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作聲明:本文為虛構創作,請勿與現實關聯
本文情節和地點存在虛構,人物已使用化名,如有雷同實屬巧合,圖片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媽,這是這個月的零用錢。"小雅將200元現金放在母親面前。
母親李秀芳看著桌上的錢,緩緩搖了搖頭,嘆了一口氣:"就這么點?"
小雅的臉色瞬間變了,她沒想到母親會這樣說。
然而,當李秀芳拿出那個神秘的舊鐵盒子,小雅打開后瞬間愣住了...
原來,母親的那句"就這么點",背后隱藏著一個她從未想過的驚人真相。
01
初秋的傍晚,夕陽西下,老舊的居民樓里傳來陣陣飯菜香味。
李秀芳在狹小的廚房里忙碌著,鍋里煮著白粥,配菜只有一小碟咸菜。她看了看墻上的掛鐘,已經六點半了,女兒小雅快要放學回家了。
"咔嚓"一聲,門鎖轉動的聲音響起。
"媽,我回來了!"十二歲的小雅推門而入,書包還沒來得及放下,就聞到了熟悉的白粥香味。
"快洗手吃飯,今天在學校怎么樣?"李秀芳從廚房探出頭來,臉上帶著溫和的笑容。
小雅乖巧地點點頭,放下書包去洗手。她早就習慣了家里簡單的晚餐,從來不會抱怨什么。
"媽,明天學校要交班費。"小雅坐到飯桌前,小心翼翼地說道。
李秀芳的手頓了一下,班費對于這個家庭來說不是小數目。自從丈夫兩年前因病去世后,李秀芳一個人靠在服裝廠做工維持生計,日子過得很緊。
"好,媽明天給你。"李秀芳沒有猶豫,溫柔地應道。
小雅感激地看著母親,她知道家里的經濟狀況,每次開口要錢都讓她心里很不是滋味。
"媽,您吃菜。"小雅夾了一筷子咸菜放在母親碗里。
"你吃,你正在長身體,要多吃點。"李秀芳又將咸菜夾回女兒碗里。
這樣的對話每天都在重復,母女倆總是相互謙讓,相互關心。
吃完晚飯,小雅主動收拾碗筷,李秀芳則坐在舊沙發上,開始算這個月的開銷。
電費、水費、燃氣費,加上小雅的學費、書本費,還有日常的生活開銷,幾乎每一分錢都要精打細算。
李秀芳拿出一個小布袋,里面是她這個月剩下的錢,數了數,數量不多。明天要給小雅交班費,還要買菜,又要想辦法了。
她悄悄看了看正在寫作業的女兒,心里既心疼又愧疚。別人家的孩子都有漂亮的文具,新衣服,而小雅只能用最便宜的圓珠筆,穿著樸素的校服。
有一次,小雅的同桌買了一支漂亮的自動鉛筆,小雅看了好久。李秀芳注意到了女兒羨慕的眼神,當晚就悄悄去文具店看了價格。那支筆要十五塊錢,幾乎是她一天的伙食費。
第二天,李秀芳還是買了那支筆。當她把筆遞給小雅時,女兒激動得眼淚都出來了。
"媽,這太貴了。"小雅說。
"不貴,我女兒值得最好的。"李秀芳溫柔地說。
但小雅不知道,為了這支筆,母親那天只喝了一碗白開水當午餐。
"媽,我寫完作業了。"小雅合上作業本,走到母親身邊。
"真乖,早點休息吧。"李秀芳摸了摸女兒的頭。
"媽,您也早點睡,別太累了。"小雅在母親臉頰上輕吻了一下,然后回房間睡覺。
等女兒睡了,李秀芳才開始想明天的班費從哪里來。最近胃病又犯了,本來準備買藥的錢,看來又要挪用了。
第二天一早,李秀芳早早起床,給女兒準備了簡單的早餐,然后將班費裝進信封遞給小雅。
"媽,謝謝您。"小雅接過錢,眼中含著淚水。
"傻孩子,和媽媽還客氣什么。"李秀芳輕撫女兒的頭發,"好好上學,媽媽去上班了。"
看著母親離去的背影,小雅暗暗發誓,一定要好好學習,將來讓媽媽過上好日子。
02
時間一天天過去,小雅漸漸長大,學習成績一直很優秀。李秀芳雖然生活艱難,但從來沒有在女兒面前表現出來,總是盡力滿足女兒的需求。
"媽,我想買一套練習冊,老師說對提高成績很有幫助。"剛上初中的小雅有些猶豫地開口。
"好,媽給你買。"李秀芳正在縫補一件舊衣服,頭也沒抬。
雖然練習冊不便宜,但看到女兒期待的眼神,李秀芳還是答應了。
第二天,李秀芳真的買了那套練習冊。小雅拿到練習冊時高興極了,卻不知道母親為此又想了什么辦法。
那段時間,李秀芳在工廠里主動要求加班。車間里機器轟鳴,空氣悶熱,她一站就是十幾個小時。同事們都勸她別這么拼命,但她只是笑笑說:"家里需要錢。"
班長老劉心疼地說:"秀芳,你這樣下去身體會垮的。"
"沒事,我身體好著呢。"李秀芳擦了擦汗水,繼續埋頭工作。
"媽,您看,我這次數學考了九十八分!"小雅興奮地將試卷遞給母親。
李秀芳接過試卷,眼中滿是驕傲和欣慰。"我女兒真棒!"
