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国产精品欲av蜜臀,可以直接免费观看的AV网站,gogogo高清免费完整版,啊灬啊灬啊灬免费毛片

我69歲才醒悟:人過70,千萬不要在熟人面前,說錯這兩句話

分享至

創作聲明:本文為虛構創作,請勿與現實關聯本文所用素材源于互聯網,部分圖片非真實圖像,僅用于敘事呈現,請知悉

夕陽西下,小區花園里的石凳上,一個老人獨自坐著,眼神空洞地望著遠方。

“李伯伯,您怎么一個人坐在這里啊?”小區里的年輕人小王下班回家,看到這熟悉的身影,關切地走過來問道。

李建國緩緩抬起頭,看了看這個平時偶爾打招呼的年輕人,長長地嘆了一口氣:“唉,小王啊,都是因為我說錯了兩句話,現在弄得眾叛親離的。”

“什么話能有這么嚴重的后果?”小王震驚地瞪大了眼睛,在老人身邊坐了下來。

“我原本以為是無關緊要的話,現在才明白什么叫眾叛親離的滋味啊...”李建國苦笑著搖頭,聲音里帶著說不出的悔恨。

小王看著眼前這個曾經在小區里備受尊敬的老人,現在卻如此落寞,心中滿是疑惑:“李伯伯,您慢慢說,到底發生了什么事?”

李建國抬頭看了看天空,夕陽的余暉灑在他滿是皺紋的臉上:“小王,你說人活到69歲,還能犯這么愚蠢的錯誤嗎?”



01

李建國緩緩站起身,看著小王困惑的表情,心中五味雜陳。

“小王啊,這事還得從三個月前說起。那時候的我,還是小區里人人尊敬的李伯伯,每天悠然自得地在這個花園里散步。”

他指了指身邊的花壇:“你看那些月季花,三個月前開得正艷呢,我每天早上六點就起床,洗漱完了就下來澆花。那時候我絕不會想到,僅僅因為兩句話,會讓69歲的我體驗到什么叫做'眾叛親離'...”

三個月前的那個清晨,李建國準時在六點鐘睜開眼睛。這是他保持了十幾年的習慣,即便是退休這么多年了,生物鐘依然準確得像瑞士手表。

他緩緩坐起身,先在床邊坐了一會兒,讓還有些僵硬的老腰適應一下。床頭柜上擺著老伴的照片,笑容依然那么慈祥。“老伴啊,又是新的一天了。”他輕聲對著照片說道,這也是每天早晨的第一句話。

洗漱的時候,李建國對著鏡子仔細打量自己。69歲的臉上雖然皺紋不少,但精神頭還是很足的。頭發雖然花白,但梳得整整齊齊,胡子也刮得干干凈凈。“還行,不算太老。”他對自己的形象還算滿意。

早餐很簡單,一碗白粥,一個煮雞蛋,兩片咸菜。李建國從來不講究吃,老伴在世的時候就常說他“粗茶淡飯養精神”。不過,冰箱里其實常備著不少好東西——進口的牛肉、新鮮的海鮮、高檔的燕窩,這些都是他偶爾犒賞自己用的,但絕不會在外人面前提起。

吃完早飯,李建國習慣性地在120平的老房子里轉一圈。這套房子是他工作時單位分的,雖然家具都有些年頭了,但每一樣都擦得锃亮。客廳里的老式沙發,臥室里的實木衣柜,還有陽臺上那些綠植,都被他打理得井井有條。

房子不大,但對一個人來說已經足夠了。更重要的是,這里承載著他和老伴大半輩子的回憶。墻上掛著的老照片,柜子里擺放的紀念品,每一樣都有它的故事。

李建國最喜歡的地方是陽臺。站在這里可以俯瞰整個小區,看著鄰居們來來往往,聽著孩子們的嬉笑聲,心里總是暖暖的。特別是早晨的時候,陽光剛好斜斜地照進來,整個人都感覺特別舒服。

“那時候啊,我每天的生活都很規律。”李建國對小王說道,“上午去買菜,下午在小區里遛彎,晚上看看電視,日子過得平平淡淡,但很踏實。”

確實,那時的李建國在小區里是個很受歡迎的人。大家都覺得他是個樸實的老人,退休工資不高,一個人過日子省吃儉用,但人很和善,誰家有個什么事都愿意幫忙。

張桂花住在他樓下,經常在樓道里碰見。每次見面都會熱情地打招呼:

“李大哥,買菜回來啦?”

