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chuàng)作聲明:本文為虛構(gòu)創(chuàng)作,請勿與現(xiàn)實關(guān)聯(lián)
秋日的午后,陽光斜斜地照在老城區(qū)的石板路上。街角那家不起眼的面館里,飄出陣陣面香。這里的故事,要從一碗三元的面條說起。
在這個物價飛漲的年代,還有人堅持著這樣的價格,像是時代洪流中的一塊頑石。顧客來來往往,有人滿意離去,也有人挑三揀四。
表面看來,這只是一樁再普通不過的小生意,一個再平凡不過的街角??墒侨诵倪@東西,往往比面條更難煮透。
有時候,一句話就能掀起軒然大波,有時候,一個眼神就能誤解終生。
01
凌晨四點,韓志遠(yuǎn)就起床了。
這個習(xí)慣他保持了八年,從在這座南方小城開面館的第一天起。天還沒亮,街上空蕩蕩的,只有環(huán)衛(wèi)工人的掃帚聲在遠(yuǎn)處響著。韓師傅在廚房里忙活,和面、切菜、調(diào)湯,每一樣都親力親為。
四十七歲的男人,手上滿是老繭。他來自河南,說話帶著那邊的口音,在這個吳儂軟語的地方顯得有些突兀??墒亲龀鰜淼拿鏃l,卻讓所有人都豎起大拇指。
七點整,面館準(zhǔn)時開門。
“老韓面館”就在老住宅區(qū)的街角,門臉不大,里面擺著六張小桌子。墻上貼著手寫的價目表,字跡工整:手搟面3元,小菜3元。在2023年的秋天,這個價格簡直像是從十年前穿越過來的。
第一個客人總是蘇桂花。
六十一歲的蘇大媽,頭發(fā)花白,穿著洗得發(fā)白的藍(lán)色外套。她住在附近的老小區(qū),每天早上七點一刻準(zhǔn)時出現(xiàn),要一碗面條,配一份小菜。八年來,從未間斷。
“韓師傅,面條軟了點。”蘇大媽坐下就開始挑刺。
“好的,下次注意?!表n師傅笑著應(yīng)聲,手上的活兒沒停。
“這菜也咸了些。”
“是我調(diào)味重了,明天改?!?/p>
小雯在旁邊看著,緊緊抿著嘴唇。二十三歲的姑娘,大學(xué)剛畢業(yè)回家?guī)兔?,看不慣這種天天找茬的行為。她是韓師傅的女兒,性子像母親,倔強(qiáng)得很。
“爸,她天天這樣,你怎么還......”
“做生意嘛,和氣生財?!表n師傅壓低聲音,“蘇大姐也不容易,一個人過日子?!?/p>
八點半,陸續(xù)來了其他客人。開網(wǎng)約車的程建成,在附近工廠上班的老張,還有幾個退休的老人。大家都是熟客,彼此打著招呼。
程建成三十九歲,人稱阿成,為人仗義。他看不慣蘇大媽的做派,幾次想說話,都被韓師傅制止了。
“蘇阿姨,韓師傅的手藝這么好,價格又便宜,您就別總挑刺了。”阿成還是忍不住說了一句。
蘇大媽瞪了他一眼:“我花錢買東西,還不能說幾句?”
“您當(dāng)然能說,可是......”
“好了好了,都是鄰居,別傷了和氣?!表n師傅趕緊打圓場,給蘇大媽又添了點小菜,“蘇大姐,今天的蘿卜絲特別脆嫩,您嘗嘗?!?/p>
蘇大媽哼了一聲,埋頭吃面。
小雯在收拾桌子,動作有些重。她剛回來兩個月,每天都要經(jīng)歷這樣的場面。父親的忍讓,她看在眼里,疼在心里。
十點鐘,早餐時間結(jié)束。韓師傅開始準(zhǔn)備午餐的食材,小雯幫著打下手。
“爸,咱們?yōu)槭裁床粷q價?”小雯問,“現(xiàn)在什么都漲,就咱們還是三塊錢一碗。”
韓師傅切著蘿卜絲,動作很慢:“老鄰居們都不容易,能不漲就不漲吧?!?/p>
“可是咱們都快虧本了。房租漲了,水電費漲了,菜價也漲了。您算算賬,一碗面成本都要兩塊五了。”
“還能撐得住。”韓師傅擦擦汗,“你媽走之前說過,做人要厚道?!?/p>
小雯不說話了。母親三年前病逝,臨終前的話,父親總是記得特別清楚。
中午的客人更多一些。附近的上班族,帶孩子的年輕媽媽,還有一些路過的行人。面館雖小,生意卻不錯。
蘇大媽又來了。她一天要來兩次,雷打不動。
“韓師傅,這桌子怎么有水漬?”她剛坐下就開始挑刺。
小雯正端著面條過來,聽到這話,臉色一下就變了:“奶奶,我剛擦過桌子,哪有水漬?”
