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作聲明:本文為虛構創作,請勿與現實關聯
聲明:本文根據真實社會事件改編,人物姓名均為化名,細節有藝術加工。
"你還有臉站在這里!"
"媽,我..."
"別叫我媽!你這個掃把星!"
傍晚時分,小區門口圍滿了看熱鬧的鄰居。
李阿姨指著兒媳小雯,怒火中燒。
小雯低著頭,雙手緊握。
所有人都等著看這個向來軟弱的兒媳如何求饒。
誰知小雯緩緩抬起頭,平靜地說出了一句話。
瞬間,李阿姨的臉色變得煞白,張大的嘴巴再也合不攏。
01
李阿姨今年65歲,退休前是小學語文老師,在梧桐小區住了十五年。
她身材高大,說話聲音洪亮,走路帶風,是小區里出了名的"意見領袖"。
每天早上六點,她準時出現在小區花園里,和一群老姐妹聊天。從
國家大事到鄰里家長里短,沒有她不知道的。
"李老師就是有文化,說話有水平。"這是鄰居們對她的評價。
李阿姨只有一個兒子張明,今年32歲,在一家外企做財務經理。
張明從小就是她的驕傲,學習成績優秀,工作體面,月薪兩萬多。
唯一讓李阿姨不滿意的,就是兒子的性格太軟弱,遇事總是退讓。
"就是我太寵他了。"李阿姨經常這樣反省,但心里還是舍不得對獨生子嚴厲。
兩年前,張明帶回了女朋友小雯。
小雯今年27歲,老家在四川一個小縣城,大學剛畢業就來到這座城市打拼。
她身材嬌小,說話輕聲細語,笑起來有兩個小酒窩。
第一次見面時,李阿姨就覺得這個女孩太瘦弱了。
"我兒子需要的是一個能撐起家的女人,不是這種弱不禁風的。"李阿姨當時就在心里打了問號。
但是張明很堅持,說小雯人品好,性格溫和,兩人感情很深。
李阿姨看兒子這么認真,也就沒有明確反對。畢竟,兒子都32歲了,也該成家了。
婚禮辦得很簡單,小雯的父母從四川趕來,兩家人在酒店吃了一頓飯就算結束了。
李阿姨原本計劃要辦大酒席,邀請所有的親朋好友,但小雯提出希望簡單一些說不想太鋪張浪費。
"連個像樣的婚禮都不要,以后能指望她什么?"李阿姨心里更加不滿了。
婚后,小雯搬進了李阿姨家。
三居室的房子,李阿姨住主臥,小兩口住次臥,另一間作為書房。
按理說,空間還算寬敞,但問題很快就來了。
小雯習慣晚睡晚起,李阿姨卻是早睡早起的人,小雯喜歡吃辣,李阿姨口味清淡。
小雯做飯量少,李阿姨覺得不夠吃。
最重要的是,小雯不太會做家務,經常把衣服洗不干凈,拖地也不徹底。
"這個媳婦真是不合格。"李阿姨開始在心里給小雯打分,而且分數越來越低。
更讓李阿姨著急的是,小雯結婚快兩年了,肚子一點動靜都沒有。
李阿姨是傳統的中國婆婆,覺得女人結婚就是為了傳宗接代。
她開始頻繁地詢問小雯的身體狀況,建議她去看中醫調理。
"媽,我們還年輕,不著急。"小雯每次都這樣回答。
"不著急?你都27了,再不生就是高齡產婦了!"李阿姨越來越焦慮。
她開始在小區里和老姐妹們抱怨,說兒媳婦不知道輕重緩急,一點都不為張家考慮。
漸漸地,整個小區的人都知道了李阿姨對兒媳婦的不滿。
張明夾在中間左右為難,他既不敢頂撞母親,又不忍心看妻子受委屈。
但他的性格決定了他只會選擇逃避,要么加班晚回家,要么找各種理由出差。
小雯看在眼里,心里很委屈,但她從小就是個懂事的孩子,知道家和萬事興的道理。
她努力學做婆婆愛吃的菜,努力早起早睡配合婆婆的作息,努力把家務做得更好。
但是,越是努力,李阿姨越覺得小雯是在作樣子給她看。
"裝什么裝?心里指不定怎么恨我呢。"李阿姨的偏見越來越深。
02
矛盾的激化從今年春天開始。
三月份,小雯陪李阿姨去醫院體檢,順便也給自己做了全面檢查。
拿到體檢報告后,李阿姨發現小雯的一些指標不太正常,立刻緊張起來。
"是不是身體有問題?難怪懷不上孩子!"李阿姨把體檢報告拿給張明看,"你們必須去大醫院再檢查一遍。"
張明看了看報告安慰母親說:"媽,這些指標都在正常范圍內,只是稍微偏高一點沒什么大問題。"
但李阿姨不放心,她開始在網上查資料,越查越覺得問題嚴重。
她甚至專門跑到醫院找熟人咨詢,得到的答復都是"問題不大,調理一下就好"。
可李阿姨已經認定了小雯身體有問題,這成了她心中的一根刺。
四月份,小區里王大媽的兒媳婦生了二胎,是個男孩。
李阿姨去探望時,看著襁褓中的嬰兒,眼里滿是羨慕。
"什么時候能抱上自己的孫子啊?"回到家,李阿姨對著小雯長嘆一聲。
小雯正在廚房做飯,聽到這話,手里的鍋鏟差點掉在地上。
她知道婆婆又要開始了。
果然,李阿姨開始了她的長篇大論:"你看人家王家媳婦,結婚一年就生了,現在二胎都生了。
你倒好,結婚兩年了,連個影子都沒有。我在小區里都抬不起頭了。"
小雯默默地聽著,心里很難受,她也想要孩子,但是這種事情急不來。
而且,張明最近工作壓力很大,兩人在一起的時間都很少,更別說備孕了。
"媽,這種事情要順其自然。"小雯輕聲說道。
"順其自然?"