“今天又買什么好吃的了?”之類的。

李建國總是笑著回應:“就是些便宜菜,隨便吃吃。”

王老頭住在隔壁樓,兩人年紀相仿,偶爾會一起下下棋。

王老頭退休前是個普通工人,退休金確實不高,經常感嘆生活不易。

李建國每次都會安慰他:“咱們這個年紀了,夠吃夠喝就行,別想太多。”

還有小區里的其他鄰居,劉大媽、老陳頭、小區保安老張,大家都把李建國當成一個普通的退休老人。

他穿著樸素,從不張揚,買菜總是挑便宜的,出門基本靠公交車,在大家眼里就是個過得緊巴巴的獨居老人。

但實際上,李建國的經濟狀況遠比表面看起來要好得多。除了這套自住的老房子,他還有一套90平的新房子在市中心,每個月光房租就有五千多。

銀行里的存款更是一個讓人羨慕的數字,這些都是他多年積攢下來的。兒子在外地工作,收入不錯,從不需要他的接濟,反而經常往家里寄錢。

可是,這些李建國從來不跟任何人說。老伴去世后,他變得更加謹慎。

他見過太多老人因為暴露了家底而招來各種麻煩的例子,親戚借錢、騙子上門、假冒孫子的詐騙電話...他可不想自己也遇到這些煩心事。

所以,他選擇了“裝窮”。在所有人面前,他都是那個省吃儉用、過得緊巴巴的獨居老人。

這樣的形象讓他感覺很安全,也讓他在小區里交到了一些他認為是真心朋友的人。

“那時候我以為,只要我不說,誰也不會知道我的真實情況。”李建國對小王說道,眼中流露出一絲懷念,“我還挺得意自己的'演技'呢,覺得自己很聰明。”

每天下午,李建國都會到小區花園里坐一坐。有時候會遇到張桂花在那里跟其他鄰居聊天,有時候王老頭也會過來下棋。大家聊的都是些家長里短,誰家孩子找工作了,誰家老人身體不好了,或者就是抱怨一下物價上漲、退休金太少之類的。

李建國總是很有耐心地聽著,偶爾也會附和幾句:

“是啊,現在的東西確實貴。”

“我們這些老人啊,就是命苦。”之類的話。每

當這時候,他心里其實有種微妙的優越感,因為他知道自己的實際情況比這些人要好得多。

但那時的李建國怎么也不會想到,張桂花每次熱情的問候背后,其實一直在暗中觀察著他的一舉一動。

她注意到李建國雖然嘴上說著買便宜菜,但買的菜品種總是很豐富;她注意到李建國的衣服雖然樣式老舊,但面料都很不錯;她甚至注意到李建國偶爾會接到一些電話,聲音雖然壓得很低,但能聽出來是在談論房租的事情...

“李伯伯,那時候您真的一點都沒察覺到嗎?”小王好奇地問。

李建國搖搖頭:“年輕人啊,人到了我這個年紀,有時候真的會變得糊涂。我以為自己隱藏得很好,以為那些都是真心朋友,哪里想得到人心隔肚皮這個道理呢?”

他看著花園里那些月季花,現在已經過了花期,顯得有些蕭瑟:“那時候我每天最開心的事,就是和這些鄰居們聊聊天,感覺自己不再孤單。特別是老伴去世后,這種陪伴對我來說特別珍貴。”

李建國的聲音變得有些哽咽:“我真的把他們當成了家人一樣的朋友,還暗自慶幸自己在晚年還能有這么好的人際關系。可我哪里知道,這一切都是建立在我的'貧窮'形象之上的...”

