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幕像一塊巨大的黑色絲絨,溫柔而又沉重地覆蓋了這座名為“錦程”的繁華都市。
霓虹燈在冰冷的樓宇間閃爍,勾勒出紙醉金迷的輪廓,也投下更多不為人知的陰影。
36歲的李嵐,就像這都市陰影中一個不起眼的點,默然穿行在屬于她的崗位上——錦繡江南,一個以奢華和私密性著稱的高檔住宅區。
李嵐中等身材,面容素凈,一頭利落的短發,常年穿著略顯寬大的保安制服。
她的眼神平靜,甚至有些淡漠,仿佛這世間的繁華與喧囂都與她隔著一層看不見的屏障。
若非胸前那塊“李嵐-保安部”的工牌,任誰也無法將她與新聞里那個震驚全國的“蛇蝎女保安”聯系起來。
她在這個小區做保安已經五年了。
五年,足夠讓她看清太多東西。
錦繡江南的業主們,非富即貴,他們出入有豪車接送,衣著光鮮,談吐間動輒是千萬上億的生意。
而李嵐,則像一個忠實的背景板,目送著他們意氣風發地走入,又在深夜或凌晨目送他們帶著疲憊或放縱歸來。
她的工作內容簡單卻也枯燥:巡邏、登記、監控中心值守。
同事們多是些年紀偏大、得過且過的男人,或是剛出社會、經驗尚淺的年輕人。
李嵐在其中并不起眼,她話不多,做事卻很認真,小區幾年來少有失竊事件,物業對她的評價一直不錯。
沒人知道,這副平凡甚至有些木訥的外表下,隱藏著怎樣一顆深沉如海的心。
她習慣在夜班巡邏時,透過那些豪華別墅的落地窗,窺見里面一晃而過的人影。
燈火通明的客廳,價值不菲的古董,以及那些圍繞在男主人身邊的、不同面孔的年輕女子。
她也見過夫妻間的爭吵,歇斯底里的哭喊,以及摔碎在地上的昂貴瓷器。
這些碎片化的場景,像拼圖一樣,在她腦海中構筑起一個與白日里光鮮亮麗截然不同的世界。
李嵐的童年并不幸福。
在一個重男輕女的偏遠山村,她像是多余的存在。
父母的冷漠,兄長的欺壓,讓她過早地體會到了世態炎涼。
她拼了命讀書,考上了城市里的專科學校,以為從此可以擺脫過去的陰影。
然而,現實很快給了她一記響亮的耳光。
沒有背景,沒有人脈,學歷平平的她,在偌大的城市里,只能找到一些勉強糊口的工作。
保安,已經是她能爭取到的,相對穩定和體面的職業了。
她渴望被尊重,渴望擺脫貧窮,渴望那些她從書本和電視里看到的“上流社會”的生活。
但現實卻是一堵冰冷的墻,無論她如何努力,似乎都無法逾越。
直到某一天,一個微小的機會,像一粒投入平靜湖面的石子,激起了她心中潛藏已久的漣漪。
那是一個雨夜。
小區業主王志強,一個五十多歲,以房地產起家的富豪,因為醉酒在停車場與人發生口角,險些動手。
是當班的李嵐及時出現,冷靜而專業地處理了這場糾紛,并細心地將他扶回了家。
王志強當時醉得厲害,只隱約記得一個沉穩的女聲和一雙有力的手。
第二天,酒醒的王志強特意調取了監控,看到了李嵐處理事情的全過程。
他有些意外,這個平時毫不起眼的保安,竟有如此的鎮定和決斷力。
他派人送去了一筆不菲的“感謝費”,李嵐卻婉拒了。
她說:“王先生,這是我的職責。”
她的拒絕,反而引起了王志強更大的興趣。
他見慣了阿諛奉承和投懷送抱,李嵐的“與眾不同”讓他覺得新鮮。
他開始有意無意地接近李嵐,有時是幾句閑聊,有時是刻意的“偶遇”。
李嵐起初保持著距離,但王志強畢竟是情場老手,他懂得如何用物質和看似真誠的關懷去打動一個內心有所匱乏的女人。
他會“不經意”地送她一些名牌包包、首飾,說是“朋友送的,用不上,丟了可惜”。
他會“體恤”她工作辛苦,安排司機在她下夜班時送她回家。
他甚至會和她聊一些生意上的事情,咨詢她對某些樓盤安保的看法,營造出一種“紅顏知己”的氛圍。
李嵐并非不諳世事的小女孩。
她清楚王志強的意圖,也明白這種關系的本質。
但她沉淪了。
那些曾經遙不可及的奢華,如今觸手可及。
那些她曾經只能仰望的尊重和關注,如今也輕易獲得。
更重要的是,王志強為她打開了一扇通往另一個世界的大門。