“你看這里,還有這里?!碧K大媽指著桌面。
小雯低頭一看,確實有幾滴水珠,可能是剛才擦桌子時留下的。她的臉漲得通紅:“我馬上再擦一遍?!?/p>
“年輕人做事就是不仔細(xì)。”蘇大媽搖搖頭。
這句話像根刺,扎在小雯心里。她放下面條,轉(zhuǎn)身就去拿抹布,動作有些急躁。
韓師傅看在眼里,走過來輕輕拍拍女兒的肩膀:“沒事的,重新擦一下就好?!?/p>
小雯咬著牙,把桌子擦得干干凈凈。蘇大媽這才滿意地點點頭,開始吃面。
下午兩點,客人漸少。韓師傅坐在柜臺后面算賬,眉頭越皺越緊。小雯說得對,現(xiàn)在確實是在虧本經(jīng)營。可是看著這些老鄰居,他又舍不得漲價。
“爸,您別想太多了?!毙■┒藖硪槐?,“大不了我不去找工作了,在家?guī)湍!?/p>
“傻孩子,你有你的路要走。”韓師傅摸摸女兒的頭,“爸爸還撐得住?!?/p>
傍晚五點,蘇大媽第三次出現(xiàn)。她買晚飯,總是要兩個饅頭,一份小菜。
今天的小菜是涼拌黃瓜,她嘗了一口,又開始搖頭:“這黃瓜不脆,肯定放了好幾天了?!?/p>
小雯終于忍不住了:“奶奶,這黃瓜是今天早上剛買的,我親自挑的,怎么可能放了幾天?”
“我吃了這么多年黃瓜,還能嘗不出來?”蘇大媽聲音提高了幾度。
“您就是故意找茬!”小雯脫口而出。
面館里的氣氛一下子凝固了。其他客人都停下筷子,看著這邊。韓師傅臉色變了,趕緊走過來。
“小雯,不得無禮!”他嚴(yán)厲地看著女兒,“趕緊給蘇大姐道歉?!?/p>
“我為什么要道歉?明明是她......”
“道歉!”韓師傅的聲音很重。
小雯眼圈紅了,可是嘴還是硬著:“我沒錯。”
蘇大媽站起來,臉色鐵青:“好,很好??磥磉@家店是不歡迎我了?!?/p>
她丟下三塊錢,頭也不回地走了。
02
蘇大媽走后,面館里的氣氛很沉悶。
韓師傅看著女兒,嘆了口氣:“小雯,你這樣不對。”
“我哪里不對了?”小雯的眼淚終于掉下來,“她天天來找茬,您都看見了!今天的黃瓜明明很新鮮,她非說放了幾天,這不是故意的是什么?”
“蘇大姐是老客戶......”
“老客戶就能這樣欺負(fù)人嗎?”小雯的聲音哽咽了,“爸,您太老實了,什么人都能踩您一腳!”
阿成在旁邊聽著,也忍不住開口:“韓師傅,小雯說得有道理。蘇阿姨確實過分了點。”
“就是,這老太太太事兒了?!绷硪粋€客人也附和。
韓師傅擺擺手:“都別說了。做生意,和氣生財?!?/p>
這句話他說了無數(shù)遍,可是今天說出來,連自己都覺得蒼白無力。
晚上關(guān)門后,父女倆收拾店面。小雯悶悶不樂,韓師傅也心事重重。
“爸,您說蘇大媽明天還會來嗎?”小雯問。
“不知道。”韓師傅擦著桌子,“希望她別太生氣?!?/p>
“您還擔(dān)心她?”小雯停下手里的活,“我倒希望她別來了,省得天天找麻煩?!?/p>
“小雯!”韓師傅的語氣嚴(yán)厲了些,“蘇大姐雖然愛挑刺,可是人不壞。八年來,她從沒少過一分錢,從沒拖欠過賬。做人要厚道,不能因為一時的不愉快就......”
