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作聲明:本文為虛構創作,請勿與現實關聯
2016年的一個秋日午后,七十歲的陳亦凡正在書房整理舊物。
女兒陳雪推門進來,手里拿著一張發黃的照片。
"爸,這是誰?"
照片上是一個金發碧眼的年輕女子,笑容燦爛如陽光。
陳亦凡接過照片,手指輕顫:"一個...很久以前的朋友。"
"很久是多久?"陳雪敏銳地察覺到父親語氣中的異樣。
"五十年了。"陳亦凡的聲音很輕,"1967年春天,我們在火車站分別,從那以后就再也沒有見過面。"
"為什么不聯系?"
"聯系不上了,"陳亦凡搖搖頭,"那個年代,有些分別就是永別。有些人,注定只能活在記憶里。"
陳雪看著父親眼中的落寞,心中涌起一陣同情:
"爸,現在網絡這么發達,也許能找到她呢。"
"不可能的,"陳亦凡苦笑,"五十年了,人事全非。而且我連她現在叫什么名字都不知道..."
就在這時,外面傳來孫女陳小雨興奮的叫聲:
"爺爺!爺爺!你快來看,我在網上發現了一個不得了的東西!"
陳亦凡和陳雪對視一眼,都沒想到,命運會在這個平凡的午后,掀開塵封半個世紀的秘密。
01
1966年的西伯利亞,寒風如刀。
陳亦凡站在烏拉爾工廠的大門前,呵出的白氣很快就消散在空氣中。
他拉了拉身上那件厚重的軍大衣,心想這里的冬天比他想象中還要漫長。
作為中蘇技術合作項目的工程師,十八歲的他懷著一種近乎虔誠的熱忱來到這個陌生的國度。
"同志,您就是來自中國的工程師嗎?"
聲音從身后傳來,帶著一種特殊的顫音。
陳亦凡轉過身,看見一個金發碧眼的姑娘正朝他走來。
她穿著一件深藍色的呢大衣,圍著厚厚的羊毛圍巾,但那雙眼睛卻像西伯利亞的湖水一樣清澈。
"是的,我是陳亦凡。"他有些拘謹地回答,生硬的俄語讓他感到不自在。
"我是娜塔莎,您的翻譯。"姑娘伸出戴著羊毛手套的手,"歡迎來到我們的城市。"
握手的瞬間,陳亦凡感到一種奇異的溫暖。
不是因為手套的溫度,而是因為她眼中的真誠。
那一刻,雪花正好飄落在她的睫毛上,像是為這次相遇做了最好的注腳。
"您會說中文嗎?"陳亦凡試探性地問。
"一點點,"娜塔莎用蹩腳的中文回答,"我在大學學過。您的技術資料,我會很仔細地翻譯。"
工廠里彌漫著機油和金屬的味道,巨大的車床發出單調的轟鳴聲。
陳亦凡在那里度過了他在蘇聯的第一個工作日,而娜塔莎就坐在他旁邊,認真地翻譯著每一份技術文件。
她的俄語很快,有時候陳亦凡跟不上,她就會停下來,用手勢和簡單的英語解釋。
"這個單詞,"她指著圖紙上的一個標注,"在中文里怎么說?"
"軸承。"陳亦凡寫下漢字。
"軸承,"娜塔莎重復著,發音雖然不標準,但很認真,"這個字很漂亮。"
那天下班后,娜塔莎主動提出送他回宿舍。路上雪下得很大,兩人走得很慢。
"您覺得我們這里怎么樣?"娜塔莎問。
"很冷,但是..."陳亦凡停頓了一下,"有些東西很溫暖。"
娜塔莎看了他一眼,沒有說話,但臉上有了一絲紅暈。
第二天,娜塔莎在翻譯一份關于齒輪傳動的技術文件時出了錯。
她把"逆時針旋轉"翻譯成了"順時針旋轉",這個錯誤差點導致整個實驗的失敗。
"對不起,真的對不起!"娜塔莎漲紅了臉,眼中含著淚水。
陳亦凡看著她慌亂的樣子,心中涌起一種保護的沖動。
"沒關系,這種專業術語確實容易混淆。我們重新來一遍。"
"可是這會耽誤您的工作進度。"
"工作進度可以趕,但是..."他停頓了一下,看著她的眼睛,"認識你,我覺得很值得。"
那是他第一次對她說出心里話。娜塔莎愣了一下,然后輕輕地笑了。
從那以后,兩人的關系開始發生微妙的變化。
娜塔莎開始在翻譯之余教他一些日常俄語,而陳亦凡則教她中文。
他們約定每天下班后在工廠附近的小咖啡館見面,名義上是語言交流,實際上更像是約會。
"這個詞在中文里很有意思,"娜塔莎指著自己寫下的"思念"兩個字,"你們中國人把情感寫得這么復雜。"
"因為有些情感本來就很復雜,"陳亦凡說,"比如我現在對你的感覺。"
娜塔莎放下筆,看著他:"什么感覺?"
