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作聲明:本文為虛構創作,請勿與現實關聯
小巷里,王師傅正熟練地翻轉著爐子里的燒餅,金黃的餅皮散發著誘人的麥香。
劉大媽又一次站在攤前,瞇著眼睛盯著價格牌上的"2元/個",臉色越來越難看。
"王師傅,你這燒餅怎么又漲價了?前幾年不是才1塊5嗎?現在2塊錢一個,這也太黑心了吧!"
劉大媽的聲音在小巷里回蕩,引來不少路人側目。
王師傅擦了擦額頭的汗珠,無奈地嘆了口氣:
"劉大媽,我這價格已經好幾年沒變過了,房租漲了,面粉也漲了,我這2塊錢真的不賺什么錢。"
劉大媽冷哼一聲,掏出手機拍了張照片:
"不賺錢?那你怎么天天開著?我告訴你,這事沒完!你等著吧!"
看著劉大媽憤憤離去的背影,王師傅心里涌起一陣不祥的預感。
他怎么也沒想到,一個看起來再平常不過的燒餅定價糾紛,竟會引發一場讓整個街區都為之震動的風波......
1
清晨五點半,當整個城市還沉浸在睡夢中時,王師傅已經開始了一天的忙碌。
和面、揉面、搟面皮,每一個動作都透著15年積累下來的嫻熟和專注。
從河南老家來到這座江蘇小城的那一年,王師傅還是個三十七歲的壯漢。
如今鬢角已經花白,但那雙制作燒餅的手卻越發靈巧。
"老王,還是老樣子,來兩個燒餅!"
小李推開玻璃門,熟悉的聲音讓王師傅抬起頭,臉上露出了久違的笑容。
這個二十六歲的小伙子在附近的銀行上班,已經吃了王師傅三年的燒餅。
每天早上七點半準時出現,從不遲到,也從不討價還價。
王師傅麻利地夾起兩個剛出爐的燒餅裝進紙袋:
"小李,你這工作穩定,什么時候考慮買房?。?
小李苦笑著搖搖頭:"王師傅,您別提了,現在房價這么高,我一個月工資才四千多,攢個首付都得好幾年。不像您,有手藝在身,走到哪里都不愁吃喝。"
王師傅的眼神黯淡了幾分:"這年頭,有手藝的人不一定就過得好。"
"你看我這店,房租一個月三千二,水電氣加起來也要五六百,面粉、芝麻、油這些原料成本也在漲,我這2塊錢一個燒餅,真正能落到手里的利潤也就幾毛錢。"
小李接過熱乎乎的燒餅,理解地點了點頭:
"王師傅,您的手藝大家都認可,價格也公道,就是有些人......唉,總有人喜歡挑刺。"
兩人正說著話,門外傳來了熟悉的腳步聲,劉大媽又來了。
五十八歲的劉大媽穿著一件洗得發白的藍色外套,頭發梳得一絲不茍,眼神銳利得讓人不敢直視。
她的丈夫老劉是機關單位的退休干部,每月退休金六千多,在這個三線城市算是中等偏上的水平。
但劉大媽卻有個習慣,什么東西都要討價還價,什么事情都要管一管。
劉大媽站在柜臺前,目光直勾勾地盯著價格牌:
"王師傅,給我來一個燒餅。"
王師傅心里一緊,但還是禮貌地問道:"劉大媽,您要夾菜嗎?"
"不要,就要一個空的。但是你這價格......"
劉大媽停頓了一下,聲音提高了幾度:
"2塊錢一個,這也太貴了吧?隔壁老李家的包子才1塊5一個,你這燒餅憑什么賣2塊?"
小李聽不下去了,轉身說道:
"劉大媽,這燒餅和包子能一樣嗎?再說了,王師傅這手藝,在咱們這一片都是有名的,2塊錢一個真不算貴。"
劉大媽瞪了小李一眼:"年輕人懂什么?你們這些上班的,錢來得容易,當然不心疼,我們這些老百姓,一分錢都得掰成兩半花!"
王師傅心里五味雜陳,但臉上還是保持著笑容:
"劉大媽,您說得對,老百姓掙錢不容易。但是我這成本在這里擺著,房租、原料、人工,樣樣都要錢。我要是賣便宜了,這店就開不下去了。"
劉大媽的情緒突然激動起來:
"開不下去就開不下去!現在這些做生意的,個個都想發財,哪有為老百姓著想的?2塊錢一個燒餅,你怎么不去搶?"
說完,劉大媽扔下兩塊錢,抓起燒餅就走。
走到門口,她又回頭惡狠狠地說了一句:
"你這價格不合理,我要去舉報你!"