小王看著眼前這個老人,心中滿是同情。他能感受到李建國內心的痛苦,那種被欺騙、被利用的痛苦,比身體上的疼痛更加難以承受。

“那后來呢,李伯伯?”小王輕聲問道。

李建國深深地吸了一口氣:“后來啊,一切都變了。就因為我在一個該死的聚會上,說了兩句不該說的話...”

02

“不過在說那次聚會之前,我得先跟你說說我平時的生活。”李建國看著小王認真的表情,繼續說道,“你知道嗎,人老了最怕的就是被人看穿,所以我在衣食住行各個方面都很小心。”

有一次,他去市中心的新房子那邊處理點事情,回來的時候在小區門口下了車。

正巧碰到劉大媽從外面回來,她好奇地問:“李大哥,你怎么坐出租車回來了?”

李建國心里一驚,但很快鎮定下來:“哎呀,是這樣的,我今天去醫院看病,醫生開了藥讓我趕緊拿,公交車太慢了,只好破費打個車。”

“看病啊?沒什么大問題吧?”劉大媽關心地問。

“沒事沒事,就是老毛病,定期檢查一下。”李建國擺擺手,“這出租車真是貴,光車費就花了我好幾十塊,心疼死了。”

劉大媽深以為然:“是啊,我們這些老人哪舍得坐出租車,除非是真有急事。”

李建國點頭稱是,心里卻在想:幸好我反應快,要不然就露餡了。

“李伯伯,您這樣生活不累嗎?”小王聽到這里,忍不住問道。

李建國苦笑:“累?當然累啊。每天都要想著怎么說話,怎么表現,生怕露出馬腳。但那時候我覺得值得,因為我以為這樣能保護自己,能讓我過上安穩的日子。”

他停頓了一下,聲音變得有些顫抖:“可我哪里知道,這種虛假的生活遲早會有露餡的一天。而且一旦露餡,后果會比我想象的嚴重一百倍...”

與此同時,李建國并不知道,他的這些小心翼翼在一些有心人眼里,反而顯得更加可疑。張桂花作為小區里有名的“消息靈通人”,她的觀察力比一般人要敏銳得多。



張桂花注意到,李建國雖然總說自己窮,但他的生活品質其實并不低。他的房子雖然老舊,但保養得很好,家具雖然陳舊,但都是實木的好東西。他買菜雖然挑便宜的,但營養搭配得很均衡,身體也比同齡人要好很多。

最讓張桂花起疑的是,有幾次她偶然看到快遞員給他送了個大包裹。這些細節在別人眼里也許不算什么,但在張桂花看來,一個真正貧窮的老人是不會有這些“奢侈”行為的。

但張桂花很聰明,她從來不直接詢問,而是通過各種方式旁敲側擊。

有時候會夸李建國氣色好,有時候會說他家里收拾得整潔,有時候會詢問他是不是有什么養生秘訣。每一次試探都被李建國小心地化解了,但張桂花心里的疑惑卻越來越深。

“我現在想起來,那時候張桂花看我的眼神就有些不對勁。”李建國對小王說道,“但那時候的我太天真了,以為自己演得很好,以為沒人能看穿我的偽裝。”

03

“說起鄰里關系,我以為我處理得很好。”李建國繼續對小王說道,“我跟每個人都保持著恰到好處的距離,既不太冷淡,也不太親密。但我萬萬沒想到,這種關系是建立在一個巨大的謊言之上的。”

在小區里,李建國確實是個很受歡迎的人。他性格溫和,從不與人爭執,誰家有個什么事都愿意幫忙。

但更重要的是,大家都把他當成了一個“同類”——同樣是生活困難的退休老人。



每天下午,小區花園里總會聚集一些老人。他們坐在石凳上聊天、下棋、或者就是簡單地曬曬太陽。李建國也是這個“下午茶小組”的常客。

“今天菜市場的白蘿卜又漲價了,真是活見鬼。”王老頭經常這樣開始話題。

“可不是嘛,現在什么都貴,就是咱們的退休金不漲。”劉大媽接話道。

“我昨天去買菜,看中了一條魚,一問價格嚇了一跳,三十多塊錢一斤!”張桂花也加入抱怨的行列。

每當這時候,李建國總會適時地附和:“是啊,我們這些老人真是不容易,什么都漲價就是收入不漲。”

