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作聲明:本文為虛構創作,請勿與現實關聯
- 聲明:本文根據真實社會事件改編,人物姓名均為化名,部分細節經過文學化處理。
"你這個賠錢貨!嫁進我們家兩年,就知道吃白飯!"
星期天上午的菜市場里,王婆婆指著兒媳李雅的鼻子大聲斥責。
"我就不信你敢頂嘴!你有什么本事敢和我叫板?"王婆婆越罵越起勁,聲音在整個菜市場里回蕩。
就在這時,李雅慢慢抬起頭,開口說話了。
她的話音剛落,整個菜市場瞬間安靜下來,所有人都愣住了。
王婆婆的臉瞬間煞白,仿佛見了鬼一般。
01
2023年春天,李雅嫁進了王家。
那時候,25歲的李雅看起來就像一個典型的農村女孩——皮膚有些黝黑,個子不高,說話聲音小得像蚊子叫。
她只有初中學歷,連智能手機都不太會用,每次接電話都要摸索半天才能滑動接聽。
王明是通過相親認識李雅的。
28歲的他在建筑工地干活,每個月能拿到5000塊錢工資,在當地也算是個不錯的收入。
王婆婆看重的是李雅的老實聽話,覺得這樣的女孩子嫁過來不會惹事。
"就她了,看起來挺順眼的。"
王婆婆當時對兒子說,"農村女孩知道疼人,不像城里那些妖精,眼高手低的。"
李雅娘家確實條件一般,父母都是種地的農民,家里還有個正在上高中的弟弟。
為了給李雅準備嫁妝,老兩口幾乎掏空了家底,但拿出來的彩禮也只有3萬塊錢。
王婆婆當時雖然有些不滿意,但想到兒子年紀不小了,也就勉強同意了這門親事。
"3萬就3萬吧,反正娶回來的是人,不是錢。"她對鄰居們這樣說道。
結婚那天,李雅穿著一件并不算新的紅色外套,臉上沒有化妝,看起來樸素得不能再樸素。
婚禮辦得很簡單,就在小區的活動室里擺了幾桌酒席,連婚慶公司都沒請。
王婆婆對這個兒媳婦最初的印象還算不錯。
李雅話不多,見到長輩會主動問好,干活也不偷懶。但蜜月期很快就結束了。
結婚一個月后,現實的各種問題開始顯露出來。
李雅沒有固定的工作。
她告訴王明和王婆婆,自己只會做一些簡單的手工活,比如串珠子、繡花之類的,一個月下來最多也就能賺個七八百塊錢。
"七八百?"王婆婆聽了直皺眉頭,"這點錢夠干什么的?買菜都不夠!"
李雅低著頭,小聲說:"我會努力多做一些的。"
"努力有什么用?你又不是不知道家里的情況。"
王婆婆開始抱怨,"我們家可不是大戶人家,養不起閑人。"
王明在一旁聽著,也覺得有些尷尬。
他的工資雖然不算低,但要供房租、生活費,還要給母親一些零花錢,確實有些緊張。
他們租住的是一套兩室一廳的老房子,月租1800元。
房子位置比較偏,但勝在價格便宜。家具都是二手的,電視還是那種老式的液晶電視,洗衣機用了快十年了,經常出毛病。
最讓王婆婆不滿的是,李雅的生活習慣和她想象中有很大差距。
李雅不太會做飯。她會做一些簡單的家常菜,但口味偏淡,王婆婆吃不慣。
"這叫什么菜?跟喝白水一樣!"
王婆婆經常這樣抱怨,"你們農村人不是都會做飯嗎?怎么連個菜都做不好?"
李雅只能賠著笑臉說:"婆婆,我再學學,慢慢就好了。"
但王婆婆的耐心很有限,她是個急性子,看不慣李雅什么都慢慢騰騰的樣子。
"你倒是快點啊!洗個菜都要半天,這要是有急事怎么辦?"
李雅的性格本來就內向,被這樣一說,更加小心翼翼了。
她開始變得更加沉默,干活的時候也是小心翼翼的,生怕出錯。
但越是小心,越是容易出錯。
有一次,李雅在洗衣服的時候,不小心把王明的一件白襯衫和紅色的襪子放在一起洗了。
結果襯衫被染成了粉色,再也穿不出去了。
王婆婆看到這件襯衫的時候,氣得直跳腳。
"你看看你做的好事!這件襯衫花了一百多塊錢買的,現在全毀了!"
