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作聲明:本文為虛構創作,請勿與現實關聯
張建軍背著行李走向部隊大門,十五年的炊事班長生涯即將落下帷幕。
“班長,真舍不得您走。”身后傳來戰友們的告別聲。他回頭揮手:“放心,我會常回來看你們的。”
正當他即將踏出軍營的那一刻,急促的腳步聲從身后傳來。“站住!別動!”首長威嚴的聲音響起,讓即將退伍的張建軍瞬間愣在了原地...
01
2023年秋天的風,帶著幾分蕭瑟吹過邊防部隊的營房。張建軍站在宿舍里,看著床上擺放整齊的行李,心情五味雜陳。明天,他就要結束這十五年的軍旅生涯,回到那個已經陌生的家鄉。
“建軍,你真舍得走?”室友老王坐在床沿上,手里夾著一支煙,卻沒有點燃。
張建軍摸了摸胸前的軍徽,說:“舍得不舍得的,年齡到了,總得走。”
老王嘆了口氣:“咱們這批人,就剩你我倆了。你走了,我也快熬到頭了。”
“以后有機會,咱們還能見面。”張建軍坐在自己的床上,看著墻上貼著的全班合影。照片里的自己還很年輕,那是剛來部隊時拍的。
十五年前,二十九歲的張建軍穿著新軍裝,怯生生地走進這個營房。當時的他什么都不會,連最簡單的蒸饅頭都能弄糊。如今,他已經是全團公認的廚藝高手,能做出幾十種菜,讓戰士們在艱苦的邊防生活中也能吃上可口的飯菜。
“還記得你第一次炒菜的時候嗎?”老王忽然笑了起來,“那鹽放得,我們吃了一口就全吐了。”
張建軍也笑了:“那時候班長說我手笨,不適合當兵。后來還不是慢慢學會了。”
“不光是學會了,是學精了。現在全團誰不知道張建軍的手藝好?連團長都夸你。”
說話間,門外傳來腳步聲。幾個年輕的戰士推門進來,手里拿著一個蛋糕。
“班長,我們給您準備了送別蛋糕。”小李走在最前面,臉上帶著微笑,但眼睛有些紅。
張建軍站起來,看著這些年輕的面孔,心里涌起一陣暖流。這些孩子,都是他看著成長起來的。剛來的時候,一個個瘦得像豆芽菜,在他的精心照料下,現在都長得結結實實。
“謝謝你們。”張建軍接過蛋糕,聲音有些哽咽。
“班長,您別難過。”小張湊過來說,“我們會想您的。”
“我也會想你們的。”張建軍拍了拍小張的肩膀,“以后要好好訓練,好好吃飯,知道嗎?”
“知道!”幾個戰士齊聲回答。
夜里,張建軍躺在床上睡不著。窗外的哨兵正在換崗,熟悉的口令聲傳進來。這些聲音,他聽了十五年,明天就聽不到了。
他想起剛來部隊的那些日子。那時候他什么都不懂,連最基本的軍容風紀都搞不清楚。是老班長一點一點教他,教他如何整理內務,如何做飯,如何和戰友相處。
后來老班長退伍了,他接過了炊事班長的擔子。開始的時候,他總是手忙腳亂,生怕做不好讓戰士們餓肚子。慢慢地,他摸出了門道,知道什么時候該準備什么菜,知道每個戰士的口味喜好。
十五年來,他從來沒有讓戰士們餓過肚子,從來沒有出過食品安全事故。這是他最自豪的事情。
退伍前的最后幾天,張建軍照常在食堂忙碌著。但是細心的他開始注意到一些異常的地方。
“小李,今天中午吃飯的人好像少了些。”張建軍邊洗碗邊對身邊的助手說。
小李想了想,說:“好像是的,平時都要剩很少的菜,今天剩了不少。”
02
張建軍皺起眉頭。作為炊事班長,他對每天的用餐人數很敏感。通常情況下,除了請假外出的,基本上人數都是固定的。但是最近幾天,吃飯的人數總是比預計的少十幾個。
“你去查查今天有多少人請假。”張建軍對小李說。
小李跑了一趟回來,說:“值班室說今天請假的只有五個人,但是我們少準備了至少十五份飯。”
這讓張建軍更加困惑。他拿出記錄本,仔細查看最近幾天的情況。記錄顯示,最近一周,每天都有十到二十人沒有按時就餐,但是請假的人數遠遠少于這個數字。
“會不會是有人不餓,沒來吃飯?”小李猜測道。
張建軍搖搖頭:“不太可能。咱們部隊訓練強度大,不吃飽飯怎么行?”
