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本文情節皆為虛構,人物、地點、事件是基于藝術表達的創作,與現實無關。所用圖片并非真實人物影像,僅作輔助敘事。本文借虛構故事傳遞積極價值觀,呼吁讀者遵紀守法,弘揚友善、正義等正能量,共建和諧社會。
“樂樂!你又拿我錢包里的錢了!”
張嵐的聲音尖利而顫抖,像一根繃緊到極限的弦。她死死抓著兒子的手腕,另一只手舉著空了一半的錢包。
晚飯后的客廳,只剩下母子二人,空氣凝固得像塊冰。
“我沒有!”十歲的樂樂使勁掙扎,眼睛里全是倔強和恐懼。
“還嘴硬!”張嵐氣得渾身發抖,“說!錢拿去哪里了!是不是又去買那些破卡片了?”
樂樂的嘴唇緊緊抿著,眼淚在眼眶里打轉,就是不肯開口。
“你不說是吧?”張嵐絕望地松開手,聲音里帶上了哭腔,“那錢是留著給你外婆買藥的啊……你這個孩子,怎么就變成這樣了?”
男孩的防線終于崩潰,他哇地一聲哭出來,斷斷續V續地喊著:“我要‘金卡’……我得還強哥的錢……他們都笑我……”
“強哥?”張嵐愣住了,“哪個強哥?”
01.
川南小鎮的午后,陽光懶洋洋地灑在老舊的街道上。鎮中心小學門口,一家名叫“夢想島”的文具店總是最熱鬧的地方。
店鋪的主人是一對年輕夫婦,男人叫李強,女人叫趙娟。
李強三十出頭,個子不高,但很壯實,臉上總是掛著一種讓孩子們著迷的笑容。他嘴甜,會來事,孩子們都親切地叫他“強哥”。趙娟則文靜許多,總是安安靜靜地在柜臺后整理貨品,看著丈夫和孩子們打成一片,眼神里滿是溫柔。
“夢想島”是鎮上所有小學生的樂園。放學鈴一響,孩子們便蜂擁而至,將小小的店鋪擠得水泄不通。他們不是來買文具的,而是為了柜臺上那花花綠綠的動漫卡片。
“強哥,再給我來五包!”一個胖乎乎的男孩拍出十塊錢。
“好嘞!”李強麻利地從貨架上拿下卡包,遞過去時還神秘地湊到男孩耳邊,“小胖,今天手氣不錯,往最底下那排摸,我感覺有大貨。”
男孩的眼睛瞬間亮了,感激地用力點頭。
這種場景每天都在上演。李強似乎有種魔力,他總能記住每個常來的孩子的名字,知道他們想要哪張稀有卡,甚至會“指點”他們如何抽中“大獎”。在孩子們眼中,強哥不僅是老板,更是他們的偶像和“軍師”。
家長們起初并不在意。小孩子嘛,喜歡個新鮮玩意兒很正常,就跟他們小時候拍洋畫、集郵票一樣。何況李強夫婦看起來那么和善,把店里打理得井井有條,從不賣三無產品,有時候孩子錢沒帶夠,他們也會笑呵呵地讓先把東西拿走。
久而久之,鎮上的居民都覺得,這對小夫妻是踏實肯干的老實人。他們靠著一家小店,不僅在鎮上買了房,最近還換了輛嶄新的白色小轎車。大家只當是他們經營有方,沒人多想什么。
只是,偶爾有細心的鄰居會看到,夜深人靜后,當“夢想島”卷簾門拉下,那輛白色小轎車會悄無聲息地滑出小巷,朝著幾十公里外的市區方向開去,直到天快亮時才回來。
02.
平靜的生活,是從一些微小的異常開始失衡的。
最先察覺到不對勁的是張嵐。她發現兒子樂樂變了,變得沉默、焦慮,經常一個人對著一堆卡片發呆。以前那個會纏著她講故事的陽光男孩,現在回家就鉆進房間,鎖上門。
更讓她無法忍受的是,家里的錢開始莫名其妙地消失。從十塊、二十,到后來的一百、兩百。每次質問,換來的都是樂樂的沉默或激烈的爭吵。
她不是唯一的受害者。鎮上的家長微信群里,抱怨自家孩子偷錢、撒謊的越來越多。話題的中心,無一例外都指向了“夢想島”的動漫卡片。
“我們家那個,一個月在上面花了快一千了!說不給錢就跟我鬧絕食!”
“何止啊,我家孩子把過年的壓歲錢全投進去了,就為了抽一張什么‘限定閃卡’!”
