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作聲明:本文為虛構創作,請勿與現實關聯
"所以,你這三年到底去哪了?"繼父臉色鐵青,手中的證書在顫抖。我平靜地看著他,嘴角掛著一絲笑意。昔日軟弱的少年早已蛻變,那個被迫輟學的我如今站在哈佛錄取通知書的背后。客廳里寂靜得可怕,繼弟臉色煞白,母親驚訝到說不出話。當我拿出支票簿時,繼父眼中的不可思議與恐懼交織——他終于明白,他的算盤落空了。
01:
那是高二下學期的一個周末,我放學回家,就看到繼父和母親一臉嚴肅地坐在客廳沙發上。繼父身旁站著我同校的繼弟李聰,一臉得意。
"小宇,坐下吧,我們有事和你說。"母親的聲音里帶著不自然的顫抖。
我放下書包,心里隱約感到不安。自從父親去世,母親改嫁給李叔后,家里的氣氛就變了。
他帶著自己的兒子李聰一起住進來,從此我在這個家就像個外人。
"是這樣的,"繼父清了清嗓子,眼神閃爍,"你繼弟今年要高考了,他數學特別有天賦,老師說有希望考進清北。可惜我們家經濟條件有限,供不起兩個孩子同時上大學。"
我心里一沉,已經猜到了他要說什么。
"小宇啊,你成績一般,就算考上大學也是普通學校。不如這樣,你先輟學工作幾年,等你繼弟大學畢業有出息了,再供你上學,怎么樣?"
母親低著頭,不敢看我。繼弟則抱著手臂,一臉優越感。
他成績確實不錯,但我們都知道,他那所謂的"天賦"不過是家里花錢請了一堆補習老師的結果。
我沉默著。父親生前一直希望我能上大學,這是他未完成的心愿。
可現在,繼父卻要我為了繼弟放棄學業。
"你不同意也得同意,"繼父見我不說話,語氣變得強硬,"這個家現在我做主,你母親也同意了我的決定。"
我看向母親,她閃躲著我的目光,輕聲說:"小宇,聽爸爸的話,好嗎?"
自從父親去世,母親就變得軟弱,在繼父面前毫無主見。她心里或許有愧疚,但終究選擇了順從。
"好,我同意。"我平靜地說。
繼父和繼弟明顯愣了一下,大概沒想到我會這么容易答應。母親抬起頭,驚訝地看著我。
"不過,我有個條件。"我補充道。
"什么條件?"繼父皺眉。
"我要去外地工作,不在家里住了。"
繼父立刻笑了:"當然可以!你能自己養活自己最好不過了。"
當晚,我收拾好簡單的行李。臨走前,我站在父親的遺照前,輕聲說:"爸,我不會讓你失望的。"
那天晚上的雨很大,我站在公交車站,看著窗外模糊的燈光,心里已經有了計劃。我不會真的輟學,我要用自己的方式完成學業,甚至做得比繼弟更好。
02:
離開家的第一個月是最艱難的。我找到了一家24小時營業的網吧,和老板談好了條件:白天上學,晚上在網吧打工,可以住在后面的小隔間里。
我沒有真的輟學,而是轉學到了另一所普通高中。沒有人知道我的處境,我也不想讓別人知道。
白天,我認真聽課,利用每分每秒學習;晚上,我在網吧收銀臺后備課、做題,困了就趴在桌子上睡一會兒。
這樣的日子很苦,但我咬牙堅持著。每當想放棄時,就想起父親臨終前握著我的手說:"小宇,要靠自己的力量站起來。"
轉學后的第三個月,我在一次物理競賽中獲得了市級一等獎。獎金不多,但對我來說是一筆意外之財。
更重要的是,這讓我看到了另一條路——通過競賽獲得大學自主招生資格。
我開始瘋狂地參加各種競賽,利用網吧的電腦查資料、做題。白天上課,晚上工作,深夜學習,每天只睡四五個小時。
一次偶然的機會,我認識了陳教授。那天我在圖書館借閱高等數學的書籍,正好碰到他也來找資料。
陳教授是市重點大學的教授,看到一個高中生在研究大學教材,好奇地問了我幾個問題。
我的回答讓他很驚訝。
"你不是普通的高中生,"他說,"有興趣來我的實驗室看看嗎?"
就這樣,我成了陳教授實驗室的"小助手"。每周末,我都會去他的實驗室幫忙整理資料、做一些簡單的實驗。
陳教授也會抽時間指導我學習,甚至允許我旁聽他的大學課程。
高考前夕,陳教授找到我:"小宇,我有個提議。你的能力已經超過了普通高中生的水平,如果你愿意,我可以推薦你參加一個特殊的項目。"
"什么項目?"我問道。
"美國哈佛大學有個面向全球高中生的交換生項目,通過考核后可以獲得全額獎學金。以你的能力,有很大機會被錄取。"
我驚呆了。哈佛大學?
那是我想都不敢想的學府。
"但是,"我猶豫道,"我的英語不太好..."
"這不是問題,"陳教授笑道,"你有三個月的準備時間。以你的學習能力,足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