李雅連連道歉:"對不起婆婆,我不是故意的,我賠您一件新的。"
"你拿什么賠?你一個月就賺那么點錢,夠賠的嗎?"
王婆婆越說越氣,"我真是倒了八輩子霉,怎么就攤上你這么個笨兒媳婦!"
王明下班回來聽說了這件事,也有些不高興。
那件襯衫是他最喜歡的一件,平時上班和朋友聚會都會穿。
"以后洗衣服的時候注意點,別什么顏色的都混在一起洗。"他對李雅說道。
李雅點頭如搗蒜:"知道了,下次一定注意。"
但類似的事情還是會發生。李雅做菜的時候把鹽放多了,王婆婆吃了一口就吐了出來。
李雅拖地的時候,把王婆婆新買的拖鞋給拖濕了。
李雅晾衣服的時候,沒注意天氣變化,結果一場突然的雨把剛洗的衣服又淋濕了。
每一件小事,都會引來王婆婆的一頓責罵。
"你說你除了能吃,還能干什么?"
"我怎么就這么倒霉,攤上你這么個兒媳婦!"
"早知道這樣,當初就不應該同意這門親事!"
李雅每次都是默默承受,從不反駁。
她只是更加努力地想要做好每一件事,但似乎越努力,出錯的地方就越多。
02
結婚半年后,王婆婆對李雅的不滿達到了一個新的高度。
這一天,王婆婆的老姐妹張阿姨來家里做客。
張阿姨的兒媳婦剛剛生了孩子,正在坐月子。
"我家那個兒媳婦,那真是賢惠得不得了。"
張阿姨一邊喝茶一邊夸贊,"不光會做飯,還特別會賺錢。她在網上開個小店,一個月能賺三四千呢!"
王婆婆聽了心里很不是滋味。她看了看正在廚房里洗碗的李雅,心情更加郁悶了。
"唉,別提了。"
王婆婆嘆了口氣,"我家這個,一個月就賺個七八百,還經常出錯。
前兩天買菜,多花了5塊錢,我說了她幾句,她還委屈得不行。"
張阿姨安慰道:"新媳婦嘛,慢慢教就好了。"
"教?怎么教?"
王婆婆越說越激動,"我都教了半年了,還是這個樣子。你說說,這樣的兒媳婦有什么用?"
李雅在廚房里聽得一清二楚,手里的碗差點掉在地上。
她咬著嘴唇,努力不讓眼淚流下來。
張阿姨走后,王婆婆把李雅叫到了客廳。
"雅雅,我跟你說個事。"
王婆婆的語氣聽起來很嚴肅,"你也嫁過來半年了,該適應的也適應了。我覺得你應該找個正經的工作,不能老是在家里做那些手工活。"
李雅點點頭:"我也想找工作,但是我學歷不高,很多地方都不要我。"
"那你就去工廠啊,或者去飯店當服務員,總比在家里閑著強。"
王婆婆繼續說,"你看人家張阿姨的兒媳婦,人家多能干。再看看你,一天到晚就知道在家里待著。"
李雅低聲說:"我去問過了,工廠的活太累,我怕干不了。飯店的工作時間太長,回來晚了您又要不高興。"
"不高興?我什么時候說過不高興了?"
王婆婆的聲音提高了八度,"我是嫌你賺錢少,沒說不讓你出去工作!"
李雅被這突然的提高音量嚇了一跳,連忙解釋:"我不是那個意思,我是說..."
"你是說什么?"
王婆婆打斷了她的話,"你是覺得我苛待你了?還是覺得我們家配不上你?"
"我沒有這么想..."李雅的眼眶紅了,"我只是覺得自己能力有限,想慢慢來。"
王婆婆冷笑一聲:"慢慢來?你都25歲了,還要慢慢來?人家20歲就出來工作了,你還在這里慢慢來?"
這時王明下班回來了。
他看到客廳里劍拔弩張的氣氛,連忙問道:"怎么了?出什么事了?"