"都是因為那套練習冊,謝謝媽媽。"
"只要對你學習有幫助,媽媽再辛苦也值得。"李秀芳真誠地說道。
就這樣,無論小雅需要什么學習用品,李秀芳都會想方設法滿足。有時候是參考書,有時候是文具,有時候是報補習班的費用。
"媽,班里同學都報了英語補習班,我也想去。"
"好,媽媽想辦法。"
李秀芳答應得很干脆,但小雅不知道,為了這些費用,母親又要想很多辦法。
為了給女兒最好的教育,李秀芳開始在工廠加班,有時候一天要工作很久。她的身體越來越瘦弱,但精神卻很好,因為女兒的成績在穩步提升。
有一次,小雅的班主任王老師家訪。
"小雅這孩子真爭氣,成績一直很穩定,人也懂事。"王老師對李秀芳說。
"謝謝老師的栽培。"李秀芳客氣地說。
"不過我發現小雅有時候會走神,好像有什么心事。"王老師說,"她是不是在擔心什么?"
李秀芳心里一緊,"可能是學習壓力大吧。"
"孩子這個年齡,確實容易多想。你們做家長的要多關心。"
送走老師后,李秀芳陷入了沉思。女兒會走神,是不是因為擔心家里的經濟狀況?
"媽,您怎么瘦了這么多?"一天晚上,小雅發現母親明顯瘦了一圈。
"沒事,可能是最近工作忙一點。"李秀芳不想讓女兒擔心。
"您要注意身體啊。"小雅心疼地說。
"媽媽身體好著呢,你專心學習就行。"
小雅雖然擔心,但學習壓力也很大,沒有時間仔細觀察母親的變化。她只是更加努力地學習,希望能考出好成績,不辜負母親的期望。
隨著時間的推移,李秀芳發現女兒似乎總是有些心事。有時候看她盯著同學的新文具發呆,有時候看她羨慕地看著別人的新衣服。
作為母親,李秀芳能感受到女兒心里的小小遺憾,雖然小雅從來不說,但她知道女兒其實也渴望擁有一些屬于自己的小東西。
03
初三的時候,班里很多同學都有零花錢,可以買自己喜歡的零食和小飾品。小雅雖然羨慕,但從來沒有向母親開口要過零花錢。
一天下午,小雅的好朋友小麗拿著一支漂亮的新鋼筆在炫耀。
"小雅,你看,這是我媽媽給我買的進口鋼筆,特別好用!"小麗得意地說。
小雅看著那支精美的鋼筆,心里確實有些羨慕。她的鋼筆是最便宜的那種,墨水經常斷斷續續。
"挺好看的。"小雅淡淡地說。
"你怎么不讓你媽媽也給你買一支?"小麗問。
"不用,我的還能用。"小雅搖搖頭。
"你也太容易滿足了,我媽媽每個月還給我零花錢呢,想買什么買什么。"小麗繼續炫耀。
小雅聽了心里有些難受,但她什么也沒說。她知道家里的情況,不可能有零花錢。
另一個同學小燕也湊過來:"我媽媽給我的零花錢更多,上個月還帶我去買了新衣服。"
"我媽媽說,女孩子就要打扮得漂亮一點。"小麗說著,展示自己身上的新裙子。
小雅低頭看了看自己樸素的校服,心里涌起一陣說不出的滋味。
放學回家后,小雅還是忍不住想起那支鋼筆和同學們說的零花錢。不過她很快就把這個念頭拋在腦后,專心寫作業。
晚飯時,李秀芳注意到女兒有些心不在焉。
"小雅,怎么了?在學校遇到什么事了嗎?"
