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作聲明:本文為虛構創作,請勿與現實關聯
當我推開鄰居王太太家的門,看到眼前的一幕時,整個人都震驚了。
精致的下午茶、名牌包包隨意擺放、孩子在一旁安靜地畫畫,而王太太正悠閑地做著美甲。這就是傳說中"苦哈哈"的全職太太生活?
回到自己凌亂不堪的家,看著哭鬧的孩子和堆積如山的家務,我突然明白了什么。
第二天,我直接給領導遞交了辭職信,決定回家做全職太太。半年后,我卻發現自己犯了一個致命的錯誤...
我叫陳曉雯,今年29歲,在一家廣告公司做文案,月薪6000。老公李明在國企上班,月薪8000。
結婚三年,有個兩歲的兒子小宇。按理說,我們這樣的小家庭雖然不富裕,但也算過得去。可是每天的生活卻讓我疲憊不堪。
早上6點起床,匆忙給孩子準備早餐,送到婆婆家,然后趕地鐵上班。晚上7點下班,接孩子回家,做飯、洗衣、哄孩子睡覺,忙到晚上11點才能休息。
周末更是沒有一刻清閑,要補做平時沒時間做的家務,還要陪孩子去公園。每天都像打仗一樣,累得我快要崩潰了。
老公李明倒是想幫忙,但他工作也很忙,回家就躺在沙發上刷手機,偶爾幫忙洗個碗都要我催好幾遍。
"曉雯,要不你辭職在家帶孩子吧,"有一天晚上,李明看著我疲憊的樣子說道,"你這樣下去身體會垮的。"
"辭職?"我苦笑一聲,"我辭職了,我們靠什么生活?你一個月8000塊錢,除了房貸3500,生活費至少要3000,根本不夠花。"
"那就緊緊腰帶過唄,總比把你累壞了強。"
"說得輕松,"我沒好氣地說,"你知道全職太太有多苦嗎?沒有收入,沒有社會地位,整天圍著孩子和鍋臺轉,那不是人過的日子。"
李明不說話了,他知道我說得有道理。
就在我為了要不要辭職而糾結的時候,一個偶然的機會讓我徹底改變了想法。
那是一個周六的下午,小宇在樓下玩耍時不小心摔了一跤,哭得很厲害。正好鄰居王太太經過,她溫柔地安慰了小宇,還拿出隨身攜帶的創可貼給他貼上。
"謝謝您,王姐。"我感激地說道。
"沒事沒事,都是當媽的,"王太太笑著說,"小宇真是個可愛的孩子。對了,你要不要上去坐坐?我剛泡了好茶。"
我猶豫了一下,想到家里還有一堆衣服要洗,但看著王太太真誠的邀請,還是點了點頭。
走進王太太的家,我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房子裝修得非常精致,米白色的歐式家具,墻上掛著優雅的裝飾畫,茶幾上擺著精美的鮮花。整個房間收拾得一塵不染,沒有一點孩子玩具亂扔的痕跡。
"您家真漂亮,"我由衷地贊嘆道。
"哪里哪里,隨便收拾收拾,"王太太謙虛地說著,"來,嘗嘗這個茶,是朋友從臺灣帶回來的。"
我端起茶杯,注意到王太太的指甲做得很精致,手上戴著一個看起來就很昂貴的手鐲。她的衣服雖然是居家裝,但質感很好,顯然不便宜。
"王姐,您平時在家不無聊嗎?"我忍不住問道。
"無聊?"王太太笑了,"怎么會無聊呢?我每天的生活可充實了。上午送完孩子上學,去健身房鍛煉一小時,然后去超市買菜,回來做飯。下午孩子午睡的時候,我就看看書,做做手工,或者約朋友喝茶。"
說著,她指了指茶幾上的一本厚厚的書:"最近在看心理學,想多了解一下孩子的成長規律。"
我看了看書名,是一本很專業的兒童心理學著作,不是那種簡單的育兒指南。
"晚上呢?"我繼續問。
"晚上就陪孩子寫作業,給老公做他愛吃的菜,"王太太的眼中閃著幸福的光芒,"雖然每天都很忙,但是很充實,很有成就感。"
就在這時,王太太的手機響了。她接起電話,聲音很溫柔:"老公,今天想吃什么?...好的,我去買食材...嗯,愛你。"
掛了電話,王太太有些不好意思地說:"他每天下午都會給我打電話,問我今天過得怎么樣,晚上想吃什么。"
我心里涌起一陣羨慕。李明從來不會主動關心我過得怎么樣,更別提問我想吃什么了。
"王姐,您老公對您真好。"
"是啊,"王太太臉上洋溢著幸福,"他說我在家帶孩子、照顧家庭,比他在外面工作更辛苦,所以他對我特別體貼。每個月都會給我足夠的生活費,還經常給我買些小禮物。"
我注意到她手腕上的名牌手表,心想這個"小禮物"估計不便宜。
"您不擔心沒有經濟獨立嗎?"我試探性地問道。
"經濟獨立?"王太太想了想,"我覺得夫妻之間不需要分得那么清楚。他賺錢養家,我持家育兒,這是分工合作。而且家庭和睦、孩子健康成長,這些價值不是金錢能衡量的。"
說著,她拿出手機給我看照片:"你看,這是我們上個月去馬爾代夫度假的照片。老公說我平時太辛苦了,專門安排的家庭旅行。"
照片里的一家三口笑得很開心,背景是藍色的海水和白色的沙灘。
我再看看自己,穿著洗得發白的T恤,頭發因為沒時間打理而顯得毛躁,整個人都透著疲憊。
"王姐,您老公一個人的收入夠一家三口花嗎?"
