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作聲明:本文為虛構創作,請勿與現實關聯
內容純屬虛構,所配圖片來自網絡,僅用于增強表現力。愿通過分享傳遞溫暖,共同營造和諧社會氛圍。
秋雨綿綿,打濕了這座城市的每一個角落。林志遠站在書房窗前,看著樓下濕漉漉的街道,手中的咖啡早已涼透。隔壁臥室里,王雅琴正在收拾衣柜,兩人之間隔著一堵無形的墻,比這寒冷的雨夜更讓人窒息。
餐桌上,三個人默默吃著晚飯。十六歲的兒子林小宇偶爾抬頭看看父母,又迅速低下頭去。這樣的沉默已經持續了三個月,沒有爭吵,沒有眼淚,只有讓人窒息的冷漠。
"爸,我明天要交學費。"小宇小心翼翼地開口。
"找你媽要。"林志遠頭也不抬。
"你媽沒錢就找我。"王雅琴冷冷地接了一句。
這就是他們現在唯一的交流方式——通過兒子傳話。曾經相愛的夫妻,如今成了最熟悉的陌生人。
二十年前的初遇
1999年的春天,櫻花盛開的季節。林志遠剛從大學畢業,在一家建筑設計院實習。那時的他意氣風發,穿著白襯衫,總是在圖紙上畫著對未來的憧憬。
王雅琴是銀行的新員工,剛從財經學院畢業。她有著齊耳短發,說話時眼睛會彎成月牙,笑起來像春日里的第一縷陽光。
他們在朋友的聚會上相遇。志遠被雅琴的笑容吸引,主動走過去搭話。
"你學什么專業的?"志遠有些緊張。
"金融。你呢?"雅琴看著這個高高瘦瘦的男生,覺得他的眼神很真誠。
"建筑設計。將來想設計最美的房子。"志遠的眼中閃著光芒。
"那一定很有意思。"雅琴真心實意地說。
就這樣,他們開始了交往。那時候的愛情簡單而美好,志遠會在雅琴下班的路上等她,給她買最愛吃的栗子;雅琴會在周末陪志遠去工地看他設計的建筑,即使滿身灰塵也覺得幸福。
蜜月期的甜蜜
2001年,他們結婚了。婚禮很簡單,但兩個人都覺得是世界上最美的儀式。新房是志遠親自設計裝修的,雖然只有80平米,但每一個角落都充滿了愛意。
"雅琴,你看這個飄窗,可以放你最愛的吊蘭。"志遠指著客廳的角落說。
"還有這個書架,正好可以放我們的藏書。"雅琴撫摸著實木書架,心中滿是溫暖。
那時候他們有說不完的話。志遠會和雅琴分享工作中的趣事,雅琴會告訴志遠銀行里的各種奇葩客戶。晚上他們會一起看電視,雅琴靠在志遠肩膀上,兩人為劇情爭論不休。
周末的時候,他們會手牽手去公園散步,去電影院看最新的電影,去小餐廳嘗試沒吃過的菜。生活雖然不富裕,但充滿了希望和快樂。
孩子的到來
2003年,小宇出生了。初為父母的兩人興奮又緊張。志遠每天下班后的第一件事就是抱抱兒子,雅琴則專心致志地學習育兒知識。
"你看,小宇會笑了!"雅琴驚喜地叫著。
"真的!他在對我笑呢!"志遠激動得手足無措。
有了孩子后,生活變得忙碌但充實。志遠開始更加努力工作,希望給家人更好的生活;雅琴休了產假,全身心照顧孩子。雖然夜里經常被孩子哭聲吵醒,但看著小宇天真的笑臉,所有的疲憊都煙消云散。
事業上升期的忙碌
隨著小宇漸漸長大,志遠的事業也蒸蒸日上。他從普通設計師升為項目經理,然后是部門主管。工作越來越忙,應酬越來越多,回家的時間也越來越晚。
雅琴重新回到銀行工作,白天要處理各種業務,晚上回家還要照顧孩子,輔導功課,做家務。有時候志遠回家,她已經累得倒在沙發上睡著了。
"你怎么又這么晚回來?"雅琴有些埋怨。
"公司有個重要項目,不得不加班。"志遠解釋著,但語氣中透著疲憊。
"小宇今天在學校摔倒了,我一個人帶他去醫院..."雅琴想要分享,但志遠已經走進浴室。
慢慢地,他們的交流開始減少。各自忙著各自的事情,好像住在同一個屋檐下的室友。
第一次大裂痕
2010年,志遠所在的公司承接了一個大型項目,需要經常出差。有一次,小宇發高燒,雅琴一個人在醫院守了一夜,打了十幾個電話志遠都沒接。
"你到底還記不記得自己是個父親!"雅琴在志遠回來后爆發了。
"我這不是為了這個家嗎?項目成功了,我們的生活會更好。"志遠有些委屈。
"什么生活更好?你看看小宇,他都快不認識你了!"雅琴眼中含著淚水。
"那你想怎么樣?不工作,喝西北風嗎?"志遠的語氣開始變得冷硬。
這是他們結婚以來第一次真正的大吵。那天晚上,雅琴抱著小宇在沙發上睡了一夜,志遠在書房里抽了半包煙。
經濟壓力的增長
隨著小宇漸漸長大,家里的開支也在增加。鋼琴課、英語班、奧數班...每一項都是不小的費用。志遠想給兒子最好的教育,雅琴也不愿意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
2015年,他們換了更大的房子,地段更好,學區房。房貸從每月3000變成了8000。生活的壓力像山一樣壓在兩個人身上。
"你說我們是不是太沖動了?"雅琴看著賬單有些后悔。
"為了小宇的教育,這點苦算什么。"志遠咬著牙說。
