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作聲明:本文為虛構創作,請勿與現實關聯
省人民醫院急診科里,59歲的張大強躺在病床上,頭上纏著厚厚的繃帶,意識還有些模糊。
工友老李著急地對護士說:"求求你們救救他,他從三樓摔下來的,人一直昏迷不醒。"
這時,一個穿著白大褂的年輕女醫生走了過來,她看了看病歷,又看了看床上的病人。
"張......張麗娜醫生?"老李認出了她胸前的名牌,激動地說,"太好了,是張大強的女兒!大強,你女兒來了,你女兒來救你了!"
張麗娜的臉色瞬間變得煞白,她看著病床上那張熟悉卻又陌生的臉,手中的病歷啪嗒一聲掉在了地上。
"你們認錯人了,我不認識這個病人。"張麗娜冷冷地說完,轉身就要離開。
"麗娜,麗娜!"張大強虛弱地睜開眼睛,伸出顫抖的手想要抓住女兒,"爸爸受傷了,你不能不管爸爸啊......"
然而張麗娜頭也不回地走開了,只留下一句話讓所有人都震驚了......
時間要回到2010年。
那時的張大強還是河南農村的一個普通農民,家里只有幾畝薄田,一年到頭也掙不了幾個錢。妻子王秀蘭身體不好,經常生病,家里的重擔全壓在他一個人身上。
他們唯一的女兒張麗娜剛剛考上縣里的重點高中,成績在年級里一直名列前茅。老師說麗娜有希望考上重點大學,但高中三年的費用對這個貧困的家庭來說,簡直是天文數字。
"大強,要不讓麗娜別讀了吧,家里實在供不起了。"王秀蘭看著愁眉苦臉的丈夫,心疼地說。
"不行!"張大強一拍桌子,"砸鍋賣鐵我也要供麗娜讀書。咱們吃了沒文化的虧,不能讓孩子也走咱們的老路。"
那天晚上,張大強抽了一宿的煙,想了一宿的辦法。第二天一早,他就決定去城里打工。
"爸,我不想讀了,我想出去打工幫家里掙錢。"17歲的張麗娜懂事地說。
"胡說什么!"張大強瞪了女兒一眼,"你的任務就是好好讀書,其他的事情爸爸來想辦法。"
張大強收拾了簡單的行李,揣著家里僅有的200塊錢,坐上了開往省城的長途汽車。他要去那個陌生的城市,用自己的汗水為女兒掙出一個未來。
初到省城的張大強,人生地不熟,只能在建筑工地上做最苦最累的活。
他個子不高,文化也不高,只能干搬磚、扛水泥、挖土這樣的粗活。每天早上六點開工,晚上七點收工,一天能掙80塊錢已經算不錯了。
為了省錢,張大強和其他幾個工友擠在工地旁邊的一個簡易工棚里。夏天熱得像蒸籠,冬天冷得像冰窖,但他從不抱怨。
"大強,你這么拼命是為了啥?"同住工棚的老王問他。
"為了我閨女讀書。"張大強擦了擦額頭的汗水,"她成績好,老師說能考大學。"
"讀書有啥用?花那么多錢,最后還不是得打工。"老王不以為然。
"你不懂。"張大強認真地說,"有文化的人和咱們不一樣,人家能當醫生、當老師,受人尊敬。我閨女說她想當醫生,救死扶傷。"
每天晚上,張大強最幸福的時刻就是給女兒打電話。雖然每次通話費要兩毛錢,但他舍得。
"爸,你在那邊還好嗎?"電話里張麗娜關心地問。
"好著呢,爸爸在這里掙錢很容易,你安心讀書就行。"張大強總是報喜不報憂。
"爸,我這次考試又是年級第一。"
"好,好!我閨女就是聰明。"張大強高興得合不攏嘴,"你要好好學,爭取考個好大學。"
掛了電話,張大強看著手機里女兒的照片,心里滿是干勁。再苦再累他都不怕,只要女兒能有出息。
2013年高考,張麗娜以優異的成績被省醫科大學臨床醫學專業錄取。
接到錄取通知書的那天,張大強激動得一夜沒睡。他逢人就說:"我閨女考上醫科大學了,以后要當醫生了!"