“這東西是不是有毒啊?孩子們跟瘋了似的。”
老師們也發現了問題。課堂上,總有學生在底下偷偷交換卡片,甚至發生了好幾起因為卡片被偷而引發的打架事件。學校三令五申,禁止學生沉迷抽卡,但收效甚微。
一些家長開始警惕起來,他們聯合起來,禁止孩子再去“夢想-島”。但這種圍堵,反而催生了更隱蔽的交易。孩子們開始讓高年級的學生代買,或者在更隱秘的角落進行他們的“卡片生意”。
李強的形象,也在悄然間發生著變化。
一天下午,張嵐提前下班去接樂樂,路過學校后巷時,撞見了她不愿相信的一幕。李強正靠在墻上,嘴里叼著煙,一改平日在店里的和善模樣。他面前站著三個孩子,其中一個就是樂樂。
“……沒錢?”李強的聲音很冷,帶著一絲不耐煩,“沒錢就別玩。欠我的錢什么時候還?利息可是天天在漲的。”
樂樂和其他兩個孩子嚇得臉色發白,低著頭不敢說話。
“我不管你們是去偷還是去搶,”李強把煙頭扔在地上,用腳碾碎,“三天之內,把錢給我湊齊。不然,你們那些‘寶貝’卡片,我可就一張張撕掉了。”
張嵐渾身冰涼,躲在墻角,大氣都不敢出。她終于明白,這早已不是簡單的買賣,而是一個精心設計的陷阱。
03.
引爆整個小鎮情緒的,是樂樂偷走了外婆的救命錢。
當張嵐在衣柜深處發現那個本該裝著三千塊錢的信封空空如也時,她徹底崩潰了。在她的逼問和哭喊下,樂樂終于吐露了全部的真相。
原來,“夢想島”的卡片生意,遠比表面看起來復雜得多。李強制定了一套規則,孩子們不僅可以抽卡,還可以用卡片進行“對戰”和“下注”。稀有卡就是賭桌上最大的籌碼。
很多孩子為了得到稀有卡,掏空了零花錢。當錢不夠時,李強就會“善意”地提出,可以先“借錢”給他,用來買卡包。借一百,一周后還一百一。利滾利,很快就變成了一個孩子們根本無法承受的數字。
樂樂已經欠了李強五百多塊錢。為了還債,也為了“翻本”,他才一次次地向家里偷錢,最終把手伸向了外婆的救命錢。
“他還說……如果還不上錢,就把我偷錢的事情告訴我所有的同學和老師……”樂樂哭得喘不上氣,“媽,我不想去上學了,我怕……”
張嵐的心像被刀子剜一樣疼。她抱著瑟瑟發抖的兒子,憤怒的火焰幾乎要將她燒毀。她不是在為失去的錢而憤怒,而是為一個十歲的孩子所承受的恐懼和欺騙。
當晚,張日自己的經歷和樂樂的哭訴,一字一句地打出來,發進了那個有幾百位家長的微信群里。
一石激起千層浪。
沉默被打破,一個又一個家長站了出來,講述著自家孩子幾乎一模一樣的遭遇。被“借貸”的孩子,遠不止樂樂一個。金額從幾百到上千不等,手段如出一轍:利用孩子的攀比心和好勝心,誘導他們陷入賭博和債務的泥潭。
這個看似和善的“強哥”,在孩子們眼中,早已變成一個無法擺脫的夢魘。
第二天一早,二十多位情緒激動的家長,以張嵐為首,沖進了鎮上的派出所。
接待他們的是老警官王建國。他看著這群義憤填膺的父母和他們提供的微信聊天記錄,眉頭緊緊地鎖了起來。他意識到,這可能不是一起簡單的消費糾紛。
04.
王建國帶著兩名年輕警員,第一時間趕到了“夢想島”。
店鋪還沒開門。李強和趙娟被警察叫開門時,臉上沒有絲毫慌亂。李強依然掛著那副招牌式的笑容,客氣地給警察倒水。
“警察同志,這是有什么誤會吧?我們可是正經生意人。”李強攤開手,一臉無辜。
“有人舉報你們涉嫌向未成年人設套,誘導他們賭博和借高利貸。”王建國開門見山,目光如炬,緊盯著他的眼睛。
李強哈哈一笑:“王警官,您開玩笑了。孩子們自己拿卡片玩鬧,怎么能算賭博呢?至于借錢,更是沒有的事。我們開門做生意,和氣生財,怎么會干那種違法的事?”
