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本文情節皆為虛構,人物、地點、事件是基于藝術表達的創作,與現實無關。所用圖片并非真實人物影像,僅作輔助敘事。本文借虛構故事傳遞積極價值觀,呼吁讀者遵紀守法,弘揚友善、正義等正能量,共建和諧社會。
“你就是林峰?”
冰冷的聲音在門口響起。
林峰抬起頭,看到兩張毫無表情的臉和深藍色的警服。
“我們是市局刑偵隊的。”
為首的警察出示了證件,目光銳利如刀,掃過林峰,然后越過他,望向凌亂的客廳。
“你的妻子,孫莉,死了。”
一句話,像一顆子彈,瞬間擊碎了清晨的寧靜。
鄰居們從門縫里探出頭,竊竊私語。
“就是他,把老婆喂到三百多斤的那個男的。”
“天哪,真的出事了。”
林峰的表情沒有一絲波瀾,他只是平靜地看著警察,仿佛在聽一件與自己無關的事情。
“我們需要你跟我們走一趟。”
警察的聲音不容置疑。
林峰點點頭,站起身,甚至還伸手理了理自己一絲不茍的衣領。
他的冷靜,讓整個場面顯得愈發詭異。
01
林峰的生活就像一臺精密的儀器,每個零件都在預設的軌道上運轉。
他今年三十八歲,是市里一家名為“新生”的高級健康管理中心的首席營養師。
他的客戶非富即貴,信任他為他們量身定制的飲食方案,就像信任銀行里的存款一樣。
林峰的工作臺永遠一塵不染,白大褂上聞不到一絲褶皺和異味。
他住在城西的靜安小區,一個有些年頭但很安靜的地方。
每天早上六點準時起床,跑步五公里,不多不少。
七點鐘準備早餐,兩個全麥面包,一杯脫脂牛奶,三顆水煮的杏仁。
他從不在外面吃飯,即便是同事聚餐,他也只是禮貌地坐在一旁,喝著自己帶來的白開水。
周圍的人都覺得林峰是個怪人。
他太安靜,太自律,幾乎沒有情緒波動。
女同事們開玩笑說他不像活人,像個人工智能。
男同事們則在背后議論,說他活得太累,不像個男人。
林峰從不辯解,也不在意。
他的人際關系就像他的飲食一樣,干凈、簡單,甚至有些蒼白。
他和妻子孫莉是大學同學,畢業后就結了婚。
那時的孫莉,愛笑愛鬧,喜歡吃路邊攤的麻辣燙,會在冬天買一個滾燙的烤紅薯,哈著白氣和他分著吃。
林峰也曾陪著她吃過。
但很快,他就無法忍受那種食物入口后,油膩和調味劑在舌苔上留下的粗糙感覺。
他開始“糾正”孫莉的飲食習慣。
“莉莉,這種東西不衛生。”
他會把孫莉剛買回來的炸雞塊扔進垃圾桶,然后從廚房端出一盤用橄欖油和海鹽拌過的蔬菜沙拉。
“嘗嘗這個,對你的皮膚好。”
起初,孫莉會撒嬌,會抗議。
但林峰總有辦法讓她妥協。
他會用最溫柔的語氣,講述那些食物添加劑如何損害她的身體,那些油脂如何堵塞她的血管。
他描述得那么具體,那么科學,讓孫莉無法反駁。
久而久之,孫莉的餐桌上,只剩下了林峰“批準”的食物。
家里的零食柜空了,冰箱里塞滿了各種有機蔬菜、優質肉類和進口水果。
他們的生活,在外人看來,是健康和自律的典范。
林峰甚至因為成功“改造”了妻子的飲食習慣,而在公司的內部分享會上,獲得過掌聲。
他把這稱之為“愛的實踐”。
他用愛,為孫莉打造了一個絕對“安全”的飲食牢籠。
只是,他從未問過孫莉,她是否真的快樂。
他只看到,妻子的體重秤上的數字,在按照他期望的方式,穩定地變化著。
02
孫莉的死亡,是這個精密儀器上出現的第一條裂縫。
那是一個悶熱的夏日午后。
林峰接到物業的電話時,正在為一位重要的客戶講解如何通過生酮飲食快速減脂。
電話里,物業經理的語氣驚慌失措。
“林先生,您快回來一趟吧!您愛人出事了!”
