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志剛的手機屏幕上顯示著余額:4276.83元。
他盯著這個數字,仿佛它會突然變大。車窗外,青海湖的夕陽將天空染成血紅色,美得讓人心碎。可他此刻只想哭。
"老程,你怎么了?"妻子蔡秀英從駕駛座轉過身,眼中滿是關切。
他關掉手機,努力擠出笑容:"沒事,就是累了。"
可他知道,事情遠比累更嚴重。四年前,他們帶著滿腔熱血和二十萬積蓄踏上房車之旅,以為自己找到了晚年生活的答案。現在,賬戶里的數字告訴他們——答案可能是錯的。
車外風聲呼嘯,像是在嘲笑他們的天真。
01
四年前的春天,程志剛剛從電力公司退休,每月五千的退休金加上妻子蔡秀英四年后退休的工資,讓這個普通的雙職工家庭有了前所未有的安全感。
"老程,你看這個。"蔡秀英拿著iPad坐在沙發(fā)上,屏幕里播放著一對退休夫婦駕駛房車游遍中國的視頻。
程志剛放下手中的茶杯,湊過去看。視頻里的老夫婦站在新疆的胡楊林前,臉上洋溢著他從未見過的自由和快樂。
"咱們也可以這樣。"蔡秀英的眼睛里閃著光,"我再干四年就退休了,到時候咱們每月退休金加起來有兩萬,完全夠用。"
程志剛摸摸下巴,心動了。兒子在北京工作,已經成家立業(yè),不需要他們操心。房子是他們自己的,沒有房貸壓力。存款雖然不多,但買輛房車應該夠了。
"可是房車很貴吧?"
"我查過了,二十萬左右就能買到不錯的。"蔡秀英已經做足了功課,"而且你想想,咱們不用交房租,不用交水電費,油費和過路費加起來,比在家里花銷還少。"
那個周末,他們去了房車展銷會。展廳里各式各樣的房車讓他們眼花繚亂,銷售員熱情地介紹著每一款車的優(yōu)點。
"這款是我們的明星產品,"銷售員拍著一輛白色房車的車身,"六米長,麻雀雖小五臟俱全。床、廚房、衛(wèi)生間、冰箱,什么都有。"
蔡秀英鉆進車里,在小小的床鋪上躺了躺,臉上露出滿足的笑容:"老程,你看,多溫馨啊。"
程志剛也爬上車,雖然空間確實狹小,但想象著和老伴一起看遍祖國的大好河山,心中涌起一陣暖流。
"多少錢?"
"十八萬八,給您優(yōu)惠,十八萬整。"
那天晚上,他們躺在床上聊了很久。
"老程,你說我們這樣做對不對?"蔡秀英側著身子看著他。
程志剛伸手摸摸她的臉:"人這一輩子,總得為自己活一回。咱們辛苦了大半輩子,該享受享受了。"
月光從窗簾縫隙鉆進來,在他們臉上投下斑駁的光影。那一刻,未來似乎充滿了無限可能。
第二天,他們就去銀行取了錢,當場簽下了購車合同。
02
房車買回來后,程志剛和蔡秀英像兩個得到新玩具的孩子,每天都要在車里折騰一番。他們買了各種旅行用品:戶外桌椅、帳篷、睡袋、頭燈、對講機……
"咱們先去哪兒?"蔡秀英翻著地圖冊,眼睛都快冒光了。
"要不先去云南?我一直想看看香格里拉。"
"好!那我們順路還可以去大理、麗江。"
出發(fā)前的準備工作比他們想象的復雜。程志剛得重新考駕照,因為房車屬于C1駕照范圍,但他的駕駛技術還停留在十幾年前。
在駕校練車的時候,教練看著他笨拙的倒車動作,忍不住搖頭:"大叔,房車可比小轎車難開多了,你確定要開著它到處跑?"
程志剛擦擦額頭的汗:"沒事,慢慢來。"
蔡秀英則忙著研究路線和攻略。她在手機里下載了各種旅行軟件,每天都要看幾個小時的房車旅行視頻。
"老程,你看這個博主,他們已經開房車走了三年了,去過西藏、新疆、內蒙古……"她把手機遞給程志剛,屏幕里是一對比他們年齡稍小的夫婦,正在拉薩的布達拉宮前合影。
程志剛看著那對夫婦臉上的笑容,心中的期待更加強烈了。
兩個月后,蔡秀英也正式退休了。退休手續(xù)辦完的當天晚上,他們舉杯慶祝。
"從明天開始,我們就是自由人了。"蔡秀英端起酒杯,眼角有些濕潤。
程志剛輕撫她的手:"是啊,再也不用看領導臉色,再也不用加班熬夜了。"
那一刻,房車之旅不再是一個遙遠的夢想,而是即將開始的現實。
第二天早上,他們把房子簡單收拾了一下,給兒子留了鑰匙,然后開著房車踏上了西南之路。
車子剛駛出城市,蔡秀英就興奮得像個孩子:"老程,你看那些山,多綠啊!"
