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作聲明:本文為虛構創作,請勿與現實關聯
創作聲明:本文為虛構創作,人名地名皆是虛構,請勿與現實關聯,本文所用素材源于互聯網,部分圖片非真實圖像,僅用于敘事呈現,請知悉
“你覺得今天會輪到你嗎?”同事小李湊過來,壓低聲音問道。
我瞥了一眼正在臺上調試話筒的劉強總監,淡淡回答:“該是誰的就是誰的。”
“可是你這季度的業績...”小李欲言又止。
“業績說明不了什么。”我裝作不在意地擺擺手,實際上心里已經有了不好的預感。手機靜靜地躺在包里,錄音app早就準備就緒。
在職場摸爬滾打這么多年,我學會了一個道理:有些話,得留個證據。
01
會議室里燈火通明,公司的季度表彰大會即將開始。我叫蘇晨,28歲,在這家廣告公司的市場部干了三年。說不上是公司的核心員工,但這個季度的業績確實不錯——連續三個月排名第一,拿下了兩個大客戶,給公司帶來了不少收益。
劉強總監站在臺前,40歲左右,穿著筆挺的西裝,頭發梳得一絲不茍。他是那種很注重“下屬配合度”的領導,喜歡聽話的員工,最討厭有主見的下屬。而我,恰恰就是他眼中那種“太有主見”的人。
我們的矛盾要追溯到兩個月前。那次陪同劉強拜訪一個重要客戶,他在介紹我們公司的市場數據時出現了明顯錯誤,把去年的增長率說成了今年的。我當時沒多想,直接在客戶面前糾正了他的數據。
客戶當場就問:“劉總監,你們內部的數據怎么不統一啊?”
劉強的臉瞬間紅了,尷尬地解釋說是自己口誤。回到公司后,他把我叫到辦公室,劈頭蓋臉就是一頓訓。
“蘇晨,你知道什么叫配合嗎?就算我說錯了,你也不能當著客戶的面糾正我!”
“可是數據錯誤會影響客戶對我們的信任度。”我試圖解釋。
“我不管什么信任度,我只知道你讓我在客戶面前丟了臉!”劉強的聲音提高了八度,“以后記住,我說什么就是什么,你只要執行就行了!”
從那以后,我能明顯感覺到劉強對我的態度變了。工作安排上開始對我挑三揀四,開會時也總是有意無意地擠兌我幾句。
今天的表彰會,按理說我應該是獲獎的熱門人選。不僅是業績,我負責的“春季促銷”方案也執行得很成功,為公司節省了不少成本。但看到劉強那種胸有成竹的表情,我就知道事情可能沒那么簡單。
我悄悄拿出手機,點開錄音app,但沒有立即開啟。直覺告訴我,今天可能會需要用到它。
“各位同事下午好!”劉強清了清嗓子,開始了他的開場白,“今天我們聚在這里,是為了表彰這個季度表現優秀的員工。”
臺下坐著十幾個同事,大家的目光都集中在臺上。我注意到獲獎名單就在劉強手里,但被他牢牢握著,看不清內容。
“在宣布獲獎名單之前,我想說幾句話。”劉強環視四周,“業績很重要,但不是唯一標準。我們更看重的是團隊合作精神,看重的是員工的綜合素質。”
聽到這里,我的心就涼了半截。這分明是在為接下來的“意外”做鋪墊。
02
“現在,我宣布本季度優秀員工名單!”劉強拿起那張紙,故意停頓了幾秒鐘。
臺下的氣氛瞬間緊張起來。我能感覺到好幾雙眼睛都在看著我,大家都知道我這季度的業績。
“第一名,王小明!”
什么?我愣住了。王小明確實是個不錯的同事,人很好,但他這季度的業績只能算中等,連前三都進不去。
臺下傳來一陣竊竊私語聲。我看到幾個同事互相交換眼神,顯然大家都很意外。
“第二名,李小芳!”
“第三名,張小強!”
三個獲獎名單全部宣布完畢,沒有我的名字。整個會議室里的氣氛變得微妙起來,大家都知道按業績來說,我應該是第一名才對。
我深吸一口氣,舉起手:“劉總監,我想問一下,業績排名是怎么統計的?”
劉強看了我一眼,臉上露出一絲不易察覺的冷笑:“蘇晨,做事不能只看業績。”
“那應該看什么?”我繼續問。
“團隊合作精神,工作配合度,還有綜合素質。”劉強的語氣開始變得不耐煩,“你還不夠格。”
這句話就像一記耳光,狠狠地打在我臉上。我感覺到臉上火辣辣的,不是因為羞恥,而是因為憤怒。
“還不夠格”——這四個字在會議室里回蕩,所有人都聽得清清楚楚。
我強迫自己保持冷靜,悄悄按下了錄音鍵。手機開始記錄這一切,包括剛才那句讓人憤怒的話。
“我的業績數據應該沒問題吧?”我繼續追問,聲音盡量保持平靜。
“數據沒問題,但你的工作態度有問題。”劉強明顯不想再繼續這個話題,“好了,我們繼續下面的議程。”
臺下的同事們面面相覷,氣氛變得格外尷尬。我注意到王小明的臉上也露出了不自在的表情,顯然他自己也知道這個獎拿得有些莫名其妙。
會議草草結束后,大家陸續離開。我坐在位置上沒有動,手機還在繼續錄音。我知道,真正的交鋒才剛剛開始。
03
等到會議室里只剩下我和劉強兩個人,我才緩緩站起身。
“劉總監,我想和您單獨聊聊。”
劉強正在收拾桌上的文件,頭也不抬地說:“沒什么好聊的,結果已經出來了。”
“但我想知道具體的原因。”我走到他面前,“我這季度的業績是部門第一,拿下的客戶數量也是最多的,為什么會被評為'不夠格'?”
