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作聲明:本文為虛構創作,請勿與現實關聯
- 聲明:本文根據真實事件改編,部分對話和細節進行了文學化處理,旨在客觀呈現中德認知差異的社會現象。
"施密特,你簡直是在做夢!"漢斯博士的聲音在機艙里格外刺耳,周圍乘客紛紛側目。
"漢斯,我敢用我的學術聲譽打賭,你會為今天的話后悔!"施密特教授緊握著扶手,青筋暴起。
"如果你錯了,整個團隊的名聲都要毀掉!我們會成為德國學術界的笑話!"克勞斯教授憤怒地拍著座椅。
整個德國專家團隊在這趟飛往北京的航班上吵了十幾個小時,每個人都情緒激動,連空乘人員都勸阻不了。
他們為了一個根本性的分歧爭得面紅耳赤——中國到底是什么樣的?直到艙門打開的那一刻,一切都變了。
01
三個月前,柏林工業大學的學術報告廳里,一場激烈的辯論正在上演。
"各位同事,我必須指出,我們對中國的認知存在嚴重偏差!"施密特教授站在講臺上,聲音顫抖著。他剛剛結束了一份關于中國基礎設施發展的報告,臺下的同事們臉色鐵青。
漢斯博士第一個站起來,狠狠拍桌子:"施密特,你是被洗腦了嗎?中國的經濟數據造假是全世界都知道的事實!"
"對!"基礎設施專家克勞斯教授也跳起來,"那些所謂的高鐵、港口,都是面子工程!債務危機馬上就要爆發了!"
施密特深吸一口氣:"克勞斯,你上次去中國是什么時候?"
"我...我沒必要去!所有的分析報告都擺在那里!"克勞斯的臉漲得通紅。
"這就是問題所在!"施密特教授激動地揮舞著手中的數據,"我們都在用十年前、二十年前的印象判斷今天的中國!"
經濟學者安娜憤怒地站起來:"施密特,你看看這些債務數據!看看這些產能過剩的數字!中國經濟就是一個巨大的泡沫!"
"泡沫?"施密特苦笑,"安娜,如果這是泡沫,那這個泡沫已經持續了四十多年,而且還在不斷擴大!"
社會學家托馬斯激動得聲音都變調了:"施密特,你瘋了!中國的社會問題、環境問題、人權問題,你都視而不見嗎?"
"我沒有視而不見!"施密特拍著講臺,"但我們不能因為偏見就否認事實!"
整個報告廳亂成一團,同事們開始激烈爭吵。有人支持施密特,但更多人站在反對的一邊。
"夠了!"漢斯博士怒吼一聲,"施密特,你如果真的這么相信,那就證明給我們看!"
"好!"施密特紅著眼睛,"我們組團去中國實地考察!親眼看看真相!"
"去就去!"克勞斯教授咬牙切齒,"我倒要看看你怎么自圓其說!"
就這樣,一場學術爭論演變成了一次賭氣般的實地考察。
02
組建考察團的過程充滿了火藥味。
"施密特,我警告你,這次考察如果證明你是錯的,你必須公開向全體同事道歉!"漢斯博士在施密特的辦公室里來回踱步。
施密特疲憊地揉著太陽穴:"漢斯,我們是朋友,為什么要搞得這么僵?"
"朋友?"漢斯冷笑,"朋友不會拿學術聲譽開玩笑!你知道如果我們錯了,會有什么后果嗎?"
克勞斯教授推門而入,滿臉怒氣:"施密特,我已經聯系了基礎設施評估小組,我們會用最專業的眼光檢驗你所謂的'奇跡'!"
"還有我!"安娜也跟著進來,"我會帶上最新的經濟分析模型,讓你看看什么叫客觀數據!"
托馬斯緊隨其后:"社會調研我來負責,我要看看你口中的'發展'背后隱藏了多少問題!"
施密特看著這些同事一個個滿臉憤怒的表情,心里五味雜陳。他們都是德國頂尖的專家,平時關系融洽,現在卻因為對中國的不同看法鬧到這種地步。
"你們都這么反對,為什么還要去?"施密特問道。
"因為我們要讓你徹底清醒!"漢斯咬著牙說,"我們要用事實粉碎你的幻想!"
"好,那就走著瞧!"施密特站起來,"但我也有一個條件,如果我是對的,你們所有人都要公開承認錯誤!"
