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作聲明:本文為虛構創作,請勿與現實關聯
聲明:本故事人物、時間、地點、情節、配圖均為虛構,與現實無關,請理性閱讀!
李曉結婚時,老李夫婦掏空積蓄給她置辦嫁妝,。
沒想到女兒婚后就像變了個人——電話不接、微信不回,連母親生病都只換來一句"忙,改天回"。
看著空蕩蕩的老房子,老兩口一咬牙把房子賣了,帶著錢環游世界,朋友圈天天曬美食美景。
半年后,李曉突然瘋狂聯系父母,電話里帶著從未有過的慌亂:"爸,你們在哪?房子怎么賣了?"
01
老李放下手中的電話,重重地嘆了口氣。
這已經是第三次,他撥打女兒李曉的電話都無人接聽。
身旁的妻子張蘭期待地看著他,眼中滿是希望,卻在看到老李搖頭的瞬間黯淡下來。
"還是沒接?"張蘭的聲音有些顫抖。
"嗯,又是語音信箱。"老李把手機扔到沙發上,臉上寫滿了失望。
"可能是在忙吧,晚點再打。"老李嘴上安慰著妻子,心里卻比誰都清楚,這不過是女兒的又一次推諉。
張蘭站起身,走到窗前,望著窗外的小區景色。
這套六十平米的小房子是他們一輩子的心血,當年為了買下它,兩人省吃儉用幾十年。
作為退休工人,他們的積蓄并不多,但對唯一的女兒卻從不吝嗇。
"你還記得曉曉小時候嗎?"張蘭突然開口,"那時候她說長大了要帶我們去旅游,看世界。"
老李走到她身邊,輕輕拍了拍她的肩膀:"孩子大了,有自己的生活。"
"可是連過年都不回來看看,電話也不接,這是什么道理?"張蘭的聲音哽咽了。
老李沉默了。
他想起女兒結婚那天,他們掏空了所有積蓄,湊了二十萬給女兒做嫁妝。
女婿家條件不錯,但李曉堅持要體面地出嫁。
他們不忍心拒絕,畢竟是唯一的女兒。
可婚后,李曉仿佛人間蒸發了一般,電話越來越少,最后干脆不接不回。
"你的血壓藥吃了嗎?"老李轉移話題。
張蘭高血壓已經好幾年了,最近一次發作,他們費了好大力氣才控制住。
那時他們也給李曉打了電話,可她只是簡單地問候了幾句,就以工作忙為由掛斷了。
張蘭沒有回答,而是拿起手機滑動著屏幕。
突然,她的手停了下來,眼淚在眼眶里打轉。
"你看,她和女婿在三亞度假。"張蘭把手機遞給老李,屏幕上是李曉朋友圈的最新動態——碧海藍天下,她和丈夫舉著雞尾酒,笑得燦爛。
配文是:"終于放松一下,生活就該這樣!"
老李的心像被針扎了一樣。
前天他們去醫院復查,張蘭的藥費又漲了,他們不得不再次縮減開支。而女兒卻在海邊度假,連問候都沒有一個。
"算了,孩子有孩子的生活。"老李試圖安慰妻子,但聲音里滿是苦澀。
晚飯后,張蘭坐在床邊翻看老相冊,里面是李曉從小到大的照片。
那個曾經依偎在他們懷里的小女孩,如今已經遠去。
老李看著張蘭的背影,一個大膽的想法在他腦海中閃現。
他走過去,坐到妻子身邊。
"老伴,我想賣房子。"
張蘭驚訝地抬頭:"賣房子?為什么?"
"我們省吃儉用一輩子,難道就是為了在這個小房子里等死嗎?既然曉曉不再關心我們,我們為什么不為自己活一回?賣了房子,拿著錢出去看看世界,趁我們還走得動。"老李解釋說。
張蘭猶豫了:"可是..."
"可是什么?難道還指望她回來照顧我們?"老李的聲音有些激動,"我們不能再這樣了,她不聞不問,我們也該為自己活一回。"
他們試圖告訴李曉這個決定,發了微信,打了電話,但始終沒有回應。
甚至連一條"收到"的消息都沒有。
兩周后,老李和張蘭站在房產中介的辦公室里,簽下了賣房協議。
房子以六十萬的價格順利出售,比他們預期的還要高。
回家的路上,張蘭拿出手機,再次翻看女兒的照片。
眼淚不自覺地流下來:"她真的不在乎了嗎?"
