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師傅,你起得真早,辛苦了。”劉大爺看到餐桌上熱騰騰的早餐,心里很溫暖。
“不辛苦,這都是應該的。”張翠花笑著回答。
誰也沒想到,這個看似普通的48歲保姆,竟然隱藏著不為人知的秘密。
更沒人想到,她的兩句話會讓雇主當場決定將月薪翻倍。
01
張翠花站在小區門口,整理了一下身上的深藍色外套,看了看手機上的時間。
下午兩點整,正是約定的面試時間。
她深吸一口氣,邁步走進了這個看起來頗為高檔的小區。
48歲的她,已經做了十多年的保姆工作,見過形形色色的雇主。
有的刻薄,有的和善,有的挑剔,有的隨意。
但無論如何,她都會用心對待每一份工作。
這一次,她要面試的是一位退休干部,78歲的劉大爺。
中介說,老人家獨居,老伴三年前去世了,兒女都在外地工作。
需要找一個住家保姆,負責日常起居和陪伴。
月薪8000元,在這個城市算是中等水平。
張翠花按照門牌號找到了劉大爺家,是一套三室兩廳的房子。
她按響了門鈴。
“來了,來了。”里面傳來一個蒼老但中氣十足的聲音。
門開了,一個穿著白色襯衫的老人出現在面前。
老人身材中等,頭發花白但梳理得很整齊,精神狀態看起來不錯。
“您就是劉大爺吧,我是張翠花,中介介紹來面試的。”
張翠花禮貌地打招呼,聲音溫和而誠懇。
“哦,快進來,快進來。”劉大爺側身讓開,示意她進門。
“換鞋吧,拖鞋在鞋柜里。”
張翠花換了鞋,跟著劉大爺走進客廳。
房子裝修得很簡潔,但處處透著主人的文化底蘊。
書架上擺滿了各種書籍,墻上掛著幾幅字畫。
“坐吧,別拘束。”劉大爺指著沙發說道。
“我先給你倒杯水。”
“謝謝劉大爺,您別客氣。”張翠花坐下后,仔細觀察著周圍的環境。
房子雖然收拾得還算整潔,但她能看出一些細節上的問題。
比如茶幾上有一些灰塵,地板的邊角處有些污漬。
這些都是一個人生活時容易忽略的地方。
劉大爺端來一杯溫水,自己也坐了下來。
“張師傅,中介跟我說了你的一些情況,說你做保姆有十多年了?”
“是的,我今年48歲,做這行有12年了。”張翠花端正地坐著回答。
“之前在哪家做?”
“之前在李奶奶家做了三年,老人家前個月去世了,所以我才重新找工作。”
張翠花的語氣中帶著一絲悲傷,顯然對之前的雇主很有感情。
劉大爺點點頭,對她的誠實和情感表達有了好印象。
“那你平時都做些什么工作呢?”
“主要是做三餐,打掃衛生,陪老人聊天散步,還有就是注意老人的身體狀況。”
張翠花一邊說著,一邊注意觀察劉大爺的反應。
“如果老人身體不舒服,我會及時發現并處理。”
“嗯,這個很重要。”劉大爺滿意地點頭。
“我這個人生活比較簡單,不太挑食,就是希望有人能陪伴陪伴。”
“自從老伴走了,這房子里就太安靜了。”
說到這里,劉大爺的眼中閃過一絲落寞。
張翠花能感受到老人內心的孤獨,她輕聲安慰道:“劉大爺,您放心,如果我來的話,一定會好好照顧您。”
“那工作時間是怎么安排的?”張翠花問道。
“住家的,有自己的房間,周末可以回去看看家人。”劉大爺解釋道。
“月薪8000元,你覺得怎么樣?”