王婆婆立刻向兒子告狀:"你媳婦不愿意出去工作,還嫌我對她不好!"
王明看了看李雅,又看了看母親,感到很為難。
作為夫妻,他當然應該站在妻子一邊。但作為兒子,他又不敢忤逆母親。
"雅雅,媽說得也有道理。"
王明最終選擇了一個折中的方案,"你確實應該找個正經工作,這樣我們的經濟壓力也能小一些。"
李雅看著丈夫,眼中滿含失望。
她本來指望王明能為她說幾句話,沒想到他也站在了王婆婆那一邊。
"好,我找工作。"李雅咬著牙說道。
第二天,李雅真的出去找工作了。
她去了附近的幾家工廠,但都因為學歷不夠或者沒有經驗被拒絕了。
她又去了幾家飯店,有一家愿意要她,但是工資只有2500元,而且每天要工作12個小時,基本上沒有休息時間。
李雅考慮了一天,最終還是拒絕了這份工作。
她覺得這樣的工作強度太大,而且工資也不高,還不如在家做手工活。
但是她沒敢把這個決定告訴王婆婆和王明。
每天早上,她還是會出門,假裝去上班。
實際上,她就是在附近的公園里坐一坐,或者去圖書館看看書,到了晚上再回家。
這樣的日子持續了一個星期。
有一天晚上,王婆婆突然問李雅:"你的工資什么時候發?"
李雅一愣,結結巴巴地說:"還...還沒到發工資的時間。"
"那你在哪里上班?做什么工作?"王婆婆繼續追問。
李雅的臉紅了,支支吾吾地說不出話來。
王婆婆一看就知道有問題。
第二天,她悄悄跟蹤了李雅,發現李雅根本就沒有去上班,而是在公園里坐了一上午。
當天晚上,王婆婆把這件事告訴了王明。
王明聽了非常生氣:"雅雅,你怎么能撒謊呢?"
李雅被當場戳穿,再也無法隱瞞。
她哭著說出了實情:"我真的去找過工作,但是都沒有合適的,我不敢告訴你們,怕你們生氣。"
王婆婆聽了更加憤怒:"你還有臉哭?撒謊被發現了就哭?你有什么臉哭?"
"我...我不是故意的..."李雅哭得更厲害了。
"不是故意的?"
王婆婆的聲音提得更高,"你騙了我們一個星期,還說不是故意的?"
王明也很失望:"雅雅,我沒想到你會撒謊。這樣下去怎么行?"
從那以后,王婆婆對李雅的態度變得更加惡劣,她開始在鄰居面前公開數落李雅的不是。
"我家那個兒媳婦,你們別看她平時不說話,其實可狡猾了。"
王婆婆對鄰居張大媽說,"撒謊騙人,一套一套的。"
"不會吧?看起來挺老實的一個姑娘。"張大媽有些不信。
"老師?"
王婆婆冷笑,"你不知道她干的好事。假裝出去上班,實際上在公園里坐著。這樣的人你說老實嗎?"
類似的話,王婆婆對好幾個鄰居都說過。
很快,整個小區的人都知道王家的兒媳婦是個愛撒謊的人。
李雅出門買菜的時候,經常能感受到鄰居們異樣的眼光。
有人會在她背后指指點點,有人會故意避開她。
這讓李雅感到非常痛苦,她想過要解釋,但是又不知道該怎么開口。
而且,即使解釋了,又有誰會相信呢?
03
結婚一年后,李雅和王家的矛盾進一步加深。
這一年里,李雅確實找到了一份工作。
她在附近的一家小超市做收銀員,每個月工資2800元。
雖然不多,但總算是有了固定收入。
但是王婆婆對這個結果并不滿意。
"2800塊錢,夠干什么的?"
王婆婆經常這樣抱怨,"別人家的兒媳婦都能賺五六千,你就這點出息。"
李雅想要為自己辯解:"婆婆,我已經很努力了。而且超市的工作比較穩定,我可以慢慢學習,以后會有機會升職的。"
"升職?就你?"王婆婆不屑地笑了,"你連話都說不利索,還想升職?"
