出來的。
“陳奶奶,您快說說,是怎么判斷的?”小劉急切地問。
“有什么秘訣嗎?”
陳奶奶只是笑而不語。
“時候還沒到。”
“再等等看。”
越是這樣,大家越是好奇。
都想知道陳奶奶到底有什么神奇的本領。
04
一個月后,小區又搬來了新住戶。
張先生,45歲,看起來像是機關干部。
戴著樸素的眼鏡,穿著普通的襯衫。
舉止文雅,但并不引人注目。
他每天騎電動車上班,從不開車。
買菜時會和攤販講價,衣著樸素整潔。
看起來就是個普通的中年男人。
“這回陳奶奶怎么說?”小劉摩拳擦掌。
“我看這個張先生就是個普通人。”
“公務員的樣子,工資也就那么回事。”
其他居民也都在觀察張先生。
想要驗證陳奶奶的神奇能力。
“這次陳奶奶肯定看走眼了。”王大媽悄悄說。
“張先生這么普通,哪有什么錢。”
小劉甚至主動打賭:“陳奶奶,這次您要是又說對了。”
“我請全小區的人吃飯!”
“我就不信還能有什么神奇的。”
陳奶奶靜靜地觀察了張先生一個星期。
每天都會在不同的時間,不同的地點見到他。
有時是早上上班的路上。
有時是傍晚買菜回來的時候。
有時是周末在花園里散步。
陳奶奶都會仔細地觀察著。
一周后,眾人再次圍住了陳奶奶。
“怎么樣,這回您看出什么了?”小劉迫不及待地問。
陳奶奶慢慢開口,語氣充滿了信心。
“張先生很有錢。”
“而且是真正的有錢人。”
小劉差點跳起來:“不可能!”
“他騎電動車,買菜還講價!”
“怎么可能有錢?”
其他人也都不相信。
“陳奶奶,這次您肯定看錯了。”
“張先生就是個普通人啊。”
“哪里像有錢人的樣子?”
陳奶奶卻搖搖頭:“外表往往是最靠不住的。”
“真正有錢的人,反而最低調。”
05
眾人圍住陳奶奶,急切地想知道她的判斷依據。
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她身上。
小區里從來沒有過這樣的熱鬧場面。
連平時不愛湊熱鬧的住戶都過來了。
“陳奶奶,您快說說吧。”小劉著急得直跺腳。
“我們都想知道您是怎么看出來的。”
“對啊,到底有什么秘訣?”王大媽也催促著。
“別賣關子了,我們都等不及了。”
陳奶奶看了看圍在身邊的十幾個人。
每個人臉上都寫滿了好奇和期待。
她緩緩開口,聲音不大,但每個字都清晰可見。
“其實很簡單。”
“沒錢的男人都有兩個明顯的習慣...”
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
連風聲都仿佛停止了。
這個秘密終于要揭開了。
正要說出第一個習慣時,張先生拎著菜籃子從樓梯口走了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