林峰冷靜地結束了工作,甚至還條理清晰地給客戶布置了未來一周的飲食作業。
他回到家時,樓下已經停了救護車和警車。
紅藍色的警燈無聲地旋轉,將鄰居們好奇又畏懼的臉照得忽明忽暗。
他穿過人群,沒有理會那些探究的目光。
家門大開著。
幾個穿白大褂的急救人員正滿頭大汗地試圖將一個巨大的身體從臥室里抬出來。
那個身體,就是孫莉。
她躺在特制的加固擔架上,身體臃腫得像一座小山,幾乎填滿了整個門框。
她的臉色是一種不正常的青紫色,雙眼緊閉,曾經靈動的五官,如今被肥厚的脂肪擠壓得變了形。
體重秤上的最終數字,定格在160公斤。
三百二十斤。
一個急救醫生看到了林峰,走過來,摘下口罩,疲憊地搖了搖頭。
“我們盡力了。”
“發現時已經沒有生命體征了。”
“初步判斷是心源性猝死,肥胖引起的并發癥太多了。”
林峰靜靜地聽著,臉上依舊是那種熟悉的、幾乎沒有變化的平靜。
他甚至沒有走上前去,再看一眼自己的妻子。
他只是站在那里,像一個局外人,看著那具龐大的身軀被幾個壯漢吃力地抬下樓。
“節哀順變。”
醫生拍了拍他的肩膀,又補充了一句。
“說實話,這么嚴重的肥胖癥,能活到今天已經是個奇跡了。”
林峰微微點頭,表示感謝。
就在這時,一個尖利的女聲刺破了現場壓抑的氣氛。
“林峰!你這個殺人兇手!”
一個穿著連衣裙的女人瘋了一樣沖過來,如果不是被警察攔住,她的指甲恐怕已經抓到了林峰的臉上。
是孫莉的妹妹,孫靜。
“是你!就是你把我姐姐害死的!”
孫靜雙眼通紅,死死地盯著林峰,眼神里充滿了刻骨的仇恨。
“是你把她養成這樣的!你不讓她出門,不讓她見朋友,每天就逼著她吃那些你做的東西!”
“我姐姐給我打電話,說她難受,說她想逃出去!可你把她關起來了!”
“你是故意的!你就是想讓她死!”
孫靜的控訴像一顆炸彈,引爆了周圍鄰居的議論。
“是啊,好久沒見過她老婆出門了。”
“以前多漂亮一個姑娘,這兩年跟吹氣球一樣。”
“他家每天都飄出那種又香又膩的味道,說是營養餐,誰信啊。”
流言蜚語像潮水般涌向林峰。
為首的警察叫張海,是市刑偵隊的副隊長,經驗豐富。
他示意手下將情緒激動的孫靜帶到一旁安撫,自己則走到了林峰面前。
“林先生,有些情況,需要你配合我們了解一下。”
張海的語氣很客氣,但眼神里的審視意味,卻毫不掩飾。
林峰看著他,平靜地開口。
“好。”
他似乎早就預料到了這一刻的到來。
03
審訊室的燈光白得刺眼。
張海坐在林峰對面,將一份打印出來的資料推了過去。
“林先生,根據我們初步的走訪調查,你妻子孫莉在過去三年里,體重從55公斤增長到了160公斤。”
“她的社交活動基本為零,所有的朋友和家人都表示,很難見到她。”
“而你,作為她的丈夫和一名專業的營養師,對此有什么解釋?”
林峰沒有看那份資料,他的目光落在桌面上自己雙手的倒影上。
“莉莉她……有暴食癥。”
他的聲音很輕,但異常清晰。
“這是一種心理疾病,她無法控制自己的食欲。”
張海的眉毛挑了一下。
“暴食癥?我們詢問過她的家人和朋友,她們說孫莉在和你結婚前,飲食一直很正常。”
林峰抬起頭,迎向張海的目光。
“是在婚后第三年開始的。”
“那時候我工作很忙,經常出差,忽略了對她的陪伴。”
“她開始通過食物來排解孤獨和焦慮。”
“等我發現的時候,情況已經很嚴重了。”
他說得不疾不徐,像是在陳述一個與自己無關的病例。
“作為營養師,我當然知道肥胖的危害。”
“我嘗試過很多方法,帶她去看心理醫生,控制她的飲食。”
“但沒有用。”
“她會背著我點外賣,把高熱量的零食藏在床底下、衣柜里。”
“我越是阻止,她的情況就越嚴重,甚至開始出現自殘行為。”
“所以,你就放任她吃?”
