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作聲明:本文為虛構創作,請勿與現實關聯
聲明:本文情節存在虛構,如有雷同實屬巧合,圖片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巴圖怎么也想不到,八年前那個滿懷熱情的意大利老板馬可,會在一夜之間人間蒸發。
十三年的租地合同,說好的要在這片草原上建立最大的羚羊養殖基地,如今只剩下空蕩蕩的圍欄和滿地的疑問。
更奇怪的是,就在馬可消失的地方,巴圖發現了一條從未見過的小溪。
這條溪水清澈見底,卻散發著淡淡的異香。當巴圖沿著溪流往上游走去時,眼前的景象讓他整個人都愣住了......
01
2007年的春天來得格外早,草原上的積雪還沒完全融化,巴圖就開始為今年的放牧發愁。連續幾年的干旱讓草場退化嚴重,牛羊越來越瘦,日子一天比一天難過。
"唉,再這樣下去,咱們這輩子就算完了。"巴圖蹲在自家門口,望著遠處稀疏的草地,心里五味雜陳。
妻子薩日娜從屋里走出來,手里端著一碗熱騰騰的奶茶。"別愁了,總會有辦法的。"
"什么辦法?你看看咱們的草場,連羊都不愿意吃那些枯草。"巴圖接過奶茶,苦笑著搖頭。
正說著話,遠處傳來一陣汽車引擎聲。在這片偏遠的草原上,除了偶爾路過的牧民,很少有外人來訪。
一輛銀色的越野車緩緩駛近,車上下來兩個人。一個是本地的翻譯老王,另一個是個高鼻梁藍眼睛的外國人,看起來四十多歲,穿著一身干凈的戶外裝。
"巴圖,給你介紹一下。"老王笑容滿面地走過來,"這位是從意大利來的馬可先生,想跟你談個生意。"
巴圖愣了愣,趕緊站起身。薩日娜也好奇地走了過來。
"您好,我叫馬可·羅西。"外國人伸出手,用生硬的中文自我介紹。雖然發音不太標準,但能聽懂。
"你好你好。"巴圖握住對方的手,感覺有些不知所措。"請進屋坐吧。"
幾人在屋里坐下后,老王開始翻譯。"馬可先生想租你家的草場,用來養羚羊。"
"養羚羊?"巴圖和薩日娜對視一眼,都覺得有些不可思議。
馬可點點頭,從包里拿出一些照片。"我在意大利有羚羊養殖經驗,這種動物很適合在草原生活。"
照片上是一些體型優美的羚羊,在綠油油的草地上奔跑。薩日娜忍不住贊嘆:"好漂亮的動物。"
"租多長時間?"巴圖問道。
"十三年。"馬可通過翻譯回答,"我想在這里建立一個大型的羚羊養殖基地。"
巴圖心里一陣激動,但表面還是保持冷靜。"租金呢?"
老王翻譯后,馬可報出了一個數字。巴圖瞪大了眼睛,薩日娜更是倒吸一口冷氣。
"這...這是正常價格的三倍啊!"巴圖結結巴巴地說。
"羚羊需要優質的草場,我愿意為此付出更高的代價。"馬可的表情很認真。
薩日娜悄悄拉了拉巴圖的衣角,小聲嘀咕:"這個外國人靠得住嗎?羚羊哪有那么好養?"
巴圖也有些猶豫。雖然錢很誘人,但這種天上掉餡餅的好事,讓他有些不敢相信。
"我需要考慮一下。"巴圖謹慎地回答。
"當然,這是重要的決定。"馬可很理解,"不過我希望能盡快得到答復,我的計劃比較緊迫。"
送走了馬可和老王,巴圖和薩日娜在屋里討論了整整一晚上。
"這個外國人看起來挺正經的。"薩日娜分析著,"而且老王也認識他,應該不會是騙子。"
"可是養羚羊...咱們這里從來沒人養過這東西。"巴圖還是有些擔心。
"管他養什么呢,只要按時給租金就行。"薩日娜比較實際,"你看看咱們現在的日子,還有什么好顧慮的?"