“可以的,劉大爺。”張翠花點頭同意。
這個價格在市場上算是合理的,而且劉大爺看起來是個好相處的人。
“那這樣吧,你先試工一周,如果雙方都滿意,就正式開始。”劉大爺提議道。
“好的,那我明天就搬過來。”張翠花爽快地答應了。
面試就這樣順利結束了,張翠花對這份工作很滿意。
第二天上午,張翠花拖著一個行李箱來到了劉大爺家。
劉大爺給她安排的房間在南邊,光線很好,還有獨立的衛生間。
“張師傅,你先收拾一下,熟悉熟悉環境。”
“中午我們隨便吃點,晚上你再正式開始做飯。”
“好的,劉大爺。”張翠花開始收拾自己的物品。
她的東西不多,主要是一些換洗的衣服和生活用品。
收拾完后,她開始仔細觀察這個即將工作的環境。
廚房設備還算齊全,但有些地方需要深度清潔。
衛生間的瓷磚縫隙有些發黑,需要用專業的清潔劑處理。
客廳的窗簾很久沒洗了,已經有些灰塵。
這些都是她接下來要處理的工作。
中午,劉大爺隨便煮了點面條,兩人簡單吃了一頓。
張翠花觀察到,劉大爺的口味比較清淡,而且牙齒不太好,咀嚼有些困難。
這些細節她都默默記在心里,晚上做飯時會特別注意。
下午,張翠花開始了第一天的工作。
她先從廚房開始清理,把每個角落都擦拭得干干凈凈。
然后是衛生間,用專業的清潔劑處理瓷磚縫隙的污漬。
接著是客廳和臥室,她發現劉大爺的臥室里有很多藥瓶。
從藥品的種類來看,老人有高血壓和心臟方面的問題。
這讓張翠花更加注意起來,她知道這類病人需要特別的關注。
02
傍晚時分,張翠花開始準備晚飯。
她選擇了一些容易消化的食材,做了蒸蛋羹、青菜粥和紅燒魚。
魚刺她都仔細挑了出來,蒸蛋羹做得特別嫩滑。
“張師傅,這飯菜真香啊。”劉大爺聞著香味走進廚房。
“劉大爺,馬上就好,您先坐著等一下。”
很快,一桌可口的飯菜就擺在了餐桌上。
劉大爺嘗了一口蒸蛋羹,眼睛頓時亮了。
“這個蒸蛋羹做得真好,比我老伴做的還香。”
“您喜歡就好,我以前照顧的李奶奶也愛吃這個。”張翠花微笑著說道。
“青菜粥也很清香,正適合我這個老胃口。”
劉大爺一邊吃一邊夸贊,顯然對張翠花的手藝很滿意。
吃完飯后,張翠花主動收拾碗筷,劉大爺想幫忙被她婉言謝絕了。
“劉大爺,您去客廳休息吧,這些我來就行。”
“那好,你忙你的。”
劉大爺走到客廳,打開電視看新聞。
張翠花在廚房里忙碌著,洗碗、擦灶臺、整理廚具,每一樣都做得井井有條。
晚上八點多,劉大爺準備洗澡睡覺。
“張師傅,我先去休息了,你也早點睡。”
“好的,劉大爺,有什么事您隨時叫我。”
張翠花也回到自己的房間,但她并沒有立即睡覺。
多年的工作經驗告訴她,老人的睡眠往往不太好,尤其是獨居的老人。
果然,大約十一點多,她聽到客廳里有動靜。
張翠花輕手輕腳地走出房間,看到劉大爺坐在沙發上,一個人在那里發呆。
“劉大爺,您怎么不睡覺?”她輕聲問道。
劉大爺回過頭,有些不好意思地說:“睡不著,習慣了。”
“自從老伴走了,我經常失眠,一個人在房間里待著難受。”
張翠花理解老人的心情,她走過去坐在另一張椅子上。
“那我陪您坐一會兒吧,咱們聊聊天。”
“這怎么好意思,你明天還要工作呢。”劉大爺有些過意不去。
“沒關系的,我年輕,熬一晚上沒問題。”張翠花溫和地說道。
她起身去廚房泡了兩杯茶,回來和劉大爺一起坐在客廳里。
“劉大爺,您以前是做什么工作的?”