“您就是太厚道了!”小雯打斷父親的話,“媽媽在世的時候就說過,您這個性格,遲早要吃虧!”
提到妻子,韓師傅的眼神暗淡下來。他想起妻子臨終前的話:“老韓,你心腸好,可是做生意也要為自己考慮考慮。”
第二天早上,七點一刻。
蘇大媽沒有來。
韓師傅在門口張望了好幾次,心里空落落的。八年來,這還是頭一回。
八點、九點,蘇大媽還是沒出現(xiàn)。
小雯心里有些得意,覺得終于清靜了。可是看到父親失魂落魄的樣子,又有些不忍心。
“爸,您別想太多了??赡芩裉煊惺??!?/p>
“嗯?!表n師傅應(yīng)了一聲,繼續(xù)忙手里的活。
中午,蘇大媽還是沒來。
傍晚,還是沒有。
韓師傅坐在店里,心神不寧。這八年來,蘇大媽就像鬧鐘一樣準(zhǔn)時,從未缺席過。
“爸,要不我去看看?”小雯提議。
“算了,別打擾人家?!表n師傅搖搖頭,“可能真的有事?!?/p>
第三天,蘇大媽依舊沒有出現(xiàn)。
阿成來吃面的時候,隨口問了一句:“蘇阿姨怎么沒來?”
“有點事。”韓師傅敷衍道。
“不會是因為前天的事生氣了吧?”阿成有些擔(dān)心,“要不我去勸勸?”
“不用,不用?!表n師傅連忙擺手。
第四天上午,韓師傅終于坐不住了。他讓小雯看店,自己走向蘇大媽住的老小區(qū)。
小區(qū)很舊,樓道里貼滿了小廣告。韓師傅爬到三樓,站在蘇大媽家門口,猶豫了很久才敲門。
“誰啊?”里面?zhèn)鱽硖K大媽的聲音。
“蘇大姐,是我,老韓?!?/p>
門開了,蘇大媽出現(xiàn)在門口,臉色不太好:“韓師傅,你來做什么?”
“我...我來看看你。這幾天沒見你來店里,有點擔(dān)心?!?/p>
蘇大媽冷笑一聲:“我去了不是給你找麻煩嗎?你女兒不是嫌我事兒多嗎?”
“小雯她年輕,說話不當(dāng)回事。我替她向你道歉?!表n師傅彎下腰,深深鞠了一躬。
蘇大媽愣了一下,臉色緩和了些:“算了,我也不計較。只是你家這生意,我以后還是少去為好?!?/p>
“蘇大姐,別這樣說。八年了,你是我的第一個客人,也是最重要的客人?!表n師傅誠懇地說,“沒有你,就沒有今天的老韓面館?!?/p>
蘇大媽的眼神有些松動,可是嘴上還是硬著:“行了,別說這些虛的。我就是個挑刺的老太太,你們年輕人嫌煩,我理解。”
“不是這樣的......”
“算了,不說了?!碧K大媽擺擺手,“我累了,要休息了。”
韓師傅站在門口,看著關(guān)上的房門,心里五味雜陳。
回到店里,小雯問:“蘇大媽怎么說?”
“她...她可能真的不來了?!表n師傅坐在椅子上,突然覺得很疲憊。
小雯心里也不是滋味。雖然討厭蘇大媽的挑刺,可是看到父親這個樣子,她也有些后悔了。
晚上關(guān)門后,小雯鼓起勇氣說:“爸,要不我去向蘇大媽道歉?”
韓師傅搖搖頭:“算了,強(qiáng)扭的瓜不甜。”
“可是您這樣......”