程志剛握著方向盤,心情也格外輕松。高速公路兩旁的風景在眼前飛快掠過,仿佛在告訴他們——新的人生開始了。
那一刻,一切都是美好的。
03
第一次房車旅行的新鮮感是巨大的。
他們在云南的撫仙湖畔停留了一周。每天早晨,程志剛都會被湖水輕拍岸邊的聲音喚醒,推開房車的小窗,就能看到晨霧中若隱若現的湖面。
"老程,快看!"蔡秀英指著湖面上的一只白鷺,興奮得像個孩子。
那只白鷺正在淺水中覓食,優(yōu)雅的身姿在晨光中顯得格外美麗。程志剛趕緊拿出相機,咔嚓一聲,將這美好的瞬間定格。
在大理古城,他們遇到了第一批房車朋友。那是一個來自山東的退休夫婦,開著一輛比他們更大的房車。
"你們也是剛開始房車生活?"山東大哥熱情地打招呼,他叫董建平,妻子叫鄭秀蘭。
"是啊,剛出來兩個月。"程志剛有些不好意思,"很多東西都不懂。"
"沒事,我們也是摸著石頭過河。"董建平拍拍他的肩膀,"房車圈子很暖的,大家都會互相幫助。"
那天晚上,兩家人圍坐在洱海邊,點起篝火,分享著各自的旅行故事。鄭秀蘭拿出她親手做的煎餅,蔡秀英貢獻了她的拿手菜紅燒肉。
"這就是房車生活的魅力。"董建平舉起啤酒罐,"走到哪兒,家就在哪兒。"
程志剛深有同感。在城市里生活了大半輩子,他從來沒有體驗過這種隨遇而安的自由感。
在麗江,他們看到了期待已久的玉龍雪山。雪山在藍天的映襯下潔白如玉,讓人忍不住感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老程,我們拍張照吧。"蔡秀英整理著自己的衣服,臉上洋溢著幸福的笑容。
程志剛用自拍桿給他們留下了第一張房車旅行的合影。照片里的他們笑容燦爛,身后是巍峨的雪山和他們的白色房車。
三個月的云南之旅結束時,他們已經完全愛上了這種生活方式。
"老程,我們真的做對了。"蔡秀英坐在副駕駛位上,翻看著手機里的照片,"你看我們多開心啊。"
程志剛點點頭,心中充滿了對未來的期待:"下一站去哪兒?"
"新疆怎么樣?我想看看那里的薰衣草。"
"好,那就新疆!"
那時的他們,還不知道房車生活的另一面正在悄悄顯現。
04
第二年的新疆之旅讓他們見識到了房車生活的不確定性。
在從烏魯木齊前往伊犁的路上,房車突然拋錨了。發(fā)動機冒著白煙,車子停在了荒蕪的戈壁灘上。
程志剛鉆到車底檢查,滿頭大汗:"好像是水箱壞了。"
四周是一望無際的戈壁,最近的修理廠在一百公里外。蔡秀英拿出手機,信號時有時無。
"老程,怎么辦?"她的聲音里帶著一絲慌張。
"別怕,總會有辦法的。"程志剛安慰著她,但自己心里也沒底。
他們在路邊等了四個小時,終于有一輛貨車路過。司機是個維族小伙子,雖然語言不通,但還是停下來幫忙。
最終,他們花了三千塊錢才把車修好,原計劃的行程被打亂了。
"這次修車費用有點超預算了。"蔡秀英坐在房車里算賬,眉頭緊鎖。
程志剛安慰她:"沒關系,這是意外。"
但他心里清楚,房車的維修成本比他們預想的要高得多。
在喀納斯,他們又遇到了新的挑戰(zhàn)。由于是旺季,房車營地一位難求,他們只能把車停在一個偏僻的停車場過夜。
半夜,外面下起了暴雨。雨水順著車頂的縫隙滲進來,滴答滴答地落在他們的床上。
"老程,漏水了!"蔡秀英驚慌地喊道。
程志剛趕緊起身,用臉盆接水,但很快就發(fā)現漏水點不止一處。他們只能把被褥搬到干燥的地方,蜷縮在狹小的沙發(fā)上過夜。
第二天,他們在當地找到了維修點,師傅看了看說:"這車的密封膠老化了,需要重新做防水。"
又是一筆意料之外的支出。
"老程,我們出來一年多,光修車就花了將近兩萬。"蔡秀英拿著小本子算賬,臉色有些難看。
程志剛沉默了一會兒:"可能是我們買的車質量不太好。"
"還是錢的問題。"蔡秀英嘆了口氣,"好車要三四十萬,咱們舍不得。"