"沒有,媽媽。"小雅搖搖頭。
李秀芳仔細觀察了女兒幾天,發現她確實有些不開心。作為母親,她能感受到女兒內心的小小失落。
一天晚上,李秀芳聽到小雅在房間里輕聲哭泣。她輕輕推開門,看到女兒趴在桌子上。
"小雅,怎么了?"李秀芳關心地問。
"沒事,媽媽,我只是有點累。"小雅快速擦掉眼淚。
李秀芳心里一酸,她知道女兒不是因為累才哭,一定是有別的原因。
第二天,李秀芳特意去了一趟小雅的學校,找到了班主任王老師。
"王老師,我想了解一下小雅最近在學校的情況。"
"小雅學習還是很好的,不過我發現她最近有些沉默,和同學的交流少了。"王老師說。
"是不是因為學習壓力太大?"
"可能不只是這個原因。這個年齡的孩子,也會在意同伴的看法。"王老師委婉地說,"你們做家長的,也要關注孩子的心理需求。"
李秀芳明白了老師的意思。她想起女兒羨慕同學鋼筆時的眼神,想起女兒看到同學新衣服時的表情。
周末的時候,李秀芳做了一個重要的決定。
"小雅,媽媽想和你談談。"李秀芳坐在女兒身邊。
"什么事,媽媽?"小雅放下手中的書。
"你現在長大了,也需要有一些自己的零花錢。"李秀芳從口袋里拿出一個信封,"這里是兩千塊錢,你可以買一些自己喜歡的東西。"
小雅瞪大了眼睛,不敢相信地看著母親。兩千塊錢?這對她們家來說是一筆巨款!
"媽,這太多了,我不要。"小雅連忙推辭。
"這是媽媽攢的錢,就是為了給你的。你馬上要考高中了,也需要和同學們有一些交流,不能總是什么都沒有。"李秀芳將錢塞到女兒手里。
"可是媽媽..."
"沒有可是,這錢你必須收下。想買什么就買什么,不要省著。"李秀芳的語氣很堅決。
小雅接過錢,眼中含著淚水。她知道這兩千塊錢對母親意味著什么。
"謝謝媽媽,我會合理使用的。"
"不用太合理,你還是個孩子,應該有孩子的快樂。去買一支好看的鋼筆,買一些漂亮的本子,偶爾和同學一起吃個飯,這些都是正常的。"李秀芳溫柔地說。
拿到這筆錢后,小雅確實買了一些以前不敢買的東西:一支好看的鋼筆、幾本精美的筆記本、還有一些學習用的小工具。但她花錢很謹慎,每一筆開銷都會仔細考慮。
"媽,我買了一支新鋼筆。"小雅拿出那支心儀已久的鋼筆給母親看。
"真漂亮,我女兒用這么好的筆,寫出來的字一定更漂亮。"李秀芳笑著說。
"嗯,我會好好寫字的。"
看到女兒開心的樣子,李秀芳覺得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至于這筆錢是怎么來的,她沒有告訴女兒,也不打算說。
04
高中三年,是小雅人生中最重要的階段。李秀芳為了讓女兒安心學習,承擔了所有的經濟壓力和生活負擔。
"媽,我想報一個周末的數學強化班。"高一時,小雅有些不好意思地說。
"好,媽媽想辦法。"李秀芳正在洗衣服,手都凍得通紅。
補習班的費用不少,但李秀芳答應得很干脆。
高中的學習壓力比初中大了很多,小雅經常學習到很晚。李秀芳總是在客廳里陪著她,有時候給她泡杯熱茶,有時候給她準備一些夜宵。
"媽,您別總是陪著我,您也累了一天了。"小雅心疼地說。
"看著你學習,媽媽就高興。"李秀芳說,"再說,媽媽也睡不著,擔心你一個人學習太晚。"
有一次,小雅因為一道數學題想不出來而煩躁,李秀芳雖然幫不上忙,但還是坐在旁邊安靜地陪著。
"媽,我是不是太笨了?"小雅沮喪地說。
"怎么會呢?我女兒是最聰明的。"李秀芳安慰道,"題目想不出來很正常,明天問問老師就好了。"
"可是其他同學都會做。"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節奏,你只要盡力就行。"
在母親的鼓勵下,小雅重新振作起來,繼續埋頭學習。
"媽,這是補習班的收據。"小雅將收據遞給母親。
"好好學習,不要辜負這個機會。"李秀芳接過收據。