“我啊,在政府部門工作了一輩子,退休十年了。”劉大爺端起茶杯喝了一口。
“老伴在世的時候,每天晚上我們都會坐在這里看電視聊天。”
“現在一個人,總覺得空蕩蕩的。”
張翠花靜靜地聽著,不時點頭回應。
她知道這個時候,老人需要的不是建議,而是傾聽。
“您的兒女都在外地嗎?”
“嗯,兒子在上海工作,女兒在深圳,都有自己的家庭。”
“他們也很忙,一年回來不了幾次。”
說到這里,劉大爺的語氣中帶著一絲無奈。
張翠花能感受到老人內心的孤獨和對家人的思念。
“不過這也正常,年輕人都有自己的生活。”
“我們這一代人,總不能拖累孩子們。”
劉大爺很快調整了情緒,顯示出一種老一輩人的堅強和理解。
兩人就這樣聊到了深夜一點多,劉大爺才覺得有了困意。
“張師傅,真不好意思,讓你陪我聊這么晚。”
“沒關系的,劉大爺,您能睡著就好。”
張翠花扶著劉大爺回到臥室,確認他安全躺下后,才回到自己房間。
第二天早上,張翠花六點就起床了。
她先去廚房準備早餐,選擇了小米粥、煮雞蛋和咸菜。
粥熬得很爛,正適合老人的消化。
七點半,劉大爺起床了,看到餐桌上熱騰騰的早餐,心里很溫暖。
“張師傅,你起得真早,辛苦了。”
“不辛苦,這都是應該的。”張翠花笑著回答。
吃完早餐后,張翠花開始了一天的工作。
她先把昨天沒有清理到的地方仔細打掃了一遍。
然后開始洗劉大爺換下來的衣服,她發現老人的衣服都很整潔,但有些發黃了。
這說明劉大爺平時很注重個人衛生,但缺乏專業的洗滌技巧。
張翠花用專門的洗滌劑處理了發黃的部分,晾曬時也很有講究。
上午十點多,劉大爺準備出門買菜。
“張師傅,我去菜市場轉轉,你有什么需要買的嗎?”
“劉大爺,不如我陪您一起去吧,這樣我也能了解您的飲食習慣。”
“那好,一起去。”
兩人一起出門,張翠花仔細觀察著劉大爺的步態和精神狀態。
老人走路還算穩健,但上樓梯時會有些氣喘。
這些細節她都默默記在心里。
在菜市場,張翠花注意到劉大爺習慣買什么樣的菜。
他比較喜歡青菜、冬瓜這類清爽的蔬菜,肉類偏愛魚和雞肉。
“張師傅,你看看還需要買什么?”
張翠花看了看菜籃子,又選了一些適合老人的食材。
“我買點山藥,對您的身體有好處。”
“還有這個銀耳,可以做湯喝。”
劉大爺對她的細心很滿意,覺得這個保姆確實專業。
回到家后,張翠花開始準備午餐。
她做了山藥排骨湯、清炒小白菜和蒸蛋。
排骨燉得很爛,山藥也很軟糯,正適合老人食用。
“張師傅,你這手藝真是沒說的。”劉大爺吃得很香。
“我老伴生前也很會做飯,但做不出你這個味道。”
“您過獎了,只要您喜歡吃就行。”
就這樣,張翠花在劉大爺家的試工期很快過去了。
每天她都會細心地照顧劉大爺的起居,做可口的飯菜,陪他聊天解悶。
劉大爺對她的表現非常滿意,準備正式聘用她。
但就在試工期的最后一天晚上,發生了一件意外的事情。
那天夜里,張翠花像往常一樣陪劉大爺聊天到深夜。
老人回房間睡覺后,她也回到自己的房間準備休息。
大約凌晨兩點多,張翠花起床上廁所。
剛走到走廊里,她就聽到劉大爺房間里傳來異常的聲響。
那不是正常的翻身聲,而是一種沉重的撞擊聲。
張翠花心里一緊,立即輕手輕腳地走到劉大爺房門前。
門沒有完全關嚴,她能聽到里面的情況。
房間里很安靜,但這種安靜讓她感到不安。
張翠花輕輕敲了敲門:“劉大爺,您還好嗎?”