李阿姨的聲音立刻提高了八度,"你是不是根本就不想要孩子?還是說,你就是生不出來?"
這話說得太重了,小雯的眼淚一下子涌出來。她放下鍋鏟,沖出廚房,跑進臥室鎖上了門。
張明晚上回家后,發現妻子眼睛紅腫,母親臉色鐵青,立刻知道又出事了。他分別安慰了兩人,但問題根本沒有解決。
五月份,情況更加惡化。
李阿姨開始在小雯面前說一些刻薄的話,比如"有些人就是命不好,想要都要不到","看來我們張家的香火要斷了"。
小雯每次聽到這些話,都會跑回房間偷偷哭泣。
她開始失眠,食欲不振,整個人瘦了一圈。
六月份,李阿姨的一個遠房親戚來做客,這個親戚有個孫女,剛剛出生三個月。
李阿姨抱著孩子愛不釋手,當著小雯的面說:"要是我也有這樣的孫女就好了。可惜啊,有些人就是不爭氣。"
小雯實在忍不住了,她放下手里的茶杯,站起來說:"媽,您能不能不要總是這樣說話?"
李阿姨愣了一下,她沒想到一向溫順的小雯會頂嘴。
但這反而激怒了她:"怎么?我說錯了嗎?結婚兩年了,連個蛋都下不了,我說幾句怎么了?"
"我不是雞!"小雯的聲音有些顫抖,"我是人,是您的兒媳婦!"
"就憑你這樣子,也配當我兒媳婦?"
李阿姨徹底爆發了,"我告訴你,要是今年再懷不上,你就給我滾出這個家!"
小雯徹底崩潰了,她跑出家門,在小區里哭了整整一個小時。
張明回家后了解情況,第一次嚴厲地批評了母親:"媽,您怎么能這樣說小雯?她也很難受啊!"
"我難受?她難受什么?她要是真的想要孩子,早就去醫院檢查治療了!"
李阿姨毫不示弱,"我看她就是不想要,故意的!"
從那天開始,李阿姨對小雯的態度更加惡劣。
她開始在小區里公開抱怨,說兒媳婦不孝順,不為張家著想。
很快,整個小區的人都知道了張家的家庭矛盾。
有些鄰居開始用異樣的眼光看小雯,有些人甚至當面詢問她什么時候要孩子。
小雯每次出門都覺得壓力巨大,好像所有人都在議論她。
七月份,小雯終于下定決心,獨自去醫院做了全面的婦科檢查。
檢查結果顯示,她的身體完全正常,沒有任何影響生育的問題。
拿到報告后,小雯松了一口氣,她以為這下可以證明自己的清白了。
但當她把報告給李阿姨看時,李阿姨的反應出乎意料。
"檢查正常?那為什么懷不上?"
李阿姨仔細看了報告,"是不是你們夫妻生活有問題?"
這個問題讓小雯無法回答。
確實,張明最近工作壓力大,加上家庭矛盾,兩人的夫妻生活并不和諧。
但這種私密的事情,她怎么能跟婆婆說?
李阿姨看小雯不說話,更加確信自己的猜測:"肯定是你的問題!要么就是心理有問題,要么就是身體真的有毛病,醫院檢查不出來!"