“沒事的。”韓師傅勉強(qiáng)笑了笑,“做生意總有起落,習(xí)慣就好?!?/p>
第五天,蘇大媽還是沒來。
第六天、第七天,都沒有。
面館里少了那個挑刺的聲音,反而顯得有些冷清。其他客人也察覺到了異樣,紛紛詢問蘇大媽的去向。
韓師傅總是說“有事”,可是大家都心知肚明。
就在這時,意想不到的事情發(fā)生了。
03
第八天上午十點,一群人出現(xiàn)在面館門口。
為首的是工商所的陳國棟,四十多歲,辦事公道。他身后跟著幾個工作人員,手里拿著各種檢查工具。
“韓師傅,有人舉報你們店存在食品安全問題,我們需要進(jìn)行檢查?!崩详惓鍪玖俗C件,語氣公事公辦。
韓師傅愣住了:“舉報?誰舉報的?”
“這個我們不能透露。請配合檢查。”
小雯的臉色刷地白了。她想到了蘇大媽,心里一陣發(fā)慌。
檢查很仔細(xì)。從廚房到餐廳,從食材到調(diào)料,每一個角落都不放過。韓師傅和小雯站在一旁,心提到了嗓子眼。
“營業(yè)執(zhí)照位置不對,應(yīng)該掛在顯眼的地方?!币粋€工作人員記錄著。
“這瓶醬油的標(biāo)簽?zāi):?,需要更換。”
“垃圾桶離操作臺太近,有交叉污染的可能?!?/p>
“還有這個,洗手池的標(biāo)識不夠清楚。”
一項項問題被列出來,雖然都不是大問題,可是按照規(guī)定,確實需要整改。
其他客人看到這個場面,紛紛離開。阿成想留下來,被韓師傅勸走了。
“韓師傅,檢查結(jié)果出來了。”老陳拿著記錄單,“發(fā)現(xiàn)了幾個問題,需要停業(yè)整改三天。整改完成后,我們會再來檢查,合格了才能重新營業(yè)?!?/p>
韓師傅接過整改通知書,手有些發(fā)抖:“陳科長,這些問題嚴(yán)重嗎?”
“不算嚴(yán)重,都是細(xì)節(jié)問題?!崩详惖恼Z氣緩和了些,“按照要求整改就行?!?/p>
停頓了一下,他又說:“老韓,還有一個建議。舉報人說你們的價格太便宜,懷疑食材有問題。三塊錢一碗面,在現(xiàn)在這個時代確實顯得異常。建議你適當(dāng)調(diào)整價格,這樣也顯得正規(guī)一些?!?/p>
小雯在旁邊聽著,氣得渾身發(fā)抖。她確信這個舉報人就是蘇大媽。
等工作人員走后,面館里只剩下父女倆。
“爸,一定是蘇大媽干的!”小雯憤怒地說,“她這是報復(fù)!”
韓師傅坐在椅子上,半天沒說話。
“爸,您說句話??!她這樣做太過分了!”
“也許...也許不是她?!表n師傅的聲音很輕。
“還能有誰?這些年來,只有她天天挑刺!”小雯越說越激動,“我要去找她理論!”
“不許去!”韓師傅突然提高了聲音,“不許去打擾人家!”
“爸!”小雯不敢相信,“她都把咱們舉報了,您還護(hù)著她?”
“我們不知道是誰舉報的?!表n師傅站起來,“別胡亂猜測?!?/p>
“那好,我現(xiàn)在就去問!”小雯轉(zhuǎn)身就要往外走。
“站??!”韓師傅攔住女兒,“小雯,你冷靜一點。就算真的是蘇大姐舉報的,她也有她的理由?!?/p>
“什么理由?”
“也許...也許她真的擔(dān)心食品安全?!表n師傅艱難地說出這句話,“也許她覺得三塊錢的價格確實有問題。”
小雯看著父親,眼淚再次涌出:“爸,您怎么這么糊涂?她就是想害咱們!”
“不會的?!表n師傅搖搖頭,“蘇大姐不是那樣的人?!?/p>
可是這句話連他自己都說得沒有底氣。
下午,消息傳開了。整個小區(qū)的人都知道老韓面館被舉報的事。
有人同情,有人幸災(zāi)樂禍,還有人在猜測到底是誰舉報的。
蘇大媽在小區(qū)里遇到幾個鄰居,她們用異樣的眼神看著她。
“桂花,聽說老韓面館被舉報了?”