趙娟也在一旁幫腔,聲音柔柔弱弱:“是啊,警官,孩子們都喜歡我們,我們怎么會害他們呢。”
初步的搜查一無所獲。店里的賬本干干凈凈,所有的交易都是現金,流水清晰。除了那些動漫卡片,沒有任何可疑的東西。
王建國詢問了幾個被家長帶來的孩子,但孩子們一看到李強,就嚇得支支吾吾,什么都不肯說。
調查似乎陷入了僵局。法律講究證據,沒有證據,李強夫婦就是受法律保護的合法商人。
家長們不肯罷休。他們在“夢想島”門口拉起橫幅,警告其他家長和孩子不要上當。小鎮的輿論徹底沸騰,昔日的“夢想島”,成了人人避之不及的“奪命島”。
王建國頂著巨大的壓力。他知道,家長們的指控絕非空穴來風。李強夫婦的鎮定,反而顯得更加可疑。他立刻讓同事去查這對夫婦的背景。
很快,轉折點出現了。
調查資料顯示,李強,原名李大強,三年前曾在鄰市因為參與地下賭場、暴力催收,被公安機關處理過。他來這個小鎮,改了名字,完全是換個地方“重操舊業”,只是手段變得更加隱蔽,目標也從成年人,換成了毫無防備的孩子們。
拿到這份資料,王建國的手指重重地敲在桌上。他知道,狐貍的尾巴,終于要露出來了。
05.
盡管查到了李強的案底,但那只能作為參考,不能成為定罪的直接證據。要辦這個案子,必須找到他設局放貸的鐵證——賬本。
現金交易,孩子們不敢作證,李強夫婦滴水不漏。王建國明白,常規的調查手段已經很難突破。他申請了搜查令,決定對“夢想島”和李強的住所進行一次徹底的搜查。
行動在深夜展開。
警員們幾乎把店鋪和那套新買的房子翻了個底朝天。地板、墻壁、天花板……所有可能藏東西的地方都被仔細檢查過,但依然一無所獲。
李強和趙娟坐在一旁,表情從最初的緊張,漸漸變得有恃無恐。趙娟甚至還打了個哈欠,似乎在嘲笑警方的徒勞。
時間一分一秒過去,連最沉得住氣的王建國,心里都開始有些焦躁。
“王隊,會不會是我們想錯了?也許真的沒有賬本?”一個年輕警員小聲說。
王建國沒有回答,他銳利的目光掃視著客廳的每一個角落。最后,他的視線停在了那個巨大的、裝飾精美的觀賞魚缸上。浴缸底座是大理石的,看起來渾然一體,非常厚重。
“把這個挪開。”王建國指著浴缸。
“王隊,這個太重了,而且里面都是水和魚……”
“挪開!”王建國的語氣不容置疑。
李強的臉色在那一瞬間,有了一絲極其細微的變化。
幾名警員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將沉重的浴缸挪動了半分。燈光下,一名警員眼尖地發現,大理石底座和地面連接處,有一條幾乎看不見的縫隙。他用警用匕首插進去一撬,一塊大理石板應聲彈開,露出了一個黑洞洞的暗格。
暗格里,整整齊齊地碼放著七八個筆記本,還有一個移動硬盤。
王建國的心臟猛地一跳。他戴上手套,小心翼翼地拿起最上面的一本。
筆記本的封皮是可愛的卡通圖案,與它記錄的內容形成了觸目驚心的反差。
王建國翻開第一頁。
密密麻麻的字跡映入眼簾。上面記錄著一個個孩子的名字:樂樂、小胖、明明……每個名字后面,都跟著一串數字:借款日期、金額、利息、還款記錄……
賬目清晰,邏輯縝密。甚至在某些孩子的名字后面,還有用紅筆做的特殊標記。
“樂樂,偷竊家屬項鏈一條,折價800,債務清零。”
“小胖,介紹下線3人,提成50,減免利息。”
“明明,逾期一周,到其班級門口催收,效果顯著。”
一頁頁翻下去,王建國的手開始不受控制地顫抖。這已經不是高利貸了,這是對一群孩子進行系統的、惡毒的精神控制和人格摧毀。
他甚至看到了誘導孩子去偷、去騙、去發展“下線”的記錄。
這根本不是生意,這是一個針對未成年人的、周密而殘酷的犯罪網絡。
然而當王建國翻到最后一頁時,所有人都被筆記本上的內容震驚了。
王建國抬起頭,布滿血絲的雙眼死死地瞪著癱坐在沙發上、面如死灰的李強夫婦。他胸中的怒火如火山般噴涌而出,所有的理智和冷靜都被燒得一干二凈。
他將筆記本重重地摔在茶幾上,發出一聲巨響。從警二十年,他見過各種窮兇極惡的罪犯,卻從未像此刻這樣,感覺到一種發自靈魂深處的戰栗和惡心。
他指著那對夫婦,牙齒咬得咯咯作響,用盡全身力氣,從喉嚨里擠出兩個字:
“畜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