“還好我們都有自己的小竅門,知道哪里買菜便宜。”王老頭說道。

“對對對,我知道東邊那個菜市場,下午五點以后會打折。”劉大媽分享著自己的“省錢經驗”。

李建國也會貢獻一些“經驗”:“我一般都買那些快要不新鮮的菜,價格能便宜一半呢。”

這些對話讓李建國感覺自己完全融入了這個群體。

大家都把他當成了真正的朋友,會跟他分享各種省錢的小技巧,也會在他面前毫無保留地抱怨生活的艱難。

有時候,話題會轉向各自的家庭情況。

“我兒子在外地工作,一年回來不了幾次,每個月能給我寄個一千塊錢就不錯了。”王老頭說起兒子時總是很無奈。

“我家那口子的退休金比我還少,兩個人加起來也就三千多塊。”劉大媽搖搖頭,“還要給孫子存錢上學。”

“我女兒倒是孝順,但她自己也不容易,房貸車貸的壓力很大,我們老人不能給孩子添負擔。”張桂花說得很實在。

輪到李建國的時候,他也會說:“我兒子在外地工作,收入還行,但我不想給他添麻煩。我一個人過慣了,夠吃夠穿就滿足了。”

這話說得很巧妙,既沒有具體說兒子給不給錢,也暗示了自己的獨立和知足。

大家聽了都會夸他想得開,覺得他是個很懂事的老人。

04

“要說我的偽裝功夫,那真是爐火純青了。”李建國對小王苦笑道,“每一個細節我都考慮得很周到,生怕露出一點馬腳。但我萬萬沒想到,越是刻意的掩飾,越容易引起別人的懷疑。”

在買菜這件事上,李建國已經形成了一套完整的“表演體系”。

每次去菜市場,他都會精心挑選要買的東西,既要保證營養,又要顯得便宜。

“今天這個白蘿卜怎么賣?”李建國會這樣詢問價格。

“三塊錢一斤。”攤主回答。

“這么貴?昨天別的攤子才賣兩塊五。”李建國會開始砍價,“我們老人家退休金微薄,能不能便宜點?”

這種表演幾乎每天都在上演。攤主們都認識這個“節儉”的老人,有時候會真的給他便宜一點,或者多給他一些菜。李建國心里其實有些愧疚,但為了維持形象,他只能繼續這樣做。

買完菜回到小區,李建國總是會故意讓鄰居們看到他的“戰利品”。

“李大哥,今天買了什么好東西?”張桂花例行公事般地詢問。

“哪有什么好東西,就是些便宜菜。”李建國會打開菜籃子讓她看,“你看,都是些蘿卜白菜,實在是買不起好的。”

“現在的菜價確實貴得嚇人。”張桂花會表示理解,但她的眼睛卻在仔細觀察李建國買的菜。她發現,雖然李建國買的都是便宜菜,但品種很齊全,搭配得很合理,這不像是一個真正缺錢的人的購菜習慣。

回到家后,李建國會把這些“便宜菜”放進冰箱,然后拿出他網購的高檔食材開始做飯。進口牛肉、新鮮海鮮、有機蔬菜,這些才是他真正要吃的東西。

為了不被鄰居發現,李建國專門研究了各種網購平臺的配送時間,選擇在大家都不在家的時候收貨。他還特意交代快遞員,送貨時不要按門鈴,直接放在門口就行,他會定時去取。

有一次,一個快遞員不熟悉情況,按了門鈴還大聲喊:“您的進口牛肉到了!”李建國嚇得趕緊跑出去制止,幸好當時沒有鄰居在樓道里。



“以后送貨千萬不要喊出商品名稱!”李建國嚴肅地對快遞員說。

“好的好的,我記住了。”快遞員有些莫名其妙,但還是答應了。

在看病這件事上,李建國也很有一套。他會去公立醫院看普通門診,這樣顯得符合他的“貧窮”形象。但實際上,有什么大問題他會悄悄去私立醫院,享受更好的醫療服務。

有一次,王老頭在公立醫院遇到了李建國。

“李大哥,你也來看病啊?”王老頭主動打招呼

“是啊,老毛病又犯了,來開點藥。”李建國回答得很自然。

“我也是,這把老骨頭真是不中用了。”王老頭感嘆道,“看病真是貴,隨便開點藥就要幾十塊錢。”