但高興之余,新的問題又來了。醫科大學學費貴,每年要一萬五千塊,加上生活費,一年至少要兩萬多。
張大強算了算自己的積蓄,遠遠不夠。他咬咬牙,決定加倍努力工作。
為了多掙錢,張大強開始同時打兩份工。白天在建筑工地干活,晚上去附近的工廠做夜班。每天只能睡四五個小時,整個人瘦了一大圈。
"大強,你這樣下去身體會垮的。"工友們都勸他。
"沒事,我還年輕。"張大強擦了擦臉上的汗水,"等我閨女畢業了,我就輕松了。"
2013年9月,張麗娜順利入學。張大強特意請了一天假,坐火車送女兒到學校。
看到醫科大學寬敞的校園、現代化的教學樓,張大強既自豪又自卑。自豪的是女兒能在這樣的地方讀書,自卑的是自己一身泥土味,跟這個環境格格不入。
"爸,您就送到這里吧,我自己能行。"張麗娜有些不好意思地說。
"行,那爸爸就不進去了。"張大強理解女兒的心思,"你好好學習,有什么需要就給爸爸打電話。"
看著女兒拖著行李箱走進宿舍樓,張大強站在校門口久久不愿離去。他知道,從今天開始,女兒就要在這個完全不同的世界里生活了。
張麗娜進入大學后,給家里打電話的次數明顯少了。
從剛開始的每天一個電話,到后來的一周一個,再到后來的半個月一個。每次張大強主動打過去,女兒總是說很忙,幾句話就匆匆掛斷。
"麗娜現在是大學生了,學習忙很正常。"張大強安慰自己。
但他不知道的是,張麗娜在學校里已經開始對自己的出身感到羞恥。
醫科大學的同學大多來自城市,家庭條件都不錯。她們穿著名牌衣服,用著最新款的手機,談論的都是張麗娜聽不懂的話題。
而張麗娜呢?她穿的是從縣城買的便宜衣服,用的是爸爸給她買的老式手機,每個月的生活費都要精打細算。
"麗娜,你爸爸是做什么工作的?"室友小雅隨口問道。
張麗娜猶豫了一下,說:"他在省城工作。"
"做什么的?"
"建筑方面的。"張麗娜含糊地說,她不敢說父親是在工地搬磚的農民工。
"哦,那還不錯。我爸爸是開公司的,小雨的爸爸是醫院院長,小芳的爸爸是大學教授。"
聽著室友們介紹自己父親的職業,張麗娜心里五味雜陳。她開始羨慕那些父親有體面工作的同學,也開始對自己的農村出身感到自卑。
從那以后,張麗娜再也沒有在同學面前提起過自己的父親。
2015年,張麗娜大二的時候,張大強在工地上發生了一次意外。
一根鋼筋從高處掉下來,正好砸中了他的肩膀。送到醫院后,醫生說要住院治療,費用至少需要五千塊錢。
"大強,你趕緊給你閨女打電話,讓她回來看看你。"工友老李建議。
"不用,不用。"張大強連連擺手,"她在學校學習呢,不能耽誤她功課。"
"你這當爸的,都受傷了還想著孩子學習。"
"孩子的學習比什么都重要。"張大強忍著疼痛說,"再說了,這點小傷算不了什么。"
張大強住院的十天里,沒有告訴女兒一個字。他怕女兒擔心,更怕影響她的學習。
出院后,張大強的肩膀留下了后遺癥,不能干重活了。但為了繼續供女兒讀書,他只能忍著疼痛堅持工作。
這時候,張麗娜正在學校里參加各種社團活動,交了一個家境不錯的男朋友。她的生活變得豐富多彩,對家里的關心越來越少。
"爸,我最近比較忙,就不經常打電話了。"有一次張麗娜在電話里說。
"行,你忙你的,爸爸這邊都挺好的。"張大強強忍著失落說道。