"我說不清楚。在中國,我們不習慣直接表達這種情感。"
"那在俄國,我們習慣直接表達,"娜塔莎突然握住了他的手,"我也對你有一種說不清楚的感覺。"
那天晚上,陳亦凡失眠了。不是因為時差,而是因為心中那種前所未有的激動。
他想起娜塔莎的手,想起她說話時的神情,想起她笑起來時眼角的小皺紋。
十二月的某個周末,娜塔莎帶陳亦凡去了城外的森林。
雪很深,他們租了一對滑雪板。
"我不會滑雪。"陳亦凡有些尷尬。
"我教你。"娜塔莎說著,從后面扶住了他的腰。
那種身體接觸讓陳亦凡的心跳加速。
娜塔莎的呼吸就在他的耳邊,溫熱的氣息在寒冷的空氣中顯得格外清晰。
"放松,"她在他耳邊輕聲說,"相信我。"
他們在雪地里摔了好幾次,每次都是娜塔莎先站起來,然后拉他起來。
最后一次摔倒時,兩人都躺在雪地里笑個不停。
"你知道嗎?"娜塔莎突然變得認真,"我從來沒有對一個外國人有過這種感覺。"
"什么感覺?"
"就像...就像我等了十九年,就是為了等你來到這里。"
陳亦凡看著她,雪花正落在她的臉上。他伸手輕輕拂去她臉頰上的雪花,然后吻了她。
那是他人生中的第一個吻,在西伯利亞的雪地里,在一個叫娜塔莎的俄國姑娘的嘴唇上。
02
1967年的春天來得比往年晚一些,但政治的寒冬卻提前到來了。
陳亦凡注意到工廠里的氣氛開始變得微妙。
蘇聯同事們看他的眼神開始帶著一種說不清的復雜情緒,而娜塔莎的父親——工廠的總工程師伊萬諾夫也開始頻繁地找她談話。
"父親讓我和你保持距離。"
娜塔莎在那個陰霾的下午告訴陳亦凡,眼中有一種他從未見過的憂慮。
"為什么?"
"他說局勢在變化,中蘇關系可能會..."她沒有說完,但陳亦凡明白了。
"那你怎么想?"
娜塔莎握住他的手:"我只知道我愛你,其他的我不想考慮。"
這是她第一次說出"愛"這個字。在俄語里,это любовь,聽起來比中文更加直接而熱烈。
但是現實不會因為愛情而改變軌跡。陳亦凡開始感受到來自各方面的壓力。
他的上級暗示他應該"專心工作,不要分心",而工廠里一些蘇聯工程師也開始對他冷淡起來。
"也許我們應該..."陳亦凡有一天試圖說出分手的話,但娜塔莎打斷了他。
"不,絕對不能這樣,"她的眼中燃燒著一種倔強的火焰,"如果我們因為別人的偏見而分開,那我們就輸了。"
她說得對,但是愛情并不能改變政治現實。
一個月后,陳亦凡接到了緊急調令,要求他立即回國。
調令來得突然,沒有任何預兆,就像西伯利亞的暴風雪一樣猛烈而無情。
"什么時候?"娜塔莎問,聲音在顫抖。
"明天早晨的火車。"
她沒有哭,只是靜靜地坐在咖啡館的角落里,看著窗外的雪景。
那天的雪下得很大,像是天空在為他們的分別而哭泣。
"我會等你。"她最后說。
"我也會等你。"
那天晚上,陳亦凡睡不著。
他想象著娜塔莎也在某個地方輾轉反側,想象著她金色的頭發散在枕頭上,想象著她那雙湖水般的眼睛在黑暗中閃閃發光。
第二天早晨,火車站里霧氣朦朧。娜塔莎來送他,穿著那件深藍色的呢大衣,臉色蒼白但依然美麗。
"這個給你。"她摘下脖子上的十字架項鏈,放在他的手心里。
陳亦凡從口袋里掏出一個小包裹:"這個給你。"
是一只翡翠鐲子,他母親給他的,說是將來要給他最愛的人。
