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作聲明:本文為虛構創作,請勿與現實關聯
本文資料來源:《法住記》和《大阿羅漢難提蜜多羅所說法住記》《大智度論》等
圖片均源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本文純屬虛構,不傳播封建迷信,請讀者朋友保持理性閱讀。
在佛教的莊嚴殿堂中,十八羅漢的造像威嚴肅穆,各具神通。其中降龍羅漢能制伏蛟龍,伏虎羅漢能馴服猛虎,皆是證果的大阿羅漢。可你是否知道,就連這樣神通廣大的尊者,也要向一位羅漢下跪參拜?
這位被尊為十八羅漢之首的圣者,究竟有著怎樣的殊勝功德?他的修行境界又達到了何種高度,竟能讓諸位羅漢心甘情愿地禮拜?在《法住記》和《大阿羅漢難提蜜多羅所說法住記》等典籍中,都有著關于這位尊者的記載。
當世尊涅槃前,曾將正法的傳承托付給十六位大阿羅漢,后來又增補了兩位,形成了十八羅漢的說法。而在這十八位證果的圣者中,有一位的地位超然,連降龍伏虎的神通都要在他面前俯首稱臣。
話說在釋迦牟尼佛住世時,有一位弟子名叫賓度羅跋羅墮尊者。這位尊者出身婆羅門種姓,家境富裕,卻在遇到佛陀后毅然出家修行。他的梵語名字"賓度羅跋羅墮",意思是"不動金剛",預示著他堅定不移的修行意志。
賓度羅尊者剛出家時,佛陀就預言他將成為住世護法的大阿羅漢。在僧團中,他以嚴持戒律而聞名,對佛陀的教誡奉行不怠。有一次,舍衛城的一位長者為了試探眾比丘的神通,將一只珍貴的檀香木缽懸掛在高高的竹竿上,宣布誰能以神通取下這只缽,就將它供養給誰。
城中的比丘們都知道佛陀曾經告誡過,不可在白衣面前顯示神通,以免眾生起分別心。可賓度羅尊者卻運用神通,騰空而起,取下了那只檀香木缽。當他飄然而下時,圍觀的民眾無不驚嘆,紛紛禮拜這位神通廣大的比丘。
消息傳到佛陀耳中,世尊卻并未稱贊,反而召來賓度羅尊者,嚴厲地說道:"賓度羅,你為了一只木缽而在眾人面前顯示神通,如同女人為了一枚銅錢而暴露身體,有何分別?"
面對佛陀的訓誡,賓度羅尊者深深懺悔,從此更加謹慎地持守戒律。佛陀見他真心悔過,便說:"正因為你能深深懺悔,所以我要給你一個特殊的使命。將來我涅槃后,你不可入滅,要住世護持正法,直到彌勒佛出世。"
就這樣,賓度羅尊者接受了住世護法的重任。當佛陀在拘尸那城雙樹間即將涅槃時,曾經召集十六位大阿羅漢,將護持正法的責任托付給他們。而賓度羅尊者,便是這十六羅漢中的第一位。
在佛陀涅槃后的第一次集結中,迦葉尊者主持了五百比丘的結集大會。在這次莊嚴的法會上,阿難尊者誦出了經藏,優波離尊者誦出了律藏。而賓度羅尊者,則以他對佛陀教法的深刻理解,為整個集結過程提供了重要的見證。
隨著時間的推移,其他的阿羅漢們陸續入滅,證得涅槃。可賓度羅尊者卻遵循佛陀的囑托,繼續住世。他隱居在西瞿陀尼洲,在那里建立了一個龐大的僧團,有一千六百位比丘跟隨他修行。
有一天,一位剛剛證得阿羅漢果的比丘,聽說了賓度羅尊者的事跡,心中生起了拜見的念頭。這位比丘名叫難陀,他曾經制伏過興風作浪的蛟龍,人們稱他為降龍羅漢。
難陀運用神通,飛躍重洋,來到了西瞿陀尼洲。當他看到賓度羅尊者時,只見這位古老的圣者須發皆白,面容慈祥,身上散發著一種超然的威德。更令人驚奇的是,賓度羅尊者的容貌雖然蒼老,但身體依然健康,雙目依然明亮,仿佛時間在他身上停止了流轉。
難陀立即明白,這就是傳說中住世不滅的大阿羅漢。他毫不猶豫地五體投地,向賓度羅尊者頂禮膜拜。賓度羅尊者溫和地說:"善哉善哉,你能證得阿羅漢果,實在可喜。但修行的路還很長,降伏外在的蛟龍容易,降伏內心的煩惱蛟龍卻更加困難。"
無獨有偶,另一位羅漢賓伽羅,也就是人們常說的伏虎羅漢,也慕名前來拜見。賓伽羅曾經在森林中遇到一只兇猛的老虎,他以慈悲心感化了這只猛獸,從此老虎成為他的護法。當他見到賓度羅尊者時,同樣恭敬地下跪禮拜。
賓度羅尊者對賓伽羅說:"你能以慈悲心化解暴戾,這是很了不起的成就。但真正的修行者,不僅要能降伏外在的猛虎,更要能降伏內心的貪嗔癡三毒猛虎。"
兩位神通廣大的羅漢,在賓度羅尊者面前都表現出如此恭敬的態度,這究竟是為什么?難道僅僅因為他是十八羅漢中的第一位嗎?還是說,在這位住世不滅的圣者身上,隱藏著更深層的修行秘密?
當賓度羅尊者看著眼前這兩位后輩羅漢時,他的眼中閃過一絲深邃的光芒。他緩緩開口,說出了一句讓在場所有人都震撼的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