“是嗎?我不知道。”蘇大媽裝作不在意。
“唉,這年頭,好人不好當(dāng)啊。韓師傅那么老實,誰會舉報他?”
蘇大媽低著頭,快步離開。
晚上,她坐在家里,心情復(fù)雜。舉報的事確實是她做的,可是聽到鄰居們的議論,她又開始懷疑自己是不是做錯了。
那天在面館被小雯頂撞后,她越想越氣。一個小丫頭片子,竟然敢那樣對她說話。她要讓韓師傅知道,得罪了她蘇桂花的后果。
可是現(xiàn)在,她又后悔了。
韓師傅的面館關(guān)門了,貼著停業(yè)整改的通知。小區(qū)里少了那碗熱騰騰的面條,很多人都不習(xí)慣。
阿成開車路過,看到關(guān)門的面館,心里很不是滋味。他知道韓師傅不容易,一個人帶著女兒,靠這個小面館維持生計。
“蘇阿姨這次真的過分了?!彼谛睦锵胫?。
第二天,阿成主動來幫忙整改。他帶著工具,幫韓師傅重新整理店面。
“韓師傅,您別太難過?!卑⒊梢贿吀苫钜贿呎f,“等重新開業(yè),生意一定會更好的?!?/p>
“謝謝你,阿成。”韓師傅眼圈有些紅,“這些年多虧了你們這些老客戶。”
“說什么話呢,我們吃您的面這么多年,就像一家人一樣?!?/p>
小雯在旁邊聽著,心里暖暖的。
其他幾個老客戶也陸續(xù)來幫忙。老張帶來了錘子和釘子,幫忙重新掛營業(yè)執(zhí)照。退休的王阿姨帶來了新的標(biāo)簽紙,幫忙重新標(biāo)注調(diào)料。
看著這些人忙前忙后,韓師傅的眼淚忍不住流下來。
只有蘇大媽沒有出現(xiàn)。
她站在對面的樓上,透過窗戶看著面館門口忙碌的人群,心里五味雜陳。
04
深夜十二點,面館里只剩下韓師傅一個人。
整改工作基本完成了,明天陳科長會來復(fù)查。如果沒問題,后天就能重新開業(yè)。
韓師傅坐在空蕩蕩的店里,看著那些熟悉的桌椅,心情復(fù)雜得說不出話來。
這家面館,承載著他太多的記憶。
八年前,他帶著妻子和女兒從河南老家來到這座南方小城。身上只有借來的三萬塊錢,租下了這個不到四十平米的店面。
那時候妻子還健康,每天和他一起忙前忙后。小雯還在上高中,周末就來店里幫忙。一家三口雖然辛苦,但很幸福。
第一個客人就是蘇桂花。
那是一個下雨的早晨,韓師傅剛開業(yè)第三天。生意冷清,一個客人都沒有。眼看著一上午的時間就要過去了,他心里著急得要命。
就在這時,蘇大媽推門進(jìn)來了。
“老板,來碗面條。”
那是韓師傅聽到的最動聽的聲音。他激動得手都在抖,趕緊下面條??墒且驗榫o張,面條煮得有些爛。
蘇大媽嘗了一口,皺起眉頭:“這面條煮過了?!?/p>
韓師傅的心一下子沉了下去,以為第一單生意就要砸了。
誰知道蘇大媽接著說:“不過湯味道不錯,下次注意點火候就行了。”
她付了錢,臨走時還說:“我住在對面樓上,以后常來?!?/p>
從那天起,蘇大媽真的成了常客。每天三頓,從不間斷。韓師傅的手藝在她的“挑刺”中慢慢進(jìn)步,面館的生意也漸漸好起來。
后來妻子生病了,花光了家里的積蓄。那段時間,韓師傅忙著照顧妻子,疏于照看生意。面館的客人越來越少,他心里著急,可是又沒有辦法。
就在這時,蘇大媽做了一件讓他永遠(yuǎn)難忘的事。
那天中午,面館里只有蘇大媽一個客人。她吃完面,放下五塊錢就走了。韓師傅追出去:“蘇大姐,您多給了錢!”