他開始留意那些經常不來吃飯的人。大部分都是老兵,而且看起來都有一個共同特點:最近經常請假外出。
“老張,你最近老往外跑什么?”一天晚上,張建軍碰到了二班的老張,忍不住問道。
老張愣了一下,然后笑著說:“沒什么,就是去鎮上買點東西。”
“買什么東西需要這么頻繁?”張建軍追問。
“哎呀,家里老婆讓買的一些雜七雜八的東西。”老張顯得有些不自然,“我先走了,明天還要訓練。”
看著老張匆匆離去的背影,張建軍覺得更加奇怪。老張平時話很多,今天顯得很急躁,而且眼神有些躲閃。
接下來的幾天,張建軍開始暗中觀察。他發現,那些經常不來吃飯的人,確實經常請假外出,而且時間都很有規律,通常是下午或者晚上。更奇怪的是,他們回來的時候,總是很疲憊的樣子,好像做了很累的工作。
“班長,您最近是不是有什么心事?”小李注意到了張建軍的異常,“您總是在想什么。”
張建軍回過神來,說:“沒什么,可能是快退伍了,心情有些復雜。”
但是他心里明白,事情沒有那么簡單。十五年的軍旅生涯,讓他對部隊里的一切都很敏感。現在的這些異常現象,絕對不是偶然的。
一天晚上,張建軍在廚房整理明天的食材時,發現了一個更大的問題。按照他的記錄,最近一周消耗的食材,足夠供應比實際多二十人的分量。這意味著,有一批人在他不知道的地方用餐。
他拿出計算器,仔細核算了一遍。數字很準確,確實多出了二十人的分量。這些食材去了哪里?是誰在消耗這些食材?
張建軍的職業敏感告訴他,部隊里可能發生了什么不尋常的事情。但是作為一個即將退伍的炊事班長,他不知道該不該過問這些事情。
“也許是我想多了。”他自言自語道,“可能是統計有誤差。”
但是內心深處,他知道自己的統計不會有錯。十五年來,他每天都在和這些數字打交道,對每一個細節都了如指掌。
退伍前的最后一個晚上,張建軍在廚房里做最后的整理工作。明天一早,他就要離開這個工作了十五年的地方。
“小李,庫房的鑰匙給我,我去檢查一下庫存。”張建軍對正在洗碗的小李說。
“班長,明天不是有新班長來交接嗎?現在檢查有必要嗎?”小李問道。
“做事要有始有終。我管了這么多年的庫房,總得清清楚楚地交出去。”張建軍說著,接過鑰匙走向庫房。
庫房里整齊地擺放著各種食材和調料。張建軍拿出記錄本,開始逐一核對。米面油鹽,蔬菜肉類,每一樣都要清點數量。
03
核對到一半,他發現了一個嚴重的問題。根據記錄,上周進了五十袋面粉,但是庫房里只剩下十二袋。按照正常的消耗量,應該還剩下二十五袋左右。
“奇怪,面粉怎么少了這么多?”張建軍仔細檢查了幾遍,確認沒有數錯。
他繼續核對其他物品。食用油也不對,大米也不對,幾乎所有的主要食材都比應有的數量少了很多。
張建軍的心開始往下沉。這種短缺不是一兩天形成的,而是持續了至少兩周。這意味著,有人在他不知情的情況下,持續從庫房取走大量食材。
“會是誰呢?”他坐在庫房里的小凳子上,開始回憶最近的種種異常。
首先是就餐人數的異常。每天都有十幾個人不來食堂吃飯,但是請假的人數遠少于這個數字。
其次是那些老兵頻繁外出。他們的行為很反常,而且總是顯得很神秘。
最后是庫存的異常。大量食材被消耗,但是實際就餐人數并沒有增加。
把這些線索串聯起來,張建軍得出了一個驚人的結論:那些頻繁外出的老兵,很可能在外面有什么秘密活動,而且需要消耗大量食材。
但是,這些活動是什么性質的呢?是私人聚餐,還是其他什么事情?如果只是私人聚餐,為什么要這么神秘?為什么要瞞著部隊?