門被重重地摔上了,玻璃都跟著顫抖了幾下。
王師傅愣愣地站在那里,心情沉重得透不過氣來。
小李拍了拍王師傅的肩膀:
"王師傅,您別往心里去,劉大媽就這脾氣,嘴上說說而已,誰還真去舉報啊。"
王師傅勉強擠出一個笑容:"希望吧。"
但是他心里清楚,劉大媽不是那種說說而已的人。
她在附近小區里是出了名的"積極分子"。
誰家的下水道堵了、哪里的路燈壞了、哪個商家服務不好,她都要管一管,投訴舉報更是家常便飯。
果然,接下來的幾天里,王師傅明顯感覺到了周圍人異樣的目光。
以前經常來買燒餅的一些老顧客開始減少了,偶爾來買的人也會仔細端詳價格牌,竊竊私語。
2
"你們知道嗎?那個賣燒餅的王師傅,2塊錢一個燒餅,這不是明擺著欺負咱們老百姓嗎?"
在附近的梧桐小區里,劉大媽正對著一群同樣年紀的大媽們慷慨激昂地"宣傳"著。
李大媽瞪大了眼睛:"真的假的?2塊錢一個燒餅?我上次買包子才1塊5一個呢。"
另一個大媽也跟著附和:"就是啊,現在這些做生意的,心都黑了。"
"前幾天我去買菜,西紅柿都要5塊錢一斤,這日子還怎么過?"
劉大媽越說越來勁,掏出手機翻出那張價格牌的照片:
"你們看看,這就是證據!我已經收集了周邊所有早餐店的價格,就他家最貴。"
"隔壁老李家包子1塊5,對面張大嫂豆漿1塊錢一碗,憑什么他的燒餅要2塊?"
有人問道:"那你準備怎么辦?"
劉大媽眼中閃過一絲狡黠的光芒:
"我已經寫好了舉報信,準備去市場監管局告他價格欺詐,像這種黑心商家,就得讓相關部門管管。"
與此同時,王師傅的小店里,氣氛變得越來越壓抑。
老張是個六十五歲的退休工人,每天早上都會來王師傅這里買燒餅當早餐。
今天他進門后,發現店里異常安靜,王師傅正呆呆地坐在凳子上發愣。
老張關切地問道:"老王,怎么了?生意不好?"
王師傅抬起頭,眼中滿含著疲憊:
"老張,有人說我這燒餅賣得太貴了,要舉報我。"
老張差點沒站穩:
"憑什么舉報你?你這燒餅又不是天價,2塊錢一個很正常啊,我在城里轉了這么多年,從來沒見過比你家更實在的早餐店了。"
王師傅長長地嘆了一口氣,開始算起了賬:
"老張,你知道我這店一個月的成本是多少嗎?房租3200,水電氣600,面粉、芝麻、油這些原料成本平均下來每個燒餅就要8毛錢,再加上我和老婆的人工成本,一個燒餅賣2塊錢,真正的利潤也就4毛錢左右。"
老張有些震驚:"4毛錢?這么少?"
王師傅點了點頭:"是啊,大家都以為做生意掙錢容易,其實哪有那么簡單,我這店要是一天賣不出200個燒餅,連本都回不來。"
兩人正說著話,門外又傳來了熟悉的聲音。
劉大媽又來了,這次她身后還跟著兩個小區里的鄰居:
"王師傅,你這價格真的不合理,我已經調查過了,周邊所有的早餐店,就你家最貴。"
王師傅站起身來,耐心地解釋道:"劉大媽,我這燒餅和別家的真不一樣。"
"您看看這面粉,我用的是優質麥粉,成本比普通面粉貴30%,這芝麻,我用的是進口的白芝麻,香味更濃,還有這制作工藝,我是按照老家祖傳的方法,每個步驟都不敢馬虎。"
劉大媽不屑地撇了撇嘴:
"什么祖傳工藝?還不是燒餅?別給我講這些虛的,實在話就是一個餅子,你這就是想多掙錢!"
跟著劉大媽來的一個大媽也跟著說道:
"就是啊,現在這些做生意的,嘴上說得天花亂墜,其實就是想坑咱們老百姓的錢。"
老張看不下去了,站出來為王師傅辯護:
"你們這話說得不對,老王在這里開店十五年了,從來沒有缺斤短兩過,從來沒有用過不好的原料,他這人實誠,2塊錢一個燒餅真的不算貴。"
劉大媽瞪了老張一眼:"你懂什么?你是不是收了他的好處?要不然怎么這么幫著他說話?"
老張氣得臉通紅:"劉大媽,你這話說得就過分了,我老張做人憑良心,從來不說違心話。王師傅這人好,東西也好,這是大家都知道的事實。"
劉大媽的聲音越來越尖銳:"事實?我看是你們串通好了騙我們這些老百姓!"
"王師傅,我再說一遍,你這價格不合理,我要舉報你!"