"夠啊,"王太太點點頭,"他在一家外企做管理,收入還不錯。當然,我們也不會亂花錢,該省的地方還是要省的。但是該花的地方,比如孩子的教育、家人的健康,絕對不能省。"
就在這時,一個小女孩跑了進來,大概五六歲的樣子,長得很可愛。
"媽媽,我畫完了,"小女孩把一張畫遞給王太太。
"寶貝真棒,"王太太接過畫,仔細地看了看,"這個小房子畫得真漂亮,媽媽給你貼在冰箱上,好不好?"
小女孩高興地點點頭,然后乖乖地坐在一邊看繪本。
我觀察著這個孩子,發現她特別安靜有禮貌,說話輕聲細語,完全不像小宇那樣吵鬧。
"您女兒真乖,"我忍不住夸獎道。
"可能是因為我在家陪伴得比較多吧,"王太太溫柔地摸摸女兒的頭,"我覺得孩子最需要的就是媽媽的陪伴。我可以每天接送她上下學,陪她做作業,聽她分享學校里的事情。這些都是花錢買不到的。"
聽著王太太的話,我心里五味雜陳。小宇因為我工作忙,大部分時間都是婆婆在照顧。雖然婆婆很用心,但畢竟代替不了媽媽的陪伴。
"王姐,您不覺得在家時間長了,會與社會脫節嗎?"
"不會啊,"王太太笑著說,"我經常參加媽媽群的活動,還報了一些興趣班。現在網絡這么發達,我也會關注一些育兒公眾號,學習新的教育理念。而且照顧家庭本身就是一門很深的學問,需要不斷學習和提高。"
我們聊著聊著,不知不覺已經到了晚上。王太太起身說:"不好意思,我得去準備晚飯了。老公快下班了。"
"我也該回去了,"我站起身,"謝謝您的茶,聊得很開心。"
"有空常來坐坐,"王太太熱情地說,"我們住這么近,應該多交流。"
回到自己家,看著亂糟糟的客廳,我心情復雜極了。
小宇正在地上亂扔玩具,李明躺在沙發上看電視,茶幾上放著他吃剩的零食袋子。廚房里還有早上沒洗的碗筷,洗衣機里的衣服已經洗好了,但沒有人去晾。
這就是我每天面對的生活。
"媽媽,我餓了,"小宇跑過來拽我的衣角。
我看了看時間,已經7點多了,該做晚飯了。可是我一想到還要洗菜、切菜、炒菜,然后收拾廚房,就覺得特別累。
"老公,你能幫我收拾一下客廳嗎?"我對李明說道。
"等等,這個電視劇快演完了,"李明頭也不抬地說。
我深吸一口氣,走進廚房開始準備晚飯。一邊洗菜,一邊想著剛才在王太太家看到的一切。
同樣是全職太太,為什么差別這么大?王太太過得那么精致優雅,而我卻覺得全職太太是世界上最苦的工作?
晚飯做好后,李明終于從沙發上起來了。
"今天去哪了?這么晚才做飯,"他一邊盛飯一邊抱怨。
"去鄰居王太太家坐了一下,"我淡淡地說。
"王太太?就是那個不上班的?"李明的語氣有些不屑,"整天在家閑著,有什么好聊的。"
"人家不是閑著,人家是全職太太,專門照顧家庭和孩子的。"
"說得好聽,不就是不想工作嘛,"李明夾了口菜,"靠老公養著,我最看不起這種女人了。"
聽到這話,我心里一陣刺痛。如果我真的辭職在家,李明也會這樣看我嗎?
"你知道王太太的老公多疼她嗎?每天下午都會打電話關心她,還經常給她買禮物,帶她出國旅游。"
"那是因為人家老公有錢唄,"李明不以為然地說,"我要是月薪三萬,我也天天給你買禮物。"
"關鍵不是錢的問題,是態度問題,"我有些激動,"王太太說她老公覺得她在家帶孩子比在外面工作更辛苦,所以對她特別體貼。"
"切,"李明嗤笑一聲,"在家帶孩子有什么辛苦的?不用看老板臉色,不用加班,想睡就睡,想吃就吃,多舒服。"
我徹底被他的話激怒了:"你以為在家帶孩子很輕松?你試試24小時不間斷地照顧孩子,還要做家務、買菜、做飯!"