確實,李雅的性格確實有些內向。
在超市工作的時候,她話不多,也不太善于和同事打交道。
但她工作認真負責,從來不出錯,經理對她的評價還是不錯的。
但是王婆婆看不到這些。她只看到李雅每個月拿回來的工資單,上面寫著2800元。
更讓王婆婆生氣的是,李雅把大部分工資都交給了王明,自己只留下很少的一部分作為零花錢。
"你看看人家,一個月給家里交3000塊錢,自己還能剩下2000多。"
王婆婆指的是隔壁老李家的兒媳婦,"再看看你,一共就賺2800,還要留著買化妝品。"
"我沒有買化妝品。
"李雅小聲爭辯,"我只是留了300塊錢坐車和買一些日用品。"
"300塊錢還不夠你花的?"
王婆婆冷笑,"我們那個年代,300塊錢夠一家人生活一個月的。"
這樣的爭吵幾乎每個月都會發生。
王婆婆總是拿李雅和別人家的兒媳婦比較,而且總是李雅敗下陣來。
更糟糕的是,王明對這些爭吵總是視而不見。
他下班回來,只想安安靜靜地吃飯、看電視,不愿意卷入母親和妻子的矛盾中。
"你們女人的事情,我不懂。"這是王明的口頭禪,"你們自己解決就行了。"
但是李雅和王婆婆之間的矛盾,根本不是她們自己能解決的。
矛盾的核心在于,王婆婆從心底里就看不起李雅。
她覺得李雅配不上自己的兒子,覺得這門親事是王家吃虧了。
"當初我就說,應該找個城里的姑娘。"
王婆婆經常對王明這樣說,"城里姑娘有文化,有見識,不像她,土里土氣的。"
王明聽了這話,心里也開始動搖,他開始覺得,或許母親說得有道理。
李雅確實不夠優秀,確實給家里帶來的幫助有限。
夫妻之間的感情,就在這樣的懷疑和不滿中慢慢消磨。
王明對李雅越來越冷淡。以前他還會在李雅受委屈的時候安慰幾句,現在連這點安慰都沒有了。
李雅感到非常孤獨。在這個家里,她就像一個外人,沒有人理解她,也沒有人支持她。
她曾經想過要離婚,但是一想到父母為了她的婚事花光了積蓄,她就舍不得。
而且,如果她離婚了,父母在村里也會被人指指點點。
所以她選擇了繼續忍耐,希望總有一天情況會好轉。
但是她不知道,更大的風暴正在等著她。
2024年的春天,小區里開始傳言說要拆遷。
"聽說政府要在后面那塊地上建商業中心,咱們這片都要拆掉。"
鄰居張大媽興奮地對王婆婆說,"到時候賠償金可不少呢!"
王婆婆聽了也很興奮,她開始盤算,如果真的拆遷了,她們家能分到多少錢。
"咱們家住了這么多年,怎么也得賠個一二十萬吧?"
王婆婆對王明說,"到時候咱們就有錢了,可以換個大房子住。"
但是很快,他們就發現了一個問題:他們家是租房的,不是房主。如果真的拆遷,賠償金是給房主的,和他們沒有關系。
這個發現讓王婆婆非常失落。
她看著周圍的鄰居們都在興奮地討論拆遷的事情,心里很不是滋味。
"都怪你爸,當年為什么不買房子?"
王婆婆開始抱怨已經去世的老伴,"現在好了,眼睜睜看著別人發財,咱們什么都得不到。"
但是抱怨歸抱怨,現實就是這樣。他們家確實和拆遷賠償金無緣。
這件事讓王婆婆的心情變得更加糟糕,而她糟糕心情的發泄對象,自然就是李雅。
"要不是為了給你辦婚禮,我們早就攢夠錢買房子了!"
王婆婆開始把責任推到李雅身上,"現在好了,別人都能分到拆遷款,就我們什么都沒有!"
李雅聽了這話,感到很委屈。
王家的經濟狀況確實不好,但這和她有什么關系呢?