"還有,爸,以后你給我打電話之前先發個短信,看我方不方便接。"
"為什么?"張大強不解。
"我經常在上課或者開會,不方便接電話。"張麗娜找了個借口。
其實真正的原因是,她不想讓同學們聽到她和農民工父親的對話,怕暴露自己的出身。
2016年,張麗娜大三的時候,學校組織了一次家長開放日活動。
很多同學的父母都來了,張麗娜的室友們也都在討論自己父母要來的事。
"麗娜,你爸媽來嗎?"室友小雅問。
"他們工作太忙,來不了。"張麗娜趕緊說。
其實張大強是想來的,他特意給女兒打了電話,說想來學校看看她。
"爸,你還是別來了。"張麗娜在電話里說,"學校里也沒什么好看的,而且你來回路費太貴。"
"路費不算什么,爸爸想看看你在哪里上學。"張大強有些失望地說。
"真的不用,我在這里一切都好。你好好工作,別操心我。"
張大強最終還是沒有來。他把準備好的路費又存了起來,說是給女兒攢學費。
家長開放日那天,張麗娜看著其他同學和父母在校園里合影留念,心里既羨慕又復雜。她羨慕那些父母穿著體面,可以大方地在同學面前介紹。但同時,她也慶幸自己的父親沒有來,因為她真的不知道該怎么向同學介紹一個滿身泥土味的農民工。
那天晚上,張大強給女兒發了一條短信:"麗娜,爸爸在網上看到你們學校的照片了,真漂亮。爸爸為你驕傲。"
張麗娜看到短信后,心里有那么一瞬間的愧疚,但很快就被她壓了下去。她告訴自己,這都是為了更好的未來。
2017年,張麗娜大四開始實習。她被分配到省人民醫院,這是全省最好的醫院之一。
在醫院實習期間,張麗娜表現出色,深受帶教老師的喜愛。她學習刻苦,技術過硬,很快就在實習生中脫穎而出。
"麗娜,你很有天賦,畢業后愿意留在我們醫院嗎?"科室主任很看重她。
"當然愿意!"張麗娜激動地說。能在省人民醫院工作,這是多少醫學生夢寐以求的機會。
為了表現更好,張麗娜開始刻意改變自己。她學會了化妝,買了好看的衣服,連說話的方式都在向城里人靠攏。
"麗娜,你家是哪里的?"同事們偶爾會問。
"省城的。"張麗娜撒謊說。
"難怪你這么有氣質,一看就是城里長大的。"
聽到這樣的夸獎,張麗娜心里既得意又心虛。她越來越熟練地編織著關于自己出身的謊言,也越來越遠離真實的自己。
這期間,張大強還是會偶爾給女兒打電話,但張麗娜總是借口忙碌,匆匆掛斷。有時候甚至直接掛斷不接。
"麗娜這孩子是不是談戀愛了?最近都不接爸爸電話。"張大強對妻子說。
"年輕人忙很正常。"王秀蘭安慰丈夫,但心里也有些不是滋味。
2018年,張麗娜順利畢業并留在省人民醫院工作。
成為正式醫生的那一天,張麗娜穿著白大褂站在醫院里,心里滿是成就感。她終于實現了從農村女孩到城市醫生的華麗轉身。
醫院給新員工安排了住宿,張麗娜搬進了職工宿舍。這是她第一次擁有屬于自己的獨立空間,雖然不大,但很溫馨。
"麗娜,恭喜你成為正式醫生了!"張大強在電話里興奮地說,"爸爸為你驕傲!"
"謝謝。"張麗娜的回應很冷淡。
"爸爸想來看看你工作的地方,可以嗎?"
"現在工作很忙,而且醫院管理很嚴,外人不能隨便進入。"張麗娜找了個借口。
"那等你休息的時候,爸爸來看看你住的地方?"