通過王志強,她認識了更多像他一樣的“成功人士”。
這些男人,大多在四五十歲到六十歲之間,事業有成,家庭生活卻往往不盡如人意,或者干脆就是尋求刺激的“獵手”。
他們驚嘆于李嵐的“特別”——她不像那些年輕女孩一樣膚淺聒噪,也不像他們家中的妻子那樣世故乏味。
她身上有一種獨特的沉靜氣質,一種似乎能洞察一切卻又不動聲色的神秘感。
李嵐周旋在這些男人之間,小心翼翼地維持著平衡。
她從他們那里獲取金錢、資源,甚至是一些內部消息。
她的生活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從破舊的出租屋搬進了高檔公寓,衣柜里塞滿了名牌服飾,銀行賬戶里的數字也日益增長。
她甚至開始學習投資,悄悄積累著自己的財富。
沒有人知道,這個白天穿著保安制服,夜晚則盛裝出席各種私密宴會的女人,內心深處在進行著怎樣一場危險的博弈。
她像一個頂級的獵手,冷靜地觀察著她的“獵物們”,滿足他們的欲望,也從他們身上獲取自己想要的東西。
小區里開始有一些關于李嵐的流言蜚語,但都被她巧妙地化解了。
她的保安工作依舊做得一絲不茍,甚至比以前更加出色。
她利用從那些富豪那里學到的管理經驗和人脈資源,幫助物業提升了安保水平,贏得了更多業主的信任。
這種雙重身份的轉換,讓她感到一種前所未有的刺激和掌控感。
她交往的富豪,據后來警方統計,不多不少,正好十二位。
每一個,都是在錦程市有頭有臉的人物。
每一個,都以為自己是李嵐生命中“特別”的那一個。
他們迷戀她的身體,更迷戀她那種似乎能看透他們內心,卻又甘愿臣服于他們的姿態。
然而,他們不知道,在李嵐平靜的眼眸深處,燃燒著一團他們永遠無法理解的火焰。
這火焰,既是對過往苦難的復仇,也是對現實不公的嘲弄,更深藏著一個不為人知的、更為龐大的計劃。
平靜的表象之下,暗流洶涌。
當年三月,春寒料峭,錦程市的上流社會圈子里,卻悄然彌漫起一股詭異的寒意。
第一個失蹤的是張啟明,一個以煤炭生意發家的暴發戶,為人高調張揚,情人眾多。
三月初,他參加完一個私人派對后便人間蒸發。
家人報警后,警方初步判斷可能涉及債務糾紛或仇家報復,畢竟張啟明平日樹敵不少。
緊接著,不過數日,錦程銀行的副行長劉國棟也失去了聯系。
劉國棟行事相對低調,但私生活同樣混亂。
他的失蹤,引起了金融圈不小的震動。
由于其身份特殊,警方投入了更多警力進行調查。
隨后,仿佛推倒了多米諾骨牌,一個又一個在錦程市頗具影響力的富豪接連失蹤。
他們唯一的共同點,除了財富和社會地位,似乎并沒有其他明顯的交集。
失蹤的方式也各不相同,有的像張啟明一樣在參加完某個活動后消失,有的則是在自己的別墅中不見蹤影,現場沒有留下任何打斗或強行闖入的痕跡。
整個三月,錦程市的上流圈層人心惶惶。
媒體開始大肆報道這一系列神秘的富豪失蹤案,各種猜測甚囂塵上,有說是黑幫火并,有說是外地犯罪集團流竄作案,甚至還有人聯想到了靈異事件。
警方成立了專案組,但案件的調查卻一度陷入僵局。
失蹤者都是成年男性,社會關系復雜,排查起來如同大海撈針。
直到第四個失蹤者,上市公司老總趙宏博的秘書在協助警方調查時,無意中提起了一個細節。
趙宏博在失蹤前幾天,曾多次提到一個名叫“嵐”的女人,說她“很特別”、“很懂我”。
秘書還回憶說,趙總似乎為了這個女人,推掉了一些重要的應酬。
“嵐?”辦案經驗豐富的刑偵隊長周正國敏銳地抓住了這個線索。
他立刻下令,對所有失蹤者近期的通訊記錄、社交往來、消費記錄進行重新梳理,重點排查與名叫“嵐”或名字中帶“嵐”字的女性的交集。
隨著調查的深入,一個讓所有辦案人員都感到不可思議的名字浮出水面——李嵐,錦繡江南小區的女保安。
起初,沒有人相信。
一個普通的女保安,怎么可能與這么多頂級富豪產生聯系,并且讓他們接連失蹤?這聽起來簡直是天方夜譚。
這些富豪身邊保鏢成群,行事謹慎,怎么會栽在一個看似毫無威脅的女人手里?