03
八月的一個傍晚,李阿姨從小區花園散步回來,心情特別不好。
原因是王大媽又在炫耀她的孫子,說孩子多么聰明可愛,多么討人喜歡。
"人家的兒媳婦就是爭氣,我的兒媳婦就是個廢物。"李阿姨越想越氣,走路的步子都加快了。
剛走到單元門口,她就看見小雯正從超市回來,手里提著一些蔬菜和水果。
平時李阿姨可能還會夸獎幾句,說小雯懂事,知道買菜。
但今天她心情不好,看什么都不順眼。
"買這么多干什么?就我們三個人,吃得完嗎?"李阿姨劈頭就是一句抱怨。
小雯有些莫名其妙,她買的都是家里需要的東西,量也不算多。
"媽,這些都是我們平時吃的,應該夠三天的。"
"夠三天?你以為你是養豬呢?"
李阿姨的火氣一下子上來了,"就知道花錢,不知道掙錢!"
小雯很委屈,她每個月的工資都會上交一大部分作為家用,自己只留一點零花錢。
買菜的錢也都是從家用里出的,怎么就成了她亂花錢了?
但她知道婆婆心情不好,也不想爭論,就說:"媽,您累了吧?我們先回家,我給您泡杯茶。"
"別假惺惺的!"
李阿姨突然爆發了,"我告訴你,我今天心情不好,就是因為你!"
小雯停下腳步,不解地看著婆婆。
李阿姨指著小雯,聲音越來越大:"王大媽又在我面前炫耀她孫子,我連句話都接不上!為什么?還不是因為你這個沒用的東西!"
這時候,正是下班時間,小區里人來人往。
聽到李阿姨的大聲叫罵,很多鄰居都停下腳步,圍了過來。
"李老師,怎么了?"
"出什么事了?"
"小雯怎么惹您生氣了?"
面對越來越多的圍觀者,李阿姨不但沒有收斂,反而更加激動。
她覺得終于有機會在大家面前說出心里話了。
"你們評評理,有這樣的兒媳婦嗎?"
李阿姨指著小雯,"結婚兩年了,連個孩子都生不出來!我都快被她氣死了!"
周圍的鄰居聽了,表情各異。
有的露出同情的眼神,有的竊竊私語,有的干脆拿出手機準備拍視頻。
小雯感到無比羞辱,她低著頭,雙手緊握手里的購物袋,身體微微發抖。
她多么希望能有個地縫鉆進去,或者這一切只是一場噩夢。
"你還站在那里干什么?還不趕緊回家反省?"
李阿姨繼續叫罵,"我們張家的香火都要被你斷了!"
"李阿姨,您別這樣說小雯,她還年輕......"鄰居張嬸想要勸勸。
"年輕?年輕怎么了?年輕更應該能生啊!"
李阿姨根本聽不進勸告,"我看她就是身體有問題,要么就是心理有問題!"
小雯的眼淚終于忍不住掉了下來,她想要轉身逃跑,但雙腿像灌了鉛一樣沉重。
"你哭什么哭?有臉哭嗎?"
李阿姨看到小雯哭了,更加憤怒,"我告訴你,你就是我們家的掃把星!自從你進了我們家,就沒有一天好日子!"
"掃把星"這三個字像一把刀子,深深地刺進了小雯的心里。
她感到前所未有的屈辱和憤怒。
圍觀的鄰居們也被李阿姨的話震驚了。
雖然大家都知道李阿姨對兒媳婦不滿,但沒想到她會說出這么惡毒的話。
"李老師,您這話說得太重了。"
"是啊,小雯人挺好的,您別這樣說她。"
但也有一些鄰居暗自點頭,覺得李阿姨說得有道理。
在他們看來,結婚不生孩子確實是很大的問題。
李阿姨看到有人支持她,更加得意忘形:"你們不知道她有多可惡!平時裝得很乖巧,其實心里指不定怎么恨我們呢!生不出孩子還有理了,還敢跟我頂嘴!"
"媽......"小雯終于開口了,聲音很輕很輕。
"別叫我媽!我沒有你這樣的兒媳婦!"
李阿姨徹底失控了,"從明天開始,你要么去醫院治病,要么就滾出我們家!我們張家不需要你這個掃把星!"
圍觀的人越來越多,小區門口幾乎被堵得水泄不通。
有人在拍視頻,有人在議論,有人在勸架。整個場面亂成一團。
小雯站在人群中央,感到無助和絕望。
她看著這些熟悉的面孔,有些人眼中有同情,有些人眼中有好奇,還有些人眼中有鄙夷。
"你就是個掃把星!掃把星!"
李阿姨還在繼續罵著,"我兒子娶了你,真是倒了八輩子霉!"
就在這時,小雯慢慢抬起頭,她看著李阿姨,平靜地開口說話了。
她說出的那句話,讓在場的所有人都愣住了。
李阿姨的臉色變得煞白,她的雙腿開始顫抖,仿佛隨時都會癱倒在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