那晚,他們第一次為房車旅行產生了分歧。
"要不我們回家吧。"蔡秀英望著窗外的雨夜,"這樣下去,積蓄很快就花完了。"
程志剛握住她的手:"再堅持堅持,總會好起來的。"
但他心里也開始動搖了。理想和現實之間的差距,比他們想象的要大得多。
第三天雨停后,他們繼續(xù)上路。車窗外的風景依然美麗,但他們的心情已經不如從前那樣輕松了。
現實開始露出它殘酷的一面。
05
第三年,他們的房車生活變得更加謹慎。
為了節(jié)省開支,他們開始避開熱門景區(qū),專門尋找那些免費或收費便宜的地方。山西的黃河壺口瀑布、內蒙古的呼倫貝爾草原、甘肅的嘉峪關……他們的足跡遍布大江南北,但每一次都在精打細算。
"老程,這個營地要一百塊一晚,太貴了。"蔡秀英看著營地的價格表,搖搖頭。
"那我們找個便宜點的地方過夜。"程志剛也變得現實起來。
他們經常把車停在高速服務區(qū)或者偏僻的停車場過夜,雖然省錢,但安全和舒適度都大打折扣。
在內蒙古的一個小鎮(zhèn)上,他們遇到了同樣開房車旅行的老夫婦魏志強和韓秋蘭。
"你們出來多久了?"韓秋蘭問道。
"快三年了。"蔡秀英回答。
"那你們一定花了不少錢吧?"魏志強試探性地問。
程志剛苦笑:"確實比預想的多。"
那天晚上,兩對夫婦坐在草原上聊天。星空璀璨,草原遼闊,但談話的內容卻很現實。
"我們原本計劃房車旅行十年的。"韓秋蘭望著星空說道,"現在看來,五年都困難。"
"房車的折舊太厲害了。"魏志強接著說,"我們這車開了三年,現在賣的話最多值八萬。"
程志剛心里一沉。他們的房車也是同樣的問題,買時十八萬,現在最多值七八萬。
"而且年紀大了,身體也開始吃不消。"韓秋蘭揉著自己的腰,"天天坐在車里,腰酸背痛的。"
蔡秀英深有同感。長期的房車生活讓她的頸椎病加重了,每天早上起床都感覺脖子僵硬。
"最關鍵的是孤獨。"魏志強點了根煙,"兒女都在城里忙,我們在外面飄著,想見一面都困難。"
那一刻,四個人都沉默了。
程志剛想起了兒子上次打電話時說的話:"爸,您和我媽到底什么時候回來?家里的事情我都處理不過來了。"
他們?yōu)榱俗约旱膲粝耄遣皇呛雎粤颂鄸|西?
第二天分別時,魏志強拍拍程志剛的肩膀:"兄弟,及時止損也是一種智慧。"
這句話像一顆種子,在程志剛心里生根發(fā)芽。
那天晚上,他和蔡秀英第一次認真討論起回家的事情。
"老程,我們還剩多少錢?"蔡秀英問道。
程志剛拿出小本子算了算:"連同這輛車,大概還有十五萬左右。"
"如果現在賣車回家,還能剩多少?"
"七八萬吧。"
蔡秀英沉默了很久:"那我們的二十萬積蓄,基本上花完了。"
程志剛點點頭,心情復雜。
三年的房車生活,他們確實看遍了祖國的大好河山,但代價也是巨大的。不僅僅是金錢的損失,更是對未來生活的不確定感。
"再走一年吧。"程志剛最終說道,"一年后,我們就回家。"
蔡秀英握住他的手,沒有說話,但眼中已經有了淚水。
夢想和現實的碰撞,總是這樣殘酷。
06
第四年的春天,他們來到了青海湖。
這是他們房車旅行的最后一站,雖然彼此心照不宣,但都知道這次旅行即將結束。
青海湖的美麗讓他們暫時忘記了心中的憂慮。碧藍的湖水在陽光下閃閃發(fā)光,遠山如黛,近草如茵。
"老程,我們在這里多待幾天吧。"蔡秀英站在湖邊,眼中滿是不舍。
程志剛點點頭:"好,就當給這四年劃個完美的句號。"
他們在青海湖邊找了個風景絕佳的地方停車。每天早晨,他們都會沿著湖邊散步,看日出,聽鳥鳴。
但現實的壓力如影隨形。
一天早晨,程志剛正在車外洗漱,手機響了。是兒子打來的。
"爸,您和我媽什么時候回來?我想跟您們商量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