正在這時,老李的手機響了,是中介打來確認款項已經到賬。
老李握緊張蘭的手:"別回頭了,走吧。"
02
"刪掉?"張蘭手指懸在手機屏幕上,猶豫不決。
"刪掉!"老李語氣堅決,"既然她不把我們當回事,我們為什么還要一直等她?"
張蘭咬了咬嘴唇,終于下定決心,刪除了李曉的微信和電話號碼。
剎那間,她感到一種從未有過的輕松,仿佛多年的枷鎖終于被解開。
"從今天起,我們不主動聯系她,不再提起她,專心過我們自己的生活。"老李鄭重宣布這條"新規矩"。
兩人收拾好行李,踏上了旅行的路途。
第一站是云南。站在洱海邊,看著湛藍的湖水和遠處的蒼山,張蘭忍不住感慨:"早知道這么美,我們應該早點來。"
老李掏出手機,笑著說:"來,咱們也拍個視頻,記錄一下。"
就這樣,他們開始了邊旅游邊拍短視頻的生活。
起初只是簡單記錄,后來慢慢學會了剪輯和配音。
張蘭漸漸從對女兒的思念中走出來,發現這樣的日子其實很輕松,很充實。
一個月后,李曉終于從朋友那里聽說父母賣房的消息。
她猶豫再三,給母親發了條微信:"聽說你們賣房子了?"
張蘭看到這條消息時,正在西安的鐘樓前吃羊肉泡饃。
她盯著屏幕看了很久,最終回復道:"是的,我們決定出去走走。"
李曉很快回復:"你們的事我不管。"冷冰冰的六個字,宛如一把刀插進張蘭的心。
張蘭看到消息后沉默了一會兒,眼眶濕潤。
她把手機遞給老李:"看看,這就是我們的女兒。"
老李看完,輕輕摟住妻子的肩膀:"她是真的沒心了。把她刪了吧,別再想了。"
張蘭點點頭,痛苦地刪掉了對話框,徹底切斷了與女兒的聯系。
令人意外的是,老兩口的短視頻意外走紅。
他們樸實的言語,真摯的情感,加上美麗的風景,吸引了不少網友關注。
粉絲數從幾十漲到幾千,再到上萬。
"李爺爺張奶奶,你們真是我的榜樣!"
"看到你們這么瀟灑,我也想帶父母出去走走了!"
"退休夫妻自駕游,太酷了!"
評論區里充滿了羨慕和鼓勵。
張蘭每天都會認真回復粉絲,逐漸找到了一種被需要的感覺。
"我從來沒想過,這輩子還能因為自己被人喜歡。"一天晚上,張蘭躺在酒店的床上,感慨道。
老李笑著說:"咱們可以把這當成一份新事業,走遍全國,說不定還能出本書呢!"
與此同時,李曉正在家中刷著手機。
她的丈夫陳明從臥室走出來,看了一眼她的屏幕,冷笑道:"喲,這不是你爸媽嗎?看起來過得比你自在多了??!"
李曉這才發現自己無意中點進了父母的視頻賬號。
最新一條視頻里,他們正在兵馬俑前開心合影,張蘭的笑容比以往任何時候都燦爛。
"關你什么事?"李曉啪地一聲扔下手機。
陳明聳聳肩:"我只是實話實說。你看他們那么開心,哪像你,整天愁眉苦臉的。"
李曉沒有回答,但心中涌起一股難以名狀的復雜情緒。
她不知道自己是該高興父母找到了新生活,還是該難過他們似乎真的不再需要她了。
03
"你又在看你父母的視頻?"陳明的聲音從身后傳來,帶著明顯的嘲諷。
李曉趕緊鎖上手機屏幕,但為時已晚。
陳明走到她面前,居高臨下地看著她。
"怎么,現在知道關心老人了?結婚這么久,你回去過幾次?"
"你少在這兒說教,"李曉忍不住反擊,"我們家的事用不著你管。"
"你們家的事?"陳明冷笑,"你爸媽都把你當空氣了,還你們家?"
李曉感到一陣刺痛,但她不想在丈夫面前示弱:"我和父母的事,自有我的處理方式。"
"什么處理方式?就是不聞不問,連個電話都懶得打?"陳明的話語像刀子一樣鋒利,"我看你爸媽現在挺開心的,沒有你這個白眼狼女兒,他們反而活得瀟灑。"
李曉氣急之下站起來,大聲反駁:"你爸媽才是真正會作秀的!天天在我面前擺出一副慈愛的樣子,背地里不知道跟你說了我多少壞話!還有,他們不也天天伸手問我要錢嗎?"