"行了行了,別吵了,"李明不耐煩地擺擺手,"王太太的事關我們什么事?我們該干嘛干嘛。"
那天晚上,我躺在床上翻來覆去睡不著。腦海里一直浮現著王太太家的樣子:精致的裝修、優雅的茶具、乖巧的孩子、還有王太太臉上那種從容不迫的幸福感。
我開始認真考慮辭職的可能性。
接下來的幾天,我開始暗中觀察王太太的生活。
每天早上8點,我看到她優雅地送女兒上學,穿著得體的衣服,化著淡妝,整個人看起來神清氣爽。
上午10點左右,她會提著環保袋去超市買菜。我注意到她總是很仔細地挑選食材,經常和攤主聊天,顯然是常客。
下午2點左右,她會去接女兒放學,然后帶著孩子在小區里玩一會兒,或者去附近的圖書館。
晚上6點,她老公下班回家的時候,總能聞到廚房里飄出的飯菜香味。
我還發現,王太太的社交生活也很豐富。經常有其他全職媽媽到她家做客,她們一起交流育兒經驗,分享生活心得。
有一次,我在電梯里遇到了王太太的老公。他是個很儒雅的中年男人,穿著整潔,談吐不凡。
"您好,我是樓下的鄰居,"我主動打招呼。
"哦,您是曉雯吧,我老婆經常提起您,"他微笑著說,"聽說您工作很忙,真是辛苦了。"
"還好,都是為了生活嘛。"
"是啊,現在生活壓力大,"他點點頭,"不過我覺得孩子的成長只有一次,錯過了就再也回不來了。我很慶幸我老婆能在家專心照顧孩子和家庭。"
"您不覺得壓力大嗎?一個人承擔所有的經濟負擔。"
"壓力肯定有,但是看到她們母女倆每天開開心心的,我覺得再辛苦也值得,"他的眼中閃著溫柔的光芒,"而且她在家把一切都打理得井井有條,我下班回家就能享受到溫暖的家庭氛圍,這比什么都珍貴。"
聽著他的話,我心里涌起一陣羨慕。什么時候李明也能這樣理解和支持我呢?
那天晚上,我終于下定了決心。
"老公,我想辭職在家帶孩子。"
李明正在刷手機,聽到我的話抬起頭:"怎么突然又提這個?"
"我考慮了很久,覺得孩子的成長更重要,"我認真地說,"小宇現在正是需要媽媽陪伴的時候,我不想錯過他的成長。"
"可是你辭職了,我們的收入就少了一半..."
"我們可以節省一些開支,"我打斷他的話,"而且你看王太太一家,不也過得很好嗎?"
李明皺了皺眉:"你怎么老拿王太太做比較?人家的情況和我們不一樣。"
"有什么不一樣?都是有孩子的家庭,都是老公在外工作,老婆在家照顧家庭。"
"人家老公收入比我高啊,"李明有些不耐煩,"你要是想學王太太,那你先讓我的工資漲到她老公那個水平再說。"
"收入高低不是關鍵,關鍵是家庭和睦、孩子健康成長,"我重復著王太太說過的話。
李明看了我一眼:"你真的想清楚了?辭職容易,想再找工作可就難了。"
"我想清楚了,"我堅定地點頭,"我要給小宇一個完整的童年,要做一個像王太太那樣的全職太太。"
李明沉默了一會兒,最后點了點頭:"好吧,既然你決定了,那就辭職吧。不過我們得做好心理準備,日子可能會緊一些。"
"沒關系,只要一家人在一起,什么困難都能克服。"
第二天,我就向公司遞交了辭職申請。
辭職后的第一個月,一切都很美好。
我終于可以每天睡到自然醒,不用匆忙地趕地鐵上班。可以慢慢地給小宇準備營養豐富的早餐,陪他在小區里玩耍,給他讀繪本、教他畫畫。
我還學著王太太的樣子,把家里重新裝飾了一番,買了一些綠植和裝飾品,整個家看起來溫馨了很多。
李明下班回家時,總能吃到熱騰騰的飯菜,看到收拾得整潔的房間。他對我的變化很滿意,還夸我"越來越像個賢妻良母了"。
我覺得自己的選擇是對的,這就是我想要的生活。
但是,從第二個月開始,問題逐漸顯現出來。
首先是經濟壓力。李明一個人8000塊的工資,除了房貸3500,剩下的4500要維持一家三口的生活,確實有些緊張。
我們不得不減少很多開支:不再點外賣,不再去餐廳吃飯,不再買名牌衣服,連小宇的玩具都要精挑細選。
"怎么又買這么多菜?"李明看著我從超市回來,語氣有些不悅,"現在家里就你一個人吃,買這么多干嘛?"
"小宇也要吃啊,而且我想做得營養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