蘇大媽頭也不回:“沒多給,菜錢。”
可是那天她根本沒點菜。
這樣的事發(fā)生了好幾次。每次蘇大媽都說是菜錢,韓師傅心里明白,這是她在幫助自己。
妻子去世前,拉著韓師傅的手說:“老韓,蘇大姐是個好人。她用自己的方式在幫助我們。以后要對她好一點。”
韓師傅含著眼淚點頭答應(yīng)。
可是現(xiàn)在,他不知道該怎么面對蘇大媽了。
“爸,您還沒睡?”小雯的聲音從門口傳來。
韓師傅擦擦眼淚:“睡不著。”
小雯走進(jìn)來,在父親身邊坐下:“爸,您在想什么?”
“想你媽?!表n師傅看著女兒,“也想蘇大姐。”
“您還想她?她都把咱們舉報了!”
“小雯,有些事你不懂。”韓師傅嘆了口氣,“蘇大姐不是壞人?!?/p>
“那她為什么要這樣做?”
韓師傅沉默了很久,才說:“也許她有她的苦衷?!?/p>
“什么苦衷?”
“一個老人,獨自生活,每天來我們店里,也許不完全是為了吃面?!表n師傅看著女兒,“她也許是想找個說話的地方,找個能讓她感覺還有用的地方。”
小雯不理解:“那她為什么要挑刺?”
“每個人表達(dá)關(guān)心的方式不同?!表n師傅想起妻子的話,“你媽生前說過,蘇大姐的挑刺,其實是在幫我們把生意做得更好。”
“可是這次的舉報......”
“也許她真的是為了我們好。”韓師傅艱難地說,“三塊錢的價格確實太便宜了,她擔(dān)心別人懷疑我們的食材有問題?!?/p>
小雯看著父親,心里五味雜陳。她開始明白,大人的世界比她想象的復(fù)雜得多。
“爸,那我們該怎么辦?”
“明天重新開業(yè),好好做生意?!表n師傅站起來,“至于蘇大姐,隨她去吧。強(qiáng)求不來的?!?/p>
小雯點點頭,可是心里還是有些不甘心。
“爸,您真的不恨她?”
韓師傅搖搖頭:“恨她干什么?做人要厚道。”
這句話他說了無數(shù)遍,今晚說出來,卻帶著更深的含義。
“爸,那我們的價格......”
“還是三塊錢?!表n師傅的語氣很堅定,“既然答應(yīng)了鄉(xiāng)親們,就要說話算話?!?/p>
“可是工商局的人建議......”
“建議是建議,決定權(quán)在我們?!表n師傅看著女兒,“小雯,有些東西比錢更重要?!?/p>
小雯似懂非懂地點點頭。
父女倆在面館里坐到很晚,聊了很多話。這是小雯回家以來,他們第一次如此深入地交流。
小雯開始理解父親的選擇,也開始理解這個世界的復(fù)雜。
同樣是在深夜,蘇大媽也在失眠。
她坐在窗前,看著對面的面館。店門緊閉,往日的燈火通明不見了蹤影。
她想起韓師傅那天來敲門時的樣子,心里一陣陣地疼。
“我這是做了什么孽啊。”她在心里責(zé)備自己。
舉報的事是一時沖動,現(xiàn)在后悔已經(jīng)來不及了。她想去道歉,可是又拉不下這個臉。
“算了,就這樣吧。”她嘆了口氣,“以后再也不去了。”
可是說歸說,心里還是舍不得。八年的時間,那家面館已經(jīng)成了她生活的一部分。
沒有了那碗熟悉的面條,她的生活突然變得空虛起來。
05
第三天上午,陳科長帶人來復(fù)查。
面館里里外外都收拾得干干凈凈,所有的問題都按要求整改了。營業(yè)執(zhí)照重新掛在顯眼的位置,調(diào)料的標(biāo)簽全部更換,垃圾桶也移到了合適的地方。
“很好,整改得很徹底?!标惪崎L檢查完畢,在記錄單上簽字,“可以重新營業(yè)了?!?/p>
韓師傅接過復(fù)查合格證明,心里的石頭終于落了地。
“韓師傅,價格的事考慮得怎么樣?”陳科長臨走時問了一句。
“還是三塊錢?!表n師傅的回答很堅定。