但是,壓力還是在兩人心中埋下了陰影。志遠開始接私活,周末也很少休息;雅琴開始精打細算,連買菜都要比價半天。
溝通的缺失
慢慢地,他們發現彼此變得陌生了。志遠不再分享工作中的事情,雅琴也不再傾訴內心的想法。晚上,志遠在書房里加班,雅琴在客廳里看電視,各自忙著各自的事情。
"今天銀行來了個新領導..."雅琴試圖開啟話題。
"嗯。"志遠頭也不抬地回應。
"我聽說老李要調到總行了..."雅琴繼續。
"哦。"志遠依然專注于手中的圖紙。
雅琴嘆了口氣,不再說話。她開始懷念以前那個會認真聽她說話的志遠,而志遠也在想念以前那個會為他的夢想而興奮的雅琴。
價值觀的分歧
隨著年齡的增長,兩人的價值觀也開始出現分歧。志遠更加注重事業成就,希望在45歲之前能成為公司的合伙人;雅琴則更希望家庭和睦,希望一家人能多一些相處時間。
"你能不能推掉這次出差?小宇下周要參加鋼琴比賽。"雅琴請求道。
"這次項目關系到我的升職,不能推。"志遠堅持。
"升職升職,除了升職你還關心什么?"雅琴有些激動。
"我關心這個家的未來!沒有事業哪來的家庭?"志遠也提高了聲音。
這樣的爭論越來越頻繁,兩人漸漸地停止了深入交流,因為每次交流都可能變成爭吵。
年輕下屬的出現
2018年,公司來了一個年輕的女設計師陳美華。28歲,剛從海外留學回來,充滿活力和創意。她被分配到志遠的團隊,很快就展現出了優秀的設計能力。
"林總,您的這個設計思路很有前瞻性。"美華在會議上由衷地贊美。
"謝謝,你的國際化視野也給了我很多啟發。"志遠感到久違的認同感。
美華總是能理解志遠的設計理念,也愿意聽他分享建筑設計的心得。在公司里,志遠仿佛找回了當年那個意氣風發的自己。
"志遠,你真的很有才華。像你這樣的建筑師,應該有更大的舞臺。"美華的話讓志遠心中一暖。
這種被理解、被認同的感覺,志遠已經很久沒有在家里體驗過了。
母親的干預
雅琴的母親經常來家里住,老人家有著傳統的觀念,總是在有意無意中批評志遠。
"我們雅琴這么好的女孩,跟了你受了多少苦..."老人在雅琴面前抱怨。
"媽,您別這么說。"雅琴雖然嘴上勸說,但心里也開始有了些怨氣。
"你看人家老王家的女婿,每個月都給岳母生活費,再看看你老公..."老人繼續。
這些話傳到志遠耳中,讓他感到委屈和憤怒。他覺得自己這么多年的努力得不到認可,甚至連岳母都看不起他。
青春期兒子的叛逆
16歲的小宇進入了叛逆期,成績開始下滑,經常和父母頂嘴。面對兒子的問題,夫妻倆的教育理念也出現了分歧。
"你就知道罵孩子,能不能好好溝通?"雅琴護著兒子。
"溝通?你看他那個態度像是能溝通的嗎?"志遠很生氣。
"你這么兇,他當然不愿意和你溝通!"雅琴反駁。
"那按你的方法,他的成績為什么越來越差?"志遠質疑。
在教育孩子的問題上,夫妻倆經常意見不合,這讓本就緊張的關系更加惡化。
冷戰的開始
今年春天,一切都到了臨界點。志遠因為工作需要,要和美華一起出差一周。這件事讓雅琴非常不滿。
"為什么一定要她去?"雅琴質疑。
"她是項目的主要設計師,不去怎么行?"志遠解釋。
"那么多男同事,為什么偏偏是她?"雅琴的語氣中帶著醋意。
"你這是什么意思?你是在懷疑我嗎?"志遠感到被侮辱。
那天晚上,兩人大吵了一架。雅琴說志遠變了,不再像以前那樣愛這個家;志遠說雅琴變得疑神疑鬼,不再信任他。
從那以后,兩人開始了冷戰。不爭吵,不交流,各自過著各自的生活。家里的溫度仿佛下降了十度,連小宇都感受到了這種可怕的沉默。
現在的狀態
現在的他們,就像兩個住在同一個屋檐下的陌生人。志遠每天早出晚歸,雅琴專心處理自己的工作和家務。他們避免目光接觸,避免直接對話,仿佛對方是透明的。
晚上,志遠會在書房里待到很晚,直到確定雅琴睡著了才回臥室。雅琴則會在客廳里看電視,等志遠進房間后才去洗漱。他們像是在進行一場無聲的較量,看誰能堅持得更久。
小宇夾在中間,變得越來越沉默。他不明白為什么曾經恩愛的父母會變成這樣,也不知道該怎么辦。有時候他想說些什么來緩解氣氛,但又怕說錯話讓情況更糟。
這天下午,雅琴提前下班回家,想給小宇做頓好飯。她剛到家門口,就聽到客廳里傳來說話聲。
"志遠,你真的很辛苦,這么大的項目壓力..."是一個年輕女人的聲音。
雅琴的心一緊,悄悄推開門。只見志遠正和一個年輕漂亮的女人坐在沙發上,桌上放著項目圖紙,但兩人的距離顯得異常親密。
"美華,有你這樣的合作伙伴,我覺得再大的困難都能克服。"志遠的聲音里帶著久違的溫暖。
女人輕笑著點頭:"我也是,和你工作讓我學到了很多..."
雅琴的手緊緊握住門把手,心臟仿佛要跳出胸膛。這就是那個陳美華?這就是她的"工作伙伴"?她站在門口,不知道該進去還是轉身離開。
就在這時,美華看到了門口的雅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