劉強終于抬起頭看著我,眼神里帶著明顯的不屑:“你真想知道?”
“當然。”
“好,那我就直說了。”劉強放下手中的文件,靠在椅背上,“就是不想給你獎,你太不聽話了。”
這句話被錄音清清楚楚地記錄下來。我內心一陣激動,但表面上依然保持著冷靜。
“不聽話是什么意思?”
“你心里沒數嗎?”劉強的語氣開始變得囂張,“那次在客戶面前,你當著外人的面糾正我,讓我多沒面子!還有平時開會,我說什么你都要頂兩句,這就是你的工作態度?”
“我只是在就事論事。”
“就事論事?”劉強冷笑一聲,“蘇晨,我告訴你,在我手下就要按我的規矩來,不服氣就滾蛋。你以為做點業績就了不起了?在這個部門,我說了算!”
又是一句重磅炸彈。我努力控制著自己的情緒,不能讓他察覺到我在錄音。
“那您的意思是,只要聽話就能獲獎,不聽話就不能獲獎?”我故意問得很直白。
“差不多就是這個意思。”劉強毫不掩飾地點點頭,“王小明雖然業績一般,但人家聽話,配合度高,這就是優點。你呢?業績是不錯,但不服管理,這種員工我最討厭。”
我深吸一口氣,決定表面妥協:“我明白您的意思了。那以后我會注意的。”
劉強似乎很滿意我的態度:“這就對了嘛,早這樣不就沒事了?記住,在職場上,能力只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要懂得配合。”
“我會記住的。”我點點頭,然后轉身走向門口,“那我先去工作了。”
“去吧。”劉強擺擺手,顯然已經把我歸類為“被馴服”的下屬。
走出會議室的那一刻,我看了看手機上的錄音時長——8分鐘。這8分鐘里,劉強的每一句話都被完整記錄下來,包括他承認的“就是不想給你獎”,以及“在我手下就要按我的規矩來”。
這就是我需要的證據。
04
接下來的幾天里,我開始有計劃地收集更多證據。劉強的管理風格確實有問題,而我要做的就是把這些問題都記錄下來。
第二天的部門會議上,我故意提了一個工作建議。
“劉總監,我覺得我們的客戶回訪機制可以更完善一些,現在的頻率有點低。”
劉強瞥了我一眼:“蘇晨,你這是在質疑現有的工作流程嗎?”
“不是質疑,是想優化。”我解釋道。
“不需要優化,現在就挺好的。”劉強直接否決,“你們年輕人啊,總是想著改這改那,其實都是瞎折騰。”
我注意到他說“年輕人”的時候語氣特別輕蔑,而我已經在這里工作三年了。手機在桌子底下悄悄錄音,記錄下這一切。
“那如果客戶有建議呢?”我繼續問。
“客戶有建議你就上報給我,我來決定要不要采納。”劉強的態度很強硬,“不要自作主張,這是基本的工作紀律。”
會后,我又“無意中”和劉強聊到了工作分配的問題。
“劉總監,下周的那個廣告策劃案,您準備安排誰負責?”
“王小明吧,他比較靠譜。”劉強想都沒想就說。
“可是這類案子我做過很多次,經驗應該更豐富一些。”
劉強皺了皺眉:“蘇晨,不是什么項目都適合你。有些項目需要的是穩重,而不是你這種愛出風頭的性格。”
又是一句充滿偏見的話。我繼續裝作虛心接受的樣子:“那您覺得什么樣的項目適合我呢?”
“一些不太重要的,出了問題也沒關系的。”劉強毫不掩飾地說,“重要項目還是要交給聽話的人。”
這幾天下來,我收集到了大量的錄音材料。劉強在分配工作時明顯的偏見,對不同員工的區別對待,以及那些帶有人身攻擊色彩的評價。
最有意思的是,我發現他對待王小明和對待我的態度完全不同。同樣是提建議,王小明說什么他都會認真考慮,而我說什么他都會先否定一番。
我開始學會引導話題,讓劉強說出更多過分的話。
“劉總監,您覺得什么樣的員工比較難管理?”我在茶水間“偶遇”他時問道。
“那還用說嗎?就是那種自以為是的,總覺得自己很厲害的。”劉強正在沖咖啡,隨口回答,“做點業績就翹尾巴,完全不把領導放在眼里。”
“那怎么管理這種員工呢?”