王師傅的心情跌到了谷底,但他還是努力保持著冷靜:
"劉大媽,您要舉報就舉報吧,我王某人做生意憑良心,不怕查。但是我也希望您能理解我們這些小本生意人的不容易。"
劉大媽冷笑一聲:"不容易?那你就降價啊!降到1塊5一個,我保證天天來買。"
王師傅苦笑著搖搖頭:"劉大媽,1塊5我連成本都收不回來,這店還怎么開?"
"開不下去就別開!"劉大媽扔下這句話,氣沖沖地走了。
店里陷入了死一般的寂靜,王師傅無力地坐回椅子上,感覺整個世界都塌了下來。
老張拍了拍王師傅的肩膀:
"老王,別往心里去,清者自清,濁者自濁,你做得沒錯。"
王師傅搖了搖頭:"老張,我真的累了,十五年了,我在這里扎根十五年,以為大家都認可我,沒想到......"
話沒說完,王師傅的眼眶就紅了。
一個五十二歲的漢子,為了生活奔波了大半輩子,卻因為區區兩塊錢的燒餅被人質疑人品,這種委屈和無奈,只有他自己能體會。
3
三天后的上午十點,市場監管局的一輛藍色執法車停在了王師傅燒餅店門口。
小陳是個三十歲的年輕公務員,剛從執法車上下來,就看到了門口圍觀的人群。
小陳出示了工作證:"哪位是王師傅?我們接到舉報,說你們店存在價格欺詐問題,需要配合調查。"
王師傅心里一沉,但還是禮貌地迎了上去:
"同志,我就是王師傅,請問是什么問題?"
小陳掏出一份舉報材料:
"有人舉報你們店燒餅價格過高,涉嫌價格欺詐,麻煩您配合一下,把相關的證件和賬本都拿出來看看。"
圍觀的人群開始竊竊私語,王師傅感覺到了無數雙眼睛正在審視著自己。
那種被當作犯人一樣的感覺,讓他的手都有些發抖。
王師傅顫抖著雙手翻找著證件:
"同志,我這里所有的證件都齊全,賬本也都有記錄,我做生意一直都是合法合規的,從來沒有做過違法的事情。"
小陳接過證件仔細查看,又翻閱了賬本。
營業執照、食品經營許可證、健康證,一樣不少。
賬本上的記錄也很詳細,每天的收入支出都有明確的記錄。
小陳問道:"您這個燒餅為什么定價2元?"
王師傅連忙解釋:"同志,這個價格是根據成本計算出來的,再加上人工、水電氣等費用,2元一個真的不算高。"
小陳點了點頭,又問道:"那您這個價格在同行業中是什么水平?"
王師傅如實回答:"包子店的包子1塊5一個,但是包子和燒餅的制作工藝不一樣,成本也不一樣。專門做燒餅的店不多,我這個價格在市場上算是中等水平。"
小陳在本子上記錄著,隨后又詢問了一些具體的經營情況。
整個調查過程持續了一個多小時,期間不斷有人圍觀,指指點點。
小陳合上本子:"經過調查,你們店的經營資質齊全,定價也在合理范圍內,沒有發現價格欺詐行為。"
"不過,建議你們在經營過程中多與顧客溝通,避免產生誤解。"
王師傅如釋重負,連聲道謝:"謝謝同志,謝謝理解。"
執法車走了,但圍觀的人群卻沒有散去。各種議論聲此起彼伏。
"看到沒?人家執法部門都查了,說沒問題。"
"那也不一定,現在這些部門和商家都是一伙的。"
"就是啊,2塊錢一個燒餅確實貴了。"
"你們懂什么?人家成本在那里呢。"
王師傅聽著這些議論,心情五味雜陳。
雖然執法部門澄清了他沒有違法行為,但輿論的傷害已經造成了。
接下來的幾天里,王師傅明顯感覺到生意受到了影響。
以前每天能賣出200多個燒餅,現在一天只能賣出100多個。
有些老顧客還是會來,但也有不少人開始避而遠之。
最讓王師傅難受的是,每次有新顧客進店,都會用懷疑的眼光打量著價格牌,然后竊竊私語。
那種被質疑的感覺,讓他心如刀絞。
妻子李翠花從鄉下趕來看望丈夫:"老王,你這幾天臉色不太好,是不是病了?"
王師傅搖了搖頭:"沒病,就是心里堵得慌。"
李翠花坐到丈夫身邊:"因為那個舉報的事情?"
"老王,咱做人做事問心無愧就行了,別人愛怎么說就怎么說,咱不理他們。"
王師傅嘆了口氣:"話是這么說,可是生意確實受影響了。"
"這幾天銷量下降了一半,再這樣下去,這店真的開不下去了。"
李翠花握住丈夫的手:"老王,要不咱把價格降一點?1塊8一個,讓那些人沒話說。"
王師傅苦笑著搖頭:"翠花,你不懂,1塊8一個我就沒有利潤了,到時候連房租都交不起。"
"再說了,我要是現在降價,豈不是承認了之前的價格確實有問題?那不是打自己的臉嗎?"