"沒問題!"克勞斯拍桌子,"我敢打賭,到時候認錯的一定是你!"
辦公室里的氣氛劍拔弩張,幾個德國頂尖學者為了一個遙遠國家的發展狀況爭得面紅耳赤。
03
出發前一天晚上,施密特教授獨自坐在家中書房,內心充滿了煎熬。
妻子瑪麗亞推門進來,眼中含著淚水:"親愛的,你真的要去嗎?"
"我必須去。"施密特聲音有些顫抖。
"可是...可是如果你錯了怎么辦?"瑪麗亞坐到他身邊,"漢斯他們說,如果這次考察失敗,你可能會被解除教職。"
施密特緊握著妻子的手:"瑪麗亞,有些時候,追求真相比保護名聲更重要。"
"但你有把握嗎?"瑪麗亞的聲音在顫抖,"萬一...萬一中國真的不是你想象的那樣呢?"
施密特沉默了很久。說不緊張是假的,說不懷疑也是假的。這些年來,關于中國的負面報道鋪天蓋地,連他自己有時也會動搖。
電話鈴響了,是漢斯打來的。
"施密特,我最后問你一次,真的要去嗎?"漢斯的聲音里帶著一絲懇求,"我們這么多年的友誼,不要因為這件事毀掉。"
"漢斯,正因為我們是朋友,我才更希望你能看到真相。"
"真相?"漢斯苦笑,"施密特,你以為你掌握了真相?整個歐洲的媒體、智庫、學者都在說同樣的話,難道他們都錯了,就你一個人對?"
施密特感到一陣眩暈。漢斯說得有道理,如果全世界的主流觀點都指向同一個結論,他憑什么認為自己是對的?
"漢斯,也許...也許我真的錯了。"施密特的聲音開始顫抖。
"那我們就別去了!"漢斯激動起來,"現在取消還來得及!"
施密特看著書房里堆積如山的資料,看著墻上掛著的學位證書,看著妻子擔憂的眼神。這一刻,他的內心充滿了恐懼。
萬一真的錯了怎么辦?萬一中國真的不是他想象的那樣怎么辦?萬一這次考察讓他成為德國學術界的笑柄怎么辦?
但是,深夜的書房里,施密特想起了自己做學者的初心——追求真相,哪怕付出代價。
"漢斯,明天我們按時出發。"施密特的聲音重新變得堅定。
電話那頭傳來漢斯憤怒的聲音:"好!施密特,你自己選擇的路,到時候別后悔!"
04
機場里,德國專家團隊的氣氛異常緊張。
"施密特,這是最后的機會了!"克勞斯拖著行李箱,聲音里帶著怒火,"現在回去還來得及!"
"是啊,"安娜也勸道,"我們何必為了證明一個錯誤的觀點跑這么遠?"
施密特看著這些昔日的同事朋友,心中五味雜陳。他們的反對如此強烈,以至于讓他再次懷疑自己的判斷。
"各位,"施密特深吸一口氣,"既然都到這里了,就按原計劃執行吧。"
"哼!"漢斯冷哼一聲,"到時候可別說我們沒給你機會!"
登機后,爭論愈發激烈。十幾個小時的飛行時間里,他們幾乎沒有停止過辯論。
"施密特,你看看這份報告!"安娜拿出一疊文件,"中國的債務已經占GDP的300%!這是什么概念?這是即將崩潰的信號!"
"還有這個!"克勞斯也拿出資料,"中國的基礎設施投資回報率持續下降,很多項目根本就是賠錢貨!"
托馬斯更是激動:"我這里有詳細的社會問題調研,貧富差距、環境污染、社會矛盾,哪一樣不是大問題?"
施密特被圍攻得喘不過氣來,但他依然堅持:"數據可以有不同的解讀,我們需要的是親眼所見。"
"親眼所見?"漢斯諷刺地笑了,"你以為他們會讓你看到真實的一面?一切都會被包裝得漂漂亮亮!"
"對!"克勞斯附和,"這就是一場精心安排的作秀!"
周圍的乘客開始投來不滿的目光,空乘人員多次過來勸阻,但這些德國學者的爭論越來越激烈。
"施密特,我們合作這么多年,我從來沒見過你這么固執!"漢斯的聲音都開始顫抖,"你到底中了什么邪?"
