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教師隊伍專業發展工作抓住4個關鍵詞從5個方面寫總結
守正創新育良師,賦能成長向未來——學年下期教師專業發展總結
本文字數3281字,閱讀需要5分鐘,講話發言需要15分鐘左右
訂閱后購買本專欄進入第一篇文章閱讀到文章末尾提取本專欄全部電子文檔。
師者,人之模范也。” “教育家精神”為教師專業發展指明了方向。本學期,我們以 “鍛造高素質專業化教師隊伍” 為目標,聚焦跨學科融合、課標落地、科研賦能等核心能力,構建 “全員成長、梯隊攀升、特色鮮明” 的培養體系,讓每一位教師在專業成長的道路上既有方向感,又有獲得感。現將主要工作匯報如下:
一、筑基:以課標為綱,夯實教學基本功
(一)解碼課標:讓教學有 “準星”
“課標是教學的出發點,也是落腳點。” 我們深知,教師對課標的理解深度,直接決定教學的有效度。本學期創新推出 “三維課標解讀工程”:
專家領讀:邀請市教科院 3 位課標組核心成員,分學科開展 “課標與教材的銜接” 專題培訓,用 “課標原文 + 教材案例 + 教學建議” 的方式,破解 “知道課標但不會用” 的難題。
團隊研課:以教研組為單位,開展 “一課一標” 研磨活動。例如語文組聚焦 “思辨性閱讀”,對照課標要求設計《伯牙鼓琴》的教學方案,通過 “文本解讀 — 目標分解 — 活動設計 — 評價跟進” 四步流程,將抽象課標轉化為具體教學行為。
達標檢測:期末組織 “課標理解能力測試”,采用情境題形式(如 “如何在三年級數學課中落實‘量感’核心素養”),檢驗教師的課標轉化能力。測試優秀率達 85%,較上學期提升 20%。
正如一位數學老師在反思中寫道:“以前備課只看教材,現在先翻課標,就像航行有了指南針,心里踏實多了?!?/p>
(二)深耕課堂:讓成長有 “載體”
課堂是教師專業成長的主陣地。我們以 “核心價值觀教育” 為魂,推動課堂教學改革:
主題式課例研究:每學科確定 1 個核心價值觀滲透點(如語文的 “家國情懷”、體育的 “拼搏精神”),開展 “同課異構”。道德與法治組《生活中的規則》一課,通過 “校園規則我來定” 實踐活動,讓學生在體驗中理解 “自由與規則” 的關系,相關課例獲市級一等獎。
跨學科融合課:打破學科壁壘,設計 “項目式跨學科課程”。例如 “校園垃圾分類” 項目中,科學老師講 “垃圾的危害”,數學老師教 “垃圾分類數據統計”,美術老師指導 “廢物利用手工”,語文老師組織 “垃圾分類倡議書” 撰寫。參與教師說:“跨學科教學逼我們跳出舒適區,但看到學生綜合能力的提升,值了!”
二、提質:以科研為翼,激活成長內驅力
(一)微課題研究:讓問題有 “解法”
“教師即研究者?!?我們鼓勵教師
【需要完整電子版請先關注“教育好文”,購買后可獲取本專欄全部材料的電子文檔(都是結構漂亮、娓娓道來、金句不斷的精彩講話稿),您還可以在本號遇見更多學校教育管理的公文材料、匯報材料、校長講話、計劃總結、管理制度等學校公文類文章和學校管理能力提升課程,成為超級會員可以看到所有文章和課程,期待您加入教育好文超級會員,可代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