第二天一早,村長烏日圖就趕了過來。消息在小村子里傳得很快,大家都知道有個外國人要租巴圖家的地。
"巴圖,你真的要把地租給那個意大利人?"烏日圖皺著眉頭,"我活了六十多年,從沒見過有人專門跑這么遠來養羚羊。"
"村長,您說這事靠譜嗎?"巴圖征求著長輩的意見。
"說不好啊。"烏日圖搖搖頭,"外國人的想法咱們搞不懂。不過你也看到了,咱們這片草場確實不太景氣,如果真有人愿意出高價租,也不失為一個好機會。"
正說著話,馬可又來了。這次他帶來了詳細的合同和計劃書。
"我昨晚想了想,決定先預付三年的租金。"馬可通過翻譯表達了自己的誠意。
巴圖和薩日娜聽到這話,心里的最后一絲疑慮也消散了。能預付三年租金的人,肯定不是騙子。
"好,我同意。"巴圖做出了決定。
合同簽完后,馬可當場從包里拿出一沓錢,整整齊齊地放在桌上。
"天哪,這么多錢..."薩日娜忍不住驚呼。
這件事很快在村里傳開了。鄰居額爾德尼聽說后,酸溜溜地跑過來看熱鬧。
"巴圖,你這是走了什么狗屎運?。?額爾德尼羨慕地看著那堆錢,"我怎么就沒遇到這樣的好事呢?"
"運氣,運氣。"巴圖嘴上謙虛,心里卻樂開了花。
合同簽完的第二天,馬可就開始行動了。他帶來了一批工人,開始在草場上建圍欄。這些工人動作很快很專業,不到一個星期就把整個區域圍了起來。
"這些人手藝真不錯。"巴圖在一旁看著,忍不住贊嘆。
"馬可先生說,羚羊需要專門的生活環境。"老王在一旁翻譯著。
緊接著,馬可又讓人建了幾間簡易的房屋,說是要用來儲存飼料和工具。
看著熱火朝天的建設場面,巴圖心里踏實了很多。這個意大利人確實是來真的,不是在開玩笑。
02
一個月后,馬可的羚羊終于運來了。巴圖和村里的幾個人都跑去看熱鬧。
卡車停在圍欄外,幾個工人小心翼翼地把羚羊卸下來。這些動物比照片上看起來更加優雅,淺棕色的皮毛在陽光下閃閃發光。
"真漂亮啊!"薩日娜忍不住感嘆。
不過巴圖很快就發現了問題。"馬可,這羚羊的數量...好像比預期的少很多?。?
按照馬可之前的描述,應該會有幾百只羚羊。但現在卸下來的只有幾十只。
"第一批先運這些,后面還會陸續增加。"馬可解釋道,"羚羊需要慢慢適應新環境。"
這個解釋聽起來很合理,巴圖也就沒再多問。
羚羊們被放進圍欄后,馬可就開始了精心的照料工作。他每天早出晚歸,親自給羚羊喂食、清理圈舍。
看到馬可這么辛苦,巴圖主動提出幫忙:"我從小就放牧,這些活我在行。"
"謝謝你的好意。"馬可客氣地拒絕了,"不過這些羚羊比較特殊,需要特別的照料方式。我自己來就可以了。"
巴圖覺得有些奇怪,但也沒有堅持。畢竟人家是專業的,有自己的方法也正常。
薩日娜倒是覺得不太對勁:"哪有養殖戶不讓人幫忙的?咱們這里的牧民互相幫助是傳統啊。"
"可能外國人的習慣不一樣吧。"巴圖這樣安慰妻子。
隨著時間的推移,巴圖發現馬可有個奇怪的習慣。他經常在夜里外出,說是要觀察羚羊的夜間習性。
有一次,巴圖晚上起來上廁所,無意中看到遠處有手電筒的光亮在移動。仔細一看,正是馬可的身影。
更奇怪的是,馬可總是往同一個方向走,那是草場的西北角,距離羚羊圈舍有一段距離。
"觀察羚羊習性,為什么要走那么遠?"巴圖心里嘀咕著,但也沒有多想。
村里的老人們開始對馬可的行為議論紛紛。
"那個外國人總是在草場西北角轉悠。"七十多歲的老牧民布和巴特爾坐在村口,一邊曬太陽一邊跟大家聊天。
"那片地有什么特殊的嗎?"年輕的牧民呼斯楞好奇地問。
"我爺爺以前說過,那里有古怪。"布和巴特爾神秘地壓低聲音,"據說很久以前,那片地下面有寶貝。"
"什么寶貝?"
