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作聲明:本文為虛構創作,請勿與現實關聯
創作聲明:本文為故事創作,地名人名化名,請勿與現實關聯,本文所用素材源于互聯網,部分圖片非真實圖像,僅用于敘事呈現,請知悉
"醫生,求求你,救救我的孩子!"女人的聲音在急診科走廊里撕心裂肺地響起。
值班醫生李華匆忙趕來,看到病床上蜷縮的小身影,心頭一緊。5歲的孩子臉色慘白如紙,小手緊緊捂著肚子,眼中滿含恐懼。
"痛...好痛..."孩子的聲音如蚊蠅般微弱。
01
凌晨2點47分,市人民醫院急診科。
秋雨綿綿的夜晚,整座城市都沉浸在深沉的睡夢中。急診科里燈火通明,值班護士小張正在整理病歷,桌上的咖啡已經涼透。
這樣的深夜,往往是最安靜的時候,除了偶爾傳來的儀器滴答聲,幾乎聽不到其他聲音。
突然一陣急促的腳步聲打破了夜的寧靜,伴隨著女人焦急的哭喊聲。
"醫生!醫生在哪里!"聲音帶著明顯的哭腔,在空曠的走廊里回蕩。
李華醫生放下手中的咖啡,快步走出辦公室。作為一名有著二十年從醫經驗的急診科醫生,他對這樣的深夜急診已經司空見慣,但眼前的景象依然讓他心頭一沉。
一個中年女人懷抱著一個小男孩,孩子穿著藍色的卡通睡衣,上面印著可愛的小熊圖案,但此刻已經被汗水浸濕,緊緊貼在瘦小的身體上。
女人大約三十五歲左右,頭發凌亂,臉上滿是焦急和恐慌的神色。她身后跟著一個高大的男人,大約四十歲,臉色陰沉,眼中閃爍著不耐煩的光芒。
"孩子怎么了?"李華邊問邊伸手接過孩子,他的動作輕柔而專業。
小男孩叫小明,剛滿5歲,正是最天真爛漫的年紀。
此刻他蜷縮成一團,小臉因疼痛扭曲著,豆大的汗珠不停地從額頭滾落。當李華的手觸碰到他時,孩子渾身一震,眼中閃過一絲讓人心痛的驚恐。
02
那種恐懼不是對疼痛的害怕,而是對身體接觸本身的極度抗拒,仿佛任何觸碰都會帶來無法承受的痛苦。
李華從醫多年,很少見到如此年幼的孩子表現出這樣復雜的恐懼情緒。
"他半夜突然肚子痛,痛得直哭。"女人擦著眼淚說道,聲音顫抖得厲害,"我是他繼母,叫王麗。這是他爸爸張強。"
他將小明輕輕放在檢查床上,孩子立刻縮成更緊的一團,就像一只受到驚嚇的小動物。
"小朋友,叔叔是醫生,不會傷害你的。哪里痛?"李華蹲下身,盡量讓自己看起來不那么有威脅性。
小明用顫抖的小手指了指肚子,卻不敢抬頭看李華。那雙原本應該清澈明亮的眼睛里,寫滿了與年齡不符的恐懼和戒備。
李華注意到,孩子的眼神有一種早熟的謹慎,仿佛在時刻評估著周圍環境的安全性。
"孩子平時身體怎么樣?有沒有類似的癥狀?"李華一邊觀察孩子的狀態,一邊詢問王麗。
"平時...平時還好吧。"王麗看了一眼身后的張強,"就是有時候會說肚子不舒服,但檢查過沒有什么大問題。"
李華注意到王麗回答問題時的猶豫和緊張,她的眼神總是不自覺地看向張強,仿佛在尋求某種許可或者確認。
這種行為模式在家庭暴力案例中很常見,受害者往往會表現出對施暴者的過度依賴和恐懼。
"什么時候開始痛的?"李華繼續詢問,同時仔細觀察著小明的反應。
"大概...大概12點多吧。"
03
王麗的聲音有些不確定,"他突然從床上坐起來,說肚子痛得厲害。開始我們以為他是做噩夢,但看他痛得那么厲害,就趕緊送來醫院了。"
張強不耐煩地插話:"這孩子就是嬌氣,可能是吃壞了什么東西。晚上吃了不少零食,我早就說過不能讓他亂吃?,F在好了,大半夜折騰到醫院來。"