"你!"陳明臉色鐵青,"我父母怎么了?至少他們知道關心兒子,不像某些人,連父母賣房子都不知道!"
兩人因此大吵一架,最終各自摔門而去。
李曉躲在衛生間里默默流淚,她不知道自己的婚姻怎么會變成這樣。
當初信誓旦旦要給她幸福的男人,如今卻成了她最大的批評者。
第二天李曉在公司加班到很晚。同事們都已經陸續離開,只剩下幾個人還在辦公室。
她正專注于電腦屏幕,突然聽到隔壁小王的笑聲。
"誒,你們看這對老夫妻,簡直太可愛了!"小王舉著手機給其他同事看。
李曉下意識地瞥了一眼,心臟猛地一跳——屏幕上正是她的父母。
張蘭站在西湖邊,笑容燦爛地對著鏡頭說著什么。
"這個視頻太火了,都被冠以'父母的獨立宣言'了。"小王興奮地說,"他們說的太對了:'我們老了,孩子有自己的路要走,我們也該過自己的生活了。'"
李曉的手指不自覺地攥緊了衣角。
她努力裝作若無其事的樣子,繼續盯著電腦屏幕,但眼前的數據已經變得模糊不清。
回到家后,她立刻點開父母的賬號,開始一條條往下翻看他們的視頻。
兩個月來,父母去了十多個城市,每一站都拍了視頻。
令她驚訝的是,這些視頻里,父母從未提到過她,甚至連小時候的合影都沒有出現過。
他們真的把我從生活中抹去了嗎?李曉心中涌起一陣恐慌。
視頻中,父母的笑容比以往任何時候都要燦爛。
張蘭看起來年輕了許多,不再是那個整天為她操心得愁眉苦臉的母親。
老李也不再佝僂著背,而是站得筆直,眼神中充滿了活力。
李曉忽然意識到,也許父母真的不再需要她了。
這個念頭讓她既松了一口氣,又莫名地感到失落。
她習慣了父母的牽掛和嘮叨,習慣了可以隨時依靠他們。
但現在,這一切似乎都不復存在了。
"他們是真的不需要我了嗎?"李曉喃喃自語,眼淚不知不覺流了下來。
04
"媽,你們在哪兒?"李曉猶豫再三,終于發出這條微信。
然而卻沒有任何回復。
張蘭看到消息時,正和老李在黃山的半山腰拍攝日出。
她的手指懸在屏幕上方,心中掙扎。
三個月了,這是女兒第一次主動詢問他們的情況。
"誰啊?"老李湊過來看。
"曉曉..."張蘭輕聲說。
老李的表情立刻變得嚴肅:"別回。她要是真有心,早該聯系了。現在只是好奇我們去哪兒了,又有什么意義?"
張蘭嘆了口氣,最終沒有回復。
手機放回兜里,卻像是揣了塊石頭,沉甸甸的。
李曉等了一整天,沒有收到回復。
她又嘗試撥打電話,依然無人接聽。
這種被忽視的感覺讓她既惱火又不安。
"怎么,找不到你爸媽了?"陳明嘲諷的聲音從身后傳來。
李曉沒有理會丈夫的挖苦,繼續刷著父母的視頻賬號,試圖從中找到他們的行蹤。但令她失望的是,最新一條視頻顯示父母已經離開了上一個城市,前往新的目的地。
"你現在才想起來有爸媽?晚了。"陳明靠在門框上,語氣中滿是譏諷。
李曉猛地轉過身:"這是我家事,輪不到你管!"
"你家事?"陳明冷笑,"好一個你家事。當初結婚要彩禮的時候,怎么不說是你家事?要我看,你爸媽這是明白了,你這種女兒不值得牽掛,所以干脆把你從生活中刪除了。"
"你!"李曉怒不可遏,但又無力反駁,因為她知道丈夫說的部分是事實。
自從結婚后,她確實很少聯系父母,甚至連過年都找借口不回去。
當晚,李曉輾轉反側,無法入眠。
她回想起小時候,父母是如何呵護她長大;想起上大學時,父母省吃儉用給她湊學費;想起結婚時,父母掏空積蓄給她做嫁妝...