“敲打唄,讓她知道誰是老大。”劉強得意地笑了笑,“不給點顏色看看,她永遠不知道收斂。”
錄音app忠實地記錄著這一切。我意識到,劉強已經把我當成了他的“眼中釘”,而這種個人情緒已經嚴重影響了他的管理判斷。
05
真正的重磅炸彈出現在一周后的周五下午。
我剛結束一個客戶電話,準備去茶水間倒水,經過劉強辦公室時聽到里面有說話聲。門沒有完全關閉,留了一條縫。出于職業敏感,我停下腳步,發現里面除了劉強,還有HR經理張姐在。
我悄悄拿出手機開啟錄音,然后假裝在門外整理文件。
“張姐,蘇晨這個人你了解嗎?”劉強的聲音傳出來。
“了解一些,業務能力不錯,就是性格有點倔強。”張姐回答。
“何止是倔強,簡直是不服管理。”劉強的語氣很不滿,“我得想辦法修理修理她,不然其他人也會學樣。”
我的心跳開始加速。“修理”這個詞用得可真直白。
“你準備怎么辦?”張姐問。
“年底的績效考核,我準備給她打個差評,然后找個理由調走她或者讓她自己辭職。”劉強的聲音里帶著惡意,“這種刺頭留在團隊里就是隱患。”
我差點拿不穩手機。這已經不是簡單的工作分歧了,而是有預謀的人事報復。
但更讓我震驚的還在后面。
“對了,上次她提交的那個春季促銷方案,我覺得思路不錯。”張姐說。
“確實不錯,我已經拿去給老板匯報了,說是我的想法。”劉強毫不臉紅地承認,“反正她馬上就要被調走了,這個方案就當是她的離職貢獻吧。”
什么?我的方案被他冒領了?我強忍著憤怒,繼續聽下去。
“這樣不太好吧?”張姐似乎有些猶豫。
“有什么不好的?老板又不知道是她想的。”劉強完全不以為意,“再說了,這種刺頭就該讓她知道誰是老大,我有一百種方法整她。”
“一百種方法整她”——這句話如雷貫耳。我的手在微微發抖,不是因為害怕,而是因為憤怒和興奮。憤怒是因為他的卑鄙,興奮是因為我終于錄到了最有力的證據。
這段錄音包含了太多重要信息:有預謀的人事報復、冒領下屬成果、濫用管理職權威脅員工。這已經不是簡單的管理風格問題,而是明顯的職權濫用。
我小心翼翼地離開門口,回到自己的工位。手機顯示錄音時長12分鐘,這12分鐘里的內容足以改變整個局面。
劉強以為我是個好欺負的下屬,以為可以隨意“修理”我。但他不知道的是,他的每一句惡毒的話都被完整記錄下來了。
現在,主動權在我手里。
有了這段關鍵錄音,我開始制定反擊計劃。但我不能操之過急,必須策略性地使用這些證據。
第二周的部門會議上,我決定試探一下劉強的反應。
“劉總監,關于春季促銷方案的后續跟進,我有一些想法。”我故意提起那個被他冒領的方案。
劉強的臉色明顯變了一下:“什么想法?”
“就是客戶反饋的一些細節,我覺得可以進一步優化。”我觀察著他的表情。
“不用了,這個方案已經很完善了。”劉強快速否決,“而且這個方案的后續跟進我會親自負責。”
“可是這個方案的很多細節我比較熟悉...”我繼續試探。
“蘇晨!”劉強打斷了我,語氣明顯有些急躁,“我說不用就不用,難道你連這點都聽不懂嗎?”
臺下的同事們都能感覺到氣氛的緊張。王小明小聲問:“怎么了,不就是討論一下方案嗎?”
我注意到劉強額頭上開始冒汗。顯然,他對這個話題很敏感,生怕我說出什么不該說的話。
06
會后,我又“無意中”讓幾個關系比較好的同事聽到了一些錄音片段。
“你們聽聽這個。”我在休息室里,假裝調試手機時播放了一小段錄音。
“...就是不想給你獎,你太不聽話了...”劉強的聲音從手機里傳出來。
“這是什么時候錄的?”同事小李瞪大了眼睛。
“上次表彰會后,我去找他理論時錄的。”我裝作不經意地說,“我就想保留個證據,萬一以后有糾紛呢。”
“我的天,他真的這么說的?”小李震驚地看著我,“這也太過分了吧!”
很快,這件事在部門內部傳開了。大家都知道我被不公平對待,也都知道我有錄音證據。一時間,輿論開始發酵。
劉強明顯察覺到了異常。他開始小心翼翼地和我說話,再也不敢像之前那樣肆無忌憚。
但為時已晚。我已經掌握了足夠的證據,現在是時候使用它們了。
又過了幾天,劉強終于忍不住了。他把我叫到辦公室,關上門,神色凝重地看著我。
“蘇晨,我聽說你在到處播放一些錄音?”
我裝作不知道:“什么錄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