夫妻倆正說著話,門外又傳來了熟悉的聲音。
劉大媽滿臉得意地走進店里,身后還跟著幾個小區里的鄰居:
"王師傅,生意怎么樣?是不是被舉報了?"
王師傅強壓著心中的怒火:"劉大媽,執法部門已經調查過了,我這里沒有任何問題。"
劉大媽冷笑一聲:"那為什么你的生意變差了?老百姓的眼睛是雪亮的,知道什么是對什么是錯。"
老張不知道什么時候走了進來:"劉大媽,您這話說得就不對了。"
"王師傅做人做事大家都看在眼里,輪不到你來指手畫腳。"
劉大媽瞪了老張一眼,然后轉向王師傅:
"我告訴你,只要你這價格一天不降下來,我就一天不會罷休,我要讓所有人都知道你這個黑心商家的真面目!"
說完,劉大媽帶著那幾個人揚長而去。
王師傅癱坐在椅子上,感覺整個人都被掏空了。
十五年的辛苦經營,十五年的誠信經營,卻因為一個刁鉆顧客的惡意舉報而毀于一旦。
李翠花心疼地看著丈夫,眼淚不住地往下掉:
"老王,要不咱回老家吧。在這里受這窩囊氣干什么?"
王師傅搖了搖頭:"不行,咱們在這里扎根十五年了,怎么能輕易放棄?再說了,兒子剛大學畢業,正找工作呢,需要用錢的地方多著呢。"
李翠花問道:"那你準備怎么辦?"
王師傅沉默了良久,眼中突然閃過一絲光芒:"翠花,我有個想法......"
4
夜深了,王師傅還在小店里踱來踱去。
桌上擺著幾張紙,上面密密麻麻地寫著各種數字和計算公式。
他的眼中閃爍著一種從未有過的光芒,那是被逼到絕境后的反擊決心。
李翠花端著一杯熱茶走過來:"老王,你在算什么呢?"
王師傅接過茶杯,深深地喝了一口:
"翠花,我想到了一個辦法,既能讓劉大媽滿意,又能讓我們繼續經營下去。"
李翠花好奇地問道:"什么辦法?"
王師傅的眼中閃過一絲狡黠的笑意:
"你等著看吧,保證讓那個劉大媽大吃一驚。"
接下來的兩天里,王師傅開始了他的整改計劃。
他先是到附近的廣告店定制了新的招牌和價格牌,又重新設計了燒餅的制作流程。
他還特地買了兩種不同規格的包裝袋,一種大一些,一種小一些。
老張看著王師傅的這些舉動,有些摸不著頭腦:"老王,你這是要干什么?"
王師傅神秘地笑了笑:
"老張,你等著看好戲吧,有些人以為舉報了我就能讓我屈服,我倒要看看到底是誰笑到最后。"
第三天早上,王師傅在店門口貼了一張告示:
"因需要整改,暫停營業三天,重新開張后,一定讓大家滿意!"
劉大媽路過看到這張告示,臉上露出了得意的笑容。
她立刻掏出手機拍了照片,然后在小區群里發了一條消息:
"大家看看,那個賣燒餅的終于知道怕了!被我舉報后,現在要整改了!"
群里立刻炸開了鍋:
"劉大媽威武!為民除害!"
"就是要治治這些黑心商家!"
"看他以后還敢不敢亂漲價!"
劉大媽看著群里的贊美聲,心情格外舒暢。
她在小區里逢人就說:"你們看到了吧?那個王師傅終于低頭了!這就是跟我作對的下場!"
三天后的清晨,王師傅的燒餅店重新開張了。
門口煥然一新的招牌格外醒目:"良心燒餅,絕不暴力"幾個大字在陽光下閃閃發光。
更引人注目的是新的價格牌,上面寫著:"燒餅1元一個,精品燒餅2元一個"。
消息很快傳遍了整個小區,劉大媽聽到消息后,立刻風風火火地趕了過來。
劉大媽站在店門口,洋洋得意地對圍觀的人說道:
"終于降價了!我就說嘛,這些黑心商家就是要治!"
"你們看看,經過我這次的舉報,這個賣燒餅的肯定就老實了!那價格肯定也十分便宜。"
劉大媽得意的看向了新的價格牌,滿心以為自己的"正義行動"終于取得了勝利。
她想象著王師傅低頭認錯的樣子,想象著自己在小區里的威望會更上一層樓。
但是當她仔細看清了價格牌上的字時,整個人瞬間愣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