"宿舍也不方便,等以后再說吧。"
張大強聽出了女兒語氣中的不耐煩,心里很失落,但他以為是女兒工作壓力大,也就沒有再堅持。
從那以后,張麗娜和家里的聯系越來越少。從一個月一次電話,到幾個月一次,再到半年一次。
張大強還在工地上拼命工作,雖然女兒已經畢業工作了,但他想給女兒攢錢買房子。他覺得女兒在大城市工作不容易,需要他的支持。
但他不知道的是,此時的張麗娜已經在考慮徹底斷絕和家鄉的聯系。她甚至換了新的手機號碼,只是沒有告訴父母。
2019年,張麗娜在醫院的表現越來越出色,還遇到了現在的男朋友李明。
李明是醫院外科的主治醫師,比張麗娜大五歲,家境很好,父親是知名企業家,母親是大學教授。
"麗娜,你父母是做什么的?"李明的母親在第一次見面時問道。
"我父親在建筑公司工作,母親是老師。"張麗娜說出了精心編織的謊言。
"哦,都是很不錯的職業。改天一定要見見親家。"李明的母親很滿意。
張麗娜表面上笑著應承,心里卻慌得不行。她知道自己不可能讓真正的父母見這樣的未來婆婆,那樣所有的謊言都會被戳破。
為了維持這個謊言,張麗娜開始更加疏遠父母。她對自己說,這都是為了更好的未來,為了能在這個城市真正立足。
這一年,張大強身體開始出現問題。長年的重體力勞動讓他患上了腰椎間盤突出,經常疼得直不起腰。
"老張,你該歇歇了。"工友們勸他。
"還不到時候。"張大強咬牙堅持,"我得給麗娜攢夠買房的錢。"
他計算過,按照現在的房價,至少需要100萬才能在省城給女兒買套像樣的房子。這對一個農民工來說,簡直是天文數字,但他愿意為女兒努力。
春節的時候,張麗娜以值班為借口,沒有回家過年。其實她是去了男朋友家,以女朋友的身份參加了一個豪華的新年聚會。
"麗娜什么時候回來?"張大強天天盼著女兒回家。
"她說醫院很忙,回不來。"王秀蘭也很失望。
那個春節,張大強和妻子就這樣冷清地過了。他看著空蕩蕩的家,心里說不出的孤單。
2024年3月15日,這是張大強永遠不會忘記的一天。
那天上午,他正在一個高層建筑的三樓安裝窗戶。由于連日的腰痛,他的動作比平時慢了很多。
"老張,你今天怎么了?要不要休息一下?"工友小劉關心地問。
"沒事,干完這一段就休息。"張大強強忍著疼痛繼續工作。
就在這時,固定窗戶的繩索突然斷了。張大強整個人從三樓摔了下去,重重地砸在地面上,當場昏迷不醒。
"快叫救護車!"工友們慌忙喊道。
十分鐘后,救護車趕到現場,將張大強送往最近的省人民醫院。
急診科里,護士們忙碌地為張大強做各種檢查。CT顯示他有輕微的腦震蕩,但沒有生命危險。
"病人的家屬呢?"護士問陪同而來的工友。
"他女兒就在這個醫院當醫生!"老李激動地說,"她叫張麗娜,是這里的醫生!"
護士查了查內部電話簿,很快就聯系到了張麗娜。
"張醫生,急診科有個病人,工友說是你父親,從工地摔下來的,你能過來看看嗎?"
聽到這個消息,張麗娜臉色瞬間變得煞白。她放下手中的工作,心跳加速地走向急診科。
一路上,她的腦海里閃過無數個念頭:怎么辦?父親怎么會在她工作的醫院?如果被同事們知道她的父親是個農民工怎么辦?她好不容易建立起來的形象會不會毀于一旦?
當她走進急診科,看到病床上那個熟悉的身影時,內心的掙扎達到了頂點。
"張麗娜醫生?"老李認出了她,激動地說,"太好了,是張大強的女兒!大強,你女兒來了,你女兒來救你了!"
張麗娜看著工友們期待的眼神,看著病床上虛弱的父親,心里五味雜陳。
就在這時,她的男朋友李明正好路過急診科。
"麗娜,你怎么在這里?"李明問道。
張麗娜的心一下子提到了嗓子眼。如果李明知道這個農民工是她的父親,如果這件事傳到李明的家人那里......
在這千鈞一發的時刻,張麗娜做出了一個她這輩子都會后悔的決定。
"你們認錯人了,我不認識這個病人。"
她冷冷地說出這句話,然后轉身就要離開。
"麗娜,麗娜!"張大強虛弱地睜開眼睛,看到了女兒的背影,"爸爸受傷了,你不能不管爸爸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