“可不是嘛,我們這些老人最怕的就是生病。”李建國深有同感地點頭,心里卻想著下午還要去私立醫院做個全面體檢。

在處理銀行業務時,李建國更是小心翼翼。他有好幾張銀行卡,分別存放在不同的銀行。平時生活用的那張卡里只放少量的錢,其他的大額存款都分散在別的銀行。

每次去銀行取錢,李建國都會選擇比較遠的銀行,避免在小區附近被熟人看到。

即使不得不在附近的銀行辦事,他也會選擇人少的時候,而且只取少量的錢。

有一次,李建國需要取一筆錢去處理房租的事情,金額比較大。他特意開車去了另一個區的銀行,辦完事后又立刻回家。

但不巧的是,王老頭那天正好經過那個區,無意中看到了李建國從銀行出來,手里拿著一個厚厚的信封。雖然李建國很快就上了車離開,但王老頭還是看到了。

這個細節讓王老頭開始懷疑:一個生活困難的老人,怎么會到這么遠的銀行取錢?而且那個信封看起來挺厚的,里面裝的錢肯定不少。

但王老頭是個老實人,他沒有直接詢問,只是在心里留了個疑問。

在與兒子的通話中,李建國也要小心翼翼。兒子每個月都會按時給他打生活費,還會經常打電話關心他的生活。但為了防止鄰居聽到,李建國總是壓低聲音,而且從不在陽臺或者靠近窗戶的地方接電話。

“爸,您最近身體怎么樣?錢夠用嗎?”兒子在電話里關心地問。

“挺好的,錢夠用,你不用擔心。”李建國壓低聲音回答。

“那就好。我這個月多給您寄點錢,您想買什么就買什么,別舍不得花。”兒子很孝順。

“不用不用,我一個人花不了多少錢。”李建國趕緊拒絕,“你自己也要用錢,別老想著我。”

這樣的對話如果被鄰居聽到,肯定會引起懷疑。

一個兒子主動要給父親寄錢,還讓父親別舍不得花,這說明兒子的經濟條件不錯,也說明老人的生活其實并不困難。

所以李建國總是選擇在深夜或者確保沒人的時候才和兒子通話,而且聲音壓得很低,生怕被人聽到。

在房租收入方面,李建國的處理更加謹慎。他的那套出租房每個月能帶來五千多的收入,這筆錢對他來說很重要,但也是最不能暴露的秘密。

每個月收房租的時候,李建國都要精心安排時間。他會觀察鄰居們的作息規律,選擇大家都不在家的時候出門。有時候是趁著大家上班的時間,有時候是趁著大家午休的時候。

租客有什么問題需要溝通時,李建國也只能在家里小聲接電話。有時候租客打電話來說要修什么東西,有時候說要續租或者退租,這些電話李建國都要小心處理,生怕被鄰居聽到。

有一次,張桂花突然來串門,正巧李建國在和租客通電話。

“李大哥,在家嗎?”張桂花在門外喊道。

李建國嚇了一跳,趕緊對著電話說:“我這里有事,一會兒再聯系你。”然后匆忙掛斷了電話。

“來了來了!”李建國趕緊去開門。

“剛才聽到您在打電話,沒打擾您吧?”張桂花好奇地問。

“沒事沒事,就是個推銷電話,煩人得很。”李建國趕緊解釋,“現在這些推銷電話真是太多了。”

“是啊,我也經常接到,什么保險啊、理財啊,沒完沒了。”張桂花表示理解,但她心里其實有些懷疑,因為剛才聽到的對話不太像是推銷電話。

“我那時候真的是如履薄冰啊。”李建國對小王感嘆道,“每一天都要想著怎么編理由,怎么圓謊,生怕露出一點馬腳。但人算不如天算,越是小心,越容易出錯。”