"我沒中邪!"施密特也激動起來,"我只是不愿意被偏見蒙蔽雙眼!"
"偏見?"安娜冷笑,"全世界的經濟學家都看出了中國經濟的問題,這叫偏見?"
"全世界?"施密特反駁,"那為什么中國經濟還在增長?為什么中國的影響力還在擴大?"
"泡沫!都是泡沫!"托馬斯拍著椅背,"總有破滅的一天!"
機艙里的氣氛越來越緊張,幾個德國頂尖學者為了一個從未去過的國家爭得面紅耳赤。
05
飛機開始下降,北京時間顯示即將到達目的地。
艙內的爭論達到了白熱化程度。
"漢斯,我最后問你一次,"施密特轉過身,直視著這個合作了二十多年的老朋友,"如果我是對的,你會怎么辦?"
漢斯紅著眼睛,聲音顫抖:"如果你是對的...如果你真的是對的,我會在柏林工業大學的全體大會上公開向你道歉!"
"那如果你是對的呢?"克勞斯冷冷地問。
施密特深吸一口氣:"如果我錯了,我會辭去教職,退出學術界。"
"什么?!"安娜驚叫起來,"施密特,你瘋了?"
"我沒瘋,"施密特的聲音異常堅定,"一個學者如果在重大問題上犯錯,就應該承擔后果。"
托馬斯激動地站起來:"施密特,事情不必搞得這么極端!"
"不,"漢斯冷冷地說,"讓他這么說。施密特,你確定要賭上自己的整個學術生涯?"
"確定。"施密特毫不猶豫。
機艙里陷入了死一般的寂靜。每個人都意識到,這不再是一次普通的學術考察,而是一場關乎名譽、事業甚至友誼的豪賭。
飛機的顛簸越來越明顯,窗外已經能看到地面的輪廓。
"施密特,"漢斯的聲音里帶著一絲哀求,"我們的友誼不要因為這件事結束,好嗎?"
施密特握住漢斯的手:"漢斯,真正的友誼應該建立在真相的基礎上。"
克勞斯看著窗外,喃喃自語:"馬上就要見分曉了。"
安娜緊張地整理著手中的資料:"希望我們不會后悔這次旅行。"
托馬斯深深嘆了口氣:"無論結果如何,這都將是我們學術生涯中最重要的一次考察。"
飛機開始最后的下降,每個人的心跳都在加速。他們即將踏上一片充滿爭議的土地,即將驗證他們堅持了多年的觀點。
勝者將獲得巨大的學術聲譽,敗者將面臨信譽的徹底崩塌。
飛機輪子接觸跑道的瞬間,每個人都屏住了呼吸。
施密特教授的手心全是汗,他緊握著扶手,心跳快得像要跳出胸膛。二十多年的學術生涯,所有的聲譽和尊嚴,都壓在了接下來的幾天里。
漢斯博士臉色蒼白,他既期待著看到自己預想中的景象來證明施密特的錯誤,又隱隱擔心萬一事實不是這樣怎么辦。他們的友誼、他在學術界的地位,甚至整個德國學界對中國的認知,都可能在這一刻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
克勞斯教授死死盯著舷窗外,手指不停地敲擊著椅背,這是他緊張時的習慣動作。作為基礎設施專家,他已經準備好了一套完整的評估標準,要用最挑剔的眼光檢視所謂的"中國奇跡"。
安娜和托馬斯交換了一個眼神,兩人都看到了對方眼中的不安。經濟數據和社會調研是他們的專業領域,如果連他們都看走了眼,那將是職業生涯的巨大打擊。
艙門緩緩打開,空乘人員開始引導乘客下機。德國專家團隊緩緩起身,每個人的動作都顯得有些僵硬。
他們走向艙門,走向那個他們爭論了無數次卻從未真正了解的國度。
就在踏出艙門的那一瞬間,所有人都愣住了。
克勞斯張大了嘴巴,手中的公文包掉在了地上。漢斯瞪大雙眼,仿佛看到了什么不可思議的事情。安娜和托馬斯相視而立,完全說不出話來。
就連一直堅持自己觀點的施密特教授,也在那一刻徹底呆住了。
那一刻,時間仿佛靜止了。沒有人說話,沒有人移動,他們就那樣站在艙門口,被眼前的景象徹底震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