沒有回應。
她又敲了幾下,還是沒有聲音。
張翠花意識到可能出了問題,立即推門進去。
借著走廊的微光,她看到劉大爺倒在床邊的地上,一動不動。
03
“劉大爺!劉大爺!”張翠花趕緊跑過去。
劉大爺意識模糊,臉色蒼白,額頭上冒著冷汗。
張翠花立即蹲下身子,檢查老人的狀況。
呼吸急促,脈搏微弱,這是心臟病發作的癥狀。
多年在醫院當護工的經驗讓她迅速做出了判斷。
她立即撥打了120急救電話。
“您好,這里是120急救中心。”
“你好,我這里有一個78歲的老人突然暈倒,意識不清,呼吸困難,地址是...”
張翠花快速報告了情況和地址。
“我們馬上派車過去,請保持老人的呼吸道暢通。”
掛了電話后,張翠花立即開始實施急救措施。
她小心地將劉大爺的頭部偏向一側,防止嘔吐物堵塞呼吸道。
然后檢查老人的口腔,確保沒有異物。
接著她開始按壓劉大爺的人中穴,刺激老人的意識。
“劉大爺,您聽得到嗎?堅持住,救護車馬上就來了。”
張翠花一邊實施急救,一邊不停地和老人說話,希望能保持他的意識。
大約十分鐘后,救護車趕到了。
醫護人員迅速進入房間,接手了急救工作。
“老人什么時候開始出現癥狀的?”醫生詢問道。
“大約十分鐘前我發現的,他意識模糊,呼吸困難。”張翠花詳細匯報了情況。
“你做的急救措施很及時,為搶救爭取了寶貴時間。”醫生夸獎道。
很快,劉大爺被抬上了救護車。
張翠花也跟著上了車,陪同前往醫院。
在救護車上,她緊緊握著劉大爺的手,給他鼓勵和支持。
到了醫院,劉大爺被直接送進了急診科。
張翠花在外面焦急地等待,同時聯系了劉大爺的兒子。
“喂,您好,我是您父親的保姆張翠花。”
“什么?我爸怎么了?”電話那頭傳來緊張的聲音。
張翠花詳細說明了情況,劉大爺的兒子表示會立即趕回來。
經過兩個小時的搶救,劉大爺終于脫離了危險。
醫生出來后,對張翠花說:“幸虧你發現得及時,處理得當。”
“再晚一會兒,可能就危險了。”
張翠花這才松了一口氣,她知道自己的及時發現救了劉大爺一命。
第二天上午,劉大爺醒了過來。
看到守在床邊的張翠花,老人的眼中充滿了感激。
“張師傅,謝謝你救了我。”劉大爺虛弱地說道。
“劉大爺,這是我應該做的,您現在感覺怎么樣?”
“好多了,醫生說我這次是心梗,如果不是你發現得及時...”
劉大爺沒有繼續說下去,但他心里清楚這次的嚴重性。
下午,劉大爺的兒子劉明趕到了醫院。
他是一個40多歲的中年人,穿著西裝,看起來事業有成。
“爸,您感覺怎么樣?”劉明關切地詢問父親的情況。
“好多了,多虧了張師傅。”劉大爺指著張翠花介紹道。
劉明客氣地向張翠花表示感謝,但語氣中透著一種疏離感。
住院的幾天里,張翠花每天都來醫院照顧劉大爺。
她給老人送來可口的病號飯,陪他聊天解悶。
劉大爺的身體恢復得很快,醫生說可以出院了。
回到家后,劉大爺更加依賴張翠花的照顧。
他開始觀察張翠花的日常表現,發現她在很多細節上都很專業。
比如她會定時提醒老人吃藥,會注意觀察老人的臉色變化。
還會根據天氣情況調整飲食,這些都不是普通保姆能做到的。
劉大爺心中有了一個想法,但他還在猶豫著。
一周后,劉明再次從上海回來看望父親。
這次他來的目的不僅僅是探望,還有其他的想法。
“爸,我覺得您請保姆這件事需要重新考慮一下。”劉明開門見山地說道。
“怎么了?張師傅照顧得很好啊。”劉大爺有些不解。
“我不是說她照顧得不好,而是覺得花費太大了。”
“每個月8000塊錢,一年就是將近10萬,這筆錢不算小數目。”
劉明坐在沙發上,表情嚴肅地分析著。
張翠花在廚房里準備午飯,能聽到客廳里的對話。
她心里有些不安,但繼續默默地做著手頭的工作。
“兒子,這個錢我還是出得起的。”劉大爺有些不悅地說道。
“爸,我不是說您出不起,而是覺得沒必要。”
“您身體好著呢,干嘛要請保姆照顧?”