確實,長期的緊張和偽裝讓李建國的精神壓力很大。有時候他會忘記自己之前編的理由,有時候會在不同的場合說出矛盾的話。這些細微的破綻雖然當時沒有被發現,但都成為了后來爆發的導火索。

更要命的是,李建國開始享受這種“表演”帶來的優越感。

看著鄰居們為了幾塊錢的菜價討價還價,看著他們為了生活費用發愁,他心里有一種莫名的滿足感。這種心理讓他越來越沉浸在自己編織的謊言中,也讓他對即將到來的危險失去了警覺。

這些細節在張桂花的腦海中慢慢拼湊成一個讓她震驚的猜測:李建國可能根本不窮,他一直在裝窮!

但張桂花很聰明,她沒有聲張,而是選擇繼續觀察,等待一個合適的機會來驗證自己的猜測。而這個機會,很快就來了...

“李伯伯,那后來呢?是不是就發生那件事了?”小王迫不及待地問道。

李建國點點頭,臉上露出痛苦的表情:“是的,就是那次該死的聚會。如果我當時沒有喝那么多酒,如果我當時能控制住自己的嘴巴,也許一切都不會變成現在這樣...”

05

“那天是王老頭的生日,我們幾個老鄰居商量著給他慶祝一下。”李建國的聲音開始顫抖,“我怎么也想不到,就是這么一個普通的生日聚會,會成為我人生的轉折點。”

那是一個周六的晚上,王老頭73歲生日。張桂花提議大家聚一聚,地點就定在王老頭家里。參加的人不多,就是平時經常一起聊天的幾個老鄰居:李建國、張桂花、劉大媽,還有住在隔壁樓的老陳頭。

“今天是王大哥的生日,我們得好好慶祝一下!”張桂花很積極地張羅著。

“別搞得太隆重,我們這些老人簡單聚聚就行了。”王老頭很實在,“大家都不容易,別花太多錢。”

“對對對,意思一下就行。”劉大媽也表示贊同。

李建國雖然心里想著可以辦得更好一些,但還是配合地說:“是啊,我們這些老人哪有多少錢,簡單吃個飯就很好了。”

最后大家商量的結果是每人出五十塊錢,買點菜回來一起做,再買兩瓶便宜的白酒慶祝一下。

張桂花去買菜,李建國和老陳頭負責買酒。

在買酒的時候,李建國其實想買點好酒,但考慮到要維持形象,最后還是買了兩瓶很普通的白酒。

聚會開始得很愉快。大家一起包餃子,一起做菜,聊著各種家長里短。

王老頭很開心,說這是他最近幾年過得最有意思的一個生日。

開始喝酒的時候,氣氛更加熱烈了。

“來來來,我們先敬王大哥一杯,祝他身體健康,長命百歲!”張桂花提議道。

“謝謝大家,能有你們這些朋友,我這個老頭子真是太幸福了。”王老頭很感動。

幾杯酒下肚,大家的話匣子都打開了。話題自然而然地轉向了各自的生活狀況。

“說起來,我們這些老人真是不容易啊。”劉大媽開始感嘆,“現在什么都漲價,就是我們的退休金不漲。”

“可不是嘛,我這個月的退休金才兩千八,除了吃喝拉撒,基本上就沒剩下什么了。”王老頭也開始抱怨。

“我比你還慘呢,我和老頭子兩個人的退休金加起來也就四千多,還要給孫子存學費。”劉大媽越說越委屈。

“現在的房價更是嚇人,我們這些老房子倒是住著,但也不值什么錢。”老陳頭也加入了抱怨的行列,“我那套房子70多平,估計也就值個一百萬出頭,還是老破小。”

聽到大家都在訴苦,李建國心里有些復雜。

一方面,他為這些老朋友的困難感到同情;另一方面,他又有一種莫名的優越感,因為他知道自己的實際情況比他們好得多。

但為了維持形象,李建國也跟著抱怨起來:“是啊,我們這些老人真是命苦。我一個人過日子,每個月光水電費、物業費就要好幾百,剩下的錢真是緊巴巴的。”