"這個就不知道了,反正老人們都這么傳說。"
這些話傳到巴圖耳朵里,讓他對馬可的行為更加好奇了。不過他覺得這些都是些民間傳說,不太可信。
讓巴圖更加驚訝的是,馬可對草原地形的了解程度。有時候巴圖想帶他去看看其他區域的草況,馬可總能準確地指出哪里有水源,哪里的草比較好。
"馬可,你對這里很熟悉???"巴圖忍不住問道。
"我來之前做過詳細的調研。"馬可的回答很簡單,"養羚羊需要了解環境。"
這個解釋也說得通,巴圖沒有多想。
幾個月過去了,馬可的羚羊養得不錯。這些動物在草原上自由奔跑,看起來很健康。馬可也按時支付各種費用,從來不拖欠。
漸漸地,大家對這個意大利人的印象越來越好。
"人家馬可多認真啊,天天都在羊圈里忙活。"薩日娜跟鄰居們聊天時經常夸獎馬可。
"是啊,而且從來不欠賬,這樣的租戶上哪找去?"額爾德尼也改變了之前的酸味,開始羨慕巴圖的好運氣。
村長烏日圖也對馬可刮目相看:"這個外國人確實有本事,羚羊養得這么好。"
馬可偶爾還會到巴圖家里做客,每次都帶著一些意大利的特產。巧克力、紅酒、橄欖油,都是巴圖一家從來沒見過的好東西。
"這個巧克力真甜。"巴圖的女兒娜仁格日勒開心地舔著嘴唇。
"馬可叔叔,意大利是什么樣子的?"兒子巴雅爾好奇地問道。
馬可總是很耐心地回答孩子們的問題,還給他們講意大利的故事。這讓薩日娜對他的印象更好了。
"這個外國人人不錯,很善良。"薩日娜私下里跟巴圖說,"咱們遇到他真是福氣。"
不過有一點讓巴圖覺得奇怪,馬可很少談論自己在意大利的情況。每當話題涉及到他的家庭或者過去的經歷,馬可總是很簡單地帶過,然后轉移話題。
"可能外國人比較注重隱私吧。"巴圖這樣想著,也沒有深究。
03
時間一晃就到了2013年,馬可的羚羊養殖生意逐漸步入了正軌。這幾年來,他一直按時支付租金,還給巴圖家送了不少意大利特產。
巴圖一家的生活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有了穩定的租金收入,他們不再為生計發愁,還在縣城買了一套房子。
"要不是遇到馬可,咱們哪能過上這樣的好日子。"薩日娜每次數著銀行存折上的數字,都忍不住感嘆。
馬可在當地的口碑也越來越好。他不僅按時交租金,還經常幫助村里的其他牧民。
有一次,鄰居家的牛生病了,獸醫站在幾十公里外,來回一趟要大半天。馬可主動開車把病牛送到了獸醫站,分文不取。
"這個外國人真是好人??!"鄰居感激得不知道說什么好。
還有一次,村里的小學缺少教學設備,馬可得知后主動捐了一批書籍和文具。
"馬可叔叔人真好!"孩子們都很喜歡這個和藹的外國人。
薩日娜對馬可的印象徹底改觀:"當初我還擔心他不靠譜,現在看來是我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
額爾德尼更是羨慕得不行:"要是我也有這樣的租客就好了??纯慈思野蛨D,現在在縣城都有房子了。"
馬可還資助了村里幾個貧困家庭的孩子上學。每年開學的時候,他都會默默地給這些孩子交學費,買學習用品。
"不要感謝我,這是應該的。"每當有人想要感謝他時,馬可總是擺擺手,"我在這里生活,也要為這里做些貢獻。"
這份善良和慷慨讓村里人都對他敬佩不已。
"人家馬可多有愛心啊,比咱們本地的一些有錢人強多了。"村民們私下里這樣議論著。
巴圖一家過上了富裕的生活,在村里也成了讓人羨慕的對象。不僅有了城里的房子,還買了一輛新車。
"巴圖,你家現在是咱們村最富的了。"村長烏日圖開玩笑地說,"都是托了馬可的福啊。"
"是啊,遇到馬可是我們家的福氣。"巴圖心里充滿了感激。
娜仁格日勒考上了縣里的重點中學,巴雅爾也在鎮上的學校成績優異。孩子們的教育有了保障,這讓巴圖和薩日娜格外高興。
"以前想都不敢想,咱們的孩子能在城里上學。"薩日娜經常感嘆命運的變化。
馬可的羚羊養殖規模也在逐步擴大。雖然增長得不算快,但看起來很穩定。偶爾有一些外地的客商來看羊,馬可都會熱情地接待。
"生意越做越好了。"巴圖看著馬可忙碌的身影,心里為他高興。
這些年來,馬可幾乎沒有離開過草原。除了偶爾去縣城采購物資,他大部分時間都待在羊場里。
"馬可,你不想家嗎?"薩日娜有一次關心地問道。