劉明顯然沒有充分了解父親最近的身體狀況。
“你不知道,我前幾天心梗住院了,要不是張師傅...”
“心梗?什么時候的事?您怎么不告訴我?”劉明吃驚地問道。
劉大爺簡單地講述了那天晚上的情況,強調了張翠花的救命之恩。
但劉明聽完后,態度依然沒有改變。
“爸,雖然那次她幫了忙,但那只是偶然情況。”
“您不能因為一次意外就覺得非她不可。”
“而且現在有很多便宜的保姆,沒必要花這么多錢。”
劉明的話讓張翠花心里很不舒服,但她強忍著繼續做飯。
“兒子,錢不是最重要的,關鍵是要找到合適的人。”劉大爺試圖說服兒子。
“爸,您就是太善良了,容易被人利用。”
“說不定那天晚上根本沒有那么嚴重,就是想表現一下。”
劉明的話越來越過分,完全不顧及張翠花的感受。
“你怎么能這么說呢?醫生都說了,如果不是張師傅發現得及時...”
“爸,醫生的話您也信?他們為了避免醫療糾紛,什么話都敢說。”
劉明完全否定了張翠花的功勞,讓老人很生氣。
但作為兒子,劉明繼續堅持自己的觀點。
“爸,我建議您換個便宜點的保姆,或者干脆不請了。”
“現在小區里有很多鐘點工,需要的時候叫一下就行。”
“這樣既能節省開支,也不用承擔額外的責任。”
劉明說得頭頭是道,但完全沒有考慮父親的實際需要。
張翠花在廚房里聽得心里很難受,她感到自己不被理解和認可。
作為一個做了十多年保姆的人,她見過太多這樣的場景。
雇主的子女總是以節省開支為理由,反對請保姆。
他們不理解老人內心的孤獨,也不了解專業護理的重要性。
04
午飯做好了,張翠花端著菜走出廚房。
“劉大爺,吃飯了。”她盡量保持平靜的語氣。
“張師傅辛苦了。”劉大爺感謝地說道。
但劉明看到張翠花后,態度變得更加直接。
“張師傅,不好意思,剛才的話你應該聽到了。”
“我覺得我爸確實不需要這么貴的保姆服務。”
“所以可能要麻煩你另找工作了。”
劉明的話說得很直接,絲毫不顧及張翠花的感受。
張翠花愣了一下,然后平靜地說道:“我明白了。”
“那我吃完飯就收拾東西離開。”
她的聲音很平靜,但劉大爺能感受到她內心的委屈。
“慢著,誰說要你走了?”劉大爺有些生氣地看著兒子。
“爸,您別固執了,聽我的沒錯。”劉明堅持自己的立場。
張翠花看著這對父子,心里五味雜陳。
她知道自己夾在中間很尷尬,最好的選擇就是主動離開。
“劉大爺,您兒子說得有道理,我確實不應該要這么高的工資。”
“還是讓我走吧,免得影響你們父子的關系。”
張翠花開始收拾桌上的碗筷,準備離開。
“劉爺爺,在我走之前,我有兩句話想對您說。”
她的語氣很認真,讓劉大爺和劉明都停下了爭論。
而她接下來的話,頓時讓劉大爺態度強硬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