“李大哥,你這房子也不小啊,120平呢,應該值不少錢吧?”張桂花突然問道,眼中閃過一絲精光。

“哪里哪里,就是個老破房,能值幾個錢?”李建國擺擺手,“現在的年輕人都喜歡新房子,我們這種老房子沒人要。”

“那也比我們強多了,我家那套房子才90平,還是八十年代的老樓。”劉大媽羨慕地說。

酒越喝越多,大家的情緒也越來越激動。張桂花又開了一瓶酒,給每個人都倒滿了。

“來,我們再喝一杯!”張桂花舉起酒杯,“雖然我們都過得不容易,但至少我們有彼此,有這些真心的朋友!”

“說得好!”大家紛紛附和,一飲而盡。

這時候,話題又轉向了房價。

“你們說,我們這個小區的房子現在到底能值多少錢?”老陳頭突然問道。

“估計也就是兩萬多一平吧,我們這種老小區,地段也不算太好。”劉大媽分析道。

“我覺得可能還要低一些,現在房價雖然漲了,但老房子確實不好賣。”王老頭也發表了意見。

“不過話說回來,我們住了這么多年,房子再破也是個家啊。”張桂花感嘆道,然后突然轉向李建國,“李大哥,您覺得咱們這房子能值多少錢?”

李建國這時候已經喝了不少酒,腦子有些迷糊,但還是保持著警覺:“我也不懂這些,反正是個破房子,能值幾個錢呢?”

“可是我聽說,最近有人想買咱們小區的房子,出價都不低呢。”張桂花繼續試探。

“是嗎?我怎么沒聽說?”李建國有些疑惑。

“就是上個月的事,有個中介來問過,說現在這一片的房子都挺搶手的。”張桂花編了個理由,“李大哥,您要是賣房子的話,打算要多少錢?”

這個問題讓李建國有些措手不及。他當然知道自己房子的實際價值,但如果說出來,肯定會暴露他的經濟狀況。

“我又不賣房子,想這些干什么?”李建國試圖回避這個話題。

“就是假設嘛,假設有人出高價買,您會賣嗎?”張桂花窮追不舍。

李建國喝得有些多了,思維開始變得遲鈍。他感覺張桂花今天的問題特別多,但又不知道該怎么應對。

“哎呀,別說這些了,喝酒!”李建國舉起酒杯,想要轉移話題。

但張桂花顯然不想放過這個機會。她繼續說道:“我就是好奇嘛,咱們都是老鄰居,互相了解一下也沒什么。”

這時候,王老頭也開始附和:“是啊,李大哥,你就說說嘛,反正也不是真的要賣。”

面對大家的追問,李建國感覺有些煩躁。酒精讓他的判斷力開始模糊,他開始覺得這些朋友是在關心他,而不是在試探他。

“好吧好吧,我說還不行嗎?”李建國有些不耐煩地說道,李建國將這個數字一說出口,現場立刻安靜了下來。

大家都呆呆地看著李建國,仿佛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按照李建國說的價格,他的房子價值遠超大家的想象。

付費解鎖全篇
購買本篇
《購買須知》  支付遇到問題 提交反饋
相關推薦
無障礙瀏覽 進入關懷版 主站蜘蛛池模板: 阳山县| 五台县| 微山县| 邹平县| 寿宁县| 桃园县| 大关县| 鸡东县| 呼伦贝尔市| 新蔡县| 比如县| 佛冈县| 三台县| 宁夏| 特克斯县| 达州市| 武强县| 桃园市| 长宁区| 汉中市| 商城县| 绥棱县| 南澳县| 南充市| 上犹县| 玛纳斯县| 张家口市| 穆棱市| 平湖市| 绍兴市| 凌源市| 呼伦贝尔市| 辽源市| 剑川县| 余江县| 收藏| 南丰县| 沅陵县| 马尔康县| 炎陵县| 繁峙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