"這里就是我的家。"馬可笑著回答,"我在意大利沒有什么牽掛的人了。"
這話說得有些傷感,薩日娜也就不再多問。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故事,不便深究。
2014年,馬可的生意似乎迎來了一個小高峰。不時有人開著大卡車來運羊,看起來訂單不少。
"生意這么好,你考慮過擴大規模嗎?"巴圖建議道,"我們這里還有其他的草場可以租。"
"現在的規模正合適。"馬可搖搖頭,"羚羊養殖不能貪大求快,質量比數量更重要。"
這個觀點讓巴圖很認同。做生意確實應該穩扎穩打,不能急功近利。
村里人都夸馬可有遠見,知道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性。
"人家外國人就是有經驗,做事很有規劃。"大家這樣評價著。
然而,誰也沒有想到,就在一切看起來都很順利的時候,意外發生了。
2015年夏天的一個晚上,馬可突然來到巴圖家里。他的表情看起來有些匆忙,和平時的從容不太一樣。
"巴圖,我要回意大利一趟。"馬可開門見山地說,"家里有急事需要處理。"
"出什么事了嗎?"薩日娜關心地問道。
"我父親生病了,情況比較嚴重。"馬可的臉上露出了擔憂的表情,"我必須立刻回去。"
"那羚羊怎么辦?"巴圖問道。
"我會安排人來照料,或者暫時轉移到其他地方。"馬可回答得有些匆忙,"具體的細節我會處理好的。"
第二天一早,馬可就開始收拾東西。他雇了幾輛大卡車,把所有的羚羊都裝走了。
"這么著急,連一只羊都不留?"額爾德尼覺得有些奇怪。
"可能意大利那邊的事情真的很急吧。"薩日娜為馬可辯護,"畢竟是家里的事情,能不著急嗎?"
馬可還把所有的設備和物品都搬走了,連圍欄都拆掉了一部分。
"馬可,什么時候回來?"巴圖問道。
"我也不確定,可能需要幾個月的時間。"馬可的回答模糊不清,"等處理完家里的事情,我會盡快回來的。"
臨走前,馬可給巴圖留了一個意大利的電話號碼,說有事可以聯系他。
"保重身體,希望你父親早日康復。"巴圖真誠地祝福著。
"謝謝,謝謝大家這些年來的照顧。"馬可握著巴圖的手,眼中似乎有些濕潤。
馬可走后,草場突然變得空曠起來。沒有了羚羊的叫聲,沒有了馬可忙碌的身影,一切都顯得安靜得不太習慣。
"還真有點不習慣呢。"薩日娜站在窗前,看著遠處空曠的草場,"希望馬可能早點回來。"
一個星期過去了,巴圖試著給馬可打電話,想問問他父親的情況。但電話一直沒人接,最后變成了空號。
"可能是國際長途的問題吧。"巴圖安慰自己,"或者他太忙了,顧不上接電話。"
又過了一個月,巴圖發現本月的租金沒有到賬。這是八年來第一次出現這種情況。
"可能是因為在國外,轉賬不太方便。"薩日娜還在為馬可找理由。
但隨著時間的推移,巴圖開始感到不安了。馬可就像從人間蒸發了一樣,再也聯系不上了。
04
一天傍晚,巴圖決定到馬可之前的羊場看看,或許能找到一些線索。
草場里空空如也,只剩下一些殘留的圍欄樁子。巴圖在四周轉了轉,想看看有沒有馬可留下的什么東西。
就在這時,他突然發現了一個奇怪的現象。在草場的西北角,那個馬可經常夜里去的地方,竟然出現了一條從未見過的小溪。
溪水清澈見底,靜靜地流淌著,在夕陽的照射下泛著淡淡的金光。更奇怪的是,這水散發著一種淡淡的異香,很特別,很好聞。
"這條小溪是什么時候出現的?"巴圖完全蒙了。他在這片草原上生活了幾十年,對每一寸土地都很熟悉,從來沒有見過這條小溪。
好奇心驅使著他沿著溪流往上游走去,想看看這水是從哪里來的。
走了大約幾百米,眼前的景象讓巴圖整個人都愣住了。
巴圖的手開始顫抖,他死死盯著眼前的那一幕。
"這......這怎么可能?"他的聲音在顫抖。
手機里傳來妻子薩日娜焦急的聲音:"巴圖,你到底在哪里?天都黑了!"
"薩日娜,你相信嗎......"巴圖的聲音幾乎是在哽咽,"馬可他......他根本不是來養羚羊的。"
"什么意思?你到底發現了什么?"
巴圖看著眼前的景象,整個人癱坐在地上。原來這八年來,他們所有人都被騙了。而這條突然出現的小溪,竟然就是一切的答案。
"薩日娜,趕緊報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