她嫁過來后,一直在努力賺錢貼補家用,從來沒有要求過什么。
但是她不敢反駁,只能默默承受著王婆婆的指責。
04
2024年的冬天,積累了兩年的矛盾終于爆發了。
導火索是一件很小的事情。
這天是星期天,李雅去菜市場買菜。
她在肉攤前看了看,發現平時買的那種肉今天漲價了,每斤要比平時貴3塊錢。
李雅想了想,還是買了兩斤。
她覺得王明最近工作很辛苦,應該多吃點好的補補身體。
但是她沒想到,這個決定會引來一場風暴。
王婆婆看到李雅買回來的肉,立刻就發現了價格的異常。
"這肉多少錢一斤?"王婆婆問道。
"18塊。"李雅如實回答。
"18塊?"王婆婆的聲音立刻提高了,"平時不是15塊嗎?你怎么買這么貴的?"
李雅解釋說:"今天漲價了,我想著王明最近辛苦,就買了一些好一點的。"
"辛苦?誰不辛苦?"
王婆婆冷笑,"你以為錢是大風刮來的?多花6塊錢,夠買多少青菜了!"
"我...我下次注意。"李雅低聲說道。
"下次注意?"
王婆婆的火氣越來越大,"你每次都說下次注意,結果呢?還不是該怎么花就怎么花!"
這時候,正好有幾個鄰居路過,聽到了爭吵聲。
王婆婆看到有人圍觀,更加來勁了。
她覺得這是一個好機會,可以讓大家都看看她的兒媳婦是多么不懂事。
"你們看看,這就是我家的兒媳婦。"
王婆婆對圍觀的鄰居們說,"肉漲價了她還買,一點都不知道心疼錢。"
李雅的臉紅了,她沒想到王婆婆會當著這么多人的面數落她。
鄰居們看著這一幕,有些尷尬。
有人勸道:"算了算了,不就是幾塊錢的事嘛。"
但王婆婆顯然不想就這么算了。
"幾塊錢?"
她的聲音更大了,"你們不知道,她一個月就賺2800塊錢,還總是大手大腳地花錢。
買個肉要買最貴的,買菜要買最好看的,一點都不知道過日子!"
圍觀的人越來越多,李雅感到非常難堪。
她想要解釋,但是又不知道該說什么。
王婆婆看到李雅不說話,更加得意了。
"你看看她,一句話都不敢說。"
王婆婆繼續對圍觀的人說,"平時在家里也是這樣,做錯了事就裝可憐,從來不知道反省。"
"婆婆,咱們回家再說吧。"李雅小聲請求道。
"回家?"王婆婆冷笑,"你做的事情光明正大,怕什么回家再說?"
這時候,有更多的人圍了過來,有人開始用手機錄像,準備拍下這場婆媳大戰。
王婆婆看到這么多人圍觀,徹底放開了。
"我告訴你們,我這個兒媳婦啊,那真是個賠錢貨!"
她指著李雅大聲說道,"嫁到我們家兩年,除了花錢就是花錢,一點用都沒有!"
周圍的人開始議論紛紛。有人同情李雅,覺得王婆婆說話太過分。
但也有人站在王婆婆一邊,覺得兒媳婦確實應該更懂事一些。
"買個菜都不知道比價格,你說這樣的兒媳婦有什么用?"
王婆婆繼續罵道,"一個月賺那么點錢,還要裝闊太太!"
李雅的眼眶濕潤了,但她強忍著沒有讓眼淚流下來。
"我就不信你敢頂嘴!"
王婆婆越罵越起勁,"你有什么本事敢和我叫板?你除了會花錢,還會干什么?"
就在這時,李雅突然抬起了頭。
"婆婆,您說我是賠錢貨,那我現在就告訴您..."李雅的聲音很平靜,但每個字都清晰可聞。
王婆婆得意地說:"告訴我什么?你能有什么本事?"
李雅環視了一圈圍觀的人群,然后說出了一句話。
話音剛落,王婆婆的臉瞬間煞白,圍觀的人群先是一愣,接著爆發出驚嘆聲。
有人掏出手機開始瘋狂拍照。
菜市場里瞬間炸開了鍋。
有個大媽驚叫道:"我的天啊!這是真的假的?"
另一個圍觀的男人瞪大了眼睛:"這...這怎么可能?"
"不...不可能..."王婆婆結結巴巴地說道,"你...你在撒謊..."
她的臉色從紅到白,又從白到青,整個人仿佛被雷劈了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