李華注意到,每當張強說話時,小明的身體都會不自覺地顫抖,甚至會下意識地往遠離張強的方向縮。
這個細節讓他心中警鈴大作。作為一名有著二十年從醫經驗的急診科醫生,他見過太多各種各樣的病患,對于異常的行為反應格外敏感。
正常情況下,孩子生病時會本能地尋求父母的安慰和保護,但小明的反應卻完全相反。他不僅沒有向張強尋求安慰,反而表現出明顯的回避和恐懼。
"小明,告訴醫生叔叔,除了肚子痛,還有其他地方不舒服嗎?"李華蹲下身,盡量讓自己的聲音溫和一些。
孩子怯生生地搖搖頭,嘴唇緊閉。但李華注意到,小明的眼神總是在不安地四處游移,似乎在尋找什么,又似乎在躲避什么。
那種眼神讓人心痛,一個5歲的孩子不應該有如此復雜的恐懼情緒。
凌晨3點15分,檢查室里的氣氛變得更加緊張。
李華開始進行初步的體格檢查。"小明,叔叔需要檢查一下你的肚子,看看是什么地方痛。這不會很疼的,你不要害怕。"
就在他的手剛剛觸碰到小明的腹部時,孩子突然發出一聲尖銳的叫聲,整個人彈起來,眼中的恐懼更加明顯。那種反應不像是對疼痛的正常反應,而更像是對身體接觸的極度恐懼。
"別碰我!別碰我!"小明歇斯底里地喊著,小手拼命推拒著李華的手,整個身體蜷縮得更緊。
這反應太過激烈了。李華從醫二十年,見過無數病患,但很少有孩子對正常的醫學檢查表現出如此強烈的恐懼。
04
更奇怪的是,孩子的恐懼似乎不是對疼痛的害怕,而是對身體接觸本身的極度抗拒。
這種反應在醫學上很少見,通常只有在遭受過嚴重創傷的患者身上才會出現。而對于一個5歲的孩子來說,能夠造成這種心理創傷的原因往往令人不寒而栗。
"孩子可能是太緊張了。"王麗趕緊解釋,但她的眼神閃爍不定,"在家里他也很怕生,不喜歡陌生人碰他。從小就這樣,特別敏感。"
"是啊,這孩子膽子小得很。"
張強冷冷地說,語氣中帶著不屑,"動不動就哭,一點都不像個男孩子。我們平時都說他,男孩子要勇敢,不能總是這樣膽小怕事??蘅尢涮涞?,丟人!"
李華仔細觀察著這對夫妻的表情和言行。王麗雖然看起來很擔心,但她的緊張似乎不只是因為孩子生病。
每當李華要仔細檢查時,她的眼中就會閃過一絲慌亂,那種慌亂更像是擔心被發現什么秘密。
而張強從進來到現在,臉上始終沒有一個父親應有的焦急和關愛。他的態度更像是在處理一件麻煩事,而不是在關心自己的孩子。
更令人不安的是,他對小明的評價充滿了批評和不滿,完全沒有對一個5歲孩子應有的耐心和理解。
"小明,你能告訴叔叔,肚子是怎么開始痛的嗎?是突然痛起來的,還是慢慢痛的?"李華換了個方式,希望從孩子口中得到更多信息。
05
小明偷偷瞄了一眼張強,然后又迅速低下頭。那個眼神讓李華心頭一緊,那是一種尋求許可的眼神,一個5歲的孩子不應該在回答醫生問題時還要先看父親的臉色。
"就是...就是突然痛起來的。"他的聲音小得幾乎聽不見,仿佛生怕說錯什么話。
"那痛之前你在做什么呢?睡覺嗎?"李華繼續溫和地詢問。
孩子點點頭,但李華注意到他的小手在微微顫抖,而且眼神中流露出一種難以名狀的恐懼。
護士小張走過來,她也注意到了孩子的異常反應。作為一名有著十五年工作經驗的兒科護士,她見過各種各樣的孩子,但小明的表現確實很不尋常。
"醫生,我們是不是應該做一些詳細的檢查?"小張建議道。
"護士,準備做個血常規檢查,還有腹部B超。"李華吩咐道。
"不用那么麻煩吧?"張強皺著眉頭,顯得有些急躁,"可能就是吃壞肚子了,開點藥就行。這大半夜的,檢查這么多干什么?"