然而,越來越多的證據指向了李嵐。
監控錄像顯示,多名失蹤者在失蹤前都曾與李嵐有過接觸,有的是在小區門口短暫交談,有的是李嵐曾進入過他們的車輛或住所。
更關鍵的是,通過技術手段恢復的一些失蹤者的手機數據顯示,他們與李嵐之間存在著頻繁且曖昧的通訊往來。
“這個女人不簡單。”周正國看著匯總上來的資料,眉頭緊鎖。
他辦案多年,形形色色的罪犯見過不少,但像李嵐這樣,以一個普通保安的身份,悄無聲息地滲透進頂級富豪圈,并讓他們接連失蹤的,還是頭一次遇到。
三月底,當第十位富豪——知名建筑設計師陳思遠也宣告失蹤后,專案組的壓力達到了頂點。
輿論嘩然,市民對警方的辦案能力產生了嚴重質疑。
而所有的線索,都如同蜘蛛網的中心一般,匯聚到了李嵐這個看似不起眼的女人身上。
專案組決定對李嵐實施秘密監控。
然而,李嵐的生活規律得近乎刻板。
白天在小區巡邏、值守,下班后回到她那間位于市中心的高檔公寓,偶爾會去健身房或者圖書館。
她的臉上看不出絲毫的慌亂或異常,依舊是那副平靜淡漠的表情,仿佛外界的驚濤駭浪都與她無關。
這種超乎尋常的冷靜,反而讓周正國更加確定,李嵐就是揭開這一系列失蹤案謎團的關鍵。
她就像一個平靜的漩渦中心,表面波瀾不驚,底下卻隱藏著足以吞噬一切的巨大能量。
監控持續了一周,并沒有發現李嵐有任何異常舉動,也沒有發現其他失蹤者的任何蹤跡。
但專案組發現了一個重要的規律:李嵐交往的這十二位富豪,其中十位已經失蹤,而剩下的兩位——最初與她發生關系的王志強,以及一位行事極為低調、幾乎從不參加公開活動的古董收藏家林復,目前安然無恙。
是巧合,還是李嵐刻意留下了他們?亦或是,她的“計劃”尚未完成?
時間不等人。
再拖下去,不僅可能出現新的受害者,輿論的壓力也足以壓垮整個專案組。
周正國決定,不能再等了,必須立刻對李嵐進行傳喚和搜查。
行動在凌晨展開。
當數名荷槍實彈的刑警出現在李嵐的公寓門口時,她剛剛結束夜班,正準備休息。
面對從天而降的警察,李嵐的臉上沒有絲毫驚訝,甚至連一絲波瀾都沒有。
她只是平靜地看著周正國,仿佛早已預料到這一刻的到來。
“李嵐,我們是市刑偵隊的,現在懷疑你與多起人口失蹤案有關,請你配合我們調查。”
周正國出示了證件和搜查令。
李嵐點了點頭,聲音異常冷靜:“我知道你們會來。進來吧。”
對李嵐公寓的搜查持續了數小時。
公寓裝修奢華,井井有條,但并沒有發現任何與失蹤者相關的直接物證,也沒有找到任何兇器或可疑物品。
在李嵐的電腦和手機里,警方發現了一些加密文件,技術人員正在緊急破解。
審訊室內的燈光有些刺眼。
李嵐坐在審訊椅上,雙手放在桌上,脊背挺得筆直。
她的對面,是經驗豐富的周正國和一名年輕的女警員。
“李嵐,我們掌握的證據顯示,你與王志強、張啟明、劉國棟等十二名近期失蹤或有重大失蹤嫌疑的男性均有不正當男女關系,并且在他們失蹤前,你都與他們有過密切接觸。
對此,你有什么解釋?”周正國開門見山。
李嵐沉默了片刻,嘴角泛起一絲若有若無的笑意,那笑容在審訊室的燈光下顯得有些詭異。
“解釋?周隊長,您覺得我需要解釋什么?是解釋我為什么能吸引那些男人,還是解釋他們為什么會‘恰好’在我與他們發生關系后就消失了?”
她的語氣平靜,卻帶著一絲不易察覺的嘲諷。
“我們有理由相信,他們的失蹤,甚至死亡,都與你有關。”女警員厲聲說道。
李嵐的目光轉向女警員,眼神中帶著一絲憐憫:“小妹妹,這個世界比你想象的要復雜得多,也骯臟得多。
他們不是失蹤了,他們是死了。是的,我殺了他們。”
這句話一出,審訊室內的空氣瞬間凝固。
盡管早有預料,但當李嵐如此平靜地承認自己殺了十個人時,周正國和女警員的心頭還是猛地一沉。
十條人命,而且都是在錦程市有頭有臉的人物,這無疑是建國以來錦程市發生的最為重大的連環殺人案。
“為什么?”周正國強壓住內心的震驚,一字一句地問道。
“圖財?情殺?還是有什么別的目的?”
他緊緊盯著李嵐的眼睛,試圖從她的表情中找到一絲破綻。
他預想過很多種可能性,貪婪、報復、變態的殺戮欲……
李嵐微微低下了頭,似乎在回憶什么。
良久,她緩緩抬起頭,目光幽深,像一口不見底的古井。
她看著周正國,以及他身后單向玻璃外所有關注著這場審訊的人,一字一句,清晰而緩慢地說道:“我殺他們,是因為……”
她頓了頓,審訊室內落針可聞。
所有人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
當李嵐將她殺人的真正原因和盤托出時,周正國這位見慣了風浪的老刑警,
以及在場所有聽到她陳述的警員,都不禁倒吸一口涼氣,臉色瞬間劇變,眼神中充滿了難以置信的震驚與駭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