張海問道。
林峰搖了搖頭,臉上露出一種近乎于痛苦的無奈。
“不是放任,是妥協。”
“心理醫生說,強行剝奪她的食物,會加重她的焦慮,甚至導致更嚴重的后果。”
“唯一的辦法,是疏導。”
“我能做的,就是讓她吃‘相對’健康的東西。”
他從隨身的公文包里,拿出了一沓厚厚的A4紙,整整齊齊地用夾子夾好。
“這是我為莉莉制定的每日食譜,以及她實際的進食記錄,三年,一天都不少。”
“我把她喜歡吃的所有高油高糖的食物,都換成了我自己做的。”
“用最好的橄欖油代替普通食用油,用天然的代糖取代蔗糖,用全麥粉和各種雜糧粉來制作點心。”
“我計算好了她每天必須攝入的維生素和微量元素,確保她不會因為飲食單一而營養不良。”
“我甚至買了專業的設備,每天監測她的血壓、血糖和心率。”
張海接過那沓記錄,快速地翻閱著。
上面的字跡工整得像打印出來的,每一餐的食材、克重、烹飪方式、熱量估算,都清晰明了。
后面還附帶著每天的各項身體數據監測圖表。
這是一份毫無破綻的“關愛記錄”。
張海的心里,第一次對這個男人產生了一絲動搖。
難道,這真是一個丈夫在用自己極端的方式,去愛一個生了病的妻子?
他看到記錄的最后幾頁,孫莉的食量變得越來越驚人。
一頓飯可以吃掉一整只烤雞,外加兩大盤意面和一份甜點。
“她為什么不出門?不見人?”張海提出了新的疑問。
林峰的眼神黯淡了下去。
“她不愿意。”
“她胖成那個樣子,很自卑,很敏感。”
“鄰居一句無心的話,路人一個好奇的眼神,都會讓她崩潰大哭。”
“我勸過她,但她把自己鎖在房間里,不肯見任何人,除了我。”
林峰的聲音里,透著一股深深的無力感。
那種感覺,就像一個人眼睜睜看著自己的親人滑向深淵,卻用盡了所有力氣,也拉不住她。
他將孫莉的“無力”,完美地轉移到了自己身上。
他把自己塑造成了一個同樣無助、甚至更加痛苦的受害者。
在場的年輕警察,已經開始流露出同情的神色。
只有張海,這位老刑警,依舊覺得有一層看不見的迷霧,籠罩在整件事情之上。
04
輿論開始轉向。
當林峰那份長達三年的“飲食記錄”通過非官方渠道泄露出去后,網絡上對他的謾罵聲,漸漸被同情和理解所取代。
“天啊,這男的也太慘了吧。”
“老婆得了暴食癥,不離不棄,還這么用心照顧,簡直是絕世好男人。”
“那些罵他的人出來道歉!你們根本不知道一個暴食癥患者的家庭有多絕望!”
孫靜請的律師也看到了這份記錄。
律師告訴她,從法律上講,這份記錄幾乎是無懈可擊的。
它證明了林峰不但沒有虐待或故意傷害孫莉,反而盡到了一個丈夫所能盡到的、超乎尋常的照顧義務。
沒有任何直接證據可以證明孫莉的死,和林峰有法律上的因果關系。
“我不信!這都是他編的!”