第二天一早,李曉請了假,直奔父母的老家。
站在小區門口,一切都顯得那么熟悉又陌生。
"小李回來了?"門衛老張認出了她,驚訝地問道。
"嗯,叔叔好。我爸媽在家嗎?"李曉試探性地問。
老張搖搖頭:"你還不知道???你爸媽把房子賣了,好幾個月前就走了,說是要去旅游。"
李曉的心沉了下去:"他們...沒說去哪兒嗎?"
"沒有,就說要到處走走。不過他們挺有名的,在網上發視頻,很多人都看。"老張興奮地掏出手機,"我還關注了他們呢,你看..."
李曉機械地點點頭,但眼睛已經被淚水模糊。
她走到曾經的家門口,那個她長大的地方,如今已經屬于陌生人。
她站在空蕩蕩的樓道里,忽然感到一種前所未有的恐慌:"他們是不是再也不要我了?"
05
"你能不能問問你爸媽借點錢?我想換輛車。"陳明靠在沙發上,漫不經心地提出這個要求。
李曉從廚房探出頭,難以置信地看著丈夫:"你說什么?"
"我說,問你爸媽借點錢。他們不是賣房子了嗎?肯定有閑錢。"陳明的語氣理所當然。
李曉放下手中的菜刀,走到客廳:"你知道我現在聯系不上他們,對吧?"
"那是你的問題。作為女兒,找不到自己的父母,說出去多丟人。"陳明不以為然。
"我爸媽已經沒房了,你是想讓我去哪兒找他們?"李曉的怒火一下子被點燃,"再說了,他們的錢憑什么借給你買車?"
陳明冷笑:"我還以為你真的不在乎他們呢。怎么,現在又想起來心疼爸媽了?當初結婚要彩禮的時候,你可沒這么體貼。"
"陳明!"李曉忍無可忍,"你太過分了!"
"過分?"陳明站起身,居高臨下地看著她,"我娶了你這么個女人,連岳父岳母的面都見不著,你讓我怎么在同事朋友面前解釋?既然你這么沒用,我們離婚吧。"
這句話像晴天霹靂,擊碎了李曉最后的幻想。
她一直以為,只要自己努力維持,這段婚姻還能繼續下去。
但此刻,她終于看清了現實——她不僅失去了父母的信任,還即將失去這個表面上的"家"。
"好,離婚就離婚!"李曉脫口而出,隨即又陷入一種恐慌。
離婚后她該去哪里?她已經沒有家了。
當晚,李曉獨自一人在臥室里痛哭。
她開始反思自己這些年的所作所為——為什么會對曾經那么愛自己的父母如此冷漠?
為什么會為了一個根本不愛自己的男人,放棄親情?
"我到底做錯了什么..."李曉喃喃自語,淚水浸濕了枕頭。
第二天她決定主動找回父母。
她在父母的視頻下留言:"爸爸媽媽,我是曉曉。我知道我錯了,這些年對你們太不好了。請原諒我,告訴我你們在哪里,我想見你們。"
很快,評論區炸開了鍋:
"這是李爺爺張奶奶的女兒嗎?"
"原來真有這么個女兒啊,我還以為他們是孤寡老人呢!"
"人家老兩口好不容易活得瀟灑,你這時候來搗亂?"
李曉沒有理會這些評論,而是一遍遍刷新頁面,期待父母的回應。
三天過去了,沒有回復。
李曉決定孤注一擲,她在視頻評論區寫下長文懺悔:
"爸爸媽媽,我是曉曉。我知道這些年我對不起你們,結婚后幾乎不聯系,甚至連過年都找借口不回家。我太自私了,只顧著自己的生活,完全忽視了你們的感受?,F在我才明白,我錯過了多少與你們相處的時光。我的婚姻出了問題,丈夫提出要離婚。但比起這個,我更后悔的是辜負了你們的愛。爸爸媽媽,請你們原諒我,給我一次彌補的機會。求你們回來!"
這條留言很快獲得了上千點贊,無數網友被這段真情流露打動。
終于,在第五天,張蘭回復了:
"曉曉,我們收到你的留言了。"
看到這條回復,李曉呆在原地,淚流滿面。
這簡單的一句話,對她來說卻如同救命稻草。
但她沒想到的是,緊接著又一條回復,讓她愣住了,甚至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