高二的時候,小雅想買一臺學習機來提高英語聽力。
"媽,同學們都說這個學習機很有用,可以提高英語成績。"
"媽媽想辦法給你買。"
學習機不便宜,但看到女兒期待的眼神,李秀芳還是點了點頭。
那段時間,李秀芳經常在工廠里加班到很晚。有一次,她在回家的路上暈倒了,幸好被好心的路人送到醫院。
醫生說是低血糖加上過度疲勞導致的。
"你要注意休息,不能這樣拼命。"醫生叮囑。
李秀芳只是點點頭,心里想的卻是女兒的學習機還差一些錢。
"媽,您怎么又瘦了?"小雅擔心地問。
"沒事,可能是最近工作累一點。"李秀芳強撐著說。
"您一定要注意身體啊。"
"媽媽身體好著呢,你專心學習就行。"
拿到學習機的那天,小雅高興得像個孩子。她不知道的是,為了這臺學習機,母親又想了很多辦法。
高三是最關鍵的一年,各種復習資料、模擬試卷、營養品,李秀芳都盡力提供。
"媽,老師推薦了一套高考復習資料,說對提分很有幫助。"
"買,一定要買。"李秀芳毫不猶豫。
"媽,我會好好復習的,一定考個好學校。"
"媽媽相信你,你一直是媽媽的驕傲。"
看著女兒埋頭苦讀的樣子,李秀芳覺得自己所有的努力都是值得的。雖然她現在已經瘦得像紙片人一樣,雖然她經常胃痛,雖然她已經很久沒有買過一件新衣服。
但這些,小雅都不知道。在女兒面前,李秀芳永遠是那個堅強、樂觀的母親。
05
高考結束后,小雅考出了優異的成績,順利被一所知名學府錄取。收到錄取通知書的那天,母女倆抱頭痛哭。
"媽,我考上了!"小雅激動地揮舞著錄取通知書。
"我就知道我女兒最棒!"李秀芳眼中滿含淚水,這些年的付出終于有了回報。
但隨之而來的是學費問題。每年的學費加生活費,對這個家庭來說又是一個巨大的挑戰。
"媽,要不我不去了,費用太高了。"小雅看著錄取通知書上的數字,心里很矛盾。
"胡說什么!"李秀芳嚴厲地說,"這是你十幾年努力的結果,怎么能不去?費用的事媽媽來想辦法。"
李秀芳開始四處奔波,向親戚朋友借錢。她放下了所有的自尊和面子,只為了女兒能順利上學。
"秀芳,你這又是何必呢?供一個學生太辛苦了。"鄰居王大媽心疼地說。
"再辛苦也要供,這是我女兒的前途。"李秀芳堅定地說。
李秀芳甚至找到了以前的同事,那些她平時很少聯系的人。
"小劉,能不能借我點錢?我女兒考上了好學校,需要學費。"
"秀芳,你這孩子真爭氣!錢的事你別擔心,我來想辦法。"
就這樣,一個又一個的朋友伸出了援手。雖然每個人借的錢不多,但聚沙成塔,最終湊夠了學費。
最終,李秀芳湊齊了第一年的費用。送女兒去學校的那天,她把錢都給了女兒。
"媽,這些錢您留著用。"小雅不舍地說。
"媽媽用不著,這些都是給你的。在學校要好好吃飯,別舍不得花錢。"李秀芳將錢塞進女兒的手里。
"媽,我會的。您也要照顧好自己。"
看著女兒離去的背影,李秀芳既驕傲又不舍。她的女兒終于要獨自飛翔了。
四年時光匆匆而過,小雅學習優異,還通過勤工儉學減輕了家里的負擔。李秀芳每次接到女兒的電話,聽到女兒的進步,心里都無比欣慰。
"媽,我在學校找了一份兼職工作,每個月能賺一些錢。"小雅在電話里高興地說。
"不要太累了,學習還是最重要的。"李秀芳嘴上這么說,心里卻很欣慰。
"我會平衡好的,您不用擔心。"
盡管小雅很懂事,但李秀芳還是會定期給女兒寄生活費,即使她自己已經拮據到需要精打細算每一分錢。
有一次,小雅打電話回家。
"媽,我想回家看您,但是車票有點貴..."
"你別回來了,好好學習。"李秀芳心疼地說,"車票錢媽媽給你寄過去。"
"不用,媽,我可以不回來。"
"怎么能不回來?媽媽想你了。"
就這樣,李秀芳又省吃儉用,給女兒寄去了車票錢。
當小雅回到家時,看到母親又瘦了一圈,心里很難受。
"媽,您怎么又瘦了?"
"沒事,最近工廠里工作忙一點。"李秀芳笑著說,"你在學校吃得好嗎?"
