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5年8月的一天,一架破舊的老式美軍C3運輸機,停在延安那個簡陋的機場上。不久,二十多個人穿著樸素的人,背著降落傘和簡單行李悄然登上了飛機。當時,后來曾任國務院副總理的外交家黃華正巧路過機場,無意間看清了這群人的面容,嚇得差點癱倒在地上。
美軍老式運輸機
黃華看到的那群登上飛機的人,包括劉伯承,鄧小平,陳毅,林彪,薄一波,陳賡,楊得志,鄧華,騰代遠,陳再道,陳錫聯等人,全都是共產黨的高級將領,他們是在馬上就要開始的解放戰爭中決定戰爭勝負的主帥,一架普通貨機上集中了如此多的高級黨政領導人和軍事指揮員,這絕對是破天荒的頭一次。
要知道,那時的飛機性能和安全性都不太靠譜,如果這架飛機要是從天上掉下里,共產黨肯定是要輸掉天下的,因為這些人實在太重要了。嚇傻了的黃華來不及請示,直接跟著跳上了飛機。他早年畢業于燕京大學,精通英語,方便和美軍飛行員進行交流,以防出現意外情況。
(一)
1945年8月9日,蘇聯出兵東北的消息傳到了延安,不過這個消息不是蘇聯主動告知的,是通過其他渠道傳來的,這讓身在延安的毛澤東有些不爽,畢竟蘇共一直是中共的兄弟黨,而且雙方一直都電臺聯絡,如此重大決定不提前通氣,未免太無禮了。
蘇聯對日作戰示意圖
不過,作為建黨的老黨員,毛澤東深知兩國兩黨的關系,雖然蘇聯共產主義者對中國革命有過許多幫助,但是骨子里卻以老大自居,他們考慮問題大部分時候還是以蘇聯利益為主。而且由于他一直以來都以維護中國自身利益為基本原則,所以在很多事情上都讓斯大林不滿意。不過此時的他對此并不在意,也不想糾纏這些事情。他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因為他看到了中國革命的巨大機遇。
(二)
抗戰結束后,不管是國民黨還是共產黨,都盯上了擁有舊中國最發達工業基礎的東北地區。早在1942年,毛澤東就已經在考慮戰勝日本之后八路軍和新四軍的發展方向,還說過“集中到東三省去,方能取得國共繼續合作的條件”。現在機會來了,立即通知身在延安的中央委員和各部門負責人,召開了七屆一中全會二次會議。
影視截圖,圖片來自網絡
在這次會議上,與會人員討論了蘇聯參戰后面臨的形勢和黨的任務。毛澤東說,蘇聯參戰使抗日戰爭進入最后階段。對日軍我們要放手大膽進攻,這與制止內戰有關。他還指出:美國是一定會押寶靠蔣介石的,所以我與美蔣是一個長期的麻煩,內戰的危險將隨著日本垮臺而增加。
果然,后來事態的發展和他當初的預想完全一致。
(三)
太平洋戰爭爆發后,美國政府考慮共同對日作戰,以及戰后加強對中國的控制目標出發,積極支持幫助中國抗戰。他們不僅大力支持國民黨政府,也希望其他各黨派政治力量團結起來有效抗戰。
不過在豫湘桂戰役中,國民黨大潰敗,短時間內丟掉了幾十座城市,這引起了美國政府的極大不滿。盟軍中國戰區參謀長史迪威,對蔣介石集團的腐朽無能和倒行逆施的反共政策比較反感,反而對一直在敵后領導著中國軍民進行積極抗戰的中國共產黨,及其領導下的抗日武裝越來越感興趣,一直在找機會和共產黨接觸。
1944年10月23日,(左起)周恩來、朱德、謝偉思、毛澤東、葉劍英在延安王家坪的合影
在這種背景下,經過美方,重慶和延安三方面協商,成立了美軍中緬印戰區駐延安觀察組,即所謂的美軍觀察組。對于觀察組的到來,延安方面表示了極大的誠意,舉行了熱烈的歡迎儀式,賀老總將自己條件好一點的窯洞讓出來供觀察組辦公。《解放日報》還專門發表了標題為“歡迎美軍觀察組的戰友們”的社論,而“戰友們”3個字是毛澤東審稿時親自加上去的。
(四)
不過當抗戰勝利,國民黨積極備戰的情況下,當時觀察組負責人耶頓上校,竟然威脅毛澤東說:“你們最明智的辦法,就是解散自己的政府,到國民黨蔣介石政府里去做官,否則是沒有出路的!”
圖片來自網絡,毛澤東在美軍觀察組歡迎儀式上
向來對美國人以禮相待的毛澤東聽了這句話后立即沉下臉來,對耶頓說道:“你再說一遍!”
不想這個上校同學真的又一字一句的重復了一遍。毛澤東這次終于忍不住發火了,他抬手猛地拍了一下桌子,說道:“那么我告訴你,蔣介石是王八蛋!”
熟悉毛澤東的人都知道他發火時從不拍桌子,也不罵粗話,只是表情言辭嚴厲。據說這次是他可以查證到的唯一一次罵粗話。
看來這個被派到中國來的美國上校,絲毫不了解國共兩黨血與火的歷史關系,如果只是想做官,毛澤東他們這些共產黨人何必等到現在?二十多年前他們就是國民黨的高官了。
(五)
得知蘇聯對日宣戰并且出兵東北后,劉少奇在窯洞里大呼:“這是千載一時之機”。不但是劉少奇,中共五大書記都明白,他們面臨的戰略機遇期,每分每秒都極其重要。他們全都進入到瘋狂的工作狀態。
延安時期的五大書記
延安棗園樹蔭下,一張破舊的乒乓球桌,桌上是滿滿的文件。毛澤東坐在桌邊,而不遠處是長椅上坐的黨政軍高級干部。毛澤東一個一個召見干部交代任務,手里還寫著各種命令,委任狀等。接到命令的干部們,告別之后馬上出門右轉,背上自己的行李,找到最快的交通工具,離開延安,奔赴各自領導的根據地。
不過,靠騾子和馬這些原始的交通工具,實在太慢了。毛澤東做了一個讓人心驚膽戰的決定。
八路軍總部舊址
(六)
當飛機起飛后,留在延安的領袖們都坐立難安,葉劍英元帥當時兩眼發直,忍不住說道:“馬克思在天之靈保佑呀!可別讓那架飛機出事呀!那上面可是我黨我軍的精華呀!”要知道大半年之后,出席國共談判和政治協商會議的中共代表王若飛,秦邦憲以及葉挺鄧發等人,就是在返回延安的飛機上出事的。
終于,飛機安全降落的消息傳來了,所有人才擦了擦頭上的汗。毛澤東兵行險著,用最快的時間將各大根據地的黨政軍高級將領輸送到目標位置,節約了差不多兩個月的時間。在每分每秒都極為珍貴的時期,實在是太重要了。
上黨戰役示意圖
劉伯承,鄧小平,陳賡等一下飛機,就趕上了正打的火熱的上黨之戰,并且取得了國共內戰的首場勝利。陳毅元帥趕到山東,接替了馬上要去東北的羅榮桓,開始指揮山東華中兩大野戰軍。林彪也搶在杜聿明之前趕到了東北,將群龍無首的東北十多萬部隊統一指揮起來,在東北吃掉了蔣介石100多萬部隊,后來更是從東北打到海南。
就是這樣,在這個關鍵的戰略機遇窗口,中共把革命幾十年培養出的大批干部迅速安排到位。直到四年之后,新中國成立之際,各路將領才再一次大聚到北京城。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