陳科長搖搖頭,沒再說什么。
下午,面館重新開業(yè)。門口貼著整改合格的通知,同時貼著新的價目表。
價目表還是那張手寫的紙,上面清清楚楚地寫著:手搟面3元,小菜3元。
在價目表的下方,多了一行小字:“本店承諾,絕不使用劣質(zhì)食材,虧本經(jīng)營也要保證質(zhì)量。如有質(zhì)疑,歡迎監(jiān)督?!?/p>
這行字是韓師傅親手寫的,字跡工整,態(tài)度誠懇。
老客戶們陸續(xù)回來了。阿成是第一個,他點了一碗面條,一份小菜,吃得特別香。
“還是這個味道?!彼麧M意地說,“韓師傅,我就知道您不會變?!?/p>
老張也來了,還有王阿姨,還有其他幾個熟客。大家都很興奮,仿佛迎接久別重逢的老朋友。
只有蘇大媽沒有出現(xiàn)。
七點一刻,她平時來的時間。韓師傅不自覺地朝門口望了幾眼,失望地收回目光。
八點,九點,還是沒有。
小雯看在眼里,心情復(fù)雜。一方面她希望蘇大媽永遠(yuǎn)別來,另一方面又為父親的失落感到難過。
中午時分,面館里來了一位特殊的客人。
蘇大媽站在門口,猶豫了很久才推門進(jìn)來。她低著頭,找了個角落的位置坐下,聲音很?。骸皝硗朊鏃l?!?/p>
整個面館一下子安靜了。所有人都看著她,眼神各異。
韓師傅愣了一下,隨即露出笑容:“好嘞,馬上就來?!?/p>
他親自下面條,動作比平時更仔細(xì)。面條的火候掌握得恰到好處,湯的溫度也剛剛好。
“蘇大姐,您的面?!表n師傅把面條端到蘇大媽面前,語氣和以前一樣溫和。
蘇大媽抬起頭,眼圈有些紅:“謝...謝謝?!?/p>
她低頭吃面,一聲不吭。平時那些挑刺的話,今天一句都沒說。
其他客人也感覺到了氣氛的微妙,紛紛低聲交談。只有小雯站在柜臺后面,緊緊盯著蘇大媽。
蘇大媽吃得很慢,好像想把這碗面條的味道永遠(yuǎn)記住。
吃完后,她放下三塊錢,起身要走。
“蘇大姐。”韓師傅叫住了她。
蘇大媽停下腳步,背對著他。
“以后...還是像以前一樣,有什么不滿意的地方,盡管說?!表n師傅的聲音很輕,“我們是老鄰居了?!?/p>
蘇大媽的肩膀顫抖了一下,沒有回頭,快步走了出去。
面館里的人都看著這一幕,心情復(fù)雜。
小雯走到父親身邊:“爸,她沒有道歉?!?/p>
“不需要道歉?!表n師傅收拾著桌子,“能回來就好。”
下午,蘇大媽又來了。這次她點了兩個饅頭,一份小菜,像以前一樣。
可是她還是沒有挑刺,安安靜靜地吃完就走。
韓師傅看著她的背影,心里有些擔(dān)心。這不像平時的蘇大媽。
傍晚,小雯鼓起勇氣走到蘇大媽面前:“奶奶,對不起,那天我說話太沖了。”
蘇大媽抬起頭,看著這個年輕的姑娘,眼神復(fù)雜:“沒事,是我不好?!?/p>
“不是您的錯......”
“孩子,有些話不必說了。”蘇大媽擺擺手,“我知道自己做了什么?!?/p>
小雯想再說什么,被父親制止了。
蘇大媽吃完飯,默默地離開。
晚上關(guān)門后,小雯問父親:“爸,蘇大媽好像變了?!?/p>
“嗯,變了。”韓師傅點點頭,“可是這樣的變化,讓人心疼?!?/p>
小雯不理解:“為什么?”
“因為她不再是以前的蘇大媽了?!表n師傅看著女兒,“一個人最可貴的,就是真實。蘇大姐現(xiàn)在很客氣,很懂事,可是她不真實了?!?/p>
小雯陷入沉思。
她開始明白,有時候挑刺也是一種關(guān)心的表達(dá)方式?,F(xiàn)在的蘇大媽客客氣氣,反而讓人覺得疏遠(yuǎn)了。
就在這個時候,一個意想不到的轉(zhuǎn)折正在醞釀。