張建軍越想越覺得不對勁。在部隊里,任何活動都應該是公開透明的,不應該有這種神神秘秘的行為。特別是涉及到這么多食材,這已經不是小事了。
他想起了前幾年聽過的一些傳言,說是有些地方出現過間諜活動,有人向境外勢力泄露軍事情報。當時他覺得這些事情離自己很遠,但是現在,他開始懷疑部隊內部是否也存在這樣的問題。
“不行,這事我必須上報。”張建軍站起來,準備去找值班領導。
但是走到門口,他又停住了。明天就要退伍了,如果現在上報這件事,很可能會被要求留下來配合調查。那樣的話,他的退伍計劃就要推遲了。
更重要的是,如果他猜錯了呢?如果這些只是一些無關緊要的小事,他這樣大驚小怪,會不會讓領導覺得他多管閑事?
“算了,明天交接的時候跟新班長說一聲就行了。”張建軍自我安慰道。
但是整個晚上,他都沒有睡好。那些數字和異常現象,像放電影一樣在他腦海里反復出現。他有一種強烈的預感,部隊里確實出了什么問題,而且可能比他想象的還要嚴重。
第二天早上,張建軍早早起床,最后一次為戰士們準備早餐。看著熟悉的廚房,熟悉的灶臺,他的心情格外復雜。
“班長,您的行李都收拾好了嗎?”小李一邊幫忙盛飯,一邊問道。
“都收拾好了。”張建軍點點頭,“今天中午的班車,下午就能到家。”
“我們會想您的。”小李眼圈有些紅,“您走了,廚房里就沒有那么熱鬧了。”
張建軍拍了拍小李的肩膀:“你們要好好干,新班長來了,要配合好他的工作。”
“知道了,班長。”
早餐結束后,張建軍開始和新來的班長進行工作交接。新班長叫王志強,是從其他部隊調過來的,看起來很有經驗。
“張班長,您辛苦了十五年,真不容易。”王志強一邊記錄,一邊說。
“都是應該做的。”張建軍把各種記錄本遞給他,“這些都是日常的記錄,您參考一下。”
王志強接過記錄本,仔細翻看:“您記錄得真詳細,每天的用餐人數、食材消耗,都記得清清楚楚。”
“做事要認真,不能馬虎。”張建軍說著,忽然想起了昨晚發現的問題,“對了,有一件事我要提醒您。”
04
“什么事?”王志強抬起頭。
張建軍猶豫了一下,說:“最近食材消耗有些異常,您來了以后要注意一下。”
“異常?什么意思?”
“就是消耗量比實際就餐人數要多,您可以對照記錄查一下。”張建軍指著記錄本說。
王志強點點頭:“好的,我會注意的。”
交接工作結束后,張建軍回到宿舍收拾最后的東西。行李不多,就一個背包和一個提包,裝著他十五年軍旅生涯的所有物品。
“建軍,車來了。”老王在門外喊道。
張建軍背起背包,拿起提包,最后看了一眼住了十五年的宿舍。床鋪還是那么整齊,柜子還是那么干凈,但是從今天開始,這里就不再屬于他了。
走出宿舍樓,張建軍看到幾十個戰士已經聚集在樓下,為他送行。
“班長,一路順風!”
“班長,要常回來看看!”
“班長,我們會想您的!”
戰士們的話語讓張建軍眼眶發熱。他努力控制著情緒,一一和戰友們握手告別。
“好了,該走了。”老王催促道,“別讓司機等太久。”
張建軍點點頭,轉身向部隊大門走去。身后是他生活了十五年的營房,前方是未知的新生活。
每一步都走得很沉重,每一步都充滿了不舍。但是他知道,該走的時候總是要走的,這是每個軍人都要面對的。
走到大門口,張建軍看到班車已經在那里等著。司機是個熟人,看到他過來,友好地揮了揮手。
“張班長,上車吧,準備出發了。”司機說道。
張建軍點點頭,把行李放到車廂里,然后轉身向營門口的哨兵敬了一個標準的軍禮。這是他在部隊里的最后一個軍禮,也是對十五年軍旅生涯的告別。
正當他準備上車的時候,身后忽然傳來急促的腳步聲。
“站住!別動!”
一個威嚴的聲音在身后響起。張建軍回過頭,看到營長帶著幾個軍官快步走了過來,神情嚴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