"吃得很好,您不用擔心。"
母女倆聊了很久,小雅發現母親的手更粗糙了,臉上的皺紋也更多了。
06
四年學習時光匆匆而過,小雅以優異的成績畢業,并找到了一份不錯的工作。第一個月的工資是五千塊錢,對她來說這是一筆不小的收入。
拿到第一份工資的那天,小雅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給母親打電話。
"媽,我發工資了!"
"真的嗎?怎么樣?"李秀芳激動地問。
"還不錯!"
"我女兒真厲害!"李秀芳在電話那頭高興得像個孩子。
小雅想起這些年母親的辛苦付出,決定每個月給母親一些零用錢。她算了算自己的開銷,房租、交通費、伙食費,還要留一些儲蓄,最后決定每個月給母親兩百塊錢零用錢。
剛開始工作的時候,小雅住在一個很小的出租屋里,條件很簡陋。但她沒有抱怨,而是努力適應新的生活。
她的同事小張有一次問她:"你怎么總是吃盒飯?我們一起去外面吃頓好的吧。"
"我覺得盒飯挺好的,有營養又便宜。"小雅笑著說。
其實她是想把錢省下來給母親。
"媽,我想每個月給您一些零用錢,您想買什么就買什么。"小雅在電話里說。
"不用,不用,媽媽什么都不缺,你自己留著用。"李秀芳連忙推辭。
"媽,這是我的心意,您一定要收下。"
"那就少給一點吧,媽媽真的用不了太多。"
"不行,就兩百塊錢,您別和我客氣。"小雅堅持說。
最終,李秀芳勉強同意了女兒的提議。
從那以后,小雅每個月都會準時給母親兩百塊錢零用錢。有時候親自送回家,有時候通過銀行轉賬。每次給錢的時候,李秀芳都會說一些推辭的話,但看得出來她心里很高興。
但是最近,小雅發現了一些奇怪的事情。
有一次,她和同事們聊天,大家都在談論給父母多少零用錢。
"我每個月給我媽一千塊錢,她還說不夠花呢。"同事小王說。
"我給我爸媽一千五,他們說要買保健品,錢總是不夠。"另一個同事說。
小雅聽了心里有些不安,自己給的兩百塊錢,會不會真的太少了?
鄰居王大媽有一次無意中說:"你媽媽真是太節省了,每次買菜都要比較半天價格。"
"前幾天我看到她為了省幾塊錢,特意走到很遠的菜市場去買菜。"另一個鄰居說。
小雅開始思考,自己給的兩百塊錢,在現在這個時代,真的夠嗎?
但每次她提議要增加零用錢的時候,母親都堅決拒絕,說已經足夠了。
"媽,我想給您多一點零用錢。"
"不用,兩百塊錢已經很多了。"李秀芳堅持說。
小雅心里開始懷疑,也許母親真的覺得不夠,但不好意思開口。
半年后的一天,小雅又回家看望母親。
"媽,這是這個月的零用錢。"小雅將200元現金放在母親面前。
然而這次,母親的反應讓她始料未及。
李秀芳看著桌上的錢,緩緩搖了搖頭,嘆了一口氣:"就這么點?"
小雅愣住了,她沒想到母親會這樣說。這話聽起來像是在嫌錢少,難道母親真的覺得兩百塊錢不夠?
"媽,您是什么意思?"小雅困惑地問。
這時她想起了鄰居王大媽的話,想起了同事們談論的話題。也許母親真的覺得兩百塊錢太少了?也許她應該給得更多一些?
李秀芳沒有立即回答,而是站起身,走到房間里。過了一會兒,她拿著一個舊鐵盒子走了出來。
那個鐵盒子看起來很舊,表面已經有些生銹,顯然放了很多年。小雅從來沒有見過這個盒子,好奇地看著母親。
"小雅,你坐下,媽媽有些話要對你說。"李秀芳的聲音有些顫抖。
小雅不安地坐在母親身邊,看著那個神秘的鐵盒子。她心里七上八下的,難道母親真的對她給的零用錢不滿意?難道母親覺得她這個女兒不夠孝順?
李秀芳將鐵盒子遞給了小雅:"你打開看看。"
小雅接過鐵盒子,感覺它沉甸甸的,里面好像裝了很多東西。她心里忐忑不安,不知道里面會是什么。
也許是母親收集的其他人家孩子給父母零用錢的記錄?也許是鄰居們給的零用錢數額對比?
小雅小心翼翼地打開盒蓋,瞬間整個人愣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