"孩子的情況需要詳細檢查。"李華的語氣變得嚴肅起來,"腹痛在兒童中原因復雜,必須要查明病因才能對癥治療。我們不能掉以輕心。"
就在這時,小明突然又痛得蜷縮起來,嘴里發出痛苦的呻吟。
但讓李華和護士都感到奇怪的是,孩子在痛苦中似乎在努力壓抑自己的聲音,仿佛大聲哭泣是一件會招致懲罰的事情。
06
王麗趕緊上前想要安慰,但孩子卻下意識地往后縮。"小明,媽媽在這里,不要怕。"
有趣的是,小明對"媽媽"這個稱呼并沒有表現出應有的依戀和安全感,反而顯得更加緊張。李華注意到,孩子對王麗的反應雖然沒有對張強那么恐懼,但也絕對稱不上親近。
血常規結果很快出來了。白細胞計數略高,但不算嚴重異常。這個結果讓李華更加困惑,如果只是簡單的腸胃炎,孩子不應該表現出如此強烈的恐懼反應。
"醫生,檢查結果怎么樣?"王麗緊張地問道,她的手不自覺地絞在一起。
"血象基本正常,但我需要做進一步檢查。"李華說道,他的直覺告訴他,這個案例絕不簡單。
就在這時,護士小張走過來低聲說:"李醫生,孩子的情況有些特殊,我覺得..."
她話說到一半停住了,因為她注意到張強正在緊緊盯著她們的對話,眼中閃過一絲警覺和不悅。
"什么特殊情況?"張強走過來,語氣中帶著質疑和威脅。
"沒什么,就是常規的醫學觀察。"小張趕緊掩飾道,但她和李華交換了一個意味深長的眼神。
李華已經從護士的眼神中讀出了什么。作為搭檔多年的同事,他們之間有著默契的理解。小張一定是發現了什么異常,而且這個異常很可能與孩子的家庭環境有關。
"我們需要做個腹部B超,全面評估孩子的情況。"李華決定進行更詳細的檢查。
凌晨3點45分,B超檢查室。
"B超檢查需要家長陪同。"護士小張按照程序說道。
"我去吧。"王麗站起身,但她的動作顯得有些僵硬和不自然。
"不用,我去就行。"張強突然開口,語氣中帶著不容反駁的堅決,"我是他父親,我去陪他檢查。"
07
就在張強說出這句話的瞬間,李華清楚地看到小明的臉色瞬間變得更加蒼白,小身體開始劇烈顫抖,就像秋風中的落葉。
"爸爸...我不要...我不要爸爸陪我去..."孩子終于開口了,聲音里充滿了恐懼和哀求,那種絕望的語調讓在場的所有人都感到心痛。
這句話在急診科里格外刺耳。一個5歲的孩子,在生病最無助的時候,不僅不愿意父親陪伴,反而表現出強烈的抗拒和恐懼。這種反應本身就說明了很多問題。
張強的臉色頓時變得難看起來,眼中閃過一絲憤怒:"這孩子就是不聽話,什么時候變得這么任性了!平時在家里也是這樣,一點都不親近我這個父親!"