孫靜在律師事務所里崩潰大哭,但她的指控顯得那么蒼白無力。
警方對孫莉的社交賬戶和手機進行了數據恢復。
發現她在后期,確實刪光了所有朋友,退出了所有群聊。
她和外界的聯系,只剩下林峰。
還有幾個外賣平臺的訂單記錄,上面的食物,都是些深夜訂購的高熱量垃圾食品,顯然是背著林峰偷偷下的單。
這一切,似乎都印證了林峰的說法。
孫莉,是一個無法自控的暴食
癥患者。
而林峰,是一個深愛著她、卻無能為力的丈夫。
案件的調查陷入了僵局。
所有的矛頭都指向孫莉的“自身疾病”,而林峰,那個最大的嫌疑人,正在一點點地洗脫嫌疑。
就在這個時候,法醫的初步尸檢報告出來了。
報告顯示,孫莉的直接死因是“急性心力衰竭”,誘因是“病態性肥胖”所引起的全身器官系統性功能紊亂。
血液檢測中沒有發現任何有毒物質。
胃容物也和林峰提供的食譜基本吻合。
一切都顯得那么“正常”。
張海拿著這份報告,在辦公室里抽了整整一包煙。
他不得不承認,自己可能真的判斷錯了。
或許,這從頭到尾,就是一出由疾病和絕望導致的家庭悲劇。
他拿起電話,準備通知下屬,可以解除對林峰的嫌疑了。
林峰似乎看到了希望。
他被暫時釋放,回到了那個空蕩蕩的家里。
家里的一切,都還是孫莉在時的樣子。
特大號的沙發,加寬的門框,床邊扶手上還留著深深的抓痕。
空氣中,似乎還彌漫著那股食物和人體混合的、甜膩又悲傷的氣味。
林峰走到窗邊,拉開了厚重的窗簾。
陽光刺破了房間的昏暗,照亮了空氣中飛舞的塵埃。
他看著樓下,孫靜依然像一尊雕像一樣守在那里,眼神怨毒地望著他的窗戶。
但林峰的臉上,第一次,有了一絲若有若無的笑意。
他贏了。
他的“高智商”,他的嚴謹,他的計劃,戰勝了所有人的質疑。
05
解除嫌疑的通知書,比預想的來得更快。
張海親自把通知書交到林峰手上,表情復雜。
“林先生,這段時間給你造成了困擾,我們表示歉意。”
官方的口吻,代表著事件的終結。
林峰禮貌地接過,微微頷首。
“沒關系,我理解你們的工作。”
他的姿態,謙遜而得體,讓人挑不出任何毛病。
孫靜得知這個消息后,徹底崩潰了。
她沖進警局,大聲哭喊著“不公”,指責警察包庇兇手。
但她的聲音,在冰冷的法律條文和“科學”的尸檢報告面前,顯得那么微不足道。
林峰甚至沒有多看她一眼,轉身準備離開。
他的背影,在長長的走廊里,顯得孤單,卻又無比堅定。
所有人都認為,這件事,到此為止了。
一個悲傷的故事,一個無奈的結局。
然而,就在林峰的手即將推開警局大門的那一刻。
一個急促的腳步聲從走廊盡頭傳來。
“張隊!等等!!”
一個年輕的聲音,帶著壓抑不住的喘息和震驚。
是法醫中心新來的實習生,叫李維,一個剛從醫學院畢業的研究生。
所有人都回過頭。
只見李維手里捏著一份文件,臉色蒼白得像一張紙,額頭上全是汗珠。
他一路小跑過來,因為太過激動,差點被門檻絆倒。
張海皺起了眉頭。
“小李?怎么回事?這么慌張?”
李維沒有理會其他人,他徑直沖到張海面前,將手里的文件遞了過去,他的手指因為用力而微微顫抖。
“張隊……詳細的……詳細的尸檢報告出來了。”
他的聲音都在發顫,眼睛里充滿了血絲和一種難以置信的驚恐。
“我們……我們對死者的脂肪細胞,做了深度的病理切片和代謝物分析……”
在場的警察都安靜了下來,一種不祥的預感籠罩在每個人心頭。
林峰也停下了腳步,他轉過身,靜靜地看著那個年輕的法醫,眼神里閃過一絲不易察覺的疑惑。
他確信自己的計劃天衣無縫。
每一個環節都經過了精密的計算和偽裝。
不可能有任何破綻。
張海接過那份報告,目光落在上面。
僅僅幾秒鐘后,這位見慣了風浪的老刑警,臉上的表情瞬間凝固了。
他的瞳孔猛地收縮,嘴唇無聲地張開,仿佛看到了什么顛覆他認知的東西。
他抬起頭,用一種看怪物的眼神,死死地盯住了林峰。
那種眼神,不再是懷疑,而是夾雜著震驚、恐懼和徹骨的寒意。
站在一旁的李維,顫抖著聲音,說出了一句讓整個警局走廊陷入死寂的話。
“張隊……她的死因……根本不是肥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