"我會一直戴著它,"娜塔莎說,"直到你回來。"
火車開動的時候,陳亦凡透過車窗看見娜塔莎在月臺上奔跑,試圖跟上火車的速度。她跑了很遠,直到火車徹底消失在她的視線里。
那是他最后一次見到娜塔莎。
回到中國后,陳亦凡投入到了繁忙的工作中。
他參與了多個重要的工程項目,逐漸在業界獲得了聲譽。
但無論多么繁忙,他總是會在深夜時想起娜塔莎,想起她的笑容,想起西伯利亞的雪。
他給娜塔莎寫了很多信,但都沒有收到回復。
郵政系統變得不可靠,兩國之間的聯系越來越困難。
漸漸地,他不知道自己的信是否到達了她的手中,也不知道她是否還在等待。
三年過去了,陳亦凡依然單身。
同事們開始為他介紹對象,但他總是以工作忙為借口推脫。
他不知道該如何向別人解釋,自己的心還留在遙遠的西伯利亞。
1970年,在家人的一再催促下,陳亦凡娶了同為工程師的林婉清。
林婉清是個好女人,賢惠、理解、支持他的工作。
但陳亦凡知道,他給不了她全部的愛。在他心中,總有一個位置是屬于娜塔莎的。
他們有了兩個孩子,兒子陳浩和女兒陳雪。
陳亦凡努力做一個好丈夫、好父親,但在夜深人靜的時候,他還是會想起那個遙遠的俄國姑娘。
時間是最好的治療師,也是最殘酷的殺手。它緩解了思念的痛苦,但也讓記憶變得模糊
。漸漸地,娜塔莎的臉龐在陳亦凡的記憶中開始變得不那么清晰,只有那種感覺——那種初戀的美好與痛苦——依然深深地埋在他心里。
2003年,林婉清因病去世。陳亦凡突然意識到,自己已經是一個七十歲的老人了。
兒女們都已成家立業,他獨自住在那套老房子里,偶爾會翻出當年娜塔莎給他的十字架項鏈,在手中把玩。
"爸爸,你為什么不再找一個伴?"女兒陳雪有一次問他。
"我這個年紀了,還找什么伴?"
陳亦凡笑著說,但心中卻想:我這一生,已經有過最美好的愛情了,雖然它只持續了幾個月。
他開始學會使用電腦,學會上網。
有時候他會用搜索引擎查找關于蘇聯、關于烏拉爾地區的信息,但從來沒有勇氣去搜索娜塔莎的名字。
他怕搜到她已經去世的消息,也怕搜到她幸福生活的消息。
有些事情,保留一點想象比知道真相更好。
03
2016年的一個秋日午后,陽光透過百葉窗照在客廳里,陳亦凡正在看報紙。
他的孫女陳小雨坐在沙發上玩筆記本電腦,不時發出興奮的叫聲。
"爺爺,你知道現在網上能查到好多家族歷史嗎?"小雨頭也不抬地說,"我正在幫你們整理家譜呢。"
陳亦凡放下報紙,看了孫女一眼。
小雨是個聰明的女孩,今年剛上大學,對互聯網這些新事物比他熟悉得多。
"你在查什么?"
"我在各種社交網站上搜索我們的姓名,看看能不能找到一些失散的親戚什么的。現在很多人都在網上尋親呢。"
小雨說著,手指在鍵盤上飛快地敲擊著。
陳亦凡笑了笑,繼續看他的報紙。年輕人總是對這些新鮮事物感興趣,他也不反對。
過了一會兒,小雨突然停止了敲擊鍵盤,目不轉睛地盯著屏幕。
"怎么了?"陳亦凡注意到了她的異常。
"爺爺...你過來看看這個。"小雨的聲音有些顫抖。
陳亦凡走過去,彎腰看向電腦屏幕。
那是一個俄語的社交網站,他看不懂內容,但看到了幾張照片。
一時間,陳亦凡感到一陣眩暈,仿佛被雷擊中了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