"讓媽媽陪我去...求求你..."小明的眼淚終于忍不住流了下來,但即使在哭泣,他也在努力壓低聲音,仿佛害怕被人聽到。
李華看到這一切,心中的警覺性達到了頂點。作為一名經驗豐富的醫生,他見過太多家庭問題導致的兒童心理創傷。
"好的,讓媽媽陪你去檢查,爸爸在這里等我們。"李華蹲下身,用最溫和的語調對小明說道。
張強想要反對,臉色變得更加陰沉,但在李華堅決的目光下,以及護士小張的注視下,只能不情愿地坐回椅子上。
B超室里,小明依然顯得很緊張,但在沒有張強在場的情況下,他的情況確實好了一些。超聲科的王醫生是個溫和的中年女性,她一邊檢查一邊輕聲安慰著孩子。
"小朋友很勇敢,馬上就檢查完了。檢查不疼的,叔叔阿姨都是來幫助你的。"王醫生溫柔地說道。
08
檢查過程中,小明雖然還是很害怕,但在女醫生溫柔的安撫下,緊張情緒有所緩解。
王醫生仔細觀察著屏幕上的圖像,專業地進行著各項檢查。她的表情逐漸變得嚴肅起來,因為她也發現了一些異常的情況。
"檢查完了,小朋友表現得很好。"王醫生給了小明一個鼓勵的笑容,但她的眼神中透露出一絲擔憂。
回到急診科,李華仔細查看著B超報告。報告顯示腹腔內確實有一些異常,但更讓他擔心的是超聲檢查中發現的其他異常跡象。
"醫生,我孩子怎么樣?"王麗擔心地問道,她的聲音在顫抖。
"情況比較復雜,需要進一步觀察和檢查。"李華沒有詳細說明,但他的表情變得更加嚴肅。
李華決定對小明進行更全面的檢查。當他開始檢查孩子的背部時,發現了一些讓他震驚的痕跡。
那些痕跡很淡,如果不仔細觀察很難發現,但作為經驗豐富的醫生,李華立刻意識到了它們的含義。
他的手在微微顫抖,但表面上依然保持著冷靜。
繼續檢查,李華又在孩子的手臂、腿部發現了類似的痕跡。這些痕跡有新有舊,明顯不是一次形成的,而是長期反復傷害的結果。
"小明,這些痕跡是怎么來的?"李華輕聲問道,努力控制著自己的憤怒。
孩子看了一眼這些痕跡,眼中閃過恐懼,然后趕緊搖頭:"我不知道...可能是自己碰到的..."
這個解釋顯然說不通。這些痕跡的位置和形狀,明顯不是意外碰撞能夠造成的。
09
就在李華繼續檢查的時候,張強和王麗突然提出要到走廊里透氣。兩人匆忙走出了病房,留下李華和護士小張在里面。
李華完成了全身檢查,內心已經有了明確的判斷。
他走向護士小張,壓低聲音說:"小張,你立刻報警。"
小張雖然內心充滿疑惑,但多年的合作讓她相信李華的判斷。她看了一眼病床上蜷縮的小明,眼中涌出同情的淚水。
"我知道了,我這就去。"小張點點頭,轉身準備離開急診科去打電話。
就在小張剛走到急診科門口準備推門而出的時候,她聽到走廊里傳來張強和王麗的對話聲。那聲音不大,但在安靜的深夜里格外清晰。
兩個人似乎以為沒有人能聽到,正在低聲交談著什么。小張本來不想偷聽,但當她聽清楚那句話的內容時,整個人如遭雷擊。
她的臉色瞬間變得蒼白如紙,雙手開始劇烈顫抖,連推門的力氣都沒有了。那句話的內容太過可怕,讓她幾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10
小張僵硬地轉過身,腳步沉重地走回李華身邊。她的眼中滿含恐懼和震驚,嘴唇顫抖得幾乎說不出話來。
"李...李醫生..."小張的聲音微弱得像蚊蠅,"他們剛才說的話..."
李華看到護士的表情,心中涌起不祥的預感。以小張多年的從醫經驗,很少有事情能讓她如此恐懼。
"他們說了什么?"李華的聲音變得緊張起來。
小張的眼中盈滿了淚水,她努力控制著自己的情緒,但依然無法掩飾內心的震撼。病床上的小明似乎感受到了空氣中的緊張氣氛,小身體開始更加劇烈地顫抖,眼中的恐懼達到了極點。
李華走到小張身邊,輕輕握住她的手:"別怕,告訴我他們說了什么。"
這句話如同驚雷在李華的腦海中炸響!他的臉色剎那間變得鐵青,雙手緊緊握成拳頭,整個身體都在劇烈顫抖,眼中燃燒著前所未有的憤怒火焰!
"什么?!"李華的嗓子像被砂紙磨過的生銹鐵管,嘶吼聲震得墻壁嗡嗡發顫,每一個字都裹著血沫子,仿佛要把五臟六腑都吼出來。
護士小張被這股兇煞之氣嚇得魂飛魄散,雙腿軟得像煮爛的面條,眼淚絕了堤似的往下跌,砸在地上噼啪作響,渾身抖得像通了電的縫紉機,連呼吸都帶著哭腔的哆嗦。
病床上的小明被這陣仗嚇得魂都飄到了天花板,小小的身子縮成一團篩糠,牙齒咬得咯咯